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技术驱动下未来城市情景与规划响应研究

甄峰 谢智敏 规划师杂志 2023-03-26


【作者简介】

甄峰,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智敏,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对于未来城市的科学分析与预测成为规划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技术驱动下的未来城市情景依然是多样化的,城市规划也将在其中发挥着补充、替代和修正的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梳理未来城市探索与技术发展的互动历程,分析新技术应用场景及其不确定性,总结出技术驱动下未来城市的四大情景,并针对不同情景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响应策略:跨学科共促智慧规划编制、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定战略目标、促进技术应用与居民需求有机耦合及加强政策干预和公共利益保障,以期为新时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变与不变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驱动;新技术;未来城市;情景;规划响应

[文章编号]1006-0022(2021)19-0011-09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甄峰,谢智敏.技术驱动下未来城市情景与规划响应研究[J].规划师,2021(19):11-19.

0 引言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0 年世界城市报告》显示,当今世界有56.2%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并且在2030 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60.6%。2020 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3.89%,已经显著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悄然进入下半场,探索一条合理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成为当下各界讨论的焦点话题。百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人类经济、科技、文明的爆发式增长,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之地和引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16 年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 人居III) 通过的《新城市议程》重新确立了城市在世界人居环境中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城市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质量不高与发展不均衡问题,这也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吴志强指出城市规划区别于建筑学科的本质在于其时间性,因此城市规划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未来城市,两者相辅相成,而对于未来城市的研究也是构建规划学科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

应注意的是,城市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受到科学技术、人文、投资和政策等多方面的驱动力作用,其中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8 世纪以来,蒸汽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逐级跃迁,在不同时期深刻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引领城市经济、空间、生态的转型和重塑。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及智慧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凸显了技术的引领作用,使技术驱动下的城市浮现出更加清晰的嬗变路径和未来图景。但是,技术本身也存在发展瓶颈,在面对城市的一些复杂问题时也无法仅靠技术手段去解决。因此,尽管技术如此重要,但正如秦萧等人所指出的“数据驱动抑或人本驱动”的普遍争论,技术驱动下的未来城市也必须回应其存在的不确定性,这既是科学与哲学的自然辩证统一,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研究框架。此外,研究当下新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不确定因素,有利于构建不同的未来城市情景。

综上所述,本文以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外部驱动力技术作为研究视角,借鉴情景规划的分析思路,探索构建完全由技术驱动的未来城市情景,并在此基础上审视、评估不同情景的特点,发现技术的上限和短板,从而明晰城市规划可以在其中修正、补充和替代的方面,以期为技术万象更新时代下城市规划工作的变与不变提供参考。


未来城市探索与技术发展的互动历程


对未来城市的探索是沉浸在城市发展历史长河中的永恒话题,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广为人知的未来城市理念。虽然不同的理念之间往往相互重叠交错,但是对于未来城市理念的探索总体上与所处时代对应的先进技术紧密关联。因此,通过对未来城市理念与技术发展互动历程的梳理分析,有助于厘清技术对城市发展和规划实践的深刻影响。


1.1 早期初等数学驱动下的理想几何式城市

在17 世纪以前,以算数、几何、代数为代表的初等数学的发展驱动了当时大量的城市建造和规划活动,加之社会制度的变迁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的理想化形态营造设计成为早期未来城市探索的主要方向。在中国,《周礼·考工记》中所记载的“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理念,通过规整有序的几何平面将礼制和王权理念投影在空间上,这也影响了中国此后近千年的营城思想。在西方,从奴隶主专制时期的等级差异建筑形态的产生到雅典城邦时代的人权思想的觉醒,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社会几何学家”开始强调数学比例与几何形态之美的城市建筑,此后在公元5 ~ 15 世纪,由于宗教王权制度的深化,以教堂为中心的放射状城市形态逐渐形成。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形态开始呈现出中心放射与格网状混合叠加的态势。总体而言,受到王权思想的影响,在初等数学的驱动下,早期的未来城市探索对于理想化秩序和规律的追求不断被延续与强化。


