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专业调整,这道题该咋解?

观海 重庆瞭望
2024-09-08

日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指明了方向。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当下,不少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问题。比如一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再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既要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大众就业期望,又要考虑专业建设所必需的基础和条件。方向该朝哪走,步子要迈多大,值得探讨和深思。

▲日前,四川大学宣布一次性拟撤销31个专业。图为该校望江校区大门。/川观新闻
针对部分高校撤销专业,有网友打趣道: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所读的专业成了“404”。

事实上,高校专业调整,并非“应急之举”。此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总的来讲,高校专业调整优化,既是国家战略需求的“风向标”,也是就业市场变化的“晴雨表”;既是科技进步与教育理念更新的催化剂,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驱动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国家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专业设置必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进行调整。

日前,四川大学宣布一次性拟撤销31个专业,数量之多,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除了撤销相关专业,四川大学还拟申报1个新专业——生物质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支撑制革、制浆造纸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又能适应新兴生物质产业发展未来需求。

还有,最近重庆交通大学拟预备案的5个新专业,包括智能车辆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数字经济等,也均为当下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领域。

高等教育,一头连着产业经济,一头连着就业民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方向。同时,产教融合的趋势,要求教育体系与产业发展、就业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下,部分高校积极增设与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紧密相关的专业。比如,在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就新增设了“数字经济”专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明显,这种趋势让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与创新。

同时,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升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愈发注重学生兴趣和潜能的挖掘与培养。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发布通知,2024年拟撤销7个本科专业。图为该校学生参加比赛。/西南交通大学

现实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比如,盲目跟风,忽视自身特色。不少高校在进行学科设置和专业调整时,往往容易盲目跟风,“什么热上什么,什么火追什么”;又或者贪大求全,“既要又要”,不顾自身情况,盲目追求建设所谓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忽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樊华强表示,当前部分高校存在忽视现有师资配备和教学资源的现象,即不根据需求侧考虑供给侧,盲目开设热门专业,导致招生规模过大、办学质量下滑、专业内涵缺失、同质性倾向严重,最终出现“热门变冷门”的问题。

比如,重增设轻撤销,专业结构失衡。部分高校在学科专业调整过程中,侧重增设新专业,忽视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专业的撤销。这种“只增不减”的做法,容易导致专业结构失衡,一方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景。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姚琳在接受@重庆瞭望 采访时指出,现实中,有部分高校过于依赖传统专业,忽视新兴领域的发展,导致专业调整撤销阻力较大,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也产生脱节。

比如,行政干预过多,决策过程不透明。专业调整涉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必须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一些高校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决策程序不规范、论证不充分,甚至存在行政干预过多的情况,不仅难以保证专业调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可能引发师生不满和社会质疑。

再比如,被短期利益蒙蔽,缺乏规划统筹。高校专业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然而,个别高校在专业调整时缺乏长远规划,导致专业调整碎片化、随意性强。

姚琳表示,部分高校在专业调整时缺乏系统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就业前景。有的高校与产业界、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关起门来搞建设,专业调整缺乏外部的有效反馈和指导。

▲专业调整与就业息息相关。图为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春季)就业大型双选活动现场。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7月19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

可以预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高校专业调整力度还会不断加大。

设置调整学科专业,并非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场关乎教育未来与人才培养的深刻变革。要答好这道题,务必思路明确、条理清晰,确保每一步调整都精准对接时代需求。

上接“天线”——准确把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

高校应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增设包括国家安全学、电子信息材料、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在内的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国家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还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比方说,增设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学科专业,对于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高校还需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这就要求强化地方统筹,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鼓励并支持地方高校增设如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智慧农业等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自提出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来,重庆各高校积极响应、动作频频,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56个本科专业点。此前内蒙古科技大学新增“稀土材料与科学”专业,也是旨在服务包头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目标。

下接地气——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做优做强特色专业。

“下接地气”意味着高校需走出象牙塔,积极与企业、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和沟通机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趋势。这种深入的互动,不仅可以让高校及时捕捉人才市场的最新动态,还可以为专业的设置、调整或撤销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经验。

姚琳指出,要鼓励高校设立跨学科专业,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流与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优先支持有潜力、有特色的专业,同时适时淘汰不符合发展需求的专业。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开展实习实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建立健全专业评估体系,定期对专业设置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确保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

高校专业调整,关乎教育之根本,连接社会之需求。在调整与优化中,需把脉时代脉搏,以前瞻视野布局专业“版图”,以灵活姿态应对市场变迁。如此,方能确保教育之树常青、人才之泉不竭,进而为社会进步与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输送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


责编丨王祥
责校丨程正龙 伏一晨 实习生 李青霖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一把手”要当好改革“施工队长”

●  惩治教师性骚扰,不唯快与慢

●  这场“硬仗”,重庆如何打好下半场?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