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分析》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 哲学分析 2023-03-12


·哲学专题讨论·
Philosophical AnalysisFIRST FROST



中国哲学的分析化与分析哲学的中国化



编者按: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西方哲学思潮,也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要标志之一,逻辑分析方法则是这一思潮留下的重要哲学遗产。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肇始就与分析哲学有着密切联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被视为运用分析方法重建中国哲学的开山之作。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似乎仍面临着“中国哲学的分析化”或“分析哲学的中国化”的学术路径选择。如何理解分析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中国哲学是否可以分析化?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哲学界的特别关注。鉴于国内哲学界对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期专题特别邀请了四位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的分析化和分析哲学的中国化问题,从历史、理论和方法等不同角度对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意义加以探究,以期引起国内哲学界更为广泛的讨论。



“中国哲学分析化”何以可能?
——一种哲学方法论的考察



摘 要:“中国哲学分析化”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始终是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中国哲学分析化”的关键在于“分析化”。在当代哲学中,分析方法有许多不同形式。这里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指概念分析和语义分析,通过对哲学概念的语义与用法的分析,揭示哲学概念的多重含义。从中国哲学分析化的问题出发,在哲学方法论上更需要强调的是整体论思路和先验论证的方法,前者为我们提供了具体问题分析的整体框架,后者则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哲学论证与其他知识论证之间的重要区别。中国哲学研究应当从方法论高度重视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由此重新建立中国哲学的问题框架。

关键词:中国哲学;分析方法;哲学方法论;整体论;先验论证

作 者:江怡,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中国哲学家能够从分析哲学中学到什么?



摘 要:分析哲学不是有连续历史的一些学派和一场运动,也没有一套共同分享的哲学议题及其哲学立场,而是发展了一种做哲学的特殊方式,其突出特征在于其方法论方面:追求真理和知识,尊重科学和常识,运用逻辑和反思语言,避开宏大议题和哲学体系,注重清晰和精确,强调论证和辩护,投身学术论战,由此把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中国哲学家可以从分析哲学那里学习如何做哲学,例如:淡化学徒身份,开启对话模式;少做宏大叙事,多做具体研究;少用修辞手法和材料铺排,多构造一些翔实的论证。通过学习分析哲学的方法论,或许我们能够把当代中国哲学做得更好。

关键词:做哲学;哲学问题;独立研究;对话模式;论证;辩护

作 者:陈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人文社科讲席教授,2018年当选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



何谓“分析哲学的中国化”?
——以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逻辑重建为例



摘 要:“分析哲学的中国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狭义不包含“中国哲学的分析化”,而其广义则包含之。所谓“中国哲学的分析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哲学应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表述出来,不求改变原意,只求表述得更为清晰和有条理。狭义的“分析哲学的中国化”是指应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重建中国哲学,保留其核心观念的同时有所创新和发展,以致形成新的哲学体系。广义的“分析哲学的中国化”则把二者作为先后两个阶段,其内涵更为丰富和完整。这里的“分析”指逻辑分析的方法,是一切理性哲学的基本特征。冯友兰于20世纪30—40年代通过逻辑分析而把中国的旧理学重建为“新理学”,与金岳霖等人一道开启了分析哲学中国化的广阔前景,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国哲学;分析哲学;新理学;逻辑分析;冯友兰

作 者:陈晓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智能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结束依傍,探根寻源



摘 要:一百多年前就有了第一部冠以“中国哲学史”名称的著作,至今各种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已不可胜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出现了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疑虑。这一疑虑竟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哲学本身有望在此得到深入发展。摒弃传统“学案”,转向“哲学史”,这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要求,它决不仅是要求从古汉语到白话的表述方面的转变,更蕴含着学术观念的更新。前辈学者正是出于对新观念的追求而依傍了西方哲学,而依傍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最终,依傍上了西方哲学的所谓“本体论”。这是依傍的必然归宿,因为,本体论是西方传统哲学的精华和核心,是哲学之为哲学的最终标准。也正是因为到了这个地步,作为依傍西方哲学而产生的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遭到了质疑——原来中国传统学术中并不存在本体论那种形态的哲学,对本体论的勉强依傍,势必掩盖中国哲学的真实面目。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质疑促使人们思考:哲学究竟是怎样一门学科?西方哲学是不断追求事物普遍真理的学问,中国古人也不乏对自然、人事的深入追问。亘古不变的哲学精神或许在于它不绝的探索精神。与其他一切学科相比,哲学的原初设定应当是:其包容范围最广,且孕育着各种思想活动方法的可能。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形态上的差别归根结底是它们各自原初设定的差别。在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质疑中,呈现出了对哲学原初起点的探寻的课题。这种探寻不仅有助于论证中国哲学之为哲学,也有助于哲学本身通过观念的更新在我们的时代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本体论,依傍,哲学的原初假设

