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6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 2023-07-24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23年第6期 总第93期




专题策划: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评论的话语更新/周志强


内容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中国式问题”提供了理论建设的方向和更新批评意识的基础,并指导文艺评论定位社会角色、确立价值理想、创新批评伦理、引入生态批评和重构精神品格。由此,中国文艺评论需要确立以面向知识大众为核心的有机性话语、注重全面发展的辩证性话语和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性话语;三种话语相互融合,构建新型文艺理论话语。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文艺评论 话语更新 政治想象力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学艺术的历史性演变刍论/杜学文


内容摘要:尽管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历史潮流,但就具体国家而言,其发展态势却有很大的区别。向先发国家学习,汲取其经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等于一切以其为标准。我们也不可能使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艺术演变成“唯一”的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外在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其创作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文学艺术一直表现出最为敏感、最具主动性的状态,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有着极为自觉的表现,其表现手法亦与之前的“传统”不同,呈现出更加丰富生动的多样性。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 创作形态 中国文学艺术 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公约数——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依据/崔柯


内容摘要:近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水准提升、格局改观,同时存在瓶颈问题。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经典、中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三分的格局,三者之间,尤其是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缺少充分的对话,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化发展及体系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以批判资本主义视野和关注绝大多数人维度为公约数,在深层对话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公约数


理论探索

汉魏乐论与“和”的转型/韩伟


内容摘要:汉魏是中国美学史、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单元,乐论是展示这一时期美学风貌的重要窗口。从发生学的角度,“和”的重要源头是音乐,在先秦乐论中初步形成了天地之和、人性之和、社会之和的基本维度,并具有内在联系性。汉魏乐论一方面将具有巫性色彩的神秘之“和”向相对客观的“气和”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更具人间性和现实性的“美和”观念的产生。“气和”向“美和”演进的过程是中国艺术逐渐走向自觉的缩影。其后,伦理性、政治性乐论虽一直存在,且时有凸显,但“美和”所蕴含的“音和”与“器和”维度,则锻造了新的审美准则。历史地看,唐宋时代对“淡和”、明清时期对“感官之和”的推崇,以及整个社会对琴器的重视,都是汉魏审美品味的余续。


关键词:汉魏 乐论 和 琴器


△[东晋]顾恺之《斫琴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问题的“经典”:古典•现代•后现代/冯庆


内容摘要:“经典”一词的泛用已经成为常态。在中西方古典时期,“经典”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本体论意涵。在现代性语境中,“经典化”的开展往往基于美学和史学两种途径,“传统”是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历史前提。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去经典化”的倾向会通过揭示经典生成的审美效应和历史过程,对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操作进行批判性审视。这种倾向使得“经典”概念日益失效,因此,有必要再度回到文明传统脉络以重启“经典”的活力。


关键词:经典 经典化 传统 去经典化 现代性


文学理论的价值性难题解决方案/贾珊红


内容摘要:马克思•韦伯的“价值无涉”强调学术研究的客观性与自律性,体现了在事实之真基础上对人性之真的启蒙性追求,启发文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避免外在价值评判对客观事实的扭曲与遮蔽,保持研究的科学性。同时,“价值有涉”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必然导向,一方面,文学理论对文学对象的特性分析本身就包含着价值评价;另一方面,理论前瞻与实践引导的学科目标也使文学理论需要采用价值性视角。因此,“价值有涉”与“价值无涉”是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选择,双方都无法独自满足文学理论的发展诉求,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成为文学理论的价值性难题,我国文学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体现出对多元价值标准介入的忧虑。对此,“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启发文学理论以复归本真人性为尺度,规约多元价值标准对文学发展的评价,推动人性超越异化,在文学审美中实现升华,达成个人性与人民性的融合,最终实现价值性与科学性的平衡,为文学理论的价值性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学理论 人学 价值性 科学性


艺海杂谈

中国书法的语图“间性”及其现象学阐释/于广华


内容摘要:书法的艺术意义根植于线条形式美感,但又无法脱离汉字语义系统,文意与书意如影随形,但书法如何勾连语言与图像符号系统的问题仍悬而未决,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书法与语言的内在关联,现象学提供了另一条阐释路径。现象学重返会言说的主体,认为表象上意指关系一一对应的语言符号,实际上充满诸多意义间隙,而书法正是书写过程中的不可见意义间隙的凝结。中华民族在以语言进行意义表达的过程中,同时开启书法“复象”系统,以最为切近语言符号的图像方式再次“言说”语言,指向无法进入可见秩序的“语言的本质”。语言与图像相互穿越,共同建构多维度、动态性的书法艺术意义空间。


关键词:书法与语言 语图关系 符号学 现象学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冯承素临摹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论古装剧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许孝媛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既是文化进化与传承的时代课题,亦是影视文本生产观照文化传统的内在需要。古装剧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样态和推进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媒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开辟了一条青春化、轻松化的道路。在古装剧中,传统文化围绕道德观、法治观、民本观三个维度与当代文化进行价值适配,并通过内涵的提炼与补替、话语的时尚表达、情动与情感召唤三个环节实现当代转化。在未来发展中,应当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民族个性与人类共性三组关系的平衡统一,在更高层次上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国际传播。


