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天或应多吃蘑菇?Nature子刊论述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3-08-21

今天是第2447期日报。

Nature子刊:多食蘑菇,以度寒冬

Nature Chemistry[IF:24.274]

① 西方常见的白蘑菇、褐蘑菇和大啡菇都属于双孢蘑菇,世上至少有2000种可食用蘑菇;② 蘑菇富含麦角甾类固醇,是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的前体形式;③ 将蘑菇进行15分钟日光浴,其维生素D2含量可增加20倍,达到每日推荐摄入量的30%;④ 多数人冬季时的VD水平低,或导致季节性情绪障碍、易患病、重症与死亡;⑤ 狮鬃菇富含神经保护剂蛋巢菌素,平菇的凝集素具强大抗肿瘤活性,牛肝菌富含的麦角硫因在大脑、骨髓、眼睛等组织中发挥抗氧化活性。

Withstanding winter with mushroom therapy
02-06, doi: 10.1038/s41557-022-01129-2

【主编评语】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血压问题和精神疾病(如季节性情感障碍,SAD)在冬季造成的死亡率最高,有研究表明,患有SAD的人常伴有低水平的维生素D(VD),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光疗法或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与VD相关)。双孢蘑菇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大量的VD。近期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的这篇短文,介绍了双孢蘑菇的种类以及药用价值,建议人们在冬季多吃可食用蘑菇,可以预防多类疾病,并降低死亡率。(@RZN)

维生素D或可降低前驱糖尿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荟萃分析)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51.598]

① 纳入3项RCT(4190名受试者)进行荟萃分析,评估维生素D对前驱糖尿病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② 中位随访3年中,维生素D和安慰剂组中各发现475(22.7%)和524(25%)位新发糖尿病;③ 调整基线后,维生素D可降低15%的糖尿病风险,相对于安慰剂的绝对风险降低3.3%;④ 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50~74nmol/L相比,浓度维持在125nmol/L以上,可降低76%糖尿病风险,3年绝对风险降低18.1%;⑤ 维生素D可让血糖回归正常的可能性增加30%。

Vitamin D and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in People With Prediabetes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From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02-07, doi: 10.7326/M22-3018

【主编评语】前驱糖尿病是指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标准的一种病理状态。已有多项研究讨论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但维生素D在有2型糖尿病风险人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塔夫茨医疗中心的荟萃分析发现,在患有前驱糖尿病的成年人中,维生素D可有效降低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RZN)

补充维生素D或对哮喘控制无益(荟萃分析)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IF:12.008]

① 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225例哮喘患者(儿童1155例,成人1070例),总结补充维生素D对缓解哮喘的作用;② 与安慰剂比,补充维生素D或其羟化代谢物不能降低经历哮喘加重事件而需要全身激素治疗的患者比例;③ 补充维生素D不影响病情加重率或首次加重时间,与年龄、基线维生素D水平、给药剂量和频率无关;④ 补充维生素D不影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暂未发现维生素D导致的致死性哮喘发作;⑤ 补充维生素D不能降低哮喘加重风险、无助于哮喘控制。

Vitamin D for the management of asthma
02-06, doi: 10.1002/14651858.CD011511.pub3

【主编评语】缺乏维生素D在哮喘患者中很常见。有横断面和队列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足与哮喘病情恶化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然而,补充维生素D或其羟化代谢物是否能够降低哮喘病情恶化风险和改善症状控制仍存在争议。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发布文章,对20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未发现有证据支持补充维生素D或其羟化代谢物在降低哮喘发作风险或改善哮喘控制方面的作用。(@芥末)

浙江大学:近18万人数据揭示含糖饮料与痴呆症风险间的关系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8.472]

① 纳入英国177926名无痴呆参与者(平均56.4岁,54.9%女性),评估含糖饮料摄入情况,总结含糖饮料摄入与痴呆风险和大脑结构遗传易感性间的关系;② 平均随访9.5年,新发1293例痴呆症,发病率69.1例/10万人-年;③ 每天超过2单位(每单位约250mL)的含糖饮料和代糖饮料分别与痴呆风险上升34%和20%相关,但对大脑结构无显著影响;④ 每天0-1单位的天然果汁降低22%的痴呆风险,与脑灰质体积更大及白质增生体积更低相关;⑤ 以上关联与遗传风险无关。

Sugary beverages and genetic risk in relations to brain structure and incident dementi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1-27, doi: 10.1016/j.ajcnut.2023.01.015

【主编评语】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痴呆症对老年人的福祉及公共卫生系统的影响逐渐增加。识别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是十分必要的。此前的研究中,含糖饮料(包括传统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和天然果汁)与痴呆症风险间的关系并不一致。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袁长征团队近日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研究文章,分析英国生物银行队列中近18万人的数据,发现较高的传统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摄入量与较高的痴呆风险相关,而适度的天然果汁摄入则降低痴呆风险。本研究强调了糖及人工甜味剂过度摄入的风险,并指出推荐果汁时应当强调适量摄入。(@芥末)

糖摄入量越多,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BMC Medicine[IF:11.15]