1.2 中期近代物理学驱动下的功能理性主义城市

17 世纪末,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随后光学、热学和电磁场理论不断发展积累,驱动了19 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 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不同功能的空间单元(如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等),此时传统功能混乱无序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注重功能理性与机械分割的城市规划思想开始主导城市的改造和建设活动,这也奠定了现代城市空间的基础框架。1881 年利物浦大学成立城市规划学科,此后规划学术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蔓延与“城市病”的出现,学界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争辩也愈加丰富,如欧文的“新协和村”、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及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等。总体而言,近代物理学催生的各类工程技术大幅度地解放了生产力,城市的运行效率和规模体量不断提升,城市进化成为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并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心。


1.3 后期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20 世纪50 年代后,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未来城市的理念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同的趋势,Khan S 等人总结出目前国际最为主流的未来城市概念,主要包括“再生城市”“宜居城市”“紧凑型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全球城市”“创意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老年友好型城市”“智慧城市”“共享城市”“零浪费城市”13个类型(表1)。20 世纪50 ~ 70 年代,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已经逐渐进入中后期阶段,开始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等现象,同时人口集聚、生态环境恶化及社会隔离等现象不断加剧,此时“再生城市”“宜居城市”“紧凑型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被提出,旨在提升城市空间活力与修复城市环境。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随着“信息化社会”与“网络社会”相关概念的产生,尤其是2008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促进了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全球经济产业与居民生活的巨变,也促使“全球城市”“创意城市”“共享城市”“智慧城市”等新理念的诞生。总体而言,虽然不同的概念依然存在着各自的侧重点,但是后期的未来城市探索都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21 世纪初以后,新技术在其中的影响日益深化。


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其不确定性


2.1 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2013 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首次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的概念,物联网技术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移动互联网(5G/6G)、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和机器人自动化七大新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之间相互协作形成集群效应,共同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信息化社会迈向深度的数字化转型,这些新技术也与未来城市的空间功能和生活场景紧密相关,同时产生众多新的刻画与认知城市的方法。未来城市对七大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图1):①移动互联网。这一技术在网络购物、零距离社交、远程办公、线上娱乐及便捷出行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时空间行为,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政府管理水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虚拟世界的信息网络与现实世界的社会网络形成了强烈的相互映射关系,带动了流空间理论与研究范式的形成,城市要素的联系、网络与簇群等成为相关研究中的热点话题。②大数据与云计算。对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借助高效快速的云计算,对互联网与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并服务于商业、金融、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智能电网和城市空间等方面。由于大数据具有高时空精度与高覆盖率的优势,其在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并推动城市规划评估数据由传统单一数据向多源数据转变。③人工智能。这一技术主要通过算法赋予计算机系统以人的思维,实现问题求解、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和人工生命等多种应用,最终较为准确地识别城市的复杂规律。④物联网。这一技术带动了工业4.0、自动驾驶、新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远程医疗与健康监护、食品安全溯源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城市设施、用地和环境等物理空间的组织方式,并在虚拟空间上形成一座“数字孪生城市”,最终带来规划方式的转变。⑤区块链。这一技术以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分布技术为基础,主要应用于数字货币、数字资产与智能合约等场景,促进一种新的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出现。⑥虚拟现实。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环境,利用传感器设备使人可以获得真实的感知和体验。在虚拟现实技术影响下,城市空间可以通过虚拟空间的叠合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功能,同时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也将促进城市规划方案评估向人本尺度的空间感知发展。⑦机器人自动化。这一技术将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将人从烦琐的生产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其在对未知地区的探索开发、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也将逐步深化,进一步促进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高质量、人性化、创意性的服务业经济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将不断提升。

