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饰》2024年第5期介绍

装饰编辑部 装饰杂志
2024-08-29


艺术设计月刊

2024年第5期

1958年创刊/总第373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PREFACE

写在前面





在筹备本期特别策划选题时,大家对于运动设计这一主题都很自然地表示赞同,因为运动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是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我们考察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运动的全民普及,可视为现代化的一个侧面。由此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儿时,我们面对的口号是中国人怎么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不断地在竞技体育项目上取得突破,一个个世界冠军的累积,早已使“东亚病夫”成为历史名词。但很长一段时间内,竞技体育的成绩是一方面,全民健身的水平又是另一方面。如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我们的全民运动意识也在快速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指出了新时代社会建设制度创新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回顾这一历程,也可充分体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即使在世界范围内,运动成为设计的专门对象也是较为晚近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原因与运动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变化及其意义有关。运动是人的基本能力,但普通人未必有机会充分发展这一能力,包括如何看待运动与个人素质的关系,都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现在大家都认为,运动不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也是塑造人精神气质的重要途径。运动有助于培养更全面而完善的人格,也是基础教育的必修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运动之于当代人的意义日趋丰富,甚至成为时尚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工化的环境之中。这种高度的人工化环境必然会给很多人带来生活的异化。人们日益摆脱体力劳动,看似解放,但潜藏了健康风险。运动是人保持生命力和积极情绪的有效手段,也是抵御过度人工化生存环境风险的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普遍认识,运动成为人们一个主要的消费对象,并持续推动相关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运动消费的水平,也可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品质。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与运动产业的密切关联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在这一趋势之下,运动也在催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


运动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运动器械,也有配套用品,包括服装户外装备、保护用品,等等。其产品的专业性也在不断迭代,人们从事运动的心态和参与方式也越来越多元,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本期《特别策划》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运动涉及的多个面向。围绕运动这个概念,无论是产品形式,还是具体需求、行为组织方式、材料审美的考虑等,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设计与产业、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可以窥一斑而知豹,相信大家可以从这些精彩的内容中获得很多启发。


这一选题另一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运动设计这样较为专业性的视角,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时代发展引起的设计迭代。运动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变迁,推动了围绕运动展开的产业化进程,并形成了相关产业链。这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设计,并进行学科建设大有助益。在这个选题的内容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本土设计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更看到了健康中国的美好前景,中国式现代化在践行中,并非虚言。


方晓风



特别策划:运动设计
栏目主持:田 君


主持人语


2024 年夏季奥运会即将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的目光将再次因运动而汇聚。体育运动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运动类产品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特别是经历了新冠疫情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基于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开始主动吸纳运动和健康知识,并逐步建立起个性化的长期的运动习惯。无论是晨练、夜跑,还是周末户外活动, 运动已经成为现

代人生活中的常态,主动健身、科学健身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运动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运动体验,因此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运动热推动了运动装备和器材从专业到日常的转型


期专题聚焦“运动设计”主题,邀约了诸多活跃在设计和教学第一线的作者,他们在自行车、运动服装、运动App、健身器材、智能运动系统、跑鞋设计等细分领域,发表了各有侧重的研究成果。从这些论文中,我们既可以清晰地体察到运动产品设计观念的转变和系统性研究方法的建立,也可以明确地了解到针对不同受众和应用场景的运动品类的设计思路,以及运动品牌通过持续创新取得的突破。专题比较全面地呈现出我国运动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从中深刻体会到运动设计已成为促进健康、增强社交互动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人们对运动产品的功能性、可用性与体验性的要求也正在不断提高。期待通过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设计,未来有更多惠及大众的精良运动产品问世。(田君



《自行车电动化转型中的价值变迁与创新研究》


曹 鸣

内容摘要:自行车的电动化转型驱动了低碳出行的新趋势。作为自行车复兴的一部分,近年来电助力自行车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以手段—目的链模型框架反向推导的方式,尝试对于自行车电动化转型中产品属性变化所带来的用户利益与价值进行初步分析与价值追寻,并通过设计实践案例剖析创新路径,旨在为自行车电动化转型中的用户价值定义与产品属性表达提供一定的参考。


