查看原文
其他

王鹏飞 李祯|数字时代的艺术乡建与文化再造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专 题 研 究

Special Research

数字时代的艺术乡建与文化再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讲师|王鹏飞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李祯


摘要:文化的更新和再造是当前乡村建设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推进的艺术乡建热潮,为新型农村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数字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有着广阔的空间和潜能。本文将从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从乡村的数字基建入手,总结现有艺术乡建的发展模式,吸收经验并展望数字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长期以来的中国城乡发展格局,使得城乡之间的数字化建设存在着一定差距。然而,一个高效与畅通、数字与智能的乡村已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导向中呼之欲出。2018年9月以来,在顶层设计的诸多环节上,已经为乡村振兴制定了发展蓝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统,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针。随着数字建设在全国上下的推进,特别是近年来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发展完善,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2021年9月中共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并通过经济、文化模式的场景和案例为参考,谋划数字乡村建设的各式途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工作历程,由最初的服务国家需要,到配合地方经济建设,再到被提高为推动乡村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乡村文化振兴在走出困境和实践中不断蜕变。这些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利好使乡村数字化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更加完备。


以往学界根据乡村建设新阶段的国情、农情,学者们分析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吕浦生在《数字乡村与信息赋能》一文中认为,虽然现代通信技术有助于打破传统城乡分化的状态,但新的“数字鸿沟”正阻碍着二者的融合。如何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将农村发展的劣势,转化为弥合发展差距的手段?他从“扩充农业信息化空间、提高农村信息可及性、增强农民信息支付能力、培育农民的信息技能以及推动农村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指出信息赋能乡村建设的可能性路径。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学者从传播学角度提出智媒化的观点,打破传统媒体的平面化、线性缺点,打造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模式,让村民成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受益者。建设融合创新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新旧媒体互融共通形成智慧化的传播矩阵。孙宁领衔的团队也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思考乡村文化振兴。文章强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通过规划、政策导向,完善基础设施、资源供给和治理机制,实现乡村的跨越式发展。


除了以上宏观层面的考量,也有学者从实践和应用切入。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其一,从旅游产业与传统木雕工艺结合的维度,探讨数字化传播与文化保护的互动发展;其二,结合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考察传统村落中的民居营建工艺,通过数字化的展示,激发人们对民间传统建筑文化的关注度;其三,从数字文化产业的角度,把乡村文化纳入现代乡村的经济体系,拓展出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在乡村经济振兴中以数字化的内容、创意、平台、工具为模式,激发乡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研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结合产业模式来构想和布局;通过数字技术的传播方式展现乡村的新面貌;将传统工艺、民居和文遗等以数字化的方式归档和呈现来复兴乡村文化。


一、中国数字技术发展与乡村的数字基建


2018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信息指出,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人使用互联网。世界各地逐步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中获益。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进互联网的建设,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虽然中国进入互联网浪潮的时间晚于西方国家,但已形成自身的规模和后发优势。最新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中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国5G用户达5.61亿户,总量全球占比超60%,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10.71亿个。中国已经超前完成了数字技术发展的基础建设。目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并进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历经了搜索阶段、社交化网络,再到移动端互联网之后,数字技术已经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媒体,形成即时互动、参与、发布信息的传播平台。在此基础上,如何将数字基建的成果运用于社会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去解决社会问题,并参与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文化建设中,也是当下艺术乡建的应有之策。


数字基建,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它包含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对于乡村而言,关键的不是高精尖的技术突破,而是通过一定限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村融入数字化提供发展条件和环境。数字基建之于乡村有以下循序渐进的途径。首先,将数字技术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数字网络建设与脱贫同步。这些数字技术与基建能够为县乡辖域内产业孵化和升级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利用数字网络布划和扩建,推动原有农产品的市场化升级转型,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光纤入户,推动农村地区的电商业态发展。再次,引入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技术平台,形成由云端带动线下的模式。最后,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来提升乡村知名度,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丰富乡村产业格局,使得乡村的发展与数字技术推动的产业升级同步。


