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

科技

三库+碳库 | 永安翠竹:一头连着绿色生态 一头连着共同富裕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永安。永安市拥有102万亩竹林,漫山遍野的翠竹葱茏茂盛,有着“中国笋竹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永安借助丰富的林竹资源优势,坚持“全竹利用”“全链开发”,做强林竹产业集群。走进福建省竹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生产竹制品。在经过干燥、碳化、上胶、压制、裁边、抛光等多道工序后,一根根竹条被制成一块块竹板材,竹板材又被加工成竹桌椅、竹屏风、竹柜架等。“多用一片竹,少砍一棵树。竹子是会呼吸的材料,可再生、可降解、可持续。永安现在推行‘以竹代塑’‘以竹代木’,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走向低碳生活。”福建省竹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黄贵说。走进福建省竹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生产竹制品。陈丽霞
9月4日 下午 7:56
科技

三库+碳库 | 闽北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有路子

摄“8月,我们已经采收一茬了,干品有2500余公斤,再过一个月左右,第二茬又可以采收了。”政和县山丰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应江笑呵呵地说。政和县山丰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灵芝喜获丰收。曾大龙
9月4日 下午 7:56
科技

喜报 | 福建省智慧林业一期获中国2024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8月27日至8月29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表彰了2024年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的获奖团队。其中,由福建省林业局等单位组织申报的“福建省智慧林业一期——林业无人机应用监测体系项目”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银奖。福建智慧林业一期工程建设搭建了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视频监控、护林员网格巡查等为一体的“天空地”立体感知体系;构建“供需融合、用管贯通、人机匹配、前后衔接、绩效挂钩”的无人机全覆盖应用体系和全国首个一站式林业无人机应用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无人机飞行控制、数据汇聚、远程指挥调度、影像自动拼接与业务应用的全流程管理,创新“远程监管+现地调度”资源保护新模式,赋能林业低空遥感应用场景。福建林业部门着力构建“天空地”立体感知体系,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图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无人机巡护作业。2024年5月,福建智慧林业一期成果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目前,福建省林业局已启动智慧林业“123”
9月3日 下午 5:25
其他

三库+碳库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谱写兴绿富民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更好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八闽大地,一派勃勃生机。不久前,“全国林改第一县”福建龙岩武平县发行了1号林票,来自武平县万安镇的林农池良昌认购了1号林票后,用这张林票向当地金融机构申请了第一笔“林票贷”,用于工厂资金周转,扩大生产。福建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2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4个难题,在全国率先谋划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林改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他强调,“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食品,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
9月2日 下午 8:38
其他

福建林业科普讲解比赛成功举办

8月30日,福建林业科普讲解比赛在福州成功举办。本次科普比赛以“生态文明、林业同行”为主题,来自各地层层推选出来的16支代表队伍共19名选手参赛。作品涵盖数字林业、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以竹代塑”等丰富的林业科学技术知识,选手们运用艺术化PPT媒体等讲解手段,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简明意达、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评委和观众们展现丰富多彩科普世界,生动诠释福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省林业局张志才总工程师到场参加,他指出,福建林业科普资源极为丰富,林业部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省林业改革发展涌现许多亮点,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优质素材。目前建有生态文明实践、自然宣教、科普研学等基地160个(其中国家级52个),年参访人数超千万人次。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州植物园、福建农林大学等3个单位入选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进一步提升全省科普实力。举办林业科普讲解比赛主要目的是传播科学文化思想,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培育科普讲解队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助推全省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他强调,科普比赛是科普工作者学习交流、展示风采的重要阵地,也是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的宣传高地。希望选手们要以此次比赛为契机,牢固树立科普服务意识,紧密结合行业特性、业务特色、技术特点,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林业科技魅力,讲好福建林业故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评委们对选手们精彩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本次比赛很好诠释了科普的政治性、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文化性、互动性,从选手年龄、学历层次、讲解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林业科普队伍的亮点特色,展现了福建绿水青山的独特魅力。一是讲解“新生代”,凸显青春活力。参赛选手基本为90后选手,平均年龄仅30岁,女选手11名,男选手8名,男女较均衡,林业科普队伍年轻、有朝气、散发青春活力。二是选手“高学历”,身怀专业能力。选手中有博士1名、硕士5名,所学专业既有森林培育、资源保护等林学专业,也有旅游管理、环境设计、数字媒体等专业,既有林业科研单位选手,也有林场一线干部,选手多领域、多专业、多岗位,林业队伍人才济济。三是题材“多元化”,彰显生态实力。参赛题材丰富多彩,无一重复,有林业特点、时代热点、科技亮点,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社会对林业关注,大力宣传“人当如竹、高风亮节,亦当如树、荫遮一方”的林业文化。经过激烈比赛,来自省林科院的选手叶善汶博士获得一等奖,将代表林业系统参加全省科普讲解大赛。来源:福建省林业局科学技术处一审:王玉雯二审:李闽晖三审:傅凯峰往期推荐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召开争优争先争效
9月2日 下午 8:38
其他

福建省林业局召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会

9月2日,福建省林业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交流专班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谋划部署、推动落实今冬明春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参加并讲话,副局长方燕鸿就武夷山国家公园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总工程师张志才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取胜要勇毅。今冬明春是“十四五”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要一如既往增强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为局分忧、为局奉献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向“至难”“至远”之处攻坚,确保全面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要领要娴熟。从工作专班做起,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学习掌握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技术要点、防控要求,熟练掌握并扎实做好全链条、各环节工作。要统筹好、运用好局党组提出的“6个字”“4个间”“6个好”“4个直”总体要求和基本要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各个岗位职能职责,对涉及的各环节、各方面要领都潜心钻研、努力掌握,让自己成为防控工作的行家里手,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作风要深入。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就在山上、在野外、在林间。不管山高路远坑深,工作专班都要跋山涉水、“下马观花”、脚踏泥土,既要挂帅、也要出征,既要吹号、也要冲锋,把重心下移、把身子下沉,深入作业一线去落实死亡松树清除、采伐山场除害和木材加工企业、除害处理场点等全过程、全覆盖监管,确保“山场清干净、疫木管到底”,切实防止“年年防控,年年扩散”。指挥要得当。从工作专班组长、各组小组长到每位成员,都要主动履职尽责,既要服从全局安排和统一调度,又要善于定好本层面的工作策略,还要能够审时度势、相机而变,始终确保朝着同一目标进发。工作专班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作用,全面整合各方力量资源,聚焦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科学制定路线图,合理安排先后序,严格落实时间表,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进度滞后的,坚决通过提示函、通报、约谈等方式督责问责,切实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见实效、出实绩。武夷山国家公园要统揽国家公园全局,统筹谋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做到“确保核心区、阻断缓冲区、决胜风景区”。局办公室、资源管理处、造林处、计财处、林长处、林场中心、世行办、防检局,林科院、林规院主要负责人,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分管负责人以及全体专班成员参加会议。来源: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一审:齐
9月2日 下午 8:38
其他

三库+碳库 | 福建:深化林改 逐绿前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的福建,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和“排头兵”。林改二十多年,改革创新不止。眼下,福建正扎实推进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为全国林改探新路、作示范。来源:海博TV一审:姚
9月2日 下午 8:38
其他

三库+碳库 | 宁德古田:小小竹笋“破”出致富路

一早,陈由新便手持铁锄、刀具和麻袋穿梭于竹林之间,寻找竹笋破土的“蛛丝马迹”。只见陈由新刨开泥土,黄褐色的笋尖露了出来,他用铁刀对准马蹄笋根部,铁锄一敲,一颗形似“马蹄”的竹笋就被挖了出来。一颗形似“马蹄”的竹笋被挖出。古田县融媒体中心
9月2日 下午 8:38
其他

三库+碳库 | 福建上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以实现山林增绿、林农增收、林业增效为目标,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走进上杭县白砂镇食水井竹林,竹海翠绿连绵。之前,这里因多年没有抚育管理,是典型的半残次林。改变发生在2019年,上杭县紫牧家庭林场负责人李强承包了这片2000多亩的竹林,投入资金进行了劈山和垦复。此后,他又聘请福建省林科院的专家,通过施用新型微生物复合肥完成竹林土壤改良,整片竹林的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产量显著提高。发展家庭林场是实现林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李强希望与上杭及周边县市的竹农抱团拓展笋竹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上杭县竹林资源丰富。立足资源禀赋,上杭县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社发挥联农带户作用,进一步壮大笋竹产业。上杭步云蛟梨毛竹合作社带动农户科学管山,实施毛竹丰产林改造项目。今年3月底至4月下旬,合作社共收笋30多万公斤,春笋产值约200万元,为农户创收80余万元。此外,林业龙头企业也是联农带户增收的精干力量。和康公司是上杭县引进的一家市级龙头企业,从事中药材种苗繁育、立体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开发等。2022年,和康公司与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合作,利用国有林场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由公司提供苗木、技术培训和指导,共同打造林下骨碎补、淫羊藿等中草药苗木培育基地和林下种植示范基地,林下产品由公司保底收购。在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过程中,上杭县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家庭农(林)场发展的意见》《上杭县强农惠农政策》和《上杭县2024年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目前,上杭县注册登记家庭林场306家、林业专业合作社55家、林业专业化服务组织96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为激发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上杭县加快构建“三权分置”运行机制,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开展集体林地股权改革试点,对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的集体林地实施股权量化,推进收益权落户,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与此同时,全县深入推进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提高林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自主权。位于中都镇军联村的上杭县杉茂家庭林场主营植树造林、木材采伐和销售,林场负责人李添茂到中都林业站,申报当天就领到了《林木采伐许可证》。宽松灵活的政策,便捷高效的服务,让李添茂对林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如今,上杭县对林农个人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不超过30立方米的,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林农不用请评估中心进行设计,便可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省钱又省时。目前,中都林业站已办理采伐证50份。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邹政生一审:姚
9月2日 下午 8:38
其他

争优争先争效 | 福建省林业局领导赴罗源县督导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部署要求,8月27日,福建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福建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宜美带队赴罗源县督导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样地调查省级复核、不一致图斑地类对接等工作。王宜美一行深入罗源县森林样地,实地察看样地外业调查和省级复核情况,详细了解当前样地调查省级复核、不一致图斑地类对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王宜美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和省高度重视,将普查工作纳入纪检监察机构政治监督,主要领导任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地各单位要深刻认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普查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精心组织、统筹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二要从严把控质量。质量是普查的生命线,省级样地调查复核人员要严格审核把关,严格落实国家质量检查办法要求,各级林业部门要严格执行地类对接有关技术规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根据实地利用现状实事求是地核实认定地类,确保普查成果真实、准确、可靠。三要落实安全保障。普查工作正值福建省高温多雨多台风季节,调查又都在森林、草原、湿地中,条件艰苦,各地各单位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定并落实好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要严格落实普查工作保密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统筹抓好人身安全、数据安全、廉政安全。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州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督导工作。来源: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一审:蔡小英二审:叶卢宗三审:傅凯峰往期推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8月30日 下午 8:20
其他

洋林精神 | 一个人的坚守

一个人的坚守说起付昂柴,同为洋口林场老职工的方永塔至今仍对他肃然起敬。洋口林场打铁坑工区三连埂管护片区,位于顺昌、延平两县区交界处,涉及洋口镇沙墩、将军和峡阳大埂3个行政村,林地经营区面积4000多亩。20世纪60年代初,付昂柴被分配到这里从事森林管护工作。当时,位于大山深处半山腰的一栋单门独户的青砖灰瓦小平房,就成了他一家5口的居所。四周青山环绕,居住条件十分简陋,没有电灯,没有交通,一条羊肠小径就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这里到最近的村子也得步行40多分钟。去洋口镇区买点米油等生活用品全靠两条腿,来回一趟就得两个多小时,还得肩扛上山,其中艰辛可想而知。白天,付昂柴一个人巡山、护林,足迹遍布三边埂林地的各个角落,妻子则在居所照顾着3个小孩起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那时,林场职工工资每月才30多元,生活开销压力大,他的妻子还得抽空在房子周边种些青菜、杂粮,养些鸡鸭,维持日常生活。一个人管护偌大的一片林地,任务十分艰巨,盗砍盗伐者出动没规律可抓,通常选择在夜深人静,人们睡得最深的时候作案。为此,付昂柴常常要半夜三更出去巡山。付昂柴曾向场部要求加派人手,想不到“增援”来是来了,不到两年,就又跑了,因为实在受不了那种独处深山的寂寞。付昂柴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多年的坚守,赢得了周边群众的赞誉。临近退休的一个夜晚,付昂柴腹痛不止,他儿子立马跑下山,寻求村民帮助,村民们二话不说,急忙上山,合力将付昂柴抬下山,送至镇区就医。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眨眼,付昂柴于1995年退休,他的护林生涯已走过30多个春秋,所管辖的林子几乎没有被盗砍盗伐的事件发生,林子里一株株高大挺拔的杉木伫立在山头。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付昂柴克服重重困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凭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奉献给了祖国的绿色事业,在平凡的森林管护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和认可,他是老一辈“洋林人”赤诚奉献的真实写照,也是新时代福建林业倡导“一心为民”的楷模。来源: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一审:李文芳郑
8月30日 下午 8:20
其他

