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德超 李扬| 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孙德超 社会科学杂志 2024-02-05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与以往研究通常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割裂成农业和农村两个方面不同,深入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要求,这一总目标可以分解为“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三个具体目标与现实导向。新型举国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创新体制,其“党政引领、市场导向、智慧赋能、社会自主”的构成要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提供了规范的逻辑进路。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以推进“物”的现代化、完善农民素质结构体系以推进“人”的现代化、优化基层自主发展体系以推进治理现代化。

作者简介

孙德超,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李 扬,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生


本文载于《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




目  次

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解构

二、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三、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确认及实现路径


引 言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表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关注“三农”实际、统筹“三农”领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历史经验、基本实践进路、关键理论积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未来党和政府在“三农”领域持续坚持的关键目标和发展道路,会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三农”贡献。反观发展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成就、进入新时期、开启新征程。总体而言,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严峻、复杂的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稳定、发展、扩需的要求日益迫切。可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未来中国“三农”发展爬坡过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


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研究是分别展开的。在农业现代化研究中,王春光指出,农业现代化不是天外来客,需要资本、技术、组织化、营销管理、社会化服务以及相应的政策路径,它们来自农村内外部,特别是外部的人力资源、政策资源、资本以及市场资源显得非常关键。在农村现代化中,李周等提出,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发展阶段,加快农村现代化应把着力点放在产业、生活、治理和人的现代化方面。整体言之,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为:第一,缺乏统合性研究。现有研究大多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割裂开来,缺乏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统合研究,更缺少对“物”、“人”、治理三种核心要素的深度发掘。第二,缺少理论阐释。现有研究多是为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对策性研究,并没有深刻反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价值意蕴和外在发展诉求,缺少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形成有效的理论支撑。


基于此,本研究拟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创新、目标实现进行充分整合,展开系统、一体的统合性研究。本文基于耦合分析的研究视角,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要研究对象的目标导向要素和实现路径要素进行初步分解、进而充分融合,构建“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体系。同时,本研究着眼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引入新型举国体制理论中“党政引领”“市场导向”“智慧赋能”“社会自主”等要素,探讨各个要素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体系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用、形成何种推进路径。通过对“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举国体制展开系统性研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统合发展,进而助力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解构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既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要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由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三农”领域的根本发展目标。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探索,农业农村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的深层内涵与现实逻辑,由此,形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三位一体的目标分解架构。


(一) “物”的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物”的现代化是指农业农村物质生产指数及劳动生产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表现为农用机械、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生活设施等器物的全面智能化、高效化。“物”的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事关农民的财富积累和生活条件。以此为出发点,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物质生活本身的问题,“物”的现代化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毛泽东同志尤为重视机械化对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重视机械化的基础上,认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还需要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更加明确了科学技术在“物”的现代化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进入新时代,“物”的现代化开始凝聚创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由此,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物质的丰富和技术的应用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物”的现代化因而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基础支撑。

 

 

(二) “人”的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是指农民既在个体科学文化、职业技能、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社会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发展目标等方面,也在整体人群结构协调性方面,都能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优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思想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愈发重视“人”的现代化对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要对乡村人才进行专业化培养,“我们有大量中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土专家,让他们在农村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发掘农村人力资本、持续推动“人”的现代化已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见,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三)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管理保障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治理现代化是通过对乡镇区域内管理和自治体系的改革与优化,实现村镇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也即以现代化的民主权利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状况的改善。治理现代化包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乡镇管理体系、村庄自治体系的现代化。从现实层面看,乡村治理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时发挥重要作用,治理现代化从不同层面推进了利益协调与冲突化解。例如,面对农业农村积贫积弱的局面,早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引导农业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和中央、省、市、县、区的合作社的领导机关。这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初步探索,期望通过自治组织的构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命题被进一步明确并予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由此,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根本的管理保障。


