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鉴文明》致敬中西文明互鉴:美美与共,总有和鸣

华平 光华锐评 2023-06-30

击蓝字 关注我们



真正的好节目,总是自带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西方文明怎样相遇、交流、互鉴,如何彼此激荡出“燃炸”的创意,又留下了哪些传奇与佳话?这是每一个对文明演进保持好奇和觉察的现代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季播文化节目《遇鉴文明》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正式开播,对于这些问题,交出了一份独具创意的答卷。

作为国内首档主打中外文明互鉴的节目,《遇鉴文明》从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大花园,甄选十二组中外经典文明符号同框互鉴,既为观众带来了身心愉悦的审美享受,又提供了宝贵的认知提升。


更重要的是,节目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精神,聚焦中外文明互鉴的重大命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范儿,又凸显全世界文明之间的互鉴与和鸣,承载起一档文化节目的情怀高度与责任担当。



立意高远

互鉴,是直击灵魂的遇见


《遇鉴文明》最突出的标签,是准确切中了世界文明对话与交融的重要趋势,并且直击大文明之间的“灵魂碰撞”。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过去的两三千年来看,受制于地理距离、技术、文化、组织形式、社会和意识形态等限制,中国与埃及、希腊、古罗马以及两河流域等“大文明”之间的联络并不算密切,甚至许多时候,文明与文明之间的接触,往往是从冲突、摩擦、不适应开始的,经历长期而激烈的磨合,才有可能形成稳定、深入的理解。
在《遇鉴文明》首期节目中,透过历史的构成,观众们会发现,西洋钢琴和中国民族音乐之间,经历了相遇、沟通以及融合的历程,才一步步达成了西方音乐方法与中国音乐风格之间毫无违和的“美美与共”


如果说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沟通、理解与相互认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因为人类作为同一个物种,从底层决定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可以从彼此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里,发现共同的生存挑战和发展问题,寻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答案。
习近平同志也曾引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来表达不同文明间相互借鉴学习的价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站在这个高远的立意之上,《遇鉴文明》既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切片,又为“和而不同”的宏大文明图谱,添上了一块多彩的拼图。

基于立意表达,《遇鉴文明》在文化品质上做足了功课,节目分为“遇鉴之缘”“遇鉴之路”“遇鉴之美”三大篇章。
每期节目精选一中一外两个文明符号,包括故宫与卢浮宫、国画与油画、瓷器与玻璃器、古琴与钢琴、京剧与歌剧、中餐与西餐、茶与咖啡、中国家具与西方家具、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中国传统舞蹈与西方芭蕾、中国诗词与西方诗歌等等。
这些文明符号无不具备高度的艺术性、对比性、典型性、代表性,彰显了这档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
《遇鉴文明》以百姓喜闻乐见的界面和形态,抒发了中国电视人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追求。


多维视角

“知识获得感”与“审美体验”双向奔赴


把一档电视节目做好看并不难,难的是不仅好看,还能为观众带来智识的提升——而《遇鉴文明》恰恰触达了这条“品质金线”, 完美地实现了“知识获得”与“审美体验”的双向奔赴。
如何让观众对光辉灿烂的中外文明成果感受得更为真切?
以首期节目为例:节目中讲述了40多年前古琴与钢琴上演的一场“太空之缘”——1977年,“旅行者”号探测器将一张名为《地球之声》的金唱片发射到太空。唱片收录的27首曲目中,有一首古琴曲《流水》和一首钢琴曲《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
节目现场播放了这两首曲子的片段,以现代感的视听呈现,跨越时空地还原了这段突破人类想象的奇缘。美妙的旋律伴随着专家的深情讲述,为观众全方位展现了音乐中的古今之变、中西交融。
这样震撼人心的设计和呈现,在节目中俯拾皆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讲述《地球之声》金唱片的奇妙之旅
《遇鉴文明》不仅挖掘了许多难得一见的一手考古资料,还创造性地将文物、图片、传说、访谈等进行“故事化”处理。
首期节目选取了中国古琴与西方钢琴作为“题眼”,它们既是寻常百姓熟悉和喜爱的文明符号,拥有非比寻常的文化地位,背后又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典故,可谓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绝佳代表。
节目通过诗意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琴考究的形制、式样、选料、韵味、设计哲学,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同时,高屋建瓴地介绍了古琴怎样融合自然万物的一切美好。
古琴的雅韵如何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和升华?它又怎样影响了孔子、陶渊明、苏轼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墨客?
节目让观众深刻地理解到,古琴的文化影响力为什么能够绵延3000年而不绝。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鹏现场演奏《鸥鹭忘机》
同时,节目还用娓娓道来的语调,配以钢琴演奏会的高雅画面,举重若轻地勾勒了钢琴在短短300年的历史内,怎样不断自我迭代,不断吸引各国人民的追捧和热爱,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乐器。
节目完美地梳理了中国古琴和西方钢琴的形成机制和历史变化,揭示了这两种艺术之间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如何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上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对观众来说,邂逅《遇鉴文明》这样一档节目,犹如实现一场“知识获得感”与“审美体验”的双向奔赴,这种绝佳的双重体验,是创作团队奉送给观众独此一份的体验。
总而言之,艺术化呈现东西方文明背后的历史往事、人类记忆,让严肃文化与电视传播得以完美融合,《遇鉴文明》这档节目做到了。



