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考编热”的冷思考

王祥 重庆瞭望
2024-09-08

万般皆下品,唯有编制高。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以及“上岸”求稳的现实影响,最近几年“考编热”持续升温。仅国考一项,报名人数便从2022年的202万,涨到了2024年的超300万,这还不算各地的省考、选调生和三支一扶等。


但在“考编热”的另一端,被认为稳定的“铁饭碗”或许将不那么“铁”了——最近山东发文,十年内第三次推进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河南也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再保留省直层面的科级事业单位;更有众多的人口小县,也在缩减编制数量。


当考编热情遭遇事业单位“转制”,当“躺平者”失去编制的保护,未来如何选,值得冷静思考。


▲山东推进省属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重庆瞭望截图

当下考编有多热?用年轻人的话说,已到了“不孝有三,无编为大”的地步。比如,有人拿出比上“早八”还大的毅力,天天早起到图书馆占位置备考;有人化身考编达人,在各个考场来回穿梭;有人花费上万元,接受培训机构的封闭训练。


如果把这份热情具象化,数据是最好的体现——2024年国考的平均竞争比77∶1,也就是说平均1个岗位有77个人竞争;而竞争最激烈的岗位,岗位竞争比高达3572∶1。

激烈竞争之余,北大博士考城管、斯坦福博士去乡镇当公务员等事件,也在媒体传播后,无形中激发了更多观望者的从众心理,加剧了这场“考编军备赛”的激烈程度,让它成为一个越来越紧的闭环。


平心而论,经过1000多年科举制度的浸染,学而优则仕已内化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传统思想。像“朝里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俗语,反映出的正是许许多多中国人对体制的向往,以及强烈的“官本位”思想。


尤其是当下,随着“996”越来越成为职场标配,随着35岁门槛无情地横亘于职场,年轻人对“上岸”的渴望自然变得更加强烈。也因此,具备高稳定、高社会地位、高性价比属性的编制岗位,自然就成了年轻人心中的“梦中情岗”。


因此,面对“上岸热”,我们不能简单责怪年轻一代的选择。年轻人热衷“考公考编”的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公务员考试现场。黄乔 摄/视觉重庆

一边是就业压力之下,年轻人纷纷想进编求稳定的美好愿望;而另一边,编制改革也在人民期盼、地方现实和国家需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加速袭来。


从人民期盼来看,一些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一般性评审认证、评估鉴定、咨询服务、文印机构等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服务落后、效率低下、监管薄弱等问题,亟待撤销或转企改制,才能在市场中激发活力,满足人们对公益性服务的期待。


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也明确指出“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强化公益性”。


从地方现实来看,部分县域人口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数量却没有缩减,造成了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调。今年7月,山西省蒲县多名县领导开始兼任政府工作部门一把手,而原“一把手”职务则被免去。领导职务数量减少的背后,是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南、甘肃、江西、福建、四川等地的人口小县,正不断精简编制的大背景。


比如,常住人口只有8万多人的山西省娄烦县,2022年便一口气整合撤并了33个单位,精简人员编制341名。也因此,娄烦县节约出人员经费3410余万元,运行经费约990万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部分财政压力。


从国家需要来看,编制改革的目的是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论是2011年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还是2018年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又或是今年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的编制改革,都旨在以机构改革、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大潮汹涌而至,时代洪流锐不可当。当美好的“上岸”与安逸的“躺平”愿望,不期而遇地迎脸撞上改革,铁饭碗难端的时代阵痛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并久久不会散去。


▲石柱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耐心接待群众。余欢 摄/视觉重庆 

1992年,原国家物资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长田源下海创业,当年底他成立了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开创中国期货业先河;2023年1月9日,公考培训企业粉笔在港交所挂牌,成为第二家公考培训上市公司。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方位,从而影响年轻人的去留。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干部下海经商,形成了壮观的“全民经商潮”。90年代初期,在“南方谈话”以及停薪留职、离职买断等措施的鼓励下,第二波“干部下海潮”形成,整个社会也迎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创新的春天。


面对当下越来越“卷”的经济社会环境,于个人而言,进编的确是一条优质赛道。只不过当进编的路口越来越窄时,微笑着退一步、转个弯,适时调整一下自身职业规划,既是对自己负责,也能在不同赛道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像高校老师辞职去剑桥大学卖热干面,3名美学硕士相约到村里做研学,应届毕业生当起运动博主……这些选择看似没有进编那样光鲜靓丽、“高人一等”,但他们的青春有了微笑和奋斗打底,成色丝毫不输他人。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关口,年轻人可以拥抱编制,在体制内竭诚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在追求浪漫与梦想的年纪,去放眼看世界,去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奔跑、肆意打滚,在沧海横流中闪耀出独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考编热”与事业单位“转制”的交织背景下,年轻人也迎来了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不仅可以学而优则仕,也可以学而优则商、则教、则农、则研,赛道或许有差异,但每一条都足够精彩。不管怎么选择,最重要的是不盲目从众,而是量力而行,因为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才能活出独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走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杜铠兵 郑钰潇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制造强市,重庆再次亮新招

● 川渝如何共演这出“好戏”?

●  中央首提防“内卷”,破解关键在哪?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