二、新型举国体制支撑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推动“三农”发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给予理论内涵供给、体制机制创新与现实路径探索的支撑。为此,需要厘清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明确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指引。


(一)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素挖掘


“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指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的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本质特征是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的和市场的诸种手段,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其中,党政引领、市场导向、智慧赋能、社会自主,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要素。首先,新型举国体制中党和政府的引领发挥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和政府在新型举国体制中总揽全局、统一调度、统一协调,通常发挥引导和监督功能。其次,新型举国体制中市场导向的作用较为突出。区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这意味着包容市场、尊重市场,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基本规律。再次,新型举国体制正日益重视智慧技术的引入。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新型举国体制与以往单纯依靠政策推动、社会动员的传统举国体制不同,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支撑作用,运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深化科技创新治理及其数字化转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最后,新型举国体制中社会的自主角色日益强化。与传统举国体制中的社会动员参与相比,新型举国体制中的社会通常会自觉主动地融入治理过程,并一定程度上自行解决治理问题,在需要时有效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举国体制实施的社会支持保障。

 


(二)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指引


从内外部发展环境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而是从传统农业农村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农村的全面转变过程,表现为国家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农业农村发展先进水平或领先状态的努力,相当于参与国家之间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马拉松赛。可见,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不是分散资源整合、目标分解的简单过程,而是国家整体调配资源全力实现的大工程、大事业。由此,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创新性思路,即通过“党政引领、市场导向、智慧赋能、社会自主”的要素支撑,有效应对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厘清新型举国体制理论内涵和核心要素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契合要点,即如何实现党政有为、市场有效、智慧赋能和社会活跃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一是打破传统举国体制中的党政主导模式,形成党政引领。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号召与督促作用,即引领前进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增强思想凝聚力、完善协调与反馈机制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规划、制度供给和市场调节功能,即构建运行有效、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农业农村发展制度体系,协调农业农村发展资源调配。二是突破传统举国体制对市场作用的漠视,注重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市场供给服务的灵活性优势,深化农村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注重以市场力量激活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升级。三是引入传统举国体制所不具备的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智慧赋能。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推动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培养乡村数字治理人才,提升乡村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推动乡村治理向开放式、协同性、精准性和前瞻性的智慧治理模式转型。四是突破传统举国体制中社会“服从、配合”的思维局限,强调社会自主。有效激活社会主体自主参与、自我运转的蓬勃活力,使社会能量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充分释放。协调好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维护和激发多元主体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开放共享、灵活高效的农业农村发展格局。


三、新型举国体制支撑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确认及实现路径


能否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其实践路径的统筹与创新是关键。为此,需要在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确认的基础上,结合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要素,形成精准、高效的政策建议和路径支撑。


(一)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确认


虽然我国已经构建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框架,形成了稳定的发展局面,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仍然面临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具体而言,需要从“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三个层面深入剖析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后续的发展路径探索提供实践铺垫。

 


1.“物”的现代化中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历史经验表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直接推动着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发展。基于此,“物”的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重要路径,不断巩固现代化的基础。目前,面向“物”的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科技要素的支撑潜力尚未真正激发,推动农业农村科技研发、应用及推广的体系仍需健全。其一,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党政引领力度还需加强。个别省市县级党委及政府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农业农村科技研发的投入不足,对新型农业农村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还需进一步强化。其二,生物育种制种产业化应用不足。种业“卡脖子”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市场导向和激励作用不够,育种制种的产业化应用不足,亟需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重点龙头企业。其三,智慧农业农村转型升级较慢。智慧农业农村科研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导致智慧农业农村的应用推广基础较弱、速度缓慢。其四,社会主体的科技成果自主研发转化能力较弱。企业、研发机构等社会主体在农业农村领域科技研发、转化的自主能力较弱,对政府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较强,不同主体之间主动合作的理念还不够明确,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的思维还并不成熟。