二、文化再造中艺术乡建的模式分析


关于中国乡村建设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先驱就试图从传授文字、文化和教育等角度去进行乡村建设、救济和改造农村生活。正如有学者追溯乡建的起源时指出,乡村建设非中国独有,它既是全球性社会和文化现象,也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随着艺术介入社会,以及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艺术界盛行,2000年后学界对于“艺术的社会学转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艺术进入乡村进行了铺垫。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艺术市场急转直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艺术与社会现场的关系。2010年前后艺术介入乡村,即“艺术乡建”逐渐风生水起。例如,2011年左靖和欧宁在安徽发起的“碧山计划”和渠岩在山西太行山展开的“许村计划”,2012年焦兴涛等人在贵州推进至今的“羊磴艺术合作社”等。艺术家、学者来到乡村地区,通过诸多艺术乡建的模式去关注文化缺失和断裂的问题。他们通过对乡村建筑及空间的再造,古村保护和传统文化手工业的发掘及复兴,扶贫助教和乡村美育的建设,生态农业和乡村工艺与产业相结合,公共艺术节和艺术文旅等方式,让艺术、建筑、文艺活动和社区营造所具备的活力和能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和生活空间的改善,再造乡村的新秩序和新景观。


以下部分主要聚焦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的艺术乡建中的诸种方式。该案例由学者左靖担纲推进,聚合当地历史、文化、旅游与环境资源,激活了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与公共生活,回应着当下乡村发展的需求。


其一,乡村建筑与文化空间营造,不仅是对乡村旧建筑的改造和保护,也是赋予乡村传统公共空间新的功能和意义。例如,以建筑师为主导设计的乡村居住及公共活动空间,它不仅改善了建筑与人的关系,同时也唤醒原有空间的活力。另外,利用公共艺术的语言介入乡村的空间建设,使乡村的公共空间与艺术结合,打造民众受益的公共设施也是一条可行路径。以往以大型景观雕塑为手段的公共艺术看似改变了一个区域的面貌,实际上却很难兼备艺术性与功能性。破除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艺术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思路,切实感受文化的在地性和村民的关切。


其二,如何发掘传统文化的新生是一个繁杂的事项。既体现于对乡村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调查、访问与整理,也包括将民间传统工艺和文化遗产加以记录、保护与传播,让原本被遗忘的民间传统技艺与文化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如果说建筑营造是从空间层面提供基础设施的改造,那么对乡村传统的发掘是从文化上寻找根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民艺再生寻找一条新路。常设于大南坡村艺术中心的展览“乡村考现学: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艺和风度”,即通过对乡村在地性的挖掘和传统文化的整理,将修武的历史、风物的独特性展现出来。此外,修武方言演出的地方戏曲剧种“怀梆戏”,曾联通了几代人的记忆。2021年,“南坡秋兴”艺术季活动南坡怀梆唱片首发式(图1),通过对该戏曲的复原将原本疏远的人心聚拢起来。没落的戏剧重新通过艺术乡建的再度发声,并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图1 由村民组成的怀梆剧社表演《南坡怀梆2021》

唱片首发式 2021年10月


其三,乡村产业的更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大南坡的乡村建设把特色产业及农副产品经由文化上的赋新和再造,制作个性化的设计、文创衍生产品,将原本因地域的限制而埋没于乡村的文化产业资源,推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上文中提到的建筑空间改造后引入方所书店、碧山工销社(焦作店)、“五条人”乐队第一个线下士多店等文化品牌(图2)。通过定制的大南坡精酿啤酒、汽水、面食来凸显地域特色,这些文创产品让大家通过食物增强对乡村文化的印象和联系性。而与“五条人”的合作,为原本的村庄注入“流量”,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乡村、了解乡村。这种乡村产业与当下流行时尚的结合,让原本普通的乡村变得丰富且具有特色。


图2 “五条人士多店”首家线下空间设于

碧山工销社店内 2020年10月


其四,乡村的文化再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业,也让村民实现固有身份的拓展。通过建筑营造、乡村传统的激活,艺术改造乡村文化之后,进一步惠及更多群众,从而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大南坡”前期所进行的空间营造,并跟进文化活动、展览、讲堂等塑造多样的乡村文化现场。作为乡村的主体和受益者的当地村民,也能够在其中完成农民产业身份的转换。他们不再只是土地的耕种者,也是文旅事业的经营者和本地乡村文化的传播者。比如在大南坡,通过打造乡村度假品牌的网红民宿,村民通过培训上岗后变身度假村的“大管家”。作为大南坡项目中重要一环的美育与乡村文化的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一种新的社会风貌;另一方面,使人们更为深切地认同家乡和所生活环境。美是具有社会性的,美育走进乡村可以改变人们的审美活动。李泽厚把文化心理和情感的形成归结为教育和“建立新感性”。美育同样关乎人们的感性和认知,美育的方法能够让艺术乡建更持久地生根发芽。在乡村开展的艺术创作和实践的成果,如果只是回转到城市中的美术馆成为一项展示和汇报,将是莫大的浪费和遗憾。通过艺术的方式在乡村实施的美育活动,持续性地浸润乡村生活和文化环境,是一种改善思想、审美、心理和行为的本源性举措。