① 纳入超11万人参与者在基线时无心血管疾病(CVD)和糖尿病,所有参与者至少完成两次饮食评估,平均随访9.4年,通过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不同类型分析参与者患CVD风险;② 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CVD无关,游离糖摄入量与总CVD、缺血性心脏病(IHD)和中风风险正相关,纤维摄入量与总CVD负相关,游离糖摄入量与甘油三酯正相关;③ 用全谷物淀粉替代精制淀粉,其摄入量与总CVD和IHD负相关,用非游离糖替代游离糖,其摄入量与总CVD和中风负相关。

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s and source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02-14, doi: 10.1186/s12916-022-02712-7

【主编评语】心血管疾病一般指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近年来,全球糖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多项研究揭示糖的高消费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近日,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BMC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基于UK Biobank 数据库中110497名参与者,年龄在37-73岁间,基线时没有CVD和糖尿病,通过饮食调查发现并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食物中摄取的游离糖越多,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九卿臣)

多食鹰嘴豆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8.472]

① 纳入20名健康者进行双盲随机交叉研究,食用含0%、30%或60%(wt/wt)鹰嘴豆粉(CCP)制作的面包,采集餐后血样并评分;② CCP面包显著影响餐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肽YY(PYY)反应,60%CCP面包引起厌食激素显著升高和持续释放,并增加饱腹感;③ CCP面包显著影响血糖和胰岛素,相比0%CCP面包,30%CCP面包降低葡萄糖曲线下增量面积40%以上;④ CCP面包降低麦芽寡糖的释放速率,提供更多生物可利用总游离氨基酸(来源于蛋白质消化)。

Enhanced secretion of satiety-promoting gut hormones in healthy humans after consumption of white bread enriched with cellular chickpea flour: 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2022-12-28, doi: 10.1016/j.ajcnut.2022.12.008

【主编评语】大量摄入精加工食品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类疾病风险,因为加工会破坏食物的微观结构,增加碳水化合物(如淀粉)消化和吸收速率,导致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症状。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双盲随机交叉试验结果,对2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鹰嘴豆饮食干预,发现用鹰嘴豆细胞粉代替白面包中的精制面粉后,能够刺激厌食性肠道激素的分泌,有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等代谢类疾病的潜力。(@RZN)

浙江大学:菌群-动脉轴——膳食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间的桥梁(综述)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IF:14.673]

① 肠道菌群(GM)及其代谢物(SCFAs、BAs及TMAO等)通过调节宿主代谢和炎症,在预防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及相关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 益生菌可通过减轻AS斑块、改善血脂异常和血管炎症、调节紊乱的GM进而缓解AS;③ 探索了不同类型(饱和脂肪酸、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固醇类等)脂质与GM活性和组成间的相互作用;④ 大多数膳食脂质吸收效率很高,膳食脂质通过与GM的互作影响GM组成及代谢物,GM-动脉轴可能是膳食脂质和AS间的中介因素。

The gut microbiota-artery axis: A bridge between dietary lipids and atherosclerosis?
2022-12-05, doi: 10.1016/j.plipres.2022.101209

【主编评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GM)及其代谢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现在被称为GM-动脉轴。近日,浙江大学陆柏益及团队在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系统论述了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通过调节宿主代谢和炎症,在预防或促进AS及相关疾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GM-动脉轴作为膳食脂质和AS间沟通桥梁,未来可以靶向制定相关策略有效缓解心血管疾病。(@九卿臣)

膳食必需氨基酸或可辅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Cardiovascular Research[IF:13.081]

① 氨基酸替代饮食(SFA-EAA)有效防止小鼠因主动脉弓缩窄(TAC)诱导的压力过载时左室肥厚的发展,并减弱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进展;② TAC术后的压力过载激活了心脏胰岛素信号标志物,SFA-EAA可防止其过度激活;③ SFA-EAA可促进衰竭心脏更高效氧化代谢,并恢复由TAC诱导应激和代谢基因差异表达;④ SFA-EAA激活的线粒体生物发生和功能可降低心脏BCAA水平、mTOR活性和功能障碍;⑤ SFA-EAA对HFrEF的有益作用需要磷酸酶PP2Cm参与。

Dietary essential amino ac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01-10, doi: 10.1093/cvr/cvad005

【主编评语】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新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代谢改变和能量生产不足是其标志,因此或可成为治疗靶点。Cardiovascular Research近期发表的文章,报道了控制膳食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或是治疗人类收缩功能障碍和HFrEF的一种潜在的辅助治疗策略。(@章台柳)

减少盐摄入量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综述)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IF:12.008]

① 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313名糖尿病患者),评估减少盐摄入量对血压、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肾病标志物的影响;② 长期研究(4-12周)中,24小时尿钠排泄降低76mmol,收缩压、舒张压及动脉血压分别降低6.15、3.41及4.60mmHg;③ 短期研究(5-7天)中,24小时尿钠排泄降低187mmol,收缩压、舒张压及动脉血压分别降低8.43、2.95及2.37mmHg;④ 4/8的研究报道了减少盐摄入量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⑤ 减少盐摄入量对肾小球滤过率及糖化血红蛋白无影响。