争优争先争效 | 福建省林业局领导赴泉州莆田督导2023年增发国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建设

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健带领局计财处、防灾处等相关人员到泉州市、莆田市指导2023年增发国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建设工作,并组织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各二级建设单位、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召开项目调度推进会。郑健听取了相关单位对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汇报后,对下步项目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责任。2023年增发国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建设是各级领导重点关注的项目,事关当前、影响长远。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项目推动不力可能造成的后果,按照国家制定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监督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各方责任,推动各级林长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围绕“年底前完成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建设”的目标,梳理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进行点对点解析,理思路、找差距、定措施,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二要提高效率。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项目全流程中初设、审批、招标、开工、竣工、验收六个重要环节摸排时间表,定好各环节提前量,从年底往前倒逼进度,开展每日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压茬推进项目建设。把握建设规模、内容、工期、技术要求的总原则不变,项目建设底线红线不踩,发挥特事特办、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精神,灵活应变破除障碍,集中精兵强将在9月底前完成施工图纸优化,项目用林报批扫尾工作,推动项目快推进、快建设、快竣工。三要注重协调。项目建设单位要坚持责任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强化部门协作,及时向日常监管责任人、上级部门请示汇报,到福建省其他3个项目建设单位学习借鉴,尽快解决项目共性问题。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专班作用,加强与发改、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和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二级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积极性,集智攻关,形成工作合力,确保2023年增发国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来源:福建省林业局林业防灾减灾处泉州市林业局莆田市林业局一审:王玲萍二审:陈志琴三审:傅凯峰往期推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8月30日 下午 8:20
其他

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召开

碳中和林,全省统一标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培训班在仙游县成功举办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福建林业】
8月30日 下午 8:20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三库+碳库 | 碳中和林,全省统一标准

福建碳中和林认定及其碳汇计量监测方法试行控排企业通过福建碳市场,购买福建林业碳汇(FFCER)用于抵销自身碳排放;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通过新建碳中和林实现会议碳中和;顺昌县法院在审理滥伐林木案时,引导被告人购买当地开发的“一元碳汇”,赔偿林业碳汇损失……近年来,营建碳中和林,开发林业碳汇,开展碳汇交易,渐成流行。坊间生动地称之为“卖空气”。那么,什么样的林子算碳中和林,什么样的“空气”才能换来真金白银?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发布《福建碳中和林认定及其碳汇计量监测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方法》),为“卖碳翁”们提供了全省统一的标准。并非林子都叫碳中和林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全省首单福建碳中和林项目碳汇交易在武平县签约。武平县天源国有林场有限公司与武平永鸿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签署碳汇购销协议,共交易林业碳汇量500吨。此次交易的碳汇项目,便是基于《方法》开发的标准化产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叫作“碳汇”。作为全国最“绿”省份,福建森林植被碳储量超4亿吨。但不是所有的林子都是碳中和林。一般来说,碳中和林必须依据特定的项目方法学开发,其产生的碳汇量经专门机构核算后,才能入市交易。最初,福建的碳中和林服务的是场内交易。2016年,福建碳市场开市,将福建林业碳汇(FFCER)作为三大标的物之一。其运行的基本逻辑是:主管部门每年为控排企业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额。如果年度实际碳排放量超过了配额量,控排企业就需要购买其他企业多余的配额,或者福建林业碳汇(FFCER)等碳信用产品,来抵销多出来的碳排量。全国碳市场同样开展类似的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林业碳汇交易,催生了一批为“卖空气”而生的碳中和林。不过,场内交易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当前碳配额分配较为宽松,林业碳汇需求有限、流动性不强、价格较低;另一方面,相关方法学对地块、林种、树龄、开发主体等有严格限制,导致不少林子难以开发成碳中和林。因此,福建各地将目光投向了场外市场,因地制宜开发更加灵活的项目方法学,打造本土林业碳汇项目,开展场外交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顺昌县的“一元碳汇”和三明市的林业碳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是当地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都可以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在计量方法上也更加灵活。场外交易,激活了林业碳汇市场,但新问题接踵而至。“各地林业碳汇产品林林总总,计量监测标准不统一,交易大多局限于本地,不利于市场拓展。”福建省林业局造林处三级调研员杨子清说,有必要构建全省统一的林业碳汇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建省林业局组织制定《方法》。《方法》在现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基础上,吸收了“一元碳汇”、林业碳票等基层经验,旨在规范福建碳中和林项目的碳汇计量与监测等工作,确保项目产生的碳汇量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回答碳中和林关键问题今年6月,《方法》在武平县、漳平市、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三地试点验证后,通过专家评审,并于近日发布。《方法》回答了“什么是碳中和林”“怎么建碳中和林”“‘空气’如何量化”等关键问题。根据《方法》,碳中和林指的是以服务碳中和为目标,所营建、新造、保护和恢复的林分,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人为管理产生的碳汇量,用于抵销企业和个人碳排放、党政机关为主实施的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等产生的碳排放。“人为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它意味着,并不是一片林子吸收了二氧化碳,就可以计入碳汇量用于交易。只有采取与一般做法不同的管理措施,额外增加的碳汇量,才能上市交易。这就是所谓的“额外性”。以造林项目为例,《方法》对树种选择、树种配置、苗木栽植、林地整理、肥料管理等,均提出了要求。比如,要采取生长速率快、含碳率高的树种;营造混交林,注重速生互生共生树种配置;使用实生苗,优先选择良种壮苗,若使用袋装苗,应去袋,舒根呈辐射状后栽植;采用不炼山耙带造林,禁止陡坡全锄全垦整地,保护林地原有的幼苗幼树。只有采取了这些管理措施,一片新造的林子才具备额外性,可视为碳中和林。不过,也有一些林子可免于额外性论证,包括属于生态公益林的碳汇项目,属于成过熟商品林的碳汇项目,以及在福建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县(市、区)开展的碳汇项目。它们本身就具有公益属性,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除了碳汇收益难以获得其他经济收入。碳中和林建好后,究竟贡献了多少碳汇量呢?《方法》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严谨又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碳汇量核算方法,并明确了具体的监测程序。由此测算出来的碳汇量,经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后,便成了可交易的标准化产品。按照计划,未来福建将依托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构建全省统一的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改变目前基层各自为政的局面。什么样的林子更固碳“空气”能卖钱,那该如何固定更多“空气”呢?这就涉及森林高固碳技术。“现阶段,全省林业工作已由以生产木材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向好,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杨子清说,探索高固碳营造林技术措施和价值实现路径,能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科学营造林的内驱动力,进而推动森林质量持续提升。为此,2022年,福建省林业局在全省20个县(市、区)和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碳中和试点,探索以增加碳汇为目的的高固碳营造林模式。一般来说,树木有特定的生命周期,到了一定阶段,其生长速率与固碳能力便开始放缓。不过,我省森林并未进入“老龄化”,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老树仍在高速生长。这片位于九岗管护站的杉木林,于1986年造林,经过4次抚育间伐,现存面积4300亩,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杉木大径材人工林。为了增强老树的固碳能力,林场推广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采取“开通一条路,砍掉干扰树,调整郁闭度,留下目的树,套种珍稀树,封山加管护”的做法。最新测算数据显示,这片近40年的林子,蓄积量仍在高速增长,年均蓄积增长量为1.5立方米/亩。按照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估算,该示范林每亩年均增加碳汇2.74吨,是一般林分的3倍。同样作为试点单位的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则通过种植杉木、木荷、枫香和闽楠等高固碳树种,采取主伐改择伐不炼山耙带造林、单层林改复层异龄林、单一针叶林改针阔混交林等手段,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高价值的异龄针阔混交林。两年间,20个试点共建成碳中和林102.6万亩,其中高固碳示范片面积4.7万亩。试点项目在监测期内实际产生总碳汇量132.1万吨。下一步,福建将总结提炼各地探索的高固碳技术,形成系统集成的技术体系,面向全省推广。来源:福建日报记者:张辉一审:姚
8月29日 下午 5:41
其他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培训班在仙游县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管理水平,高效推进项目实施,促进林业优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8月27日,中央财政2024年度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杉木第3代良种闽杉13号等推广示范》项目组在仙游县林业局成功举办培训班。培训班邀请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工程师方扬辉和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郑仁华两位专家授课。仙游县林业局、福建省仙游溪口国有林场、仙游县生态国有林场和各林业站的技术人员及林农等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课上,方扬辉正高级工程师以《抓好巡视整改
8月29日 下午 5:41
其他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提质量 活机制 优产业——福建林业高质量发展再创新业绩