三、数字时代下的乡村建设与文化再造


艺术乡建中的延续性和自发性常常被人诟病,而数字技术有助于解决这两个一体两面的问题。一方面,数字技术本身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质,可以促成一种由信息网络所构建而成的延续性,即便艺术家群体从乡村中离开后,仍旧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自发性关乎的是如何传播乡村文化和谁为主体的问题。除了要平衡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外,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转向农村,正如段义孚在《恋地情结》中指出,“乡村唤起的是一种散漫的情愫。一旦人类社会变得复杂与精致起来,人们就开始关注和欣赏相对质朴的大自然了”。当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种种问题和困惑的时候,乡村作为曾有的家园充满了质朴的记忆。谈及恋地情结并不止是情感上的向往,它更需要激活一种物质性的体验。而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媒介现实体验的延伸,牵连着我们对乡村的情感与记忆。


(一)数字环境下的乡村文化状况


乡村文化源于乡村作为家园,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所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情感、心理、行为等,包含通过生产劳动、学习和人情交往对乡村的事物、民风民俗和精神寄托等,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建筑、工具、空间景观等承载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而非物质文化则包括节庆活动、传统工艺、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甚至是一些道德、价值、审美的观念。乡村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场所,更是独特的精神故土。关注乡村文化时,乡村的地域与环境成为情感事件的载体和心灵的寓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乡村文化的传播也发生着变化。乡村文化也从“讲故事”的模式,融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城市人群产生深刻影响,也引发农村地区的变化,最为常见的一些短视频软件在农村地区的盛行,村民纷纷拿起手机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生活。这是数字技术给予的表达和展示的条件。它促成乡村文化的新动向,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为村民提供了自我记录和传播的机会。数字技术拓展了乡村面貌、乡村文化被聚焦的可能。这是过去自上而下垂直的传播媒介所无法实现的技术性跨越。数字环境下的乡村建设通过数字技术的介入,让艺术乡建的方式发生改变,形成文化、经济双向并进的发展态势;技术带来的新型传播渠道,也让乡村融入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变革中。


(二)乡村数字基建与文化建设的结合


数据表明,我国乡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与城市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随着数字基建建设在农村地区不断完善,短视频和直播逐渐成为文化、知识建设传播的重要平台。村民们利用网络视频,创作乡土题材的短视频宣传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手工业、农产品等。例如,抖音2021年推出“新农人计划”(图3),围绕该话题创作的各类短视频已有将近791亿次的播放。巨量的视频不仅成为一道平行于现实的乡村之窗,更是帮助农村地区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创作,从流量扶持、运营培训、变现指导等方面进一步扶持农村的劳动者成为文化的创作者。


图3 “抖音新农人计划”


随着数字基建的完善,不论是网站建立带来的便捷,还是App和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使用,都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多元渠道的形成。通过数字技术参与艺术乡建可以弥补原本对于地理空间的硬性要求,实现远程和全时在线的发掘、保护和传播。比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建设和运营的“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项目(图4),厦门大学乡村营建社推动建立的“乡村数字博物馆”项目。他们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和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保存、推广,以网站、App、微信小程序等形式建设数字博物馆平台,集中展示村落的自然地理、传统建筑、村落地图、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目前“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里收录的村落单馆数量已超过400个,覆盖了全国31省市。在网页中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乡村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展示,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的人文和地理空间(图5)。