创意精妙

用“沉浸感”秀出文化传播力


如何让中外艺术珍品从相互遥望到贴近互鉴,让美与美的遇见流动起来,让观众真切感受其价值与魅力?
对此,这档节目秀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之道:沉浸感。这也是《遇鉴文明》攻下的另一处品质高地。
从首期节目中,“环屏+移动科技大屏”的演播室舞美设计,让观众们感受到这档节目开创性的特色:通过4K超高清拍摄AR虚拟技术的赋能,配合创意表演、国际连线、外景短片等多种综合手段,在镜头中打造出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

据悉,作为节目的重磅亮点,多期节目将借助AR技术手段进行精彩呈现。
比如说,节目将可与《清明上河图》媲美的《姑苏繁华图》进行“梦幻重现”,让古苏州的街头景象生动地流转在观众眼前,营造“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让观众隔着屏幕,依然能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当然,一档好节目更少不了“高人”的加持。
《遇鉴文明》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故宫博物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等权威人士请进演播室,通过这些“神仙嘉宾”的现场采访、对谈、独白,为观众切换到“行家视角”,细细品鉴艺术珍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文化价值、情感故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讲述古琴之于中国人的情怀寄托
嘉宾们视角与观点的多彩纷呈,成为节目的一大看点。
如在田青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古琴的构造顺应了大自然的规律,蕴含了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了一年的365天;古琴的底部有两个出音孔,一个叫“龙池”,一个叫“凤沼”,寄予了龙凤祥瑞之意。
再如于丹对于古琴和钢琴的激赏,“先有了生命的表达,才有了古琴和钢琴的演绎这是一生的相伴相随”、“从人文的意义上,音乐是人类永远的陪伴,因为音乐在人心里”的感叹。
还有,学者薛吕讲述“不可移动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艺术家王沁展示自己的玻璃艺术作品《乌有园》等。
多领域多学科的呈现与表达,为观众打开鉴赏力与想象力的丰富层次感。
此外,节目还对总台主持人任鲁豫进行了创造性的“妙用”,把主持人的角色演变为 “引路人”,让观众跟随他的视角和讲述,一起沉浸在一场文化盛宴的深入探索和享受中。
由此可见,《遇鉴文明》的投入规模、制作难度都可想而知。
据悉,节目组历经了近一年时间的策划与筹备,克服了重重困难,横跨7个国家、国内14个城市的拍摄,共邀请全球近60位中外权威文化学者、文明互鉴者参与节目,嘉宾学术权威性之高、涉及领域和范围之广,开创了一档全新的极具人文深度、文化标识度的综艺节目,更是对“科技+艺术+文化”深度融合理念的一次破圈诠释。
《遇鉴文明》是中国电视节目向“大文明” 融合互鉴的一次致敬,尤其是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样一档节目的高光亮相,还原中西文明互鉴的本来样貌,激荡相互沟通的更多可能,其意义可谓愈加深远。让我们锁定这档节目,一起感受人类文明的精彩和鸣,美美与共!



更   .   多   .   精   .   彩


往期推荐

王蒙:我有一个光明的底色

李路:说不尽烟火“人世间”

郑晓龙:任何题材都能讲出好故事

高希希:细节是历史的表情


监制 |  唐晓艳

编审 |  刘   园  张凌云  王祥臣

编辑 |  刘   波  任健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