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地理》2020年第11~12期刊文精选

辣妹子 经济地理杂志 2022-04-25

导语

为了全面提升期刊的综合服务能力,在着力出版好每期杂志的同时,去年11月底《经济地理》杂志社还承办了第五届全国资源科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原计划在今年1月22-26日召开的“第二届《经济地理》优秀青年学者发展论坛”和“首届学术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论坛”,也因为近期疫情的原因拟延期至3月下旬举办。在这段寒假和春节与家人欢聚的闲暇里,在配合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安静地读读书,看看期刊最新刊出了哪些成果,以充实我们的时光。《经济地理》2020年第11-12期共计刊出了52篇论文,现先精选出其中的16篇与大家先行分享,所有全文则请自行前往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我们期待着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与您相聚,祝各位冬安。

辣妹子


摘要

采用四步法对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融合校正,得到1995—2016年黄河流域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结合省级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多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利用构建的估算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省级、市级、县级和栅格级对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融合校正模型拟合优度为0.8354,满足精度要求;多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8482,精度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17.25%,估算模型有效。②碳排放量呈现出显著连片扩张趋势;碳排放量较高省份为内蒙古、山西和河南;较高城市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和内蒙古。高碳县域基本维持在四川广元和内江,山西太原的清徐县,内蒙古的乌审旗和准格尔旗,山东枣庄、济宁和济南。③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省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增长幅度最大;省级碳排放仅有甘肃呈现出LL集聚格局;城市聚集态势由内蒙古和山东的高碳聚集区以及甘肃和青海的低碳聚集区引起;县域聚集态势由高碳聚集区和低碳聚集区引起。


摘要

基于交通设施建设评价、外部可达性和内部联系紧密性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交通设施支撑能力并提出优化。结果发现:①研究区交通设施建设得分整体较低,具有东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异性,各县铁路、机场建设情况差异明显,部分县到机场的交通衔接极为不便;②主要客源地经地面交通到研究区的可达性较差,经航空运输的时间成本的县域差异明显但可达性改善效果突出,经不同交通方式的时间成本均呈自东向西递增的空间特征;③国家公园群内部联系不够紧密,但航空运输对远端国家公园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色林错普若岗日、黄河源、海西盐湖等具有相对较好的节点潜力,基于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分别能够形成邻近、串联、飞地型的优先、潜在国家公园分组。总的来看,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既有交通设施支撑能力或难满足其发展需求,应在注重区域主体功能和生态安全的根本前提下,基于区位与需求,加快地面交通干支线建设、优化不同交通方式衔接、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增设多种通用机场及优化航线网络,发挥交通设施对其建设发展的支撑作用。


摘要

消费发展具有时代特征,既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又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文章运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面板计量、地理加权回归等多种方法,探索2005—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消费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消费水平重心在上海、南京、杭州构成的三角区域内向西移动,与区域中心距离有所缩短,区域差异逐年缩小;消费水平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呈现出以上海—南京沿江带为主导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水平、服务业占比、工业化率、人均财政支出、人力资本水平等对当地消费水平有正向影响,前三者对消费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各因子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


摘要

合理的产业类型选择与产业布局形态,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长江经济带2006和2018年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例,通过主导产业字段提取,构建主导产业语料库,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其主导产业的类型演化进行分析。在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核密度、最邻近指数对不同产业发展类型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机械与装备制造长期保持主导产业核心地位,同时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传统产业地位下降,产业升级态势明显。②国家级开发区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领,东中西部区域间产业分工有所优化。③产业布局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但表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趋势。④不同产业发展类型的空间集聚形态与扩散路径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散强度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弱。


摘要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渗透,零售业态不断更新迭代。目前,新零售这一新兴业态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逐渐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推动城市经济弯道超车的切入点。基于演化理论视角,对中国新零售空间的分布格局与区位选择机制展开研究,并得到以下结论:①中国新零售空间的分布整体呈现出不平衡发展格局,东部沿海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内陆水平较低;②部分市域在原有良好的城市零售基础下,新零售空间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也有部分市域借助新零售这一新经济要素迅速崛起,实现了排名等级的跃进;③不同新零售品类基于不同的营运特性,其空间分布呈现异质性,具有各自的布局偏好;④新零售空间的区位选择既遵循了路径依赖的演化特征也为部分地区提供了区位窗口机会,是城市与区域原有发展基础、科技创新特质和政企引导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要