《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
王 露

内容摘要运动装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使其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引导,综合运用人体工学、服装结构与材料学、审美及商业等要素进行设计创新。本文基于笔者从2003 年持续开展的运动装设计教学和研究,探讨了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方法及关键环节,总结并提出了运动装创新设计流程,分享了基于设计流程的运动装设计课程的核心架构和步骤。在后疫情时代,用户健康意识的提高为运动装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系统性的创新设计流程有助于提升运动装的功能性、可用性和体验感。


《大数据驱动的运动服饰感性设计系统研究》
沈 雷、闵 雪、楼之源

内容摘要:在运动服装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掌握产品的预期情感评价对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驱动在设计方法创新中面临新的机会。本文提出了一个从网络数据中提取运动针织服装设计及评价信息的方法,结合文本挖掘、感性工学、机器学习等科学工具完成设计系统的创新。文章以运动服饰针织护膝为研究对象,为网络数据驱动的运动服装产品设计情感评价和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大数据指导的运动服装产品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面向运动应用的虚拟体验设计维度与方法》
吴 琼、董 研、陈梦雨、于 钊

内容摘要在数智时代背景下,运动应用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用户的运动体验,而且带来了虚拟体验设计的新视角。本文从运动应用设计的演变入手,概述了从电视屏幕到手机,再到智能硬件及虚实融合的发展阶段。文章总结了这些应用向虚拟空间的延伸、体验维度的扩展、运动关系的拓宽等特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运动应用虚拟体验中运动“场所感”的塑造、虚拟“运动感”的增强、新型“社交感”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运动应用虚拟体验设计维度与方法


《从工具理性到日常生活:健身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研究》
杨继栋、李 薇

内容疫情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居家生活与运动方式,推动了运动器材从专业到日常的转型。K 集团仅用4 个月完成了U1 走步机从产品原型设计到批量化生产的全过程。本研究通过梳理项目团队思考方案的逻辑起点、性能外观的考量以及生产工序和相关工艺的创新方案等,探讨该产品生成背后的企业战略思考、产业资源选择、产品技术溯源、用户需求辨析以及智能制造背景下“设计思维+DFMA”的新范式,以期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样本


《智能化老年人运动系统的功能特征研究与设计方法探索》
毛 倩、车蕊彤、肇 真、李佳安、刘曦卉、王海梁

内容摘要针对老年人运动不足和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为了提高智能运动系统的有效性和老年人使用意向,本研究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策略探究了老年人对智能运动系统功能的态度,并提出适老化功能设计原则。结果表明,老年群体认为运动数据分析、运动表现反馈和运动提醒等三个功能对增强运动锻炼效果最有用。基于多维度的运动追踪分析、多模态的运动反馈、直观的运动数据提醒和个性化的趣味运动管理等设计原则,本研究设计的智能运动系统原型可以满足老年人的运动需求,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运动并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设计中的系统性创新与设计DNA——以斯潘迪运动鞋设计为例》
时晓曦、张 冰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十年来与国内外运动品牌的合作与洞察,结合与斯潘迪品牌长达五年的商业合作案例,分析中国线下商业模式下运动品牌的设计方法。运动行业因为中外不同的商业环境与进程出现了集合店与品牌店两类形式各异的线下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差异与自身生意模式定位模糊导致英国品牌斯潘迪在被安踏集团收购后经历了多年水土不服的商业困局。2019年,斯潘迪开始通过对商业模式与消费者画像的重新梳理,确定了线下为主的商业模式,配合新的商业定位,采用HED设计方法,从设计DNA的角度对品牌和产品进行了重新设计,完成了从单款创新到系统创新的升级,解决了长期困扰品牌的设计矩阵与设计迭代难题,通过系统性的持续创新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第一线