福建牢记嘱托,继续建设现代林业强省,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接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林地生境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全国率先配套印发了《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方案》,目前全省建立自然保护地358处,批复总面积约1538万亩,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设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2023年取得全国首批国家公园建设成效评估排名第一,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全国第11届“母亲河奖”绿色贡献奖、国家公园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在全国率先完成互花米草除治任务,有效控制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的蔓延扩散。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全省营造红树林2.34万亩,修复1.31万亩。“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和监测”等3个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推出的1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2023年,组织实施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30个,对野外种群处在“个十百千”数量级的野生植物实施人工繁育和野外回归。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2023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平潭综合试验区沿海防护林(黄海
8月29日 下午 5:41
其他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8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刊发通讯《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点赞福建生态优先、陆海统筹,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共进,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福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山多海阔”的地域特征,坚持走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的绿色发展道路,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行走八闽大地,满目郁郁葱葱,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如今的福建,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共进,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以约占全国3%的人口、1.3%的土地、3%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3%的经济总量。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底色愈发鲜亮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辖区内,徐自坤几乎每天都要上山,察看有无火灾隐患、盗砍乱伐,以及有无新的动物出现。徐自坤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星村执法大队桐木中队的中队长。每次和巡护人员一起巡护前,他们都要点开手机上的“巡护助手”应用程序,记录巡护路线。“过去,巡护全靠人。现在,不光人员增加了,还有了科技的帮忙。”徐自坤说,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地上有巡护人员,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更全面。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状况,正是福建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这既是福建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实践成果,又与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努力分不开。一艘游船,能做怎样的生态文章?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上,一艘艘纯电动游船正载着游客徜徉于山水之间。一艘游船每日往返2趟、每趟可满载120名游客,与同等级燃油船舶相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5万吨。生态旅游是泰宁的主导产业之一。泰宁县旅游管委会副主任陈宁璋介绍,近年来,泰宁实施“零碳”旅游建设,“零排放、零污染”电气化产品大量应用。一条小溪的污染治理,带来怎样的生态效应?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一条清溪穿村而过。上世纪90年代,这里曾因无序养殖,生态污染严重。痛定思痛,开展污染治理,引进环保治理技术,试点“循环经济”“净水工程”……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措施和修复治理下,斜溪村发生美丽蝶变,成为远近有名的生态旅游打卡地。延平区委书记黄桂诚介绍,延平建立生态智慧巡查中心,创新“跨区域协作”机制,开展闽江上下游“巡河交水”,守护一江碧水。2023年,延平全区10个省控重点小流域断面水质达标比例100%。今年7月,福建省颁布闽江、九龙江流域保护管理条例,明确在法治层面增强流域保护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治水努力,治山同样要下功夫。位于龙岩市上杭县的紫金山铜金矿床,是世界级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属矿床。近年来,这里持续开展金铜矿渣废弃地和边坡治理及生态恢复技术研究,总结出“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恢复“十六字诀”。金铜矿渣堆成的人工山经过治理后,植被密集,长势蓬勃。与上杭一县之隔的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山地植被恢复、茶果园生态治理、崩岗综合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系统治理……长汀县持续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2023年,长汀全县水土保持率已提升至93.56%。“绿水青山”底色愈发鲜亮,福建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90.05%提升至2023年的92.95%,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福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污染整治,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努力在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创新变革,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改善民生“不砍树也致富,哪能想到,如今‘空气’也能卖钱了!”回忆代表常口村领取到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时的情景,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仍然难掩兴奋。2021年5月,三明市举行林业碳票首发仪式,签发、转让首批林业碳票5张,共计碳汇29715吨,涉及常口村的3197亩生态公益林。这批林业碳票为常口村村集体带来了14万元收入。2022年9月,常口村村民收到了首批林业碳票分红。多年来,福建持续将林改向纵深推进,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林业碳汇等,青山逐渐点绿成金;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经营质量不断提高,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与此同时,福建不断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赋能。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一畦畦茶树间,大豆茎叶已长到小半米高。“通过在林间套种大豆和油菜,茶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种出来的茶品质更好,单价更高。”基地负责人杨文春笑着介绍,“茶叶收益少说提升30%。”不远处,名为“茶香径”的小道就设于绿水青山之间。品茶、玩水、登山……小小茶香径,人气不低。为了更好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平市在1001.41平方公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外,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环武夷山公园保护发展带,并按照重点保护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分层分区保护和发展。“对于国家公园范畴的重点保护区,我们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国家公园红线外约1公里区域的保护协调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统筹保护与发展;在保护协调区外围约4公里的发展融合区,引导发展绿色产业。”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介绍。国家公园周边分散的自然风光、山水田园、传统文化、人文景观等资源串珠成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带富一方百姓的最好资源。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的福建,天更蓝了,2023年全省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5%;水更清了,全省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99%;海更净了,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8.7%。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群众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在福州,乘一艘游船行驶白马河上,两岸绿意连绵、美景不断。在福州,内河游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新选择。拥有139条内河的福州,多年来持续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大力开发水上交通和内河旅游,目前已开发晋安河、东西河、流花溪等18条河湖水系,累计通航59公里。“生活在这里,就像生活在画中。”福州市民黄学鼎说。无价之宝愈显珍贵。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省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达到5.72亿人次、6981.08亿元,文旅经济成为全省GDP占比达10%的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海上的风,如何“吹”亮陆上千家万户?福清兴化湾给出了答案。这里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蔚蓝海面上59座“大风车”挺立。福清海峡发电有限公司电力运行部副经理王家彬指着一台10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介绍:“它转一圈所发电能,就够普通三口之家用一天。”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与海上风电场建设齐头并进。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几公里之外,就是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这里也是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截至2024年6月底,福建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达到372万千瓦,预计每年可替代标准煤4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100万吨。新征程上,福建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福建正加快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系统构建沿海产业节约集约布局、山区生态重点保护、山海协同联动的绿色发展格局。逐“新”而行,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在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通过园区光伏设备全覆盖、用能绿色化、装卸设备电动化、照明设备低能耗化等手段,实现了园区绿电能源的“自给自足”,多措并举实现产业园区深度减排,成为国内领先的“能源自平衡零碳园区”。迎“蓝”而上,激发海洋经济潜力。福州连江县的“闽投1号”是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可年产大黄鱼约600吨,依托智慧化平台,养殖只需要1至2名操作人员。船下养鱼,船上还可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多重收益。目前,福建正在加快推进惠安、秀屿等地的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建造工作,预计年内可实现4台套的交付运营,不断推动水产养殖向深海、绿色、智能化转型升级。点“绿”成金,做强做大生态产业。泉州晋江市以河长制为依托,将湖库塘长制纳入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体系,水岸同治,九十九溪再焕新颜,溪畔3485亩高标准农田生机再现,农业种植效益提高30%以上。南平市延平区发挥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乳业、百合花、竹产业、茶产业和闽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特色产业。从全省数据看,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福建十大乡村特色产业,总产值已超2.3万亿元。化废为宝,披绿生金蹄疾步稳。龙岩市永定区龙潭镇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入园林企业,发展蝴蝶兰“美丽经济”,一座座温室大棚陆续矗立在山头,过去的“黑煤山”华丽转身为“花果山”,成为省内知名的蝴蝶兰生产基地,带动近2000人就业,年人均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2023年起,福建组织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划定8个生态修复集中区,分解下达10万亩废弃矿山修复任务,现已完成3.4万亩。生态要素的“含绿量”,激发高质量发展“含金量”。近年来,福建创新生态文明激励机制,大力推行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企业节能降碳减排内生动力有效激发。2021年,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设立“蓝碳基金”,专项用于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采购碳汇以抵消指定的碳排放,引导客户践行碳减排,通过“蓝色碳汇”助力碳中和。当年9月,兴业银行厦门分行通过“蓝碳基金”购入首笔海洋碳汇,完成泉州市洛阳江红树林修复项目海洋碳汇交易。“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接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以改革破解难题、求解新题,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福建省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来源:人民日报记者:蒋升阳
8月28日 下午 6:34
其他

三库+碳库 | “一根竹”的品质之路

上游供应链企业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竹制品质量问题70%由板材质量问题导致……这些曾困扰南平竹产业的质量管理难题,如何解决?且看——大庄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竹结构建筑核心提示南平是福建省竹子分布的核心区域,现有竹林面积652.7万亩,占全省的40%,全市竹企1162家。2023年,南平市印发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7月,省市场监管局与南平市政府签订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研究制定《福建省市场监管赋能南平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9个方面21条赋能工作举措,综合发挥质量、标准、检验、计量、认证、知识产权等市场监管“工具箱”赋能作用,共同培育发展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因链施策,推动质量变革创新闽北盛产好竹,“一根竹”到底能产生多大价值?在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竹空间”展厅,竹子“摇身一变”成为精巧的桌椅、柜子、摆件等各式家具和装饰品。“双羿在推陈出新方面下足功夫,拥有172项专利技术,竹家居用品等产品中98%销售给瑞典宜家,订单量保持稳定增长。”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卓然冰说。由于欧洲客户对环保和品质的要求较高,双羿公司在竹资源开发、竹材加工、竹制品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虽然企业内部工艺流程质量得到了保障,但是上游供应链企业产品却不够稳定,质量管理一度遇到瓶颈。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2019年开始,市场监管部门在南平市竹产业链链主企业中开展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7S管理、品牌建设等培训指导。双羿公司作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服务的链主,带动其上游的尚华公司和大简公司两家链员企业共同纳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双羿供应链企业质量瓶颈识别,市场监管部门发现二级供应商尚华公司的竹材分解一直由人工操作,效率低、破条破损率高,浪费了竹材资源。双羿公司与尚华公司通过联合攻关,开发了智能竹筒自动测厚破条设备,实现连线生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更加安全,质量合格率从91%提升至98%。通过链主和链员企业质量的共同提升,双羿公司的及时交货率由2020年的94%提升至100%,产能从2020年的15条生产线提升至24条生产线,经济产值由原来的1.7亿元提升至3亿元,被评为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总体上看,南平竹林质量和综合效益还需进一步优化,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体系构建、新产品研发、电子商务等方面有待提升。”省市场监管局科信处负责人李海明说,在赋能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竹板材领域、竹家具(快消品)领域、笋食品领域等重要环节,围绕链主企业需求,开展标准制修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等工作;组建竹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提供质量安全提升服务、产品研发、免费技术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强化多元要素协同,推动质量变革创新。标准赋能,全链划齐品质标高用原竹做支撑弹簧的沙发、竹编刨切的内饰板……走进福建省祥福工艺有限公司竹空间体验馆,丰富多样的竹产品琳琅满目。“依托工艺创新,一根毛竹拥有了百般变化。”祥福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梁东说。经过开片、制条、炭化、热压、精切等20多道工艺,毛竹变身为一块块竹板材,极大方便了后续深加工。然而,早期各板材加工企业在制材工艺、基材竹龄、炭化时间等方面的指标不尽相同,导致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出现应力不均、色差不一等问题,影响下游竹产品质量、销售和价格的稳定性。“下游竹制品成品质量问题中70%由板材质量问题导致。所以,强化竹产业上下游全链条质量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梁东说。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指导南平竹产业行业协会研究制定板材团体标准,统一竹材的质量与尺寸,确保生产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推动竹产业降本增效。此外,通过梳理祥福公司原材料采购验收程序,省市场监管局科特派团队将工艺设计要求与竹板材质量国家或行业标准相结合,对原材料验收要求进行修订,对板材胶层黏结强度、耐候性能都设置了准入条件。“我们与祥福公司探索共享实验室模式,利用我院先进、齐全的检验检测手段为祥福公司的原材料验收提供技术支持。”省质检院家具所所长刘骏对记者说。“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祥福公司作为链主企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标准四个大类实施标准化建设。通过强化对上游企业板材质量体系管理及质量标准化建设,促使下游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8%提升到98%。”梁东对记者说。板材质量的统一和提升,是市场监管部门赋能南平竹产业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年,我们调研时发现,适合南平市竹产业发展的标准数量不多,南平市及各产竹县没有发布关于竹产业的农业技术规范和团体标准,公开声明的企业标准仅有24项,现有的竹子标准没有覆盖完整的竹产业链,这与南平市竹产业发展不相称。”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程晓明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链长单位、链主企业、链员企业以及标准化技术团队携手创新,探索竹产业‘标准化+’模式,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鼓励支持企业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开展竹原材、竹板材、竹条、竹丝等4项竹原材料团体标准立项编制,加快推进全竹‘茶空间’标准制定,服务竹产业品质提升和区域品牌的打造。”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归洪波说。据统计,目前,南平市已主导或参与制定竹产品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省地方标准2项,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179项,涵盖竹成材、竹地板、竹制品、竹炭等领域。专利护航,竹产品挂上金招牌当前,竹木产业正处在从传统粗制加工向精细工艺品生产、品牌化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商标和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南平已设立商标品牌指导站38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5家竹企业入选“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将竹家居融入“空间+产品+服务”的“武夷山水·茶空间”经济新业态。日前,在位于政和鹤林工业园区的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自动化异形竹茶盘生产线上忙碌生产。据介绍,九竹公司仅竹茶盘就有600多种不同的造型与花纹,仿古工艺品、酒店用品、茶水柜等各式竹制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产品不只是家具,更是工艺品,设计上注重客户的体验感。产品七成以上实现线上销售。去年,5个工厂总产值达1.8个亿。”公司董事长吴发昌介绍,线上销售对产品创新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很多竞争对手在九竹公司的设计基础上抄袭或改动,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抄袭产品在外观和材质等方面看似和原版一样,但制造工艺和品质却难以复制。低劣抄袭很可能毁掉消费者对原创品牌的良好印象。”政和县市场监管局局长范荣辉说,“我们建议家具企业在设计完成后及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不要等到产品公开之后再进行申请。”“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知识产权培训,帮助我们提前进行专利布局,及时申报专利,减少了侵权行为的发生。目前公司已拥有6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吴发昌说。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为南平竹木企业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维权、专利运用促进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与指导;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促进专利成果开放许可、专利转让等多种方式的高效转化;高效运用专利权质押融资政策,政和县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授信2亿多元。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鑫森炭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记者手记打造绿色经济新引擎竹产业兼具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是集生态调节、乡村振兴、富民强区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产业。蓬勃发展的竹产业已成为南平助推“三农”发展,打造绿色经济的新引擎。在“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等举措的推动下,如今,更多物美价廉的竹制品正走进酒店、景区、商超……如何推动竹产业进一步提质升级?当前,要抓住发展机遇,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好蓝图,为促进企业品牌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引导企业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话语权。紧紧把握产品的创新与质量两个关键环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质量、标准、认证等公共体系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竹加工业核心竞争力,突破竹产业传统发展模式,助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同时,还应结合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注重竹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当地特色,发展竹海生态观光、竹林休闲保健、竹文化创意等乡村旅游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竹文化建设,打造一批竹文化特色休闲项目,培养一批竹产品购物购销示范点。秉持“科技兴竹”“以竹富农”理念,把发展竹产业作为美生态、富百姓的重要抓手,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来源:福建日报记者:林智岚
8月28日 下午 6:34
其他