文章通过采集网络开放数据研究产业空间的扩展过程,以汕头市澄海区中部地区为例,总结乡村型半城镇化地区产业空间扩展的阶段特征,分析产业空间演化对乡村型半城镇化地区发展转型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乡村型半城镇化地区的产业呈现企业数量的加速增长、企业形式的灵活化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趋势,产业空间扩展经历了点式圈层扩展、带状轴向延伸和多中心强化与块状切入三个阶段。产业空间经历了家庭作坊、工业园区与新业态空间的演化,通过促进人口、资本与土地等要素的城镇化,引领了半城镇化地区的功能转型与品质提升,内涵式发展将成为半城镇化地区转型的重要方向。


摘要

非主粮包括豆类、薯类、高粱、谷子、燕麦等众多粮食品种,促进非主粮的生产有利于稳定我国粮食自给率,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粮食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文章运用区位基尼系数法、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了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空间集聚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集聚水平不断上升,不同非主粮品种的集聚水平呈现出豆类>其他杂粮>薯类的变化特征。②北方5省和西南4省市是我国非主粮生产中心,其豆类产量合计占全国豆类产量的71.8%,薯类合计占65.4%,其他杂粮占61.2%,左右着国内非主粮的供给量以及对国外的依存度;比较而言,广大中东部地区非主粮生产则不断萎缩。③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非主粮生产的基本格局,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格局,而人口与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化发展则推动着非主粮生产格局的持续演变。


摘要

文章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析长江经济带129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非遗在各省、市上有明显差异,整体具有空间聚集的分布态势,呈现“三核两带”的“人”字形分布结构。从类型来看,曲艺、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集聚特征最明显;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民俗类有较强集聚性;传统医药类集聚性较弱,趋于随机分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在区域内集聚程度最弱。长三角地区是所有类型非遗的高密度核心区,黔东南地区和鄂湘黔渝交界也有大量非遗集中。社会经济环境中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文化和人口对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较大,而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维度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更为显著。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优化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布局及保护开发的建议。


摘要

乡村地域系统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政策五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文章在对乡村地域系统概念内涵和结构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软件Vensim PLE,构建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情境模式下系统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演化趋势,以期为乡村多功能协调和振兴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目前的乡村发展模式虽然能创造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但由于城镇化增长速度过快,可能带来结构性失业、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城镇化增长速度可在当前1%的基础上适度放慢;乡村单纯的农业生产已无法满足资源节约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是提高乡村生产水平、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合理及时的调控政策是保障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防线,未来可通过调查、模拟研究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保证政策子系统得到及时反馈。


摘要

国家减排目标和政策的落实需要城市的深度参与和有力执行。但是,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空间分异性,且驱动因素及其贡献度各有不同。文章综合运用排放系数法、变异系数法、K-means聚类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城市尺度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与驱动因子进行探究,结论如下:①中国城市层面的CO2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异性较为显著,而排放量的空间分异性相对较小,且以非资源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城市间差异最大。②能源强度是资源型和北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城市经济规模是非资源型和南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其他驱动因子的决定力排序和决定力大小则各有不同。③产业结构及其高级化水平对各类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决定力均较小,城市经济密度对资源型和北方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决定力较小。④影响资源型和北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关键交互因子均包含能源强度,而影响非资源型和南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关键交互因子比较复杂,不存在对城市二氧化碳空间分异格局起关键性决定作用的交互因子。⑤一些决定力微弱的因子在与其他因子叠加后,会产生非线性增强,会显著提高其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决定力水平。


摘要

构建了城乡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趋势面分析等研究方法,定量测度了环首都地区1995—2015年的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对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以2000年为拐点,先减后增,但总体水平均较低;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呈现波动增大趋势,其中北京市和环京3市两类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环首都地区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环京3市内部差异大于北京市内部差异。②从空间演变来看,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的高水平协调区以北京市为中心呈现空间极化态势,低水平协调区长期布局在保定市范围内,呈现一定程度的低值锁定现象,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③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乡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城乡收入差距、交通通达性是影响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北京市和环京3市两类地区城乡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核心因素存在时空差异性。


