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晓娟 || 基于“一张A4纸”的作业改革实践

郑晓娟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9-02

导读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20年来持续依托“A4作业”落实作业管理减负不减质,并通过不断迭代升级实现作业赋能育人的目标。一是树立价值引领,明确作业改革既要实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落实“高质量育人”;二是实现样态迭代,从“控量型”到“赋能型”再到“整合型”,“A4作业”历经从“轻负高质”到“生动活泼”的三种发展形态;三是构筑实践路径,通过形成作业流程、细化作业样式、制定作业标准,探索以作业改革撬动学教变革。

全文共5829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如何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效率,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一直是摆在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双减”政策出台之后,“作业”更是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早在2003年创办之初,就以轻负高质为目标开始了基于A4纸的作业改革,即仅以一张A4纸页面大小承载作业内容,“A4作业”自此诞生。20年来,学校持续依托“A4作业”落实作业管理减负不减质,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对其进行迭代升级,模式从最初的作业控量逐步发展到如今的作业赋能、综合创新,努力实现作业改革既“减负提质”又“育能育人”的终极目标。




价值引领:从“减轻负担”到“高质量育人”


虽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经成为人人知晓的口号,但一直以来仍有不少教师及家长坚信“要提高学业成绩就要增加作业量”。深入分析这种“题海战术”背后的“作业依赖”现象,主要还是缘于对作业缺乏科学认识。作业的性质与功能、合理的作业数量与难度、作业设计的理念与意图、作业练习的场合与背景、作业答案的开放与收敛……在学校“A4作业”的探索实践过程中,结合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课程教学改革精神,对这些作业问题的持续思考与多维视角审视为教师进行作业研究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我们对作业的功能价值与应然样态认识也越发明晰。


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作为链接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桥梁,作业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评价质量的重要支点。[1]作业有其不可替代的基本功能与重要价值,但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压力下,作业一度被异化,甚至走向了教育的反面。[2]从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到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长期以来,针对学生作业数量过多、内容枯燥重复、没有回应学生成长需求等突出问题,国家及地方高度重视并发布多项政策要求,要求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力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此外,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作业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注重提升作业的丰富性。“双新”时代的作业改革要进行一场新标准运动,未来的学习不仅需要精准有效的学科基础型作业,还需要更大比例的跨学科、长周期、综合性、项目化作业,要注重提升作业的选择性、生活性、挑战性和人本性。在我们看来,新时代的学校作业要直面完整的生命成长,让作业为每一个活泼泼的学生服务,丰富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经历。另一方面,要强化作业的育人功能及过程。每一份作业的背后都隐藏着教师的“育人观”和“育人价值观”,即教师希望通过作业来培养什么样的人,使其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观念是作业改革的原点和起点,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目标中必须融入新时代的育人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作业助力学生从知识的巩固到问题的解决、思维的发展,再到品格的形成。作业“育人功能”的强调也意味着作业改革要从学生立场调整作业的目的、结构和与学生发展的关系。[3]


基于这样的价值认识,以A4纸版面有形地进行作业控量提质创新的“A4作业”,不仅是学生知识能力进阶的支架,而且从高质量育人目标出发,贯穿全部育人要素,打通时间与空间、课堂与生活,最终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服务。




作业样态:从“轻负高质”到“生动活泼”


我校“A4作业”从控制作业数量起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及新课标的制定等,其外延和内涵始终不断创新迭代,有效提升了作业品质,实现了减负增效。在此过程中,“A4作业”呈现了从“轻负高质”到“生动活泼”的三种发展样态。


1. 控量型:标准驱动,减轻学生负担


“A4作业”改革的出发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由此诞生的控量型“A4作业”以A4纸版面为作业容量标准,教师在一张A4纸版面内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选择、重组、改编、自主设计等,布置内容合理、表述精准的作业,摒弃机械无效的训练。


控量型“A4作业”又分为三种类型,其中,自然编排单元作业布置以单元为单位,内容重组单元作业作为期末复习阶段的前后连贯型作业,跨科单元作业则进行基于主题的跨学科综合设计。三种类型的作业均在数量、时量、容量上实现“三量统筹”。为保证作业质量,我们一是运用“五性”量规,制定明确作业设计质量的五大维度标准,即控时性、目标性、精准性、实践性和思维性;二是规定作业应用前须经两轮审核,包括备课组同伴互审和教研组组内共审;三是落实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监评”,从而确保实现减负增效。面对每个学生的每一天,控量型“A4作业”关注的是减负、高效。