2.“人”的现代化中农民素质及农村人口结构欠优。“人”的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效果。而且,农民素质及农村人口结构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进度,即农民素质越高、农村人口结构越优,越能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农民素质不优及农村人口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其一,基层党建对农民内生动力激发不足。一些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教育、带动能力不足。部分农民的“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加入和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我发展的意愿不强。其二,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市场并不完善。以技术培训为主的乡村职业教育虽有所发展,但一些地区政府组织的培训专业性较差,往往重形式、轻质量,对农民发展产业的实际帮助较小,导致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专业性的市场培训机构发展不足。其三,人口结构变化智慧预警机制亟待构建。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老龄化、少子化的叠加影响使农村人口结构极不合理、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信息和数字技术的监测预警还未形成体系。其四,保障农民素质提升的教育、医疗、文化自主分流机制还不健全。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并不均衡,农民大多涌入城市,但并未根据农民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的合理分流。


3.治理现代化中基层自主发展能力滞后。乡镇党委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基层自主发展能力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目前,面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基层自主发展体系还不完善,自主发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其一,乡镇党政管理体制还需理顺。乡镇党政不分的情况仍然存在,条块矛盾依旧突出,“乡政村治”结构中的“行政势能”不断强化,村民自治的功能日益弱化。其二,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还不规范。农产品流通、通信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发展阶段乡村建设的重点,但一些地区管理体系混乱,市场未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三,乡村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乡村政务服务投入较少,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延伸缓慢,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尚未解决乡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四,乡村公益、服务、互助组织自主发展不足。此类社会组织多开展以生产互助、养老互助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乡村治理中此类组织自主发展能力较弱,农村居民尚未充分发挥自我服务功能。


(二)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面向乡村全面振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围绕“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三个层面的核心问题,深度应用新型举国体制“党政引领、市场导向、智慧赋能、社会自主”的分析框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展开实践探索和应用设计。

 

 

1.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以推进“物”的现代化。面对当前农业农村科技支撑欠缺的问题,应着重探讨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以推进“物”的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和可行路径。第一,优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党政引领。充分发挥党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中的“战斗堡垒”和“领头羊”作用,以及政府的规划和推动作用。在中央层面,聚焦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卡脖子”的关键领域,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占领全球农业农村科技制高点提供思想引领与方向保证。在地方层面,结合本地的产业特色,积极谋划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程,因地制宜地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打造现代化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第二,推进生物育种与制种技术产业化应用。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完善种业行业的管理办法和方式,构建以市场和商业化成果为导向的育种模式,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市场网络健全的生物育种企业集团。大力支持、引导相关企业加强育种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设立“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积极开展育种制种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运用,不断提升我国种子繁育技术的竞争力。第三,加快智慧农业农村转型升级推广。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符合智慧农业农村实际需求的大数据体系,继续开展农用机械、农业生产设备、农村生活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优化农村物流运输体系,创建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链,推动智慧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农业农村信息数据、新型农业农村技术、政府示范项目、智慧农业农村典型示范模式的应用及推广。第四,完善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自主研发转化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下游的高效协作网络,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集成与资源共享机制,打造基于市场机制运行的利益共同体,打通劳动、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中的流通渠道,真正激发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自主研发转化的积极性。此外,通过优化农业农村科技成果产权保护机制、健全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完善农业农村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的监督机制等,为社会主体自主研发转化农业农村科技成果创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2.完善农民素质结构体系以推进“人”的现代化。基于当前农民素质和人口结构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撑不足的问题,应设计完善农民素质及农村人口结构体系以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具体路径。第一,加强党政引领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逐步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专兼相济、老中青结合的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农民摒弃传统“等靠要”思想,激发其勤劳致富、积极上进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健全村规民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农民自我监督激励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移风易俗活动等,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其现代化的身份认同感和角色归属感。第二,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市场供需匹配。遵循市场供求机制,向企业放权,激发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乡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准确定位参与主体的供需要求,合理分配专业型、生产型与技能型的农民专业技能培育名额,确保乡村职业教育市场供需匹配。此外,通过完善师资选拔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培训机构准入机制、部门合作机制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督与服务作用,为乡村职业教育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第三,健全数字预警机制优化人口结构。构建多层级、多部门联动的农村人口变化的动态监测,风险预警、分析和处置机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建立从中央到县的农村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将各类农村人口都纳入监测范围,针对不同人群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分级预警和应对措施。实行农村人口信息精准管理,加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和数据比对,准确研判相关政策的影响和未来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农村出现较大的人口风险。第四,强化教育医疗文化社会自主分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匹配村民日益增长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通过适当放松管制、制定优惠政策、健全保障措施等,激活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自主形成分层、分流式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群体,分别供给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进而助益农民身心素质的提升,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