摘要

基于石油安全视角,以原油进口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原油进口依存度、多元化指数及集中度探讨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的时序动态特征,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刻画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其中的问题。结果表明: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先下降再上升,大体呈“V”字形,预测发现2019—2040年依存度仍将缓慢上升,到2040年达到81.63%,原油消费仍将主要依赖于进口。②1993—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虚多实少”,原油进口集中度虽小幅下降但仍处于较高值,从平均值来看整体为中(上)集中寡占型,受原油进口大国的牵制很大。③1993—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贸易重心愈发趋近全球原油产量重心,有利于保障原油需求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原油进口贸易重心往西北方向偏移,重心持续外移降低了原油进口的经济性;原油进口贸易愈发分散,但多元化效应没有凸显,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国家和俄罗斯,主要来源地政局不稳使得进口风险依然存在;原油进口空间分布方向转为西南—东北,中国在美洲国家进口的原油越来越多,提升了运输的安全性。最后从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巩固和加强与中东、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合作,系统评估自非洲进口原油的供应和运输通道风险,推进与美洲国家合作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保障中国石油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摘要

基于2006—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市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法测度中国海洋三次产业的经济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三次产业静态效率值绝大部分低于1,存在效率缺失的状况,纯技术效率水平偏低,规模发展相对不足。海洋三次产业TFP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4%、2.8%、0.9%,技术进步对海洋三次产业TFP的提升作用明显。②海洋三次产业TFP增长率变动规律可划分为持续下降期、波动调整期和平稳上升期。三个阶段的海洋经济发展依次受到海洋政策制度、要素驱动作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③海洋三次产业TFP增长率及对经济贡献率呈现出显著的部门差异和地区差异。从部门看,海洋三次产业TFP增长率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24.8%和6.1%,海洋第二产业对投入要素依赖较小。从整个沿海11省市来看,辽宁、河北、山东和海南海洋第一产业TFP增长率及其贡献率较高,辽宁、河北、天津和上海海洋第二产业TFP增长率及其贡献率较高,河北、山东、上海和浙江海洋第三产业TFP增长率及其贡献率较高。④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海洋二、三产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但对海洋第一产业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明显,陆域经济水平、区位优势对海洋第二产业经济效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


摘要

以海南省18个市县作为空间样本,基于定向政策矩阵构建区域会展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并对海南省18个市县会展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①海南省各市县产业竞争力、发展潜力、整体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差异明显,呈两极化趋势,即海口、三亚是全省会展业发展水平较高、会展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的两大城市;②会展业发展类型可分为领导型、努力发展型、剥离型三种,剥离型又包括轻微剥离型、部分剥离型和完全剥离型;③通过分析海南省各市县会展业的发展类型,确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最终为海南会展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摘要

生态移民村是一种特殊的乡村类型。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宁夏固原市“十二五”7个生态移民村为例,采用2018年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参考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获取社会空间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三元空间辩证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综合方法,剖析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和表征的空间及其耦合特征。结果显示:①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是政府、社会组织、村委会、农户(搬迁户)和原住民及其相互作用。②生态移民村空间的实践表现为迁入区宅基地、道路、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村委会、蔬菜大棚、养殖场、耕地、草地、园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其中房屋建筑区面积增量最多,二营村33.22公顷、闫堡村26.03公顷、沟圈村25.52公顷、田坪村12.30公顷、串河村10.82公顷、兰大庄9.68公顷和红土村2.19公顷。③生态移民村表征的空间出现搬迁前后农户类型、消费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显著变化,“熟人社会”结构的打破和“空心化”现象对生态移民村的振兴提出了规划预警。④生态移民村空间生产耦合度居于0.3~0.5之间,总体耦合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之间,其中田坪村(0.49)>闫堡村(0.48)>串河村(0.47)>沟圈村(0.46)>二营村(0.39)>红土村(0.36)>兰大庄(0.34)。表征的空间在三元空间耦合中贡献最低。


摘要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康养旅游地建设是旅游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问题。文章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分析法分析我国康养旅游地空间布局,进而结合熵值赋权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从全国尺度看,康养旅游地呈现以长三角城市群、太行山豫晋冀边区和喀斯特高原贵渝川边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和“沿线、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与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特征;②从省域尺度看,除贵、琼、苏三省为稠密均匀型,其他省份康养旅游地分布多呈稠密集聚型和一般均匀型;③康养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解释力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交通运输能力、自然资源禀赋、潜在康养人口、环境质量状况、旅游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其中,旅游投资水平在各因素合力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明我国康养旅游业还处于靠投资拉动的初级阶段。


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我们一起,携手共创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美好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