争优争先争效 | 福建省林业局领导到党建联系点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调研

8月28日,福建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带队深入党建联系点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调研,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看望慰问挂钩联系的党外人士谢一青教授和联系点党支部党员。王智桢一行实地察看了碳汇科普馆,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科技一支部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了解省林科院近期工作情况。王智桢强调要胸怀全局,落深头等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相继召开,这是全国、全省政治生活的两件大事。要把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头等任务,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培训宣讲等形式,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知行合一学,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理解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聚焦种业,矢志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省林科院要以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坚持科技创新聚焦主业、科技转化保障利益、科技推广注重效益、科技服务体现需求,创新探索“创、转、推、服”一体贯通的体制机制,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强省建设“13个字”重点任务,抓好科技创新的主责主业,特别是在“种、机、技、数”四个方面挑大梁、当先锋、打头阵,为建设现代林业强省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要发挥整体合力,强化科研规划统筹、重大任务统筹、科研力量统筹、资源平台统筹,聚焦现代林业强省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克瓶颈制约难题。要激发个体活力,保障创新权益,营造创新生态,激励创新精神,特别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良好氛围。要引领保障,抓好党的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切实把党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按照局党组提出的六句话、六个“度”、六个“见”要求,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要注重发挥好政治功能,旗帜鲜明讲政治,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把“两个维护”体现到推动科研创新的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发挥组织功能,深化支部“达标创星”活动,扎实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努力锻造坚强战斗堡垒,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到见人见事见精神,不断促进事业健康发展、干部健康成长、风气健康向上。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张志才,局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等有关人员陪同调研。来源:福建省林业局人事教育处一审:黄灵燕二审:郑丽婵三审:石家泉往期推荐福建省林业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感谢信——事关自然教育和世界遗产保护“林小干”服务“大林业”
8月28日 下午 6:34
其他

“林小干”服务“大林业” | 从“新林人”到“兴林人” ——国家林草局张单阳挂职风采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福建: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三库+碳库
8月27日 下午 5:39
其他

三库+碳库 | 专家献智福建三明林改科技示范样板建设

中国林科院日前派出亚林所竹资源培育团队专家组,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开展实地调研,为打造林下经济高效发展模式,推动三明市深化集体林改科技示范样板建设献智献策。专家组通过良种选育、水肥科学供应和林地生态管理等技术服务活动,明确闽中地区适生林下灵芝、黄精优良种源筛选、商品林下灵芝、黄精高效复合经营等任务清单,确定示范样板建设区域、目标及合作单位,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用长期合作关系。同时,采取“一对一”对接方式,与当地工作人员组成互助合作小组,共同发挥好科技支撑示范样板建设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永安市积极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利用林下经济弥补森林经营周期长、收益慢的劣势,大力发展灵芝、黄精等林源药用植物种植。全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68.65万亩,林下种植总面积近1.32万亩,今年1月—8月实现产值20.68亿元。为进一步使林下经济成为生态富民的“聚宝盆”,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中的智库作用,以科技人才、平台设备等资源优势,加快林下经济高效培育和经营模式集成示范样板建设,为林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茆卫琳
8月27日 下午 5:39
其他

三库+碳库 | 坚持问题导向 勇于先行先试——福建加快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

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黄海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这场改革始于福建。2002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分山到户、均林到人”。从此,广大山林有了主人,林农有了积极性,“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20多年来,福建始终牢记嘱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开展创新实践,接续作答“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和林区和谐。那么,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底改出了什么?怎么改?又将如何深化?改出什么?20余年间林业产业总产值激增12倍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9项改革经验被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第一批经验成果向全国推广;木材及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通过发展林木产业、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等,有力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黄海摄活了机制,强了产业,富了百姓,美了生态,转了观念。20多年来,在福建,源于林改,一个个成效逐步显现——通过分山到户、放活经营、创新金融等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福建破解了集体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新机制。福建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63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651亿元,是原来的12倍,位居全国前列。福建林改赋予农民更多发展机会,2023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万元,比增6.9%。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林下种植草珊瑚。姜克红摄2002年以来,福建累计完成植树造林4181.5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4.6个百分点,达65.12%、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森林蓄积量净增4.46亿立方米,达8.1亿立方米,翻了一番多;植被生态质量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首位。通过持续深化林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守护青山绿水已成为福建人民的自觉行动,爱绿护绿植绿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怎么改?放活经营权、优化林权管理、推进规模化经营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推广多项福建林改经验,并明确支持福建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福州福清市石竹湖周边生态公益林。黄海摄从20多年前将集体林地“分山到户、均林到人”到近年来开展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多”改革试点工作,福建始终坚持先行先试,持续将林改向纵深推进,在放活经营权、优化林权管理、推进规模化经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展林业碳汇、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持续为全国深化林改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那么,福建林改到底怎么改?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促进多方得益。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实现林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两权分离”的基础上,福建积极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工作,并规范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加快林权流转,从而放活林地经营权,让林农、集体、企业、社会多方得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从“砍树卖钱”到“多种收益”,促进可持续经营。从确保林农经营自主权、处置权、收益权入手,福建通过探索人工商品林采伐改革、调整优化生态公益林布局、强化生态保护修复,从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经营收益。“沙县小吃第一村”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植被茂盛。黄海摄从“守着金山银山”到“盘活万重山”,促进资源变资产。福建积极开展林业投融资改革,通过强化金融创新、强化引资入林、强化风险防范,让青山变金山、绿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从“分山到户”到“多式联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福建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培育多元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加强林农的统一服务等,有效解决林农单家独户面对大市场问题。从“单一林业”到“多功能林业”,探索生态价值实现。从木材生产为主向体现“四库”作用,发挥森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功能林业转变,福建在拓展和厚植生态优势的同时,突出产业化利用、突出生态化补偿、突出市场化交易,通过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如何深化?突出改革重点,注重权益实现2024年2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福建省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为福建着力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指明了前进方向。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黄海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福建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源地和全国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区,福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勇于先行先试,不断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加快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继续为全国深化林改提供更多“福建经验”。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一角。2021年5月,该村村民张林顺领到全国首张林业碳票。黄海摄一是着力先行先试。推进三明、南平、龙岩3个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重点,稳步推进顺昌、沙县等17个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试点县(市、区)建设,从产权制度、经营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推进先行探索、联动推广和系统集成,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扎实推进政银企保对接、权益流转、林场林企林农联结、产学研用融合、产品展销、投资促进等6个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林业与金融、保险、科技等政策协同联动。二是突出改革重点。加快推进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立体精致经营等多种形式联合经营。深化林木采伐改革,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探索按面积测算蓄积批准采伐,全面推行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审批。持续推动林业金融创新,积极推广普惠林业金融产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贷款支持国家储备林、森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林业,落实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完善林业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大力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重点区域林相改善,因地制宜营造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针阔混交林、生态景观林,推动造林绿化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更绿更美、共建共享转变。三是注重权益实现。围绕促进权利明晰、权能激活、权益实现,鼓励探索推广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林票运行机制,促进资源增长、林权增益、林农增收。聚焦产业化利用,推行产业全链条发展,大力发展木竹加工、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木本粮油等绿色富民产业。聚焦市场化交易,积极推进碳开发、不断拓展碳标的、努力占领碳市场、精简优化碳核证;推进覆盖全省的林权交易平台建设,拓展开展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林权收储、林权托管等服务。聚焦生态化补偿,积极争取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天然商品林补助标准,开展湿地生态补偿等纵向补偿,继续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来源:人民网记者:苏海森一审:姚
8月27日 下午 5:39
其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感谢信——事关自然教育和世界遗产保护

日前,福建省林业局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发来的官方致谢信,信中对福建省林业局为成功实施2024年青少年进森林自然教育研学活动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Shahbaz
8月27日 下午 5:39
其他

福建省林业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

8月26日上午,福建省林业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局党组贯彻落实意见。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这个主题,擘画和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对于全省上下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与“思”。坚持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谋,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业工作、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等会议精神结合起来,立足自身职能职责,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谋划制定切合实际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先后序。特别要聚焦深化林改的“123456”思路框架和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制,态,业,管,文,地、种、机、技、数、钱、法、人”13个字重点任务,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聚焦发展、完善机制。要贯通“决”与“行”。谋定之后,贵在实干。随着全会的召开,从党中央到省委方向已明、目标已定,关键要拿出真招实招狠抓落实。重点把握几个方面:要有情怀,不断涵养政治情怀、人民情怀、山水情怀,做到总有柔情缠绕、总有豪情飞扬、总有激情澎湃、总有衷情倾注。要有“套路”,扎实做好掌握要求、深入调研、细化举措、督促指导、总结推广等重要环节,做到领会上情、了解下情、熟悉内情、跟踪外情,强化定期调度分析,并适时通过点评会、观摩会、咨询会、座谈会等加以推进,对进度滞后的加强提醒督办,对探索创新的予以总结推广。要有勇气,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尽其在我,尽量不给后来人留下“烂摊子”。要有时效,既要注重速度、迅速行动,又要有标准、有质量、有成效,坚决杜绝慢落实、选择性落实、假落实、不落实等现象;特别对于“六个服务平台”建设任务,要迅速行动起来,把责任落下去、把工作往前赶、把措施做扎实、把平台搭起来,切实发挥作用、见到实效。要统筹“分”与“合”。抓好林业领域的改革任务落实,首先要胸怀大局,与全国全省的改革部署相契合;其次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从局领导到各处室局站都要立足职能、积极作为,互相补台、形成合力。待全会《决定》公布后,要对《决定》的涉林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对号入座,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处室、具体举措、时限要求等,形成便于操作落地的施工图、时间表,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确保全会部署落地落实。要鲜明“臧”与“否”。旗帜鲜明树立导向,明确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鞭策什么。着力激浊扬清,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让优秀者优先,防止和纠治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现象,努力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要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使命感,增强“人当如竹、高风亮节,亦当如树、荫遮一方”的责任感,增强“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成就感,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在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的新征程上奋力建功立业。在家局领导,二级巡视员,驻局纪检监察组常务副组长,局各处室局站、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一级调研员参加会议。来源:福建省林业局办公室一审:钟哲泉二审:林明亮三审:石家泉往期推荐福建省林业局关工委举办“老少携手颂党恩”书画展三库+碳库
8月27日 下午 5:39
其他

福建省林业局关工委举办“老少携手颂党恩”书画展

近日,为庆祝党的生日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福建省林业局关工委征集了80多幅局离退休干部书画作品和青少年夏令营获奖书画作品,举办了“老少携手颂党恩”书画展。“银发”与“童心”一同用笔墨和丹青书写自然之美,抒发爱党爱国情怀,传承弘扬林业生态文化。其中老同志们的作品意蕴悠长,表达出务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情感;青少年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和童趣,洋溢着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热情。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健等分别到场参观指导,为老同志点赞,为孩子们喝彩,充分肯定了局关工委“五老”发挥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对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为机关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共同营造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氛围。来源:福建省林业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处一审:姚德明二审:黄建辉三审:傅凯峰石家泉往期推荐福建省林业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洋林精神
8月26日 下午 8:41
其他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省武夷山市挖掘生态文化资源 持续拓展思政课广度和深度