 

 

3.优化基层自主发展体系以推进治理现代化。围绕乡村治理中基层自主发展能力较弱的关键问题,应设计优化基层自主发展体系以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第一,构建乡镇坚实精准高质引领体制。引导治理资源更多地向基层下沉,对乡镇进行扩权明责、提能增效,赋予乡镇必要的事权和财权,使其摆脱“以行政为中心”的路径依赖,注重提升乡镇的乡村治理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与利益整合功能,使“乡政”与“村治”平衡、协调。第二,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投入。遵循“市场化运作”的理念,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等形式,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进入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形成主体多元、充满活力的投融资体系,充分激活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市场活力。此外,推动政府财政、货币、金融、税收、监管等政策协同联动,完善贴息资助、风险分担、利率补偿、农业保险等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服务和监督作用。第三,规范乡村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健全政务云基础设施统一管理调度、信息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业务集成与协同、智慧应用及服务、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智慧决策及安全保障体系等配套措施,提升乡村政务服务的办事效率和质量。通过完善乡村数字治理的政策规划、提升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强化多元治理技术的有效供给、加大乡村数字治理的资金投入等,提升乡村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第四,培育公益服务互助组织自主发展。加强对农村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完善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监督管理和服务购买等机制,为农村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明确社会组织与村两委的权力关系、规划农村社会组织合理布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培育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强化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等,激活农村社会组织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社会组织的自主发展能力。


结 语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路径。面对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时代要求,学术界与实务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缺乏统一理解,且缺乏理论支撑。基于此,本研究着眼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和时代背景,将其目标分解为“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三个层面。“举全党全社会之力”的新型举国体制可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实现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指引和顶层设计已是时代所需。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引入新型举国体制理论中“党政引领”“市场导向”“智慧赋能”“社会自主”等核心要素。针对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现状分析发现,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即“物”的现代化中科技创新支撑不足、“人”的现代化中农民素质及农村人口结构尚需优化、治理现代化中基层自主发展能力滞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即以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农民素质结构体系、基层自主发展体系为分析基础和具象载体,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体系,从而有助于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助力国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亲爱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们:

欢迎参与我们的留言赠刊活动!关注“社会科学杂志”微信公众号,并围绕本篇文章主题留言评论,自文章推送之日起一周内,被点赞最多的留言者,将获赠本期杂志一份(包邮)。期待您的参与!



 往 期 推 荐 


《社会科学》往期目录及摘要

《社会科学》往期目录

《社会科学》往期摘要

周孟亮 李向伟 | 融入社区治理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胡晓鹏 | 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逻辑关系与理论建构

胡吉亚 胡海峰 | 信贷配置、融资能力与制造业高端化

仇华飞 | 新兴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

应品广 | 共同市场支配地位的理论解构与制度调适

李俊久 | 全球金融治理:演进动力、 内在缺陷与变革逻辑

肖康康  强皓凡 | “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协调演进与经济发展

陈伟光 明元鹏 | 数字货币:从国家监管到全球治理

孟 祺 |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就业:理论与实证

邝劲松 彭文斌 | 区块链技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理论逻辑与战略取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孙德超 李扬| 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孙德超 社会科学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