栏目主持:萧 冯


《交互、融合与创新:张烈的数字文化展示设计研究与实践》
田 君

内容摘要:作为时代飞速发展的产物,信息艺术设计以其内生的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优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博物馆、科技馆、博览会等传播科学与文化的场所,显示了愈加突出的传播力和强大的感染力,因此,科学地应用数字技术正在成为展览设计创新发展的趋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烈教授20 年来深耕于数字文化展示设计领域,通过潜心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领导和组织设计的大型国家展示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和在世界舞台的传播,他对数字文化展示设计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法的思考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纸上展览

栏目主持:赵 华


《国家形象与设计文化:陈汉民设计及思想述评》
郭秋惠

内容摘要:陈汉民(1931—2022)是德艺双馨的设计师与教育家,在中国现代设计史和新中国设计教育史上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开拓者与引领者。本文以“向设计致敬:陈汉民设计文献展”为基础,以国家形象、设计文化、时代语境与“四好原则”为主要视角,系统梳理、深入述评陈汉民的设计作品、设计思想、设计教育的成就与贡献。




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李  拓


《设计与奥运:五环马戏团》
[ 英] 阿诺德· 施瓦茨曼,翻译:汪 芸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阿诺德· 施瓦茨曼是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导演,由他执导的纪录片《种族灭绝》荣获了1981 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同时,他也是摄影师、作家和教育家;他还曾担任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设计总监——本文以阿诺德· 施瓦茨曼的这段设计经验为主要线索,追溯了他对奥运赛事兴趣的缘起,描绘了他为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创作的一系列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海报、标志和奥运火炬的设计。同时,作者分享了他个人喜好的奥运设计作品,并阐述了这些设计对他本人的创作产生的影响。作为一名纪录片制片人,阿诺德· 施瓦茨曼在1984 年的时候还曾接受洛杉矶市长汤姆· 布拉德利的委托,为在市政厅举办的主题展览制作了一部有关 1932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纪录片。本文基于大量一手的历史图文资料,以生动的形式探讨了奥运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后附《阿诺德·施瓦茨曼访谈》。





民俗民艺
栏目主持:赵毅平
《转译雕刻:玑镂工艺造型原理研究》
王晓昕、单 金、田家青《传统清选农器风扇车的设计与制作研究——以米扇车与虎头扇车对比为例》
张明山、邓晶晶、汪韵淙、张 雪



史论空间
栏目主持:周 志
《通用图形语言及其困境:20世纪中叶象形图设计考察》
陈 洁《京戏、迪士尼和构成主义:论张光宇的孙悟空造型》
高鹏宇



设计实践
栏目主持:田 君
《以算法作为隐喻——以壁画〈仿佛如有〉的艺术创作实践为例》
向 帆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功能至上与人文情怀”:罗伯特·摩西与阿尔多·范·艾克游乐场计划的比较研究》
陈 泓、刘 楠、李萌萌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空间与塑造的思维构建:跨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范寅良




院校风采

栏目主持:赵 华、周 志


《“七山圣城”局部演变:澳门华人早期居住形态与历史片段》

周景崇、袁文珩
《“中式立领”的多样性探索:一次基于杭州亚运会的领型设计实践》

黄玉冰、王艺澎
《人智协同的服饰设计模式——以ANDL 轻户外数字化设计为例》

朱伟明、陈梓瑜、王 莹、王嘉慧

《“夷人服饰”的取舍:传统翘头履形式的两次变体》
蔡 欣、王 乐、彭佳俊
《宋韵文化嵌入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探索——以首饰工艺基础课程为例》
曹超婵、章依凌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设计专业虚拟数字毕业的展示构建策略探索》
吴 珏、张宜均、赖志枨《明代藩王墓出土金凤簪的风格转折——以江西、湖北为考查中心》
祝爱玉《浙江理工大学教师设计作品》


《装饰》精彩回顾

《装饰》2024年第1期“非遗 · 乡村振兴”《装饰》2024年第2期“设计理论”
《装饰》2024年第3期“量化研究”
《装饰》2024年第4期介绍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装饰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