“大家看这块神奇的石头!这块巨石上的植被,自下而上有地衣、苔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完整地记录了从低等植物群落向高等植物群落几亿年演替的全过程。”暑假期间,福建福州长乐第二中学学生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研学,武夷山国家公园人民法庭庭长姜欢化身导游,一边讲解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一边普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姜欢介绍,武夷山市人民法院曾审理过一起国家公园内非法采摘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线兰的案件,被告人为了药用价值偷挖金线兰,受到严厉处罚。“小小的金线兰,看似不起眼,却是这里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家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及栖息于此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必须用最严密的法治加以保护。”听完讲解,长乐第二中学学生刘文槿很有感触,“我们要认真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成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员,守护祖国的蓝天净土和绿水青山。”漫步国家公园,感受自然之美;徜徉翠绿茶园,体验采茶制茶;走进朱熹故居,感悟理学文化……近年来,武夷山市发挥特色优势,依托朱熹园、燕子窠生态茶园、闽越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洋庄红色文化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内外联动,让思政课更加有声有色。“我们打造251公里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并组建以国家公园讲解员为主体的宣讲队,将生态文明、法治护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讲解词,通过流动式、情景化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介绍。在武夷山,既可以看见美丽中国,又可以看见文化中国。这里拥有的朱子文化、闽越文化、武夷茶文化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咚咚锵、咚咚锵”,一阵锣鼓声中,身着华服的少年举着“龙鱼”翻转腾挪……在前段时间武夷山市课后服务成果展上,五夫镇朱子学校的少年龙鱼表演队进行了一场精彩演出。作为朱子文化载体之一,传统民间文化表演“五夫龙鱼戏”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将龙鱼戏纳入课后服务,邀请龙鱼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指导,喜欢龙鱼戏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朱子学校校长林巧介绍,少年龙鱼表演队不仅在校内演出,也经常在传统节日走进大街小巷。为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相结合,武夷山市教育系统编辑出版《走近朱熹》《武夷茶说》等校本教材,推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茶百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在课后服务中开设朱子吟诵、笔墨传熹、龙鱼戏等兴趣课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武夷山市坚持开门办思政,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学生研学团328批2万余人。”武夷山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兰智权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资源、形成合力,系统设计更多更优质的研学线路和课程,持续拓展思政课广度和深度,让武夷山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助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来源:人民日报记者:丁雅诵杨鸿参与采写一审:姚
8月26日 下午 8:41
其他

三库+碳库 | 福建南平:以改革创新激活现代国有林场建设

日前,走进福建省南平葫芦山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示范综合体,只见乌桕、枫香、木荷、火力楠等树木茁壮生长。南平市共有省属、市管、县监督的国有林场14家,经营总面积103.5万亩。2021年以来,南平市林业局党组紧抓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契机,系统推进省属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完善管理机制、补齐发展短板、创新经营模式、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高林场效率、效能、效益,以改革创新持续激活现代国有林场建设的澎湃动能。立柱架梁
8月26日 下午 8:41
其他

三库+碳库 | 福建六项措施探索集体林改新路

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召开会议落深落细深化集体林改任务,提出“123456”的思路框架,持续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区,为全国集体林改破局探路、当好表率。“1”,即一心为民:林农和场区富。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2”,即两线展开。一条线是“权”,着力促进权利明晰、权益实现、权能激活,加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信息互通共享,推进“三权分置”和经营权证发放,进一步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另一条线是“林”,着力推动开展全周期森林经营、全链条产业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立体精致经营、主体复合经营、三产链接经营等多式联营,充分发挥好森林“四库”作用。“3”,即三多试点。结合挂钩联系机制,督促指导各试点县按照各自实施方案推进试点建设,从机制创新、经营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先行探索、联动推广和系统集成,并及时总结提升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试点模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先行区建设。“4”,即四关把握。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和处理好主导和主体、本层和底层、改革和发展、保护和开发4对关系,确保改革不停顿、不跑偏、不走样。“5”,即五票衍生。探索推进林票、碳票、地票、竹票、生态票等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做法,鼓励各地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开发,使林业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互促并进、相得益彰。探索打造统一规范的“闽林票”运行机制,实现票证制发、管理、使用、运营等规范化、高效化。“6”,即六台唱戏。搭建政银企保对接、林农林场林企联结、产学研用融合、权益流转、产品展销、投资促进6个服务平台,并成为实现政府“搭台”、主体“唱戏”的重要抓手。
8月26日 下午 8:41
其他

三库+碳库 |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福建: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生态兴则文明兴。6月20日起,由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二批主题采访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本次活动聚焦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以及地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取得的亮点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如何?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得怎么样?记者在福建进行了调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福建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全省森林面积达1.21亿亩,森林覆盖率连续45年居全国首位。早在198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首次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重要理念,2022年,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这赋予了“三库”理念新的内涵。福建省委书记
8月26日 下午 8:41
其他

福建省林业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8月21日,福建省林业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主持会议,并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王智桢从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认识全会主题,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大原则,深刻认识推进改革中需要把握的一些重大问题,深刻认识党中央对下半年工作的重要部署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宣讲,并对照全会《决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作了深入阐释。王智桢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一要以深学细悟全会精神为统领。要把握角度,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进行理解、领悟和贯彻;要把握力度,对照全会明确的目标和时限要求,奋力推进相关改革任务落实,确保“到点交卷”;要把握广度,全面系统学习、准确把握理解全会部署的各方面重点改革任务,不断拓宽眼界和视野;要把握深度,在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准确理解相关改革举措的背景、定位、指向和意涵,做到深思细悟、吃透精神。要从令人爱戴、增人信心、给人方向、催人奋进等方面,深切感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通过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知行合一学,确保全会精神传达到全局每一名党员干部。局领导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入直属单位、基层一线宣讲,推动全会精神进林区、进林场、进林校,确保全会精神在福建林业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要以深化林改任务落实为主线。要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和主线任务,以建设全国深化林改先行区为契机,坚定改革方向,按照“123456”的思路框架,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实施方案》落实,切实为全国破局探路、当好表率。“1”是一心为民,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2”是两线展开,在“权”上着力促进权利明晰、权益流转、权能激活,在“林”上着力开展全周期森林经营、全链条产业发展。“3”是“三多”试点,深入开展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重点的“三多”改革试点,适时召开观摩会、现场会、交流会、点评会,及时总结提升和推广试点经验,进一步打通深化林改难点和堵点。“4”是四关把握,坚持系统观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主导和主体、本层和底层、改革和发展、保护和开发的关系。“5”是五票衍生,加强和规范金融衍生品开发,对林票、碳票、地票、竹票、生态票等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做法,要鼓励开发、科学引导、避免多嫁、确保安全。“6”是六台唱戏,搭建政银企保对接、林农林场林企联结、产学研用融合、权益流转、产品展销、投资促进等六个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搭台”、主体“唱戏”,力争“好戏连台”。三要以落深落细重点工作为关键。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省委上半年工作会议和全省设区市林业局长会议等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主动对照年初目标,对标林长制督查考核实施细则和绩效管理指标任务等,抢抓时间、加快推进,全力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要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安全,促进生物多样,抓实防火安全,加强林地保护。要抓好森林质量提升,深入推进森林精准质量提升和重点区域林相改善工作,通过竞争性遴选项目好中选优、打造精品,同时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以造林绿化支持城乡建设。要抓好林业产业发展,着力壮龙头、延链条、铸品牌、拓市场,做好林下经济、笋竹食品、木本粮油文章,深入实施林业扩大开放“四海”行动,持续做大做强金山银山。要抓好要素服务优化,深入实施林业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加强项目用林保障,主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十五五”期间继续组织实施一批林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要抓好党建引领保障,通过深入学、认真改、重点防、日常抓,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局领导,二级巡视员,驻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局机关各处室局站、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退休各党支部主要负责人,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负责人,局一级调研员,党外人士代表参加会议。来源:福建省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委一审:张
8月23日 下午 6:44
其他

三库+碳库丨全国首例竹林生物资产票据发行

8月20日,建宁县竹林生物电子化资产票据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交易,该票据是全国首例可市场交易的竹林生物电子化资产票据。这是建宁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一个缩影。此次创设竹林权属为建宁县金木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两个子公司,分别是建宁县闽江源国有林场竹林和建宁县宏森林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竹林,共计创设竹林生物资产面积600余亩,挂牌金额58万余元。近年来,为全面深化林业改革,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在三明市林业局、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部门的协作下,建宁县林业局多次深入林农、林企和村集体调研,经过多方研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最终确定了票据开发的方法学。竹林生物电子化资产票据是经福建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批准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其中之一竹子品种。通过竹林生物电子化资产票据的创设发放和市场交易,可有效盘活竹林经营主体的竹林资源,让资源提前变现为资金。同时,推动村集体从以往的采伐分成收益转变为收取林地使用费、生物资产票据交易分成等多元化收益,保障村财的稳定和增长,助推乡村振兴。来源:“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文字:建宁记者站
8月23日 下午 6:44
其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教授一行考察武夷山世遗保护工作

8月15日至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教授一行在武夷山考察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在武夷山期间,夏泽翰教授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和福建省林业局主办的2024年“关注森林·探秘武夷”青少年进森林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并先后前往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武夷山市下梅村、城村古汉城遗址、武夷学院等地参观考察。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夏泽瀚教授来到智慧管理中心,听取了公园在生态保护和野生动植物监测方面的情况介绍,并前往天游峰、朱熹园,考察武夷山丹霞景观和朱子文化保护传承情况;在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夏泽翰教授徜徉在悠悠古巷,参观古民居建筑,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切身感受中国传统特色古建筑之美;在城村,夏泽瀚教授参观了闽越王城博物馆和古汉城遗址,感受西汉时期闽越王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武夷学院,夏泽翰教授参观了新落成的朱子书院,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并与学院有关专家进行了交流探讨。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夏泽翰教授对武夷山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其在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认为这里展示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自然遗产保护的典范,对于推动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具有积极作用。夏泽瀚教授还特别提到武夷山在青少年自然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对培养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对武夷学院在朱子理学文化研究方面的贡献表示认可,并期待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朱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研究,为增进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做出贡献。来源:福建省林业局办公室(宣传办)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审:肖芳奕二审:黄
8月23日 下午 6:44
其他

洋林精神 | “女老九”刘大林

2020年8月,刘大林(右一)在福州参加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八闽楷模”发布会现场时留影。“女老九”刘大林1970年7月,洋口林场来了一位脸庞清秀,身材匀称,举止温文尔雅的姑娘,她就是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的刘大玲。没几个人会知道她是大学生,在她的分配通知书上,清楚地写着:到福建省洋口林场当工人。这特别强调的“工人”二字,像两枚耀眼的钉子,把刘大玲牢牢地钉在了洋口林区。毕业分配后的第二天,刘大玲被安排在场部养猪场。白天,她和工人们一起到小河里挑鹅卵石,晚上,加班为职工搭盖干打垒的厨房。7月的太阳,把这位来自都市学堂女大学生的手臂晒出水泡,为完成每天的定额,她的双肩被沉重的担子压破了皮。上岗的第一周,刘大玲因全身疼痛无法入睡,山区夜晚的寂静,让她感到一丝的茫然与孤独,她也曾为那份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而落泪。不久,在离场部不远的山垅里,养猪场盖起来了,场里安排了10几个女工,圈养了100多头猪。就这样,这位来自南京的大学生便成为一名“猪倌”。在全场大会战时,看着大家吃着自己亲手饲养的猪肉,刘大玲同女工们感到无比欣慰。在养猪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练就了刘大玲的坚强意志。刘大林早期在洋口林场参加外业调查时留影1973年春,刘大玲被调到场部科研组,从事林木良种的培育研究工作。按说这可是解放了,但她的待遇仍是按普通工人的标准,对于这一点,她始终没有任何怨言。每天,她必须和其他工人一样,完成幼林抚育五六分地,到了秋收时节,按定额每人每天要完成收割稻子130斤以上……因为有着最初的理想,刘大林,这位女大学生,把自己名字王字旁的“玲”改成双木林的“林”,就是为了和父亲一样奋斗在林业科研一线。徒步、上树、爬山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她去大别山地区寻找优树种子,整整走了六十公里。有人问她,这么长的路怎么走下来的,她说,从早上四五点钟出发,一直走到晚上九点多,根本不敢坐下来歇息,因为生怕坐下来就站不起来,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走一步离目标就近了一步。刘大林在科研组工作时留影—采集杉木穗条在科研组,刘大林练就了爬树本领,大家都尊称她为爬树女状元,要知道,这个称谓绝非调侃,而是一位热爱专业热爱岗位的青年用意力与信念练就而成。她常对人说,采杉木优树穗条、球果时,全身都有可能被杉木刺刺伤,但只要你紧紧地抱紧树干,被刺程度反倒大大减少。1974年初,为了顺利完成杉木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嫁接工作,大家都没有回去过年。大年三十那天,天气出奇地冷,天空中下着冷雨,刮着刺骨的寒风,大伙的手被冻得僵硬。为了赶时间,场里为每位嫁接工人送来一个小火笼,真正算得上雪中送炭。大年三十了,附近的乡村到处是爆竹声,加上雪粒敲打着斗笠发出的啪啪声,愈显得嫁接的山场死一般的寂静。大伙的心里都空落落的,但面对那一筐筐青翠的穗条和一株株临风待孕的母树,她们还在精心地切削、缠扎……在长期的野外工作中,刘大林还学会了野外烧饭的生存本领。在上山采种时,先烧一堆炭火,然后把米装进饭盒里,加上适量的水,放在炭火上烤,等上山采种回来,香甜可口的饭便是最美的午餐。不久,刘大林合著的《杉木早期选择的研究》《杉木种子园遗传效益的估算》《配合力分析在杉木数量遗传中的应用》《杉木种内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的研究》等论文在《南林学报》等期刊上发表。洋口林场在种苗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在全国传播。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都有派人到洋口林场学习育种,每次都是由刘大林负责讲解与介绍,这使她这颗深埋在深山的珍珠突然有了耀眼的光芒,也使她与科研团队多年来付出的汗水和辛苦得到了回报。1979年,刘大林被调到原省林业厅林木种苗总站工作。至此,她在洋口林场深山老林里整整待了十年。十年,见证了一位少女的青春与热血,陪伴了一位女知识分子的追求与梦想,也成就了一位青年的爱情与事业,这位个头不高的女大学生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绿色山林,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到洋口林场,从事自己喜欢的育种工作,这是她这辈子最幸福、最值得的事。在她调入机关工作以后,林场所学到的和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她以后工作的宝典。如今,这位已退休的“女老九”刘大林,只要一提起在洋口林场的十年,便依然神采飞扬,感慨万千。来源: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一审:李文芳郑
8月23日 下午 6:44
其他