图1 未来城市的新技术应用场景


2.2 新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

虽然新技术的应用如此丰富并似乎已经能够将未来城市发展的大体轮廓描绘出来,但是深入分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地应用,发现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7 个方面:①网络安全风险。随着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城市的日常运行管理将极大地依赖于网络线上系统,各类数据与功能模块将不断增加,其复杂性与脆弱性将日益提升,一个子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将可能带来整个城市系统的崩溃,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②数据权属与隐私。多部门异构数据的整合清洗、用户个体的数据隐私容易泄露等方面的数据治理问题层出不穷,这也是目前城市CIM 平台构建中的焦点问题。③高额的投入成本。从传感器铺设、系统平台搭建到管理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而这类新技术应用的投资回报周期又相对较长,仅靠城市政府的财政支出是难以完成的,目前也缺乏一套企业、居民与政府之间更为完善的共建共享体系。④自然灾害应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技术手段有限,自然灾害频发但无法形成准确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城市的永续发展将时刻面临自然灾害的挑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预测、应急和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还有待深化。⑤数字鸿沟。新技术的应用普及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拥有大量社会财富的阶层能够率先享受到技术红利,而老年人、低收入群体等在享受技术红利方面往往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且受限于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与城市管理能力的不足,技术鸿沟往往因缺乏有效的干预机制而不断扩大,从而加剧社会隔阂与贫富差距。⑥生态环境恶化。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产品包装垃圾等,将导致生态破坏加剧。⑦个体情感忽视。网络互动挤占亲密关系的空间,造成个体的凝聚力下降;网络谣言与网络攻击降低社会信任感,网络跟风效应导致沉默的大多数被忽视。虽然新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广泛存在的线上共享平台,但是受限于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更多的个性化情感和意见仍有待进行线下面对面的广泛调查与收集。


3 技术驱动下未来城市情景的构建


结合当下新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不确定性因素,可构建以下四大未来城市情景。


3.1 全景技术应用全面现代化发展

技术驱动下的未来城市存在着这样一个理想式的终极蓝图:彼时新兴技术已经在城市的不同场景中得到全面应用,同时技术的进步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经济跨越了已有的发展瓶颈,实现了全面的现代化发展,城市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高度。在此情景下,人们大部分的就业、生活服务需求可以居家实现,各种简洁智能的操作软件辅助工作、学习效率大幅提升;城市资源由不同的智能系统进行自动化调度分配;交通出行可以依赖于共享交通工具并实现自动化驾驶,从而使人们享受快速和舒适的交通体验;工厂主要依赖机器人代工和少数的管理人员运转;城市空间可以被精细化感知和监测,并实时显示在居民的可移动设备上;机器人和各种自动化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中,旨在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等。总体而言,如此理想式的未来城市情景将要求城市各类要素的高度统筹,虽然最终目标可能难以完全实现,但是这个过程将会推动跨学科城市研究的不断深化,也将重构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智慧化将在规划领域落地生根。


3.2 技术超前应用极化发展

由于技术公司对城市认识的不足和对新技术应用的过分乐观估计,部分未来城市会存在新技术超前应用的情景。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驱动城市在短期内快速发展,但是也会使城市面临极化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在此情景下,许多前沿但还不够成熟适用的新技术被盲目应用于城市之中。由于缺乏全盘统筹考虑和长期的规划安排,城市发展将会面临一系列资金短缺、地区发展条件迥异及底层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新技术应用难以逐步推广,最终只能在城市的局部空间范围( 如街区、交通枢纽和新城等) 进行新技术的应用示范,而无法真正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解决现实问题。总体而言,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在前期的顶层设计中需要更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介入,从战略层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并在相应的目标之下选择适用的技术。


3.3 选择性技术应用均衡发展

技术驱动下未来城市相对合理的发展路径是通过选择性的技术应用,使技术迭代与城市发展进程相耦合,从而达到均衡发展的态势。在此情景下,城市管理者需通过对地区实际发展条件做出客观判断,聚焦主要矛盾和问题,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新技术手段,如面向治安问题的天眼巡查系统、面向生活服务的线上政务、医疗平台及面向公共管理的“城市大脑”平台等,以最为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基础逐渐纳入更加多元的智能化技术,为数据汇集、社会普及和资源配置留出一定的缓冲空间和时间。总体而言,有的放矢的新技术应用具有更加稳定的发展路径,但是很多技术的选择往往服务于自上而下的城市治理需求,对于居民个性化的需求考虑不足,这也是秉承人本主义的城市规划需要不断强调提倡与促进改善的方面。


