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邻里发生纠纷,大臣用一首诗巧妙化解矛盾,更成就一处旅游景点

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
2024-09-14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在清朝康乾盛世的历史画卷中,张廷玉这位汉臣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面前备受恩宠,位极人臣,且在去世后成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更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的成功,除了自身出色的能力之外,也与张家良好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这一点,从他的父亲张英处理一件家事中便可见一斑。
张英自幼聪慧,27 岁考中举人,康熙六年进士及第,被选为庶吉士。此后入值南书房。
性情温和,为人谦逊的张英,进入官场后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图虚名,无论是处理朝政大事,还是对待百姓疾苦,他都尽心尽力,力求做到最好。

凭借着卓越的才华和勤勉的工作态度,张英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先后担任《国史》、《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等多部重要典籍的总裁官,还曾担任会试主考官。
康熙帝对他评价极高,称他 “始终谨慎,有古大臣风”。
张英不仅在从政方面表现出色,在齐家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智慧。他深知良好的家风对于家族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张家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睦的家庭氛围。

张英的老家桐城,他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

有一次吴家建新房时,想占用这条巷子,张家人自然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了县衙。
张家人认为自己有理,又不想在这场纠纷中吃亏,于是千里传书向在朝中当大官的张英求救。

张英收到家书后,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势去打压邻居,而是以一种平和、智慧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
对此他批诗一首: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千里修书只为墙”,点明了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一堵墙,两家便产生了如此激烈的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与人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
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时,会发现这些小事往往并不值得我们如此大动干戈。

“让他三尺又何妨”,体现了张英的大度与豁达。他认为在面对矛盾和纠纷时,我们应该学会退让,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
让三尺之地,看似是一种损失,实则是一种智慧。这种退让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还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句话则用长城的存在与秦始皇的消逝作对比,传达出了名利皆为过眼云烟,不必执着于一时得失的道理。

秦始皇当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妄图永保江山。秦朝最终还是灭亡了,秦始皇也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相比之下,一堵墙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张英的这首诗传到老家后,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 之名由此而来。

“六尺巷” 不仅成为了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象征,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见证。
张英的言传身教对子孙影响深远。他以自身的品德和行为为榜样,教导子孙为人厚道、谦恭低调。
在父亲的影响下,张廷玉进士出身,才干出众。他继承了父亲的为官之道和为人处世之法,在清朝官场成就了一番辉煌。

六尺巷因为它所承载的宽容、礼让、和谐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已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如今六尺巷更是一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曹操最有名的三句诗:一句成酒鬼口头禅,一句成无数人座右铭

《西游记》中孙悟空写的一首禅诗,道尽人生真谛,点醒无数人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风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