福州植物园游客服务中心升级改造 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福州植物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2024年初对游客服务中心进行了迁址改造,近日已正式投入使用。升级改造后的场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以人文之暖增强游客内心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以利于讲好植物园的故事,实现近悦远来。1.
8月22日 下午 5:50
其他

三库+碳库 | 焦点访谈:如何守护好“无价之宝”?一起来看福建林改故事

8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生态日活动的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绿色转型的方法,拓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福建是怎么做的?清澈的金溪河穿村而过,青山苍翠环抱着村落。常口村位于闽江上游,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2%以上,花草、树木、水景遍布其间,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这个暑假,有不少学校组织学生来常口村研学,让他们亲近山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会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内涵。常口村口,立着一块石碑,它承载着常口人最难忘的一段记忆。27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这里调研,留下了一段关于“青山绿水”的故事。福建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
8月21日 下午 6:05
其他

视频 | 福建: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福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的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优美生态“颜值”“价值”双提升。来源:海博TV一审:姚
8月21日 下午 6:05
其他

三库+碳库 | 林权改革 唤醒群山

福建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63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651亿元,是原来的12倍;2002年以来,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4.6个百分点,达65.12%,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一场“从山下转向山上”的改革,唤醒了莽莽群山。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主导、亲自推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多年来,林改充分调动了林农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和林区和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眼下,福建正着力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开展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重点的“三多”改革试点,推进改革系统集成、深化升级,持续为全国林改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多方得益,汇聚改革动力洪集体家的抽屉里有两本证,用红布将它们和结婚证、房产证包在一起。一本是林权证。上面清晰地注明:林地所有权归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归林农。1994年,34岁的洪集体看准了木材市场行情,回到老家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梨树村经营林业。那时,集体林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名义上人人有份,但谁也说不清楚哪片林子是自己的。“公家林”面临“五难”——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林业产业难发展、造林育林难投入、望着青山难收益。洪集体从村里包下的山场,也遭遇类似的尴尬。“千年铁树开了花,田地回了家;何时铁树又开花,林地何时回到家?”这是千千万万林农的心声。2003年,在永安、武平等地探索的基础上,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年后,全省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实现分山到户、确权颁证。洪集体也在这时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林权证,从此可以心无旁骛地“把山当田耕”。另一本是林地经营权证。凭借它,洪集体陆续向沙县农商银行申请了500万元贷款。沙县是小吃业重地,每年大量人口外出经营小吃,不少林地闲置。洪集体开始广泛流转林地,到2014年,他经营的山场规模达3800亩。不过,林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林农,实际经营者除了一纸流转合同,没有任何凭证。洪集体心里没底。2015年,沙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将林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剥离出来,赋予实际经营者权属证明、经营权登记、经营权抵押等权益,颁发全省首批林地经营权证。“持证上山”后,洪集体底气更足了。如今,他经营的沙县夏茂镇青钱柳家庭林场发展起了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等新业态。两本证,诞生于林改的不同阶段,串联起林改的历史,也求解了多方利益主体的“最大公约数”。从中不难剖解福建推进林改的底层逻辑:多方得益,兴林富民。20多年前,林改首先实现了“耕者有其山”,赋予农民更多生产资料。随着林改向纵深推进,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更多利益方需要兼顾。“我们围绕林权确权登记、监管、流转、评估、抵押、处置、调处、退出等方面进行流程再造、系统优化。”福建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福建正加快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完善权益保护和互利共赢机制,确保林农、经营者、集体、社会多方得益。上个月,光泽县圣丰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到了全县首批3本林下空间经营权不动产证,涉及林地面积60亩。近年来,光泽县林下中草药种植方兴未艾。但中草药种植周期长、成本高,许多经营者并非林权证持有者,难以获得信贷支持。为此,当地在不动产登记系统内增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登记类型,为林下经济经营者发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为经营者赋权,为林下经济赋能。多式联营,激发林业活力近日,永春县达埔镇洪步村领到了首张绿票。村民小组以175亩造林地块入股,与当地国企永春县永绿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造林。后者根据投资情况折算股份,面向村民小组制发收益权凭证——绿票,并负责造林与经营管理。村民小组每年可凭票获得4.9万元预分红,还可通过流转、交易、质押等方式提前变现。近年来,福建各地相继发行林票、地票、碳票、生态票、绿票、竹票等林业票证。尽管产品形态不尽相同,但开发理念基本一致:合作经营,推动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折资量化,将林业资源转化为证券化资产,让广大林农获得更多财产性收益。新思路,应对的是林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林改通过“分山到户”破题,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但林权分散化、破碎化等问题随之出现。一方面,单家独户经营,不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林农普遍缺少资金、技术不强、经营理念落后,跟不上林业现代化步调。解决之道在于多元合作,将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我们围绕育苗、造林、管护、抚育、间伐、主伐、加工、开发等林业产业发展全链条,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立体精致经营、主体复合经营、三产链接经营等多式联营。”福建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福建把多式联营作为深化林改突破点,大力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通过创利保障分利。放眼福建群山,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构成了林业经营新型矩阵,成为引领林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上个月,话剧《树魂》在周宁县首演。舞台上,主人公林守根一家三代造林守林的故事震撼人心;舞台下,故事的原型黄振芳老人开荒种树的故事家喻户晓。40多年前,黄振芳敢为人先,创办家庭林场。如今,1207亩林子早已郁郁葱葱。一家人利用广袤的森林资源,带领乡亲们发展林下养蜂,种植紫灵芝等中草药,让“三库+碳库”重要理念在闽东莽莽深山有了具象化体现。放眼福建群山,多种形式的合作加速推进,拥有资源的集体、林农,与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国有林场走到了一起,共同奔赴林业现代化。在闽北顺昌县,林业资源可以存入“银行”生“利息”。当地创新“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通过“一村一平台、一户一股权、一年一分红、一县一数库”方式,引导林农将分散林地存入“银行”,由国有林场统一经营管理。放眼福建群山,林业产业有了更多绿色打开方式,“藏富于林,藏福于林”的梦想正照进现实。近年来,福建大力扶持发展木材加工、竹业、花卉种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木本粮油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发林业碳汇。“森林粮库”不断壮大,“不砍树也能致富”,“卖空气”也能挣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持续拓宽。今年上半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3619亿元,同比增长5.9%。多重服务,提升治理能力“什么时候采伐,自己说了算。”最近,武平县下坝乡大成村林农刘维河向乡林业站提出了20立方米杉木采伐申请,当天就拿到了采伐许可证。老刘是村里的造林大户,经营着近3000亩林地。按照过去的政策,采伐自家人工商品林受到采伐限额、采伐方式、采伐年龄等限制。其中,人工杉木、马尾松的主伐年龄分别为26年和31年。市场好的时候,林木还没到采伐年限;家里急需用钱的时候,也不能随时随地采伐变现。近年来,福建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探索适度放宽林木采伐限制。去年,龙岩市在前期下调杉木、马尾松主伐年龄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人工商品林林权所有者自主确定采伐类型和主伐年龄。刘维河说,林农拥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与财产处置权,经营林业信心倍增。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改革试点,是福建深化林改、优化服务的关键之举。“林业经营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专业性强,林业经营者单打独斗,往往力有所不逮,有赖于多元服务体系支撑。”福建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在深化林改过程中,福建不断优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金融保险、林业碳汇、设施设备等多重服务,持续提升林业治理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多方保利。缺少资金怎么办?敲开银行门,让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万重山。林票变“钞票”,武平县林票持有者池良昌向当地信用社申请了当地第一笔9万元的“林票贷”;“空气”也能贷来真金白银,周宁县推出以碳汇收益权作质押的金融产品“乡村振兴·碳汇贷”……福建强化林业金融创新,积极开发符合林业生产特点的期限长、利率低、手续简便的林业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缺少技术怎么办?聚焦产业需求,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福建深入开展“林农点单、专家送餐”科技服务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林业技术培训。同时,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竹检验、林业物证鉴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省已培育发展各类林业社会化中介机构和造林、防火、采伐、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服务队伍超900个,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社会化服务。办证难怎么办?简政便民,“一站式”服务延伸至基层第一线。福建全面实行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审批,南平、三明、龙岩3个设区市林权所有者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不超过30立方米的,其他设区市林权所有者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不超过15立方米的,取消伐区设计、伐前查验等程序,只需签署告知承诺书,即可办理采伐许可证。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林木采伐App,推动服务站点向基层延伸,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等服务。……用心、暖心、贴心的全方位服务,托举起林业发展底气,提振林业发展信心。“我们将持续深化林改,加快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大力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先行探索,加快联动推广,强化系统集成,继续为全国深化林改提供更多‘福建经验’。”福建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来源:福建日报记者:林淑霞
8月21日 下午 6:05
其他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助力司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赔偿实践提供科技支撑

近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林业局联合出台《关于在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案件中适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并配套制定《福建司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量核算方法(试行)》(下称《方法》),在全国首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及价值量核算方法。这是继2022年福建省司法林业碳汇损失计量及司法赔偿机制后的又一破局之作。福建省林科院先后两次应邀编制《福建法院刑事司法林业碳汇损失量计量方法(试行)》与《福建司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量核算方法(试行)》。2022年,依托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双碳背景下福建省高碳汇林业实现路径及维持技术》,省林科院结合福建林业实际状况,参照国家相关林业碳汇方法学,为福建省林业碳汇损失计量提供了一个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的核算方法,确保林业碳汇损失核算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该损失计量方法,2023年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为进一步拓展生态损害赔偿边界,将更多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纳入赔偿范围,以提高司法质效,强化司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保护。2024年,依托福建省林业攻关项目《福建省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技术研究》,省林科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充分调研,将赔偿项目从碳汇拓展至保育土壤、固持林木养分、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为了给这些服务功能科学“定价”,配套制定的《方法》规定了不同森林类型损失核算的服务功能指标,以及不同服务功能损失价值量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结合福建省十多年来的生态定位监测成果与多次全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成果与经验,参考国家标准与国家试行文件,依据损害程度、生态重要程度及主要服务功能特征,规定不同功能用途森林损失核算的服务功能指标;结合核算时间节点与恢复时间测算总损失的贴现价值,为司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核算提供了一个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核算方法,确保服务功能损失核算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易操作、可复制、可推广。此次赔偿机制的升级创新,探索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司法方案,切实破解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鉴定难”“鉴定贵”“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周期长”等突出问题,不仅实现受损森林资源从传统生态修复向包括碳汇在内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全面赔偿模式的拓展,也为违法行为人对受损森林生态环境的全面可量化赔偿提供了可操作方案;破局拓展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创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来源: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一审:乐通潮二审:黄云鹏三审:傅凯峰往期推荐人民日报头版聚焦!福建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山林好生态
8月20日 下午 8:24
其他