3.4 技术失灵问题加剧

新技术的应用不一定总是能为城市带来显著的正向效应,当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无法依靠技术解决时,僵化、表面、营销式的新技术应用将会面临失灵的结果,由此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反而加剧了城市问题。在此情景下,城市的各项设施与公共资源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线上服务平台仅有人性化的界面却无法从实际上获取相应的资源;建筑质量与周边人居环境质量过差,智能建筑技术也无法为居民提供宜居体验;各部门尚未建立起适应新技术的协作制度,“城市大脑”平台仅是对部分指标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无法进行城市统筹管理;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甚至面临停滞,居民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固化,能源利用缺乏新的突破,新技术只能提升一定的生活便利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等。总体而言,技术发展有其不确定性和瓶颈,应避免唯技术论,在技术失灵时,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应从加强政策干预与保障公众利益两方面为技术驱动下未来城市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4 面向未来城市情景的规划响应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日益复杂,追求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念与思想不断挑战着传统的城市规划工作,也给规划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尽管技术具有强大的驱动力,但其不确定性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城市情景的出现,而对于不确定性的计划与调整纠偏正是城市规划所擅长的方面,通过丰富的社会经验认知和提高多主体协同策划能力,城市规划将在技术驱动下的未来城市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基于此,以下根据四大未来城市情景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响应策略( 图2)。

图2 未来城市情景构建与规划响应策略总体框架


4.1 跨学科共促智慧规划编制

(1) 跨学科协作共建城市实验室。

新技术不仅驱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还驱动着城市研究领域各种新方法与新数据的探索性运用,尤其是LBS位置服务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研究转向精细化尺度与时空间维度,在此趋势下,新城市科学逐渐发展和建立起来,强调以科学观和普适性为城市研究的新理念,探寻城市真实的运行规律和发展逻辑。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与新城市科学的框架下,面向全景技术应用全面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城市情景,应当由城市规划牵头主动融合其他学科,跨学科协同建设城市实验室,并由城市实验室为未来城市的规划提供大量翔实先进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工具( 图3)。地理学、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作为实验室的学科主体,以城市空间问题为研究基础,由社会学与心理学提供理论方法,实现社会空间、地理空间与感知空间理论的有机结合;由测绘学与计算机科学提供前沿的技术方法,推动传统的空间统计向空间计算与空间智能转变,并在城市规划的语境下将定量分析的研究结果转换为指导城市发展的建议和目标。

图3 跨学科协作共建城市实验室


(2) 实现全周期智能规划编制。

当新技术融入城市各行各业,受限于传统行业瓶颈的规划编制也将转向全周期的智能化运行,从而大幅提高城市规划编制的效率,与瞬息变化的未来城市相得益彰。甄峰等人从信息化赋能、技术赋能与创新赋能3 个方面的综合赋能上创造性地提出智慧规划的基本框架,为规划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方法;孔宇等人则对智能技术在市县规划编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全面整体的梳理。综合已有研究发现,智能规划编制总体上主要分为智能感知与收集、智能分析与处理、智能评估及智能决策4 个方面( 图4)。①智能感知与收集。这是针对多源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再生产过程,通过射频识别、无人机技术、调研统计等各类先进技术对城市客观感知数据和居民主观意愿数据进行采集,构建一个庞大的基础数据库,并经过数据转换、数据修正之后达到数据入库标准。②智能分析与处理。这是新技术与城市分析紧密结合的过程,如融合遥感影像和街景深度学习进行多类用地信息提取,基于流动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镇村布局及关键要素配置分析,通过机器学习对城市空间进行智能评价,为“三线”划定提供依据等。这个过程最终要生成规划所需的统一底图,明晰用途管制、本底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③智能评估。这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改变传统静态的评估方式,实现动态的、量化的与可视化的规划评估,具体表现为利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规划模拟预演,提供多情景的规划方案;通过遥感督察与城市大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对经济社会、设施匹配、空间利用效率与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与调整。④智能决策。这是以互联网、物联网、调研问卷与访谈为支撑,将相关企业、社会公众、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的反馈意见进行整合,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一系列的决策方案,再由城市规划工作者进行相应的选择,最终生成合理的规划编制方案。