2. 赋能型:嵌入元素,关注生本需求


作为学生一日学习生活的重要一环,作业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质量。赋能型“A4作业”即基于儿童天性,在小小的“A4”天地中开辟赋能学生成长的空间、元素,有效辅助学生完成作业,更好地关注作业过程中的生本差异和个性需求。


“A4作业”的“A”暗含了“调适”(Adjust)的意思,在赋能型“A4作业”中,我们通过嵌入各种类型的元素提高作业的个性化程度,使其与学生的学习特征及需求更加匹配。一是增加“量时器”辅助学生调控作业时间,通常在“A4作业”的页眉或页脚处设置作业时间记录框,一般包括沙漏填涂式、起讫计时式、进程追踪式三种类型。二是增加“晴雨包”促进学生抒发调节心情,通过提供“表情包、大拇指、心感言”等多种形式的情绪表达工具,鼓励学生进行作业情绪评价。三是增加“助力码”帮助学生调适作业难度,学生通过扫码可收听收看相关学习资源,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就在学生原有经验水平与需达成的学习目标之间搭建起桥梁,保障学生顺利地自主完成作业;四是增加“路线图”或“右手栏”,为学生提供实用、及时的学习支架和提示,确保学生亲历作业过程,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深入探究、直面挑战,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思维框架,发展高阶思维。赋能型“A4作业”通过多种赋能元素,引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自主认知能力等,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才智和潜能。


3. 整合型:跨科综合,面向真实生活


整合型“A4作业”是跨学科主题单元作业的升级,属于学期中的综合性长假期作业。其一般汇聚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核心概念、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创造作品,由此习得新知识,获得新观念,培养新能力。整合型“A4作业”的基本样式包括文化传承类、创意设计类、国际理解类三类。


整合型“A4作业”编制时要体现四个要素:任务目标、探究实践、锦囊支架、成果评价。在作业设计时,我们立足主题,以解决真实问题、满足生活需求为目的,扫描同册各学科教材,寻找相关内容的联结点,强调学科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同时,整合型“A4作业”以产品为成果导向,物化成果可以是小报、绘本、课件、视频、产品说明书、产品模型、表演、演讲、产品招标会、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通过产品成果及相应的学习过程反映、检查学生对相关学科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践探索的深度。整合型“A4作业”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通过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让所学知识通过作业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真实素养。




实践路径:从“作业改革”到“学教变革”


学校作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体系,属于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A4作业”的实施推进过程中,我们通过形成作业流程、细化作业样式、制定作业标准,探索由作业改革撬动学教变革的实践路径。


1. 形成作业流程,保障作业设计使用质量


教师是作业的设计师,一份科学合格、优质高效的作业,应由教师将教学目标、课时内容、学生学情、学习评价等作为整体思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一体化设计、使用、优化而成。为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指导能力,打造高品质“A4作业”,学校以省级课题“三‘核’评估:基于迭代的小学‘A4作业’评价体系研究”为载体,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作业研制、作业使用、作业辅导为一体的“作例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顺畅、高效的作业流程。


首先是作业研制阶段,教研组严格把控“A4作业”的设计质量,通过集体研读课标、梳理教材,明晰学科知识体系和认知要求,进行作业设计并不断试做、调整、优化作业,掌握作业的所需时间、完成思路、难易程度、易错之处等,同时依据“五性”量规对作例进行学科组合评,并将审核评价结果呈现为可视化数据,由此确保“A4作业”设计的专业性、有效性及高质量。其次是作业使用阶段,教研组经过学生做题、教师批改、数据统计、强化评估、理性分析等步骤,找到作业的问题点、改进点和突破点,对作业进行进一步设计优化,以供未来继续应用、研讨。最后是作业辅导阶段,针对作业讲评情况,各学科组内组织开展“一题”论坛,搭建日题论坛、破题论坛、新题论坛等作例研究平台,引领教师“从论题中创新,在优化中改进”,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作业研制使用能力。作业设计、完善、指导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专业研修的过程,教师一方面系统提高了作业研制辅导能力,另一方面也参与到学校作业评价体系的建构中,从而有效保障了作业质量螺旋式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良性发展。


