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较真还是放水,大学老师太难了

魏子怡 程正龙 重庆瞭望
2024-09-08

考试不及格,“受伤”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蔡渊迪因三门教授课程卷面不及格率都在30%以上,被要求就此问题作解释说明并提供整改方案。对此,蔡渊迪硬气回应,“水平有限,另请高明”,引发广泛关注。


实际上这并非孤例,此类事件引发的争议也一直存在。对老师来说,评定学生成绩是较真还是放水?考试及格率究竟是“面子功夫”,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反映?皆大欢喜的高及格率,难道才是教学的正确追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不能成为一句口号,而是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找到注脚。


▲蔡渊迪老师介绍。/重庆瞭望截图
当下,不少大学生信奉“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真理”,其背后存在很多深层次的原因。那么,学生考试不及格,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由内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脱轨,是学生挂科的主因。部分大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课程,选择课上不听、考前突击,认为把上课的时间用来自主安排似乎更具有性价比。花极致的时间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一些学生自认为的“捷径”。然而,不牢固的知识基础,并不能撑起每一次企图通过极限复习应对考试的期望。同时,一些学生考试不及格,或许与临场发挥不佳有关。

向外看,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效果相关,是影响及格率的从因。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如果老师没有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门”,而是“我讲我的,听不听由你”,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学水平往往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些学生表示,有的老师教授的课程内容陈旧,课件常年不更新,导致学习的知识与时代脱节;有的老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听课积极性,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综合看,及格率牵扯到各方利益,是教学状况的“晴雨表”。首先,学生作为及格率的第一受众,如果考试出现不及格,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评奖、评优,甚至关系到能否正常毕业;同时学生还要再补考或重修,无疑会增加额外的时间成本。

其次,及格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及格率较为充分地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体现的是教学效果。比如,此前就有大学生家长因孩子考试不及格而“闹”到学校,质疑老师的教学与出题能力。

最后,及格率还与学校的形象和影响力具有密切联系。及格率既是学校向外展示教育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吸引生源、通过指标考核的重要手段。在外界看来,及格率是一面辨别学校优秀与否的镜子,“不及格率高”则往往会给学校贴上“教学质量不高”的标签。

多种因素下,一旦片面地将及格率削成“证明成绩”的单一形状,学生会过于较“分”而偏离学习初衷,老师也会因为评分考虑更多因素,学校就容易陷入“问题—整改—问题”的恶性循环。

重庆一所高校的18名学生在三亚完成“海岛求生”挑战/新重庆-重庆日报客户端
较真还是放水?对大学老师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教学指标“很现实”。在这一“指挥棒”下,老师对学生成绩评价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层次、教学性质等因素,他们常常本着“不为难大家”的原则,尽量会给学生一个相对公平且能被接受的分数。

另一方面,学生成绩“很具体”。一些老师反馈部分学生答非所问,缺乏起码的常识,考试分数确实不够,不及格的分数是“已经努力捞过”的结果,很难再违心放水。那么,不少老师反映的“打分难关”,究竟难在哪里?

课时安排与难度错位,难以保持出题难度与教学质量的平衡。课程难度大,课时安排不够,是一些大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课时少导致内容讲不完,非专业学生刚刚入门,专业学生不够深入,“浅尝辄止”很难体现教学效果,学生对课程内容容易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教学无法深入,老师在命题时常面临两难境地。如果命题严格遵循专业标准,难免造成部分学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甚至未能达到及格线;如果为了达到学校对及格率的要求,只能降低考试的专业难度,但这又背离了教育原则。

学校的“硬要求”,让老师失去打分的自主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学校出于形象维护和招生竞争的考量,对老师的考核体系中融入了不少教学硬要求,尤其是严格把控不及格率。这一举措初衷是好的,但也给老师带来束缚和挑战。

在平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校硬性指标的过程中,认真负责的老师难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标准来评判学生。这种“权衡”的困境不仅会侵蚀老师的教学热情,还会影响教评的真实性。而较真打分,难免会影响学生选修课程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做出不公正、甚至是负面的评价。

粉饰及格率,违背教育初衷。控制及格率就是对学生负责吗?事实并非如此。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的知识、锻炼出来的思维能力,仅凭单一的成绩是无法衡量的。粉饰过的及格率仅是空洞的数字,并不能真实体现出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

试想,今天放水让医学专业的学生及格,明天他当医生给人看病,你放心吗?今天放水让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及格,明天他当工程师开发出的产品,你敢用吗?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体验MR虚拟焊接培训系统。记者 郭绪雷 摄/新华社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面对不及格率高的问题,仅从某一方找原因显然是片面的。学校、老师、学生需要共同参与进来,找准问题根源,形成改进的合力。

端正学习态度,不应寄望于老师放水。考试成绩对于保研、留学、就业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很难没有私心杂念。如果把期望放在降低考试难度上,却不付出应有的努力,学习就会失去意义。

学生关注成绩是合理的,但认为老师上课划水、打分放水是“厚道”,甚至质疑老师严格打分的动机,明显就过分了。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是对自己负责。

突出多元化考核,不让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曹东勃表示,今天的大学生和二十年前大不同的一点就是,他们的焦虑期,从迈入大学校门甚至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因此,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更加多元的方式来破除“内卷”坚冰。

考试成绩及格率并不是绝对的评判标准,目前有些高校就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结算课程成绩,给学生多个“力挽狂澜”的机会;还有一些高校根据学科性质不同,采用论文、报告等形式打分,多维度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在把握及格率“度”的问题上,可以尝试运用数据分析控制好各层次的比例,将成绩分布尽量保持为“正态分布”,达到较为合理的分布状态。

完善评价体系,让教与学相互促进。高校的评教系统是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考核、教学保障的重要机制,特别是匿名评教让学生敢于真实表达,能够监督教师教学行为,但也要有相应的技术手段规避恶意评教。

教学相长,在于学生愿意学、努力学,在于教师心无旁骛传道授业解惑,如此二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若将及格率不高的责任归咎于任何一方,有问题先关注“怪谁”,教学相长的实现之路会更加漫长,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也会变得更加遥远。

找寻规范与自主的平衡,是破解打分困境的关键。及格不是教育的终点,但教育及格则要久久为功。


责编丨王祥
责校丨郑钰潇 伏一晨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敢于首创,就是英雄

● 关于重庆的25号底片,是什么?

● 惩治“白色腐败”,堵住利益黑洞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