Altered dietary salt intake for preventing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and its progression
01-16, doi: 10.1002/14651858.CD006763.pub3

【主编评语】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系统性综述,总结了13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短期或长期减少盐摄入量,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动脉血压,并有部分研究表明减少盐摄入量可降低尿蛋白排泄。该结果提示,建议糖尿病患者将每天的盐摄入量减少到少于5克(2克钠)。(@aluba)

血清代谢组学标志物揭示超加工食品的慢性肾病风险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IF:10.614]

① 纳入ARIC研究中3751名参与者(平均54岁,61%黑人,40%男性),总结血清代谢物与超加工食品摄入及慢性肾病(CKD)间的关联;② 调整社会人口学、健康行为等因素后,血清中糖精、高水苏碱、水苏碱、儿茶酚硫酸酯、咖啡因、可可碱、二十碳六烯酸、葡萄糖、甘露糖等12种代谢物水平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显著相关,可用于预测超加工食品摄入情况;③ 中位随访23年,血清甘露糖、葡萄糖和N2, N2-二甲基鸟苷等3种代谢物水平越高,CKD发病风险越高。

Metabolomic Markers of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Incident CKD
01-13, doi: 10.2215/CJN.0000000000000062

【主编评语】大量食用超加工食品与慢性肾病风险增加相关,但其中的关联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的大规模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依赖于饮食摄入量的自我报告,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衡量超加工食品的摄入情况。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近日于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发表研究文章,利用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中3751名参与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及食物频率问卷数据,确定了糖精等12种代谢物可作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的生物标志物,并进一步发现其中的甘露糖等3种代谢物水平可反映慢性肾病风险。(@芥末)

一种含D-甘露糖膳食补充剂或可治疗大肠杆菌尿路感染?

European Urology Focus[IF:5.952]

① 纳入70名患急性单纯性大肠杆菌尿路感染的非绝经期女性,随机分为试验组(以D-甘露糖为基础的膳食补充剂+非那吡啶及碱化剂)和安慰剂组(安慰剂+非那吡啶及碱化剂);② 干预持续5天,在治疗结束(第6天)和随访第35天评估主要和次要结果;③ 相比安慰剂组,试验组治疗结束和随访35天时临床缓解率和细菌清除率较高;④ 第35天时,试验组无患者出现中度或重度症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安慰剂组分别有25.7%和11.4%的患者出现中度和重度症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a New D-Mannose-based Dietary Supplement to Placebo for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Escherichia coli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01-06, doi: 10.1016/j.euf.2022.12.013

【主编评语】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近日,意大利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研究人员在European Urology Focus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70名患急性单纯性大肠杆菌尿路感染的非绝经期女性,随机分为试验组(以D-甘露糖为基础的膳食补充剂+非那吡啶及碱化剂)和安慰剂组(安慰剂+非那吡啶及碱化剂),发现补充含D-甘露糖的膳食补充剂对治疗急性无并发症大肠杆菌尿路感染是有效和安全的。(@九卿臣)

多组学整合技术助力食品系统微生物研究 (综述)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IF:15.786]

① 成功的多组学研究需要:系统思考方式、将食品相关领域(土壤、植物、人类和动物科学)纳入考虑范围,将多组学数据叠加到现有的代谢途径上、解决食品系统的复杂性;② 经典的微生物学需要基因敲除来提取机理假说;③ 宣传机理假说的重要性,目前仍然经常被忽略;④ 获得更多生物系统的知识,更新和整合这些信息到流行的数据库中;⑤ 推动科学家应用机理研究,而非描述性研究;⑥ 关注广泛的先验知识和(新)计算方法,两相结合以获得新机理的见解。

The need for an integrated multi-OMICs approach in microbiome science in the food system
01-12, doi: 10.1111/1541-4337.13103

【主编评语】微生物科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研究,在最近20年已经席卷了很多领域,尤其是在食品行业。微生物靶向的食品/技术等越来越被需要。这其中,是组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人们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认知。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单一组学的分析和使用上,多组学技术的整合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这一现状,并对食品系统微生物研究的多组学整合使用提出倡导和建议。(@Bingbing)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阿当,Rustypotatis,WK红叶,Sunflower,Jenny,阿童木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218 | 31分Cell子刊领衔:10文揭示肠屏障的奥秘

0217 | 不产毒素的脆弱拟杆菌如何促肠癌?国内团队Nature子刊揭示机制

0216 | 10文聚焦肠脑轴:神经免疫/遗传基础/阿尔茨海默病

0215 | 国内团队43分Cell子刊聚焦孕期肠道菌群+Akk菌小专题

0214 | 新疗法,新认知!10文一览IBD研究新进展

0213 | JAMA子刊两文警示:有些癌症治疗后,容易继发胃肠癌

0212 | Lancet重磅综述:关注老年人营养不良!

0211 | 从测序到宏基因组:聚焦菌群生信分析方法最前沿

0210 | 31分Cell子刊双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中,菌群出了什么问题?

0209 | 肠菌如何防护呼吸道病毒感染?孟广勋/赵立平/张晨虹等Nature子刊揭示新机制

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