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因灾群体居住安置路径选择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抢先版】

郗皎如铃木萨琪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8-20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因灾群体居住安置路径选择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近年来,气候变化及加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巨灾频发。据联合国减灾办公室报告,1998—2017年间,世界各国因巨灾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美国最高,为9448亿美元;中国其次,为4922亿美元。房屋损失占受灾者财产损失的最大部分,密切关系到民生,且对住房的恢复重建需在复杂的既有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行,因此,住房重建是各国灾后重建的重点及难点。
 
中国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的灾后住房重建仅用三年完成,其重建效率及工作推进力度在各国的灾害历史中均是惊人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可以充分调动资源,统一决策,保证重建效率。但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者质疑,认为“全国之力”在完成重建任务的同时会影响受灾地决策的自主性,难以满足受灾居民的需求。在防灾减灾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科米里奥将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尼、意大利等多个国家重建活动中政府角色的强弱进行了排序,汶川地震的住房重建在“政府作为”一轴中被置于极强一端(图1)。虽然研究者表明,此观点是基于中国自上而下的重建体制得出的推论,并期待后续研究的验证,但是,中国高效的重建模式在广泛关注“地方决策”“社区参与”的国际重建领域中并不受欢迎(politically unpopular),且被质疑由于体制使然,难以变通、完善、复制并在国际范围内推广。但实际上,现有研究缺少从受灾者维度展开的对汶川地震住房重建过程的审视,无法明确其重建规划决策是否,或者如何限制了受灾群体的安置选择,无法系统回应上述质疑。


图1  各国住房重建中的政府角色与社区参与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基于此,本文选取中国汶川地震都江堰市、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新奥尔良市、东日本地震七浜町三个极端灾害的典型受灾市镇,分别构建三个案例的因灾群体居住安置路径选择框架,以被忽视的群体视角审视住房重建规划策略对群体安置的影响。通过“政府方的重建任务”及“受灾居民方的安置选择”两个维度分析框架的模式特点,并通过案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其异同、优势与问题及其背后成因。

2008年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著名景点二王庙受损情况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后新奥尔良市受灾景象


文章认为,中国的居住恢复重建的确体现出政府的推进力度与群体选择空间之间的矛盾,但这并非中国重建制度的必然结果。在以群体视角构建安置路径后,居住恢复重建的规划流程同时得以还原和分解,基于美日经验,可分步提出优化策略:建立灾害保险制度,多渠道补充重建资金的供给;通过优惠政策,调用NGO、开发商等多元主体的力量,辅助组织管理及工程建设;借助优惠政策、技术支持、售租金额调整等非实体项目手段,引导而非代替居民做出符合重建预期的选择;于灾前建立完善的房屋租赁及保障性住房体系并准备为灾害之时所用;适度为居民开放调整安置意向的渠道等,使受灾群体的安置选择更具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
 

作者:郗皎如,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daixiruster@163.com

铃木萨琪(Suzuki Sachi),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雅加达办公室,助理研究员。sachi.suzuki.11@gmail.com

王江波,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wjb623@163.com


延伸阅读

全球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灾害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社交大数据挖掘的城市灾害分析——纽约市桑迪飓风的案例

美国的“防灾型社区”建设


编辑:顾春雪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