作 者:俞宣孟,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哲学传统研究·
Philosophical AnalysisFIRST FROST



 论哲学修养



摘 要:从工夫论入手探讨“哲学何为”这类元哲学问题,绕不开哲学修养。古代哲学视哲学为生活方式,修养是哲学的核心任务。在近/现代,哲学经历了一个职业化的过程,职业化的哲学专注于理论话语的建构,修养问题被边缘化了。在当代视域中重访哲学修养,可以展开义理学说、穷理能力和哲理境界三个层次。前两方面的工夫构成哲学专长,体现了哲学的理论之维;更进一层的工夫指向哲理境界,彰显了哲学的实存之维。在此义理脉络中,我们将强调世界哲学的意识,阐明“好的哲学”的形式特征和实质指向(“哲学四喻”),并且为克服职业化之弊而重申哲学之为“生命的学问”或哲学之为“生活方式”的古典理想。

关键词:义理学说;穷理能力;哲理境界;哲学四喻

作 者: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庄子·天地》篇“为圃者”寓言疏论



摘 要:《庄子·天地》篇“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一句中之“假”字当如传统注疏释为“非真”,“汝将固惊邪?”一句中之“固”字当从俞樾释为“胡”,寓言中孔子的意思是为圃者并没有真正领会浑沌氏之术,子贡若与真浑沌相遇则不会惊吓。为圃者嘲笑子贡并使其受惊,结合《应帝王》中真浑沌“无分别”而待儵忽甚善,可以进一步确定为圃者只是假托浑沌之迹以惊世,并不能作为庄子的代言人,庄子本意并不是要否定治其外。

关键词:《庄子·天地》篇;为圃;假;固;浑沌氏之术

作 者:季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礼的合理性的追问
——墨家“新礼学”思想探赜



摘 要:墨子从平民立场与功利原则出发,对周代礼制和儒家的礼学思想提出了批评。墨子批判周礼,但并没有否定礼的全部功能,他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以及节用之法和节葬之法。墨子还追溯了丧葬之礼的起源,通过对不同的丧葬之礼的比较,发现其多样性,揭示其相对性,从而消解了传统丧礼和葬礼的神圣性。墨子从仁义价值和功利原则出发,对礼的合理性作出深入考察后,提出了崇俭尚用的“新礼学”。不过,其狭隘的功利主义忽视了人的情感诉求,丧葬之礼的过度节俭化也不利于良好道德习俗的形成,“节葬”主张也未被世人接受,墨家崇俭尚用的“新礼学”思想于是慢慢式微。

关键词:墨家;节用;节葬;新礼学

作 者:盖立涛,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Philosophical AnalysisFIRST FROST



民主如何做到知情同意
——以互联网和生物伦理为例



摘 要:传统的知情同意概念似乎很难甚至不可能应用于生物样本库、大数据或转基因生物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可能会潜在地影响到大量的人,而且后果和风险是无法确定甚至无法预见的。随着个人信息在数字平台上被盗用和货币化,这一原则也面临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知情同意在很大程度上已沦为空洞地对形式主义法律协议的赞同。为了解决当前知情同意规范的无效,本文建议需要一个“结构性不公正”的概念(这个考虑了权力和财产关系不平等的独特解释将在文中详细说明)。为了保护和加强人们的自由,必须超越传统的应用伦理学,引入民主理论和社会哲学的观点。本文试图展示“全影响原则”(all-affected principle)的应用,民主参与、陪审和代议制的新形式如何有助于构建更精确的知情同意原则。集体同意具有重要作用,知情同意只有在民主决策的强化形式中才能成功增强个人的能动性。

关键词:知情同意;结构性不公正;互联网;生物伦理

作者卡罗尔·C.古尔德(Carol C. Gould),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拉尔夫·邦奇研究所全球伦理政治中心主任暨亨特学院哲学系特聘教授。