图4 智能规划编制方法和流程


4.2 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定战略目标

(1) 加强技术应用的顶层设计。

无形的新技术与有形的城市在逻辑转换过程中尤其需要科学、理性的顶层设计方案介入,这也是避免新技术超前应用、“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重要保障。顶层设计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新技术发展重点。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条件有选择性地引入相应的新技术,充分考虑大城市与小城市、新城与旧城、工业园与商业区等的发展差异,促进新技术的应用与城市的财政支出、规模等级、产业结构、功能布局相协调,如适用于小城市的移动互联网技术、适用于高新技术园区的人工智能技术、适用于工业园区的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适用于商业区的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等。②应用平台发展重点。在新技术选择的基础上会产生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应用平台,包括规划建设平台、设施服务平台、产业服务平台、环保服务平台、安全监管平台和智慧政务平台等,明确平台已有的数据基础和发展目标,按照近、中、远期有序部署相应的平台建设计划。③落实保障内容,从空间保障、运营保障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有序引导新技术的应用。在空间保障方面,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来优化城市运行效率,在各个不同空间采用对应的技术来保障城市新技术应用的落地;在运营保障方面,要纳入不同的城市主体,构建合理的投入—盈利体系,尤其是要加强产、学、研的转换效率,促进新技术应用与城市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实现新技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制度保障方面,要制定部门协同、人才引进和评估考核等方面的机制与政策,打破技术应用的制度壁垒,严格监管新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

(2) 合理制定城市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多元主体间达成的合作共识,新技术的有可为和不可为同样需要嵌入城市的具体战略目标之下,从而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未来城市的战略目标选择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8 个方面(图5):①整洁有序,强化“城市大脑”平台建设,提升市容环境和综合管理水平;②生态宜居,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要素的保护,探索机器人环境巡查技术的应用,加快促进城市资源集约利用,大力发展智慧电网技术;③风貌特色,加强城市整体风貌的塑造,与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风貌相协调,同时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④交通便捷,发展通达便利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智慧交通和出行智能规划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水平;⑤健康舒适,线上线下共同完善社区服务,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⑥多元包容,面对不同人群加强移动互联网平台的适宜性改造,增加城市共享空间,提升对不同城市群体的包容度;⑦安全韧性,利用人工智能预测技术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等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风险防御水平,促进机器人参与灾后营救重建工作,从而加快灾后城市恢复;⑧创新活力,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学习和虚拟现实体验等激发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人口的集聚和产业活力的提升。总体而言,当城市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选择了相应的战略目标之后,也就锁定了相应的新技术应用重点,从而能够使技术应用与城市发展相契合。

图5 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体系


4.3 促进技术应用与居民需求有机耦合

(1) 丰富居民的时空间活动体验。

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活动碎片化、多任务处理及出行智能化的趋势,这也对城市时空间的利用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时间的合理规划,要充分归纳总结城市居民个体日常的出行规律,生成不同出行特征的人群画像,进而根据出行时间序列优化城市空间的资源要素配置,同时为不同画像的居民提供定制化的出行决策方案,促进以人为中心的社区生活圈的落地。其次是空间功能的优化重组,一方面由于线上服务将会替代部分传统的城市商业空间,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导致停车场用地的部分空置,规划可以将部分闲置的城市空间进行有机更新,从而增加更多的共享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快人车分流,实现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再次是空间的重新选址,要充分考虑时空间压缩效应,有效疏解城市中心土地绩效较低的产业空间,推动其向城市边缘地区部署,注重物流设施与交通设施的邻近性,加强住房供给保障,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最后是空间功能的柔性化,要增加城市用地功能可调整的弹性空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城市空间功能的多元性,创造丰富的“数字景观”,比如旅游景点的虚拟现实体验可以使人们在沉浸式空间与实体空间中感受“历史”与“未来”。