2. 细化作业样式,助推课堂教学改革提质


课堂是连接课程与作业的轴心,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A4作业”改革的核心在于将作业量减下去,将学习品质提上来,对此,我们通过创新细化“A4作业”样式,从以下三个维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此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所评价的,“A4作业”在现阶段看是完成“双减”任务,从长远来看是实现高质量教育。


一是依托“一科一单”驱动大单元教学。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而建构本质上是一种探究过程和学科实践过程,是基于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因此,抓住学科大观念,立足大单元,通过主题探究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及核心素养,是高品质学科课堂的必然选择。对此,“一科一单”的“A4作业”设计强调整体单元作业设计观,根据自然单元的学习目标、类型、内容、形式和评价一体构建大单元作业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致力于结构化、全流程的大单元统整教学研究,通过统整目标的设置、统整板块的设计、统整活动的推进等架构大单元教学并进行作业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关注单元点与点的链接,形成完善的能力序列体系;关注单元同与异的对比,突出重点板块教学;关注单元例与类的推进,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及环境。例如:针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及“学习写日记”的学习目标,教师设计开发核心学习总任务“秋的日记”,其下包括三个子任务“习文本,知晓日记格式”“寻秋色,丰富日记内容”“赏秋景,优化日记语言”以及九个连续活动,在单元统整教学上环环相扣,在作业设计上注重与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联系,将作业融入课堂,切实发挥作业的助学功能。


二是依托“多科一单”进行主题性学习。“多科一单”的“A4作业”设计基于主题将多科作业融入一单,让作业既有学科味又有生活味,凸显学习的综合性和个性化。在基于“多科一单”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如时令主题“端午节”、时事主题“亚运会”等,然后不同学科分别设计学习方案、开展学习实践,由此展开丰富而有意义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科视角及实践多维度、全方位地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三是依托“跨科一单”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跨科一单”的“A4作业”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强调作业内容的情境性、实践性、开放性、合作性及长周期性,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对此,基于“跨科一单”的教学致力于突破学科壁垒,以问题为驱动,以成果为导向,完整呈现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入项指导课”和“成果评鉴会”两类。例如:针对“为家人烹饪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餐”,有学生制作了一个围绕健康饮食展开的趣味绘本讲解视频,其中体贴入微的食谱设计、精巧出新的漫画及中英文结合的表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跨科一单”作业通过打通学科和生活,联结学习和创造,成为真正意义上深度学习的载体,使学习得以真实发生。


3. 制定作业标准,完善学校作业管理制度


为保证“A4作业”持续高质量落实,学校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作业管理制度,从而使作业成为高质量育人的重要载体。


第一,制定《信达外国语学校“A4作业”标准》。标准共10条,主要从作业设计、布置、运用、评价四个层面明晰何为“信达好作业”,如每天的作业容量限定在一张A4纸页面内、作业中要嵌入支持性工具等。第二,对作业及作业改革进行专项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总负责人的作业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信达外国语学校作业管理15条》,对作业的布置、辅导、管理、家校协同等相关工作进行制度规范。第三,实施“三长联动机制”和“三核评估机制”。我们通过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三个层级自下而上进行作业研制的审核、复核、检核,确保作业开发运用的科学性和高品质。第四,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助力学生高效利用在校时间。学校通过实施“四力”个性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定“三一课堂”教学规则确保每节课上学生独立学习和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等,有效提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及作业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平衡学习与玩乐。



参考文献:

[1] 王月芬.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建构的价值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21(10):9-13.

[2] 褚宏启.作业的异化与正常化[J].中小学管理,2021(10):58.

[3] 柴纯青.重新认识作业[J].中小学管理,2021(10):1.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8期文章回顾  



郭淑华丨为学生编织梦想之网:一位校长的初心与追求

莫景祺  王艳芳丨强化中小学教材使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郭   华  吕寒菲丨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好新教材?

马云鹏丨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的理解与运用:以小学数学为例

窦桂梅  唐肖肖丨把握“变”与“不变”:新修订语文教材“新”在哪?如何教?

李政涛丨深化“作例研究”:深到哪里去?

张   丰丨区域推进作业改革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策略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8期 · 学与教

文章编辑:黄子珂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在线购刊请点击↑↑↑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