三库+碳库 | 专家团队助力福建三明打造深化林改示范样板

中国林科院日前派出资源信息研究所自然资源无人机监测应用创新团队、林业统计与生物数学团队专家组,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国有林场开展实地调研,为加快推进三明市深化集体林改科技示范样板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专家组明确了永安林场对森林蓄积精准监测、全周期森林经营的技术需求,在森林蓄积低成本快速精准监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及森林经营方案简易编制方面,形成了具体的部门对接任务清单,制定完成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近年来,永安林场积极推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促进林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同时,通过实施高价值森林培育、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大径材培育基地、全国森林经营试点等项目,有效打造高质量示范林1.7万余亩。为进一步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提质增效场村合作造林,福建永安林场依托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的科技人才、平台设备等资源优势,建立“福建三明森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森林经营与监测试验点,打造深化集体林改科技示范样板基地。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章进峰一审:姚
8月20日 下午 8:24
其他

2024年“关注森林·探秘武夷”青少年进森林自然教育研学活动成功举办

8月15日—19日,2024年“关注森林·探秘武夷”武夷山国家公园青少年进森林自然教育活动在武夷山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昆明、宜昌、福州、厦门等全国十个省(市)15个城市的45名青少年参与。本次活动以科普讲座、室内课堂、实地探访、户外自然观察等方式开展,旨在增进青少年们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化资源禀赋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意识,并带动更多社会公众关注国家公园及自然教育。👉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其间,在自然教育导师的引领下,同学们沿途考察武夷山代表性的丹霞地貌山水画卷,登先锋岭瞭望塔,俯瞰武夷大峡谷壮观的地质断裂带,访国家公园宣教馆,认识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近年来,福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打造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知名活动品牌。2021年,福建省林业局等15个部门便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福建第一份明确以自然保护地为载体大力发展自然教育的文件。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丹霞地貌景观和地球同纬度地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使之成为开展青少年进森林自然教育研学活动理想场所。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与福建省林业局合作主办,福建省林学会和绿色营承办,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福建武夷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资助,得到了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办公室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指导。来源:福建省林业局办公室(宣传办)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审:肖芳奕二审:黄
8月20日 下午 8:24
其他

福建省林业局开展湿地保护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

2024年8月15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为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绿色发展,福建省林业局在福州市鼓楼区屏山社区开展了以“加强湿地保护
8月19日 下午 6:00
其他

“林小干”服务“大林业” | 入闽挂职映初心 林海乡间写真情——国家林草局宋钰莹挂职风采

王俊中:集体林改激发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福建林业】
8月19日 下午 6:00
其他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福建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山林好生态 致富好资源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的将军山,最近格外热闹。山脚下,沙县区凤岗街道际硋村的林农魏发松每周都要来看看。他种了近3年的林下作物,这几个月就要迎来第一次收获了。放眼望去,牛奶根、穿山龙、黄精、草珊瑚等遍布林间。“好山好水孕育好产品。如今不砍树也能致富,亩均年收益少说也有千元!”魏发松说。山林里,沙县区国有林场场长鲍兴坤也是常客,这里有他们培育的立体种植示范林。沿着山路往上走,闽楠、鄂西红豆等珍贵阔叶树套种其间;再向上,10多米高的人工杉木林郁郁葱葱。“山下种药,山上种树,山间套种珍贵树种。通过立体科学种植,我们的树木长势更好,林间利用率大大提升,亩均收益是单纯种树的10倍。”鲍兴坤说。山间小道上,马岩休闲度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敏正带领游客参观。依托好生态,这里建起一片森林康养基地。“正值暑假,游客周周爆满。住林间小屋,品生态美食,客人来玩,看中的就是好生态。”张敏说。山上能种树,山下能种药,山间能旅游。分类经营,丰富产品,提高林业空间利用效率,这是近年来福建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一个缩影。2023年,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12%。而过去,广大林农守着青山,生活不富裕,乱砍、盗伐现象也一度比较严重。2002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随着林改的推进,从砍树到种树,荒山变青山;从卖木头到卖多种林业生态产品,青山逐渐点绿成金。现如今,林业生态产品如何更丰富?山林利用率如何进一步提升?林业效益如何进一步增加?福建不断寻求从好到更好的答案。制度保障是基础。从“分山到户、均林到人”的林权证;到推动“三权分置”改革,将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再到林下空间经营权证,一张张凭证的发放,让越来越多的林业经营主体定了心。“生金”方式越发丰富。从卖木头,到卖林下经济产品,到更大范围的林业生态产品,林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在南平市延平区,从过去无序养殖,到实现“由乱到治”“由治到美”的蝶变,如今依托山林好生态,“一瓶奶”“一朵花”“一根竹”等生态绿色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延平全区百合花种植面积8500亩,产值达6亿元;乳业年产值达20亿元。森林绿色产业的效益如何进一步提升?在山区,技术短板是企业的普遍难题。基于此,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企业研发有哪些技术瓶颈?在哪里又有答案?通过平台即可精准对接。位于南平邵武市的兴达竹业有限责任公司,曾长期受困于竹建材的易腐问题。企业将需求上传至平台后,平台对接专家库,兴达竹业与来自武夷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专家的研发方向精准匹配。双方碰撞需求,一拍即合。“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目前进展顺利,新技术运用投产后,企业产值预计提升10倍。”邵武市兴达竹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敏达说。林子之外,更有新突破。在三明市将乐县高塘镇常口村,这里珍藏着一张特殊的碳票。2022年,就是凭着这张碳票,常口村3197亩生态公益林,核算5年的碳减排量后进行交易,1000多名村民每人领到了150元的碳票收益。“空气也能卖钱啦!”村民孙桂英高兴地说。“近年来,福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绿色产业,林业产品品类不断丰富,林业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2023年,福建实现林业总产值7651亿元。”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林旭东说,下一步,福建将以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为契机,在调动发展动能、畅通“两山”转化、统筹保护发展上走在前头,不断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大力促进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来源:人民日报记者:王崟欣
8月19日 下午 6:00
其他

争优争先争效 | 福建省林业局领导赴顺昌县调研林票制改革等工作

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林旭东和局改革发展处负责同志赴顺昌县调研林票制改革等工作开展情况。林旭东一行先后深入顺昌县杉木馆展厅、郑坊镇兴源村、林业科技示范林(雅乐居)等地,详细了解顺昌深化林改及推进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南平市、顺昌县林业干部和国有林场干部代表座谈,分析当前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商讨如何推进林票制改革试点工作。林旭东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南平市、顺昌县主动作为、着力创新,积极探索开展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林票制改革,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对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林业发展动能,畅通“两山”转化,接续解决“钱从哪里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旭东强调推进林票制改革,关键是要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进来,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一要分类推进。一方面要在“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规范股权型林票制发,做到面上拓展、形成规模。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经营的股金型林票制改革,做到点上突破、大胆创新。二要梯度推进。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先行推进股权型林票制改革,再积累经验,汇聚智慧,突破股金型林票制改革。三要合力推进。开展林票制改革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试点属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有关部门要注重配合、协同推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来源:福建省林业局林业改革与产业发展处一审:林仙淋二审:吴良锋三审:傅凯峰往期推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8月19日 下午 6:00
其他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福建不断健全绿色制造体系——产业向绿 生态向美

走进位于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挑高12米的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批针织面料正在经过蒸汽的高温熨烫,再过半小时,这批面料就将运抵下游成衣企业,化身为整洁有型的运动衫。用于熨烫的蒸汽并没有在空中消散,而是经由一条条腰身粗细的管道回收后又投入染色环节。“染色的温度要求比熨烫低,蒸汽重复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凤竹纺织行政副总经理叶炜刚说。如今的凤竹纺织,有多项“绿色”技能助力:柔性支架搭建的太阳能光伏,新型智能、节水、节能和环保工艺设备,智能染色中控系统……“一套组合技术下来,我们的综合能耗降低了20%以上”,叶炜刚说,从传统的能耗大户到智能、绿色印染的践行者,凤竹纺织在绿色制造中受益。强化创新支撑与示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凤竹纺织所在的晋江经济开发区,近年来持续加强对绿色制造的投入,成效明显。以印染纺织行业为例,从2021年至2023年,开发区内该行业单位生产总值废水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减少47%和79.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减少36.6%,有效实现“碳”“污”同减。“产业智造向‘绿’而行,园区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许国鑫说。与晋江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的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内,大河数智(泉州)增材技术有限公司的3D打印生产车间里星火闪耀,金属粉末在激光作用下熔化,再经氮气吹粉凝结,每次凝结的厚度仅0.4毫米,经过数百上千层的精细堆叠,近20个小时后,一双鞋模具逐渐成型。“效率比传统生产浇铸模具技术提高了60%以上,还避免了重污染的酸洗工序和边角料的浪费。”公司运营部负责人鄂涛介绍。锚定金属3D打印和拓扑结构设计的细分领域,破解传统模具生产高污染、高耗能的难题,大河数智在2022年被引入泉州。“鞋服产业提质升级,必然要在模具、纺织、面料等上游环节把好‘绿色关’。”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负责人陈胄表示。鞋服产业持续向绿的发展轨迹,展现出福建不断健全绿色制造体系的发展思路: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通过政策引导、标杆带动、示范推广、优化生态等举措,深入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数据显示,福建以约占全国3%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3%的经济总量。——持续推动产业链延伸,促进能效稳步提升。在龙岩上杭县,传统金铜矿开采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通过将铜冶炼的副产品硫酸“变废为宝”,氢氟酸、含氟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锂电池材料、半导体材料、高端湿电子化学品材料产业也在拔节生长,共同推动上杭成为全国百强县。——持续推进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在莆田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华兴玻璃厂的厂房内,从全国各地回收的碎玻璃经清洗、分拣等流程后,被送入窑炉高温炼制,成为全新的玻璃瓶制品——每年有20多万吨废弃玻璃在这里被赋予新的生命。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如今已拥有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6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成为当地新的增长极。——持续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在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海润码头的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正快速推进,过去有“油老虎”之称的龙门吊已改为电力驱动,纯电动巡逻车和叉车忙碌往返,拖车过闸已完全实现智能化运作,生产节能率已达18.9%。今年1月,厦门及海沧台商投资区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和产业园区。——持续探索碳计量自主标准。在南平工业园区,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正着力探索填补我国碳计量领域的空白。中心构建了一套“空天地一体化”碳监测体系,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中心还与当地企业南平铝业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定制碳排放自动监测解决方案。“福建省绿色制造体系正不断健全,全省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共实现工业产值超万亿元。”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郑伟表示,今后,福建将继续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森林覆盖率连续45年保持全国第一,历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均为优秀,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产业向绿与生态向美同频共振,绿色是福建的发展底色,也是产业机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把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福建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建将推动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加快山海联动协同转型,统筹推进创新安全转型,着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来源:人民日报记者:刘晓宇
8月16日 下午 8:30
其他