图4 乡村线上档案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


图5 VR视角的古建福建寿宁廊桥鸾凤桥

乡村数字博物馆官网


(三)数字技术中乡村文化再造与更新


就目前的数字技术在乡村的使用状况来看,短视频和直播使得乡村文化和农村的新面貌得以展现,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农具”。村民用短视频和直播传播农技知识、分享个人经验、展示美好乡村和特色产业。早期短视频门槛准入机制非常低、监管缺失,以及网络空间与乡村境况的差异性,导致乡村被污名化,甚至影响人们对乡村的认知。因此,在数字境况下对于乡村文化进行重塑就显得非常迫切。通过数字技术要传递的不仅是单纯的农副产品及农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建设乡村的文化形象,发现乡村的文化亮点。国内已经出现一些以短视频为手段来展开文化建设的特色村镇案例,形成短视频中的乡村新风景。例如,海口的898艺术村、汕头的十一合艺术村等。他们尝试通过对村落艺术化的改建变身为网红打卡点,人们来拍照留影并分享传播之后吸引更多的人气。然而,数字技术下的艺术乡建不止是获得短期的流量。只有深入挖掘乡村历史与传统的内核,进行数字化的再造,才能更为有效地传承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再造与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视觉层面,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可以促进乡村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将乡村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和多维度的视觉景象呈现出来。从档案层面,将乡村的建筑空间、民俗工艺和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方式复刻和长久保存。更进一步,还需要通过数字技术使乡村文化可感可触。国内已经有些项目通过数字游戏、数字艺术展览等手段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更新。比如,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与华中师范大学的三维动漫实验室合作将“撒叶儿嗬” 这一非遗文化变成了可参与的动画游戏,传统+数字+游戏的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为流动的体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也可以将传统文化从原有的接受空间中解放出来。2021年1月,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在拥有上百个古村落的江西金溪推出以数字展演技术为手段的沉浸式展演品牌“游园听梦”(图6)。该项目以新媒体的沉浸式演出、数字展览、非遗工坊等形式展示地域传统文化,打造乡村的特色品牌;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将原有的古建拓展为消费、游览和聚会的3个板块;运用跨媒介的数字艺术赋能乡村文化,以数字化的美学呈现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新样态。策划团队希望通过创作传播展现金溪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数字文化产品,研发线下沉浸式体验项目,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和消费。该项目以数字技术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升级。同时,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参观体验,改变了以往对传统乡村文化平面化的整理和保护方式,以更为动态的展示再造乡村文化的数字化体验。


图6 江西金溪“游园听梦”中“数字游垫”

展览户外部分 2021年


(四)利用数字媒介实现乡村的文化再造


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举办的“乡建中国思想展”(图7),该项目在数字艺术乡建方面实现了一种突破。项目由策展团队与网络社会研究所委托幻境小组(MetaDAO),利用去中心化网络平台“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简称DCL)重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重庆北碚的城市风貌,在虚拟空间中的“北碚”同步进行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展览;利用“漫游研究”(Roam Research)建立一个开放,持续增添的资料库,提供关注乡建资料的人士可以随时阅读此次展览的所有故事,也能阅读策展团队的田野调查报告,以及这次展览的文本、图表、影片等。项目还得到有关人士的赞助,永久留存在区块链的分布式星云上。在DCL的游览中,通过设定重庆市北碚区、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与河北省武安市十里店村3个地区作为展览主线,根据建筑案例和整理的历史文献资料,最终搭建线上的“元宇宙”建筑与虚拟空间,以新型的数字展演和互动游玩的形式呈现出来。


图7 “乡建中国思想展”在“分布式大陆”网络平台上的游玩页面


展览内容追溯民国时期的中国乡建活动,在设定的展演体验中来访者通过电脑登录DCL进入,就能在虚拟的“元宇宙”中回到20世纪30年代的重庆北碚(图8)。在其中创建游戏角色一览,诸如通识教育馆、西部科研中心、图书馆和北温泉公园等标志性场所,或是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等中国乡建早期人物的活动和实践轨迹。该项目通过乡村实践者、建筑师、艺术家和区块链玩家一起合作,在数字空间中重建原本消失的古建和村落,并设想它们未来的模样,重思最初乡村建设的理想和历史所留给当下的遗产,也前瞻性地预设其在未来虚拟化世界的位置。