关键词:古装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转化 影视强国


△《琅琊榜》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品评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上昆全本《牡丹亭》观后/傅谨


内容摘要:上海昆剧团的全本昆剧《牡丹亭》上演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它是传统经典高水平的舞台呈现,是体现上昆文化担当的壮举。《牡丹亭》全本搬演的文化与学术层面的价值意义要超过剧场和艺术层面,通过老艺人“捏戏”让此前没有传承的出目完美地镶嵌进经典折子戏的缝隙,更应被看成是一次学术性展示。女主人公服饰上的满绣和天幕上满屏的杜鹃花,渲染了“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的意象,转台和多媒体光影让观众获得了如身置苏州园林般的体验,但适宜于案头阅读的集唐和剧中配角的方言运用,是对观剧体验的妨碍。


关键词: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当代戏曲 捏戏


△全本《牡丹亭》剧照(上海昆剧团供图)


名家专访

我是沙飞的学生——访红色摄影史学家、摄影家顾棣/采访人:张晓蓉



顾棣简介:1928年出生于河北阜平。1940年投身革命,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八路军,到《晋察冀画报》师从沙飞、石少华学习新闻摄影。1944年至1958年,先后在晋察冀画报社、华北画报社、解放军画报社从事暗室、通联、编辑、档案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尉军衔。1958年由北京转业山西,历任《山西文化》、《山西戏剧》、山西人民出版社专职摄影记者兼编辑,《山西画报》总编辑,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1987年被评为编审。


发表摄影作品六千五百余幅、文章百余篇。1996年获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博学会士”名衔;1997年个人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卷);1998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颁发的“中国新闻摄影学术活动突出贡献奖”;2004年在太原举办“顾棣摄影艺术生涯60周年回顾展”,被山西摄影家协会授予“人民摄影家”称号;2005年被评选为年度中国摄影界九大焦点人物之一,9月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09年3月获第二届沙飞摄影奖特别贡献奖;2012年5月获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9月获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致敬奖。2014年中国摄协主办顾棣从影70周年特别展,2021年中国摄协、河北文联主办“陈勃•顾棣摄影艺术成就暨收藏展览”,作为常设内容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长期展出。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3年第6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6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叶青



196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河南省淮阳县。二级研究员。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职)、江西省文艺学会会长等;现为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委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及地域文化研究,兼及当代文艺评论。出版《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宋代画学精神》《叶青文艺论集》《楚调唐音——歌吟艺术的活化石》《20世纪江西杂文选评》《赣水吟》《俊彩星驰遗古韵》《书画文化》《江西木竹雕刻与竹编织图文集成》《南昌瓷板画透视》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文艺评论等各类文章百余篇;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省级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正在主持推进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西卷》(五卷本)等。论著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类学术成果奖14项。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入选中组部、中宣部等五部门共同实施的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国家“文化名家”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及“赣鄱英才555工程”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6期的封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团体会员巡礼


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23年2月9日,现有理事53人,汇集了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含非遗)、摄影、书法、电视、杂技、网络文艺等多种文艺创作和表演门类的评论人才。


多年来,天津文艺评论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工作成果。开展了重大主题文艺评论实践活动,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等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尤其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和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天津的文艺评论家创作出了一批紧扣时代脉搏、促进文艺创作的优秀文艺评论与文艺理论作品,为推动天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协助中国文联举办了“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积极推荐学员参加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研班,全力配合全国(天津)相声大赛举办相声艺术研讨会并结集出版《相声艺术论文集》,着力通过理论培训、推优选优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文艺评论家。由天津市文联主管主办的《文学自由谈》等刊物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由天津市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学术辑刊《天津艺文论丛》力求反映当前国内艺术学各领域研究动态、前沿理论问题,在业内产生较大反响。《春华秋实——天津市区县文联文艺创作成就荟萃》《天津文艺新星谱》《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论文集》《中国天津第四届民博会会刊》等书籍,体现了天津文艺评论工作成果;连续多年组织天津作者参评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等,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协会成立至今,已成功承办了“以人民为中心:面向未来的孙犁与孙犁研究”纪念孙犁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联合主办了“天津大剧院2023幻境舞蹈季学术论坛”等。


天津文艺评论事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在推动天津文化建设、发展天津文化产业、提升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将紧紧抓住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发展的大好机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创新有为地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推动天津文艺事业健康繁荣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6期的封底


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海报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 超星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END—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欢迎关注▽】


···要不再看看···

《中国文艺评论》严正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各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1, 2023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2, 2023 Contents&Abstracts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3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3, 2023 Contents&Abstracts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4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4, 2023 Contents&Abstracts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5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5, 2023 Contents&Abstracts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