三库+碳库 | 福建政和:探索“四竹”融合模式 助力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政和县抓住“以竹代塑”机遇,立足生态优势和竹资源禀赋,着力推动竹产业、竹科技、竹文化、竹工艺深度融合,持续做精做细竹产业,打造中国竹具设计、制造、集散中心,让“一根竹”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1~6月,竹产业产值达32.9亿元、同比增长6.3%,产业税收3286万元。一、探索生态赋能模式,共绘竹产业“新丰景”一是系统保护。全面推行林长“巡山交树制”,创新“竹林生态银行”合作经营模式,推动竹林资源经营实现最大效益。目前,全县已流转竹林面积9241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6个、高级版绿盈乡村11个。二是政策保障。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3500万元,出台《政和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创建福建省2024年度竹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县,高位推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引进总投资5.1亿元的中国竹具工艺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展示、体验、营销、活动组织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福建省全竹产业发展融合展示窗口。三是协同发力。围绕龙头企业需求谋项目、搭平台、做服务,建立“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机制,建设闽北绿色家居等5个标准化竹产业园,政和县竹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目前,全县有竹林面积46万亩,涉竹企业220余家,其中规上竹企46家。二、探索联动创新机制,释放竹科技“新动能”一是高位协同定标准。以福建省竹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地、打造两岸竹产业技术标准共通试点为契机,强化产业创新、产业安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毛竹专业化采伐服务规范》《(两岸标准共通)台湾桂竹笋材两用林栽培技术规程》两项标准通过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二是智改数转促转型。将新型工业化与竹科技有机融合,实施重点竹产业技改项目17个、总投资3.57亿元,投用智能机械手、自动选条机等先进生产设备,研发竹加工智能化生产设备21台,推动竹产品加工率提升12%。开展竹企数字化诊断19家,建成全省首家5G全连接工厂,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绿色工厂3家。三是产学研用强合作。深化科研院校机构合作,建立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多模式利益共享机制,与国际竹藤中心共建成立“竹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成立海峡竹艺研发中心,联合中央美院打造竹产品设计教学实践基地、竹具打样中心,建立全省首个竹行业科技小院,实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挖掘竹文化“新内涵”一是竹文旅融合发展。以“竹文化+”“+竹文化”为突破口,开发竹观光、竹康养等新业态,推广竹刻、竹编、竹皮书画等文创产品,评选十佳“生态竹山”示范片,建设“竹海人家”康养基地,打造旅游观光工厂、竹旅文化一条街,推出寻茶访竹体验游等3条精品路线,带动今年竹林旅游接待游客8.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56万元。二是线上线下同步推介。加强竹灯笼、竹编等非遗项目展示推广,与中国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文化产业规划设计院、省林产品行业协会及台湾、德国权威专家共同举办“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组织竹企参加德国欧洲国际家具、四川宜宾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等推介会,同时组建竹企电商运营团队,构建“主体市场+竹电商+国有企业+物流”发展模式,推动今年竹产品电商销售3.8亿元、增长16.2%。三是拓宽产销互促渠道。成立政和县竹行业党委,牵头对接政和驻沪党委、驻京党支部等驻外党组织及商会,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地竹博会,先后举办3届竹产品订货会,累计签约供销合作意向金额4.2亿元。四、探索全竹应用场景,拓展竹工艺“新业态”一是推动“以竹代塑”。出台《政和县建设“以竹代塑”示范县实施方案(试行)》,以三产融合拓展应用前景,将党小组建在竹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等领域,专攻高品质竹工艺产品,已研发生产餐具、灯具等七大系列竹产品3600余个品种,其中竹茶具设计生产引领全国,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二是推广“全竹空间”。以“茶空间·竹生活”建设为切入点,持续推动竹居城市建设,重点布局、推广、应用“武夷山水·茶空间”,推广办公、会议、酒店等十大全竹空间应用场景。目前,全县已生产销售全竹茶空间1万余套,产品销往国内外。三是推进品牌建设。深化“实施品牌战略工作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竹企争创品牌,收集竹产品优秀设计作品14966件,推动从“品种”到“品质”,从“更多”到“更好”,实现竹工艺不断精进,并延伸至全链开发。目前,全县竹产业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10个,专利950项。来源:“世界竹藤通讯”微信公众号一审:姚
8月16日 下午 8:30
其他

生态文明专家谈 | 王俊中:集体林改激发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

编者按:今年的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紧紧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林改“四问”,在全国率先谋划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改就此在全国推开。多年来,集体林改不仅改出了满目青山,更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此,光明网生态文明专家谈栏目组专访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探讨集体林改对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促进作用。集体林是提升碳汇的重要载体,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我国集体林分布广泛,全国2800多个县中,2600余个县拥有集体林,总面积达25.68亿亩,涉及1亿多农户。多年来,我国不断探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张张林权证,让林农踏上共同富裕之路。做好“活”字文章“集体林业占据了我国林业的半壁江山,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场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变革,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和创新政策供给,能够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集体林改是如何唤醒“沉睡的山林”?王俊中用三个“活”概括。首先,放活林地经营权。实行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运行。“农户承包林地,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形成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格局,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营效益。”王俊中指出,去年9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印发,明确了林地经营权可以再流转,可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经营权可以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发证,进一步放活了林地经营权,扩大林农等林业经营者的自主权。其次,引入金融活水。国家建立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打通林业经营者和银行之间的融资渠道。王俊中介绍,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从2010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了1700多亿元。各地紧贴林业特点和林业经营者需求,创新推出信贷、保险、基金等特色金融产品。金融活水正在有序进山入林,成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三是,做活林业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科学合理利用集体林资源,大力发展木竹加工、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如今,我国林业产业从“一木独大”转型升级为“多业并举、融合发展”,形成了经济林、木材加工、旅游康养、林下经济4个万亿级支柱产业,林业新材料、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制药、林业碳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亮点纷呈。铺就“林农幸福路”20多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接续递进,成果持续巩固深化。这场改革从福建走向全国,从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出了绿水青山,做大了金山银山,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政策“组合拳”形成的合力,也让农民真正成为了山林的主人。“集体林改充分激发了农民造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集体林扩面提质。”王俊中表示,集体林改以来,集体林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持续“双增长”,全国集体林森林面积21.83亿亩,比林改前增加了5.5亿亩,增幅37%,森林蓄积量93.32亿立方米,比林改前增加了48亿立方米,翻了一倍。山区林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仅筑牢了美丽中国的生态根基,也激发了集体林的发展潜力。据了解,集体林提供了国内80%的木材,80%以上的经济林产品,各地依托集体林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将油茶、核桃、花椒、枸杞、灵芝等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集体林改还使得林下经济、经济林、旅游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生机勃勃,拓宽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让森林资源日益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聚宝盆”,成为山区林区产业振兴、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去年,我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其中林下经济产值超1万亿元,经济林产量达2.26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带动4700多万农民就业,集体林地亩均产出300元,比林改前增长3倍多。“集体林改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卡点堵点,让广大林农不再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为山区林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王俊中说道。来源:光明网一审:姚
8月16日 下午 8:30
其他

洋林精神 | 工作硬汉林金叶

工作硬汉林金叶在林金叶同志的心里,总是装着工作,唯独没有自己。在洋口林场,他是有口皆碑的工作硬汉。2010年,时任生产科科长的他主动请缨,积极响应省林业厅党组的号召,参加驻漳州市平和县造林绿化指导组工作。这年,林金叶的儿子正在中学读书,妻子是林场一名普通营林工,经常早出晚归。临行前,林金叶父子之间有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林金叶用自己“穷人孩子早当家”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眼前多少艰难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这一番言语,体现了共产党员为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也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独立自主的殷切希望,这次对话至今让他的孩子刻骨铭心。临行体检时,医生发现他大三阳症状明显,不赞成他外出工作。但是,林金叶同志觉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自己在林场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在关键的时候要奉献出来。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他坚决要求到平和县造林一线去锤炼自己。在平和县,他因地制宜,拿出操作性强、见效快的科学造林绿化方案。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在林金叶和指导组队员共同努力下,平和县绿化造林成效显著,人们对这位来自洋口林场的林业专家刮目相看。更感人肺腑的是,林金叶同志一边忘我工作,一边与疾病做顽强的斗争。2011年,林金叶时感身体强烈不适,有时,他不得不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造林绿化指导组组长劝他休息一段时间,他笑着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养的……”一年后,林金叶载誉而归,顾不得歇上一天,又全身心投入到营林生产工作岗位上。有一天,林金叶去西坑工区做伐区调查,他像往常一样,背着水壶,带着干粮,爬了几公里的山路,眉头紧锁,脸色苍白,走走停停,引起同行场领导关心询问。得知他最近背部疼痛,针灸无效,彻夜难眠。场领导劝他,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身体。他勉强笑了笑说:“现在是生产的高峰期,等熬过这一阵子再说。”终于,肝病的痛苦像排山倒海一样,把林金叶同志击垮,可恶的病魔把他逼进医院。场领导和同事前来探望,憔悴不堪的他对自己的病闭口不谈,只关心工作上的事情,他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林场造林任务的推进、大径材示范片建设、道坪工区杉木组培示范林营建……弥留之际,他对工作的牵肠挂肚,正是“洋林人”诠释对林业赤诚奉献的真实写照。2012年3月5日,林金叶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若教人生无长恨,自是无悔葬青山。林金叶同志工作硬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8月16日 下午 8:30
其他

全国生态日 |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中国——写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之际

2024年8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在这个极具重要意义的日子里,全国各地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公众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总有一些时刻会被历史铭记,总有一些事情将影响深远。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之后,这一金句被广为传播,成为生态文明核心理念,在新时代引领绿色发展新航程。一年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全国生态日的设立,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良好期待,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再过一个多月,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喜迎国庆,回望生态文明建设壮阔历程,喜看新时代优美生态环境,展望美丽中国建设光明前景,我们感到了奋斗的精彩,更增添了奋进的信心。绿水清浅,青山如黛。生态文明的强劲春风,吹浓了人们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自觉,催热了各地生态保护修复的热情和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林草行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推行高水平生态保护,营造高颜值生态环境,创造高价值生态产品。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动人底色。今日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美丽中国渐行渐近。遵循生态文明指引——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奔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重要会议,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要求讲到哪里。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重大论断;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重要要求,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主张;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从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号令……一次次深入一线的考察调研,一场场着眼长远的重要会议,生态文明建设思路日益清晰、部署日趋周密。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十多年,我国统筹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刻改变着中华大地。放眼神州大地,绿水青山换新颜,美丽乡村入画来,一派和谐共生景象。再看我们身边,天更蓝了,云淡风轻气清爽;水更清了,鱼翔浅底景色明;公园更多了,绿树成荫蝉鸟鸣……坚定生态保护行动——“三绿”并举,“四库”联动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以“扩绿”厚植底色,以“兴绿”提质增效,以“护绿”巩固成果,全面保护和修复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我国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新时代这十多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湿地、沙化土地封禁、天然林等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以及科学绿化、草原保护修复、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等意见。持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双重”工程、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项目,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和林业碳汇试点。推行林草资源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严格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和审核审批。实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加强荒漠化防治和湿地保护修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保护天然林、草原、湿地,重点地区生态状况日趋向好。几十年来,通过治沙攻坚、科学治理,实现了“绿进沙退”,一半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特别是从2023年6月开始,启动了“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有力推进了“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1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几十年保持“双增长”,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增至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草地面积39.64亿亩,湿地面积8.45亿亩左右。——我国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和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迁地保护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我国陆续开展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构建了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标志着创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落地生根,开启了我国自然生态保护新篇章。通过加强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第一批国家公园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稳定增加,生态功能持续向好。2022年我国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科学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约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0%。
8月15日 下午 6:46
其他

全国生态日 | “红树保护+蓝碳修复” 府院协作守护美丽“木兰风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木兰溪治理理念,持续推进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莆田市涵江区自然资源局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开展湿地保护行政司法协作活动。8月12日,莆田市涵江区自然资源局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水利局和三江口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在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现场举行府院协作交流活动。各协作单位就做好木兰溪口湿地红树林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交流发言,并签订共建协议。协议主要规定了建设木兰溪口湿地红树林的协作原则、协作内容及协作机制,一是明确结合湿地公园建设,开展红树植物种植的替代性修复,即“造林增汇”蓝碳修复模式;二是办案单位通过邀请生态技术调查官、湿地保护专家库专家参与相关工作,对环境损害程度、生态修复方案和修复成果等核心要素给予技术支持;三是推行“生态+执行”模式,办案单位应当对涉案生态环境修复进行监督、验收和效果评估工作。该项工作聚焦于利用区域湿地资源,针对特定生态环境破坏案件,采用创新模式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委托第三方在湿地公园补植红树植物,从而实现生态治理,并推动了蓝碳替代性修复的探索。此举是实施“绿碳+蓝碳”双碳战略的关键一环,强化了府院联动机制,促进了环境资源保护格局的多元化与科学化发展。实施蓝碳替代性修复案例近期,涵江区法院正在审理的一起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人在江口镇新墩村兴化湾(俗称网红海)附近海域使用禁止的导陷建网陷阱捕捞渔具进行非法捕捞水产品,现场查获渔获物若干。经鉴定,涉案渔获物价格认定为1121元,被告人应赔偿水生生物资源修复费用11210元。因“网红海”环境整治,本案被破坏的水生生物资源无法原地修复,区法院责令被告人通过采取等价异地替代性修复方式,委托第三方在湿地公园内种植红树植物,替代修复受损生态环境。这种方式充分考虑了被告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丰富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履行方式,有效发挥湿地公园在生态修复和法治宣传方面的示范性作用,保护木兰溪入海口的海洋生态系统。下一步,莆田市涵江区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凝聚更多环境资源保护合力,为木兰溪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木兰溪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助力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莆田市涵江区自然资源局视频来源:海博TV一审:董建行二审:杨喜书三审:傅凯峰【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内容原网址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推荐三库+碳库
8月15日 下午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