图8 “元宇宙”中重新布划的民国老建筑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媒介给予了艺术和文化新的生长空间,它们在数字平台下是一种共同创建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国美院的“乡建中国思想展”提供了一个数字艺术乡建思路。如何能将过去的历史说给未来的人听,以更有趣味的方式让新一代的年轻人,通过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去走近中国乡建的传统和历史。除了游玩和展示,工作团队还特别强调共建和共享一个乡村建设的线上资料库。艺术乡建的持久性活力,需要这样不断地扩展出新的认知方式。这种基于DCL元宇宙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去中心化的共建,可以为数字化的艺术乡建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思路,并从技术维度重新去组织乡村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2022年,在杭州转塘镇外桐坞村,由杭州企业与新媒体艺术平台发起,召集国内数所艺术院校组织的赛事“AR艺术黑客马拉松”。该项目在技术上依托本土企业开发的元宇宙空间数智化的AR端云平台“洞见AR-World”,在村中几处景点(文化礼堂、元帅府)设置“元宇宙”的入口。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和AR眼镜穿越古今重叠的虚拟时空,体验炒茶工艺,为历史人物赠花(图9),领取数字纪念品等增强现实场景。一处江南小镇,在数字空间上被拓展和创想为“元宇宙第一村”。该项目是介于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数字艺术乡建案例,它并不是针对历史的实践,而是根植于乡村的当下现场。它利用数字技术组织和调用实体空间、传统文化的元素,在虚实共生中形成一种新的在场模式。从技术媒介的角度来看,支撑该项目中的“元宇宙”概念是建立在混合现实的基础之上,它拓展了感知自然和环境的范围,也增加了感知的强度。由此,在虚实之中乡村的文化与空间,融合了技术媒介的特质之后带给人们新的感受和体验。总体来看,这两个元宇宙相关的艺术乡建项目,虽然出自不同的数字技术平台,但都试图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助力。既在历史的虚拟镜像中回望中国乡建的起源,也在现实之上打开了数字化乡村新旧重叠的可感时刻。


图9 “元宇宙”中供人赠花的元帅亭


结 语


新千年以后的艺术乡建在走过了几个阶段后,已具备初步的轮廓并积累了诸多经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解决策划者与乡村现实需求之间的分歧;乡建项目中的在地性考量的缺失,造成艺术语言和群众之间的割裂;大张旗鼓的艺术活动结束之后,如何有效地延续,使其可循环和流动。中国数字基建的初步成果已经使部分乡村抓住互联网经济、短视频的发展机遇,而下一步数智时代的乡村文化再造仍旧是未竟的事业。


从以往文化再造的艺术乡建诸模式中,已经看到颇多改变,而在数字时代这一切将会以新的方式再次登场。不管是艺术性因素在乡建事业中的加入,还是乡村受益于网络的建设而开启新的数字化生活。这些都使广大农村群众从以往单调和乏味的乡村生活中走出,参与到数字时代的技术成果之中,让乡村也成为数字时代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必将给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并建立跨越城乡二元格局带来技术性普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乡村文化的再造提供更多的实现途径。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大趋势下,艺术乡建对建筑、文艺、传统、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重新组合,将推动着乡村文化发展的转型。其关切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传统日益褪色的当下,修复断裂的乡村文化,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社会与乡村问题。基于乡村场域的文化再造,应该以艺术行动与群众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为引导,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让村民自发成为艺术乡建参与者、共享者和受益者。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艺术乡建在中国乡村建设的版图上承前启后,承接着再造乡村的使命和理想。(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目录&卷首语|《美术》2024年第2期

唐宏峰|从全球美术史到图像性的全球史

高天民 潘晓华|东方既白——“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述评

潘欣信|细把江山图画——写生观视野下的“青岛画院山水画创作回顾展”

施錡|新世纪日本禅宗艺术交流研究——以黄檗美术为中心

牛宏宝|姜宝林对笔墨语言的传承与现代转化

刘艳卿 屈健|“出奇”与归真 ——王子武的艺术探索道路

宗洁|数字媒介语境下美术馆传播范式的多维转向

沙永汇|构成与造型——我的主题性版画创作

牡丹|刘既漂的装饰艺术实践及理论建构

李逸轩 吴卫|香港高等艺术教育创建者——陈士文及其艺术思想源流探究

杨洋|“纹”以载道——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常书鸿的装饰艺术思想与油画民族化探索

郭师若|“薰琹的梦” ——庞薰琹20世纪上半叶的工艺美术探索

蔡拥华|石门何处寻——沈宗骞《石门观瀑图》研究

赵亮|石湖烟水望中迷——文徵明石湖图像研究

李彦霖|高凤翰《甘谷图》及其题跋——兼论康乾时期齐鲁文人书画交游

张令伟 刘晓雨|“文雅传统”与“中国风”背景下的波士顿画派研究

孙小訸|精神视野中的风景——乔治·英尼斯及其色调主义转向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 专 题 研 究 | 靳 浩artmsyj@163.com

| 当 代 美 术 | 施 晓 琴(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artmsyj@163.com
| 近 现 代 美 术 |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 古 代 美 术 |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 外 国 美 术 |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 文 萃 艺 荟 | 靳 浩
artwcyh@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终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