(2) 促进公众共同参与城市规划。

随着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与城市总体发展相协调,自下而上的居民反馈与技术调整成为重点发展内容。一方面,要借助新技术为公众提供新的参与手段,比如将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的实时路况信息引入行人导航系统,促进公众共同参与城市交通管理;通过社交媒体挖掘公众对于公共设施及服务的评价,辅助政府进行针对性的设施配置与服务改善;在社区的规划中构建智慧参与式感知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自治效能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城市空间中人的智能感知,利用人物摄像头、LBS和APP、环境监测仪与红外线摄像头等充分感知城市空间中人的心理感知、生理变化、行为规律及社会经济属性等,进而通过分析活动—空间的耦合关系来探究城市空间优化的策略。总体而言,未来城市将改变以往城市规划中公众被动参与和无效参与的现象,实现公众主动参与、实时参与及无接触参与等,从而得到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和整体需求间的最优解(图6)。

图6 未来城市公众参与模式


4.4 加强政策干预与保障公众利益

(1) 加强政策干预作用。

技术失灵的问题主要来自技术的有限性及不合理应用,技术本身是没有价值观的,而城市规划可以赋予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正确价值观,因此在未来城市技术、政策与人的协同治理中,应当加强政策干预以引导科技向善,从而填补技术失灵的空白地带( 图7)。首先,需要明晰技术的阶段性发展上限。规划师需要以理性科学的眼光看待新技术的应用,在面对城市具体发展问题时对新技术的解决效果有相对合理的预期。其次,对于近远期新技术无法解决的体制机制、社会公平、自然环境等问题,则更多需要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来解决。因此,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在治理混乱的空间、事项上进行重点的规划政策干预,促进多元主体达成理性共识,形成具有积极行动的共同体,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

图7 未来城市技术、政策与人协同治理模式


(2) 充分保障公众利益。

以人为本是我国进入信息化和城镇化下半场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人的需求得到恰当的满足,城市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均衡、生活水平提高、人居环境舒适美观及管理服务人性化4 个方面。为了充分保障公众利益,城市规划应以维护公共安全、守护公共资源和提供公共产品为行动重点,及时进行规划评估,并对公众利益的损害或提升方面进行反馈,从而在政策层面及时调整新技术应用方向。规划师则要善用、会用新技术工具,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强化城市分析的科学性,加强新技术应用与城市规划实践之间的逻辑转换,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另一方面要根据公众利益需求对城市发展的不同环节进行相应的场景构建,引导新技术在特定的公众利益保障场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未来城市情景不是一种固定的完美状态,而是一种应该随着人们的需求和城市系统的变化而发展的理想状态,通过城市规划的积极干预有助于将理想化的未来城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上。可以看到的是,新技术应用、制度创新正在加速驱动当前城市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探讨技术驱动下的未来城市发展情景和规划工作重点值得关注。从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学界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未来城市的综合研究、对智慧城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引导发挥技术创新对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共享和融合的系统性支撑作用,通过智能化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此外,未来城市研究与实践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更多地与其他学科合作,充分应用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可视化与城市模拟及数理模型等分析方法。今后,期待更多学科的从业人员和学者能够关注与研究未来城市,尤其是对空间与人文尺度的深入研究。

新媒体编辑:苏子语

审读:王青

终审: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21年19期

技术驱动下未来城市情景与规划响应研究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编制的新需求与应对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再认识与改革方向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构建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