译 者:黎春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基于知觉辩护重审想象与梦怀疑论



摘 要:在知觉知识论的传统讨论框架中,不同立场的学者们争论知觉经验在什么意义上能够为信念提供辩护,怀疑论者则认为这样的企图在一开始就是徒劳的。而近年来,关于想象的研究表明,想象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灵状态,与知觉、信念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索萨曾借此构思了一套反怀疑论方案。他论证,由于只有梦情境是真正值得严肃对待的怀疑论情境,并且做梦的主体并不真的相信其中的内容,而只是想象它们,因此梦情境没有对真实世界中信念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然而,索萨的论证存在诸多疏漏。重新梳理其论证可以发现:1.梦确实是一种特殊的怀疑论情境;2.想象模式是梦情境的最佳解释;3.梦的想象解释并不能回应怀疑论,相反,它带来了一种新的威胁。以此为契机,还能发现想象为知觉辩护理论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为知觉知识论开辟了新的问题域。

关键词:想象;心灵意象;梦;知觉辩护;怀疑论

作 者:李世一,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
Philosophical AnalysisFIRST FROST



科学建模中虚构表征的内涵及意义



摘 要:科学表征研究的现有表征方法并未完成对不可观察对象的模型表征,科学家对不可观察对象的研究依赖于想象力的创造性应用,这为研究非物质形态模型的虚构表征留有余地。虚构表征研究存在三条进路:间接虚构表征、直接虚构表征与DEKI表征说明。在研究进程中间接虚构表征与直接虚构表征进路逐渐显示出各自具有的实在论困境与认知困境。DEKI表征则通过对模型载体的限制,回应了直接虚构表征的认知问题,同时搁置本体论承诺,从而使虚构表征在方法论上强调从实践中对科学假设的验证。科学建模中的虚构表征研究在科学建模的语形学、语义学及语用学三者结合的基础上,彰显了语用学观点研究,这对推动科学建模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虚构表征;间接虚构表征;直接虚构表征;DEKI表征说明

作 者:郭贵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李欢,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逝度”:对时间流速问题
一个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摘 要:形而上学是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中的显学,时间哲学是形而上学的核心领域之一,而晚近关于“时间流速问题”的讨论是时间哲学中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进展。本文将梳理流速问题的背景和意义;阐释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流行解答;在辨析这个流行解答的困难之后,本文还将尝试给出一个替代性的解答并为其提供初步辩护。简单的说,这个替代性解答的要点是,如果一个物体发生了运动并且因此又具有一定的速度——这个物体在空间中的变化量与其在时间中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那么反过来并且对等地说,就存在一个这个物体在时间中的变化量与其在空间中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本文把后面这个比率叫作“逝度”(steed),并将论证这种“逝度”式的比率是对时间流速问题的一个可行解答。

关键词:时间流逝;流速问题;1秒/秒;逝度

作 者:汤志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动态与随笔·
Philosophical AnalysisFIRST FROST



 量子思维宣言



摘 要:量子论既适用于微观、部分宇观和宏观世界,也适用于生命、生态的世界。而基于量子论的量子思维,更可能适合于作为生态特例的人类社会。量子思维揭示人类思维方式的叠加、纠缠、不确定、跃变等,是普遍而正常的真实存在,明晰这些,对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学校教育、组织管理和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量子思维;内涵特征;应用展望

作 者:华东师范大学量子思维项目组。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先导研究基金项目(批准号:2020ECNU-XFZH009)“跨越时空和学科及生命的量子学说与量子思维”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组主要成员:钱旭红、朱广天、杨涛、郦全民、吴瑞君、吴健、黄国翔、何佳讯、唐玉光、邓玉欣、朱晶、李巍、郑蝉金、曹妍、徐鸣、马雷、刘金明(以上成员的工作单位均为华东师范大学)、戎思淼(华东理工大学)。项目特聘专家:成素梅(上海社会科学院)、周箴(同济大学)、陈建翔(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何为——论哲学的深刻性



概 要:在人类的大多数高级文化形态中,有一种理智生活形式处于最高的位置。这种最高的理智生活形式致力于在想象力的辅助下,运用不同层次、不同来源、不同时代的抽象概念,寻求概念之间推理的、类比的或者相反却相成的稳定关系。它或者把概念及其形成的理论指向外物,扩展至广阔无垠、至大至微的宇宙,或者返回内心,探究灵魂内部的理性、激情和欲望,寻找生活的指南;或者致力于构想超出现实世界的超越者的种种理念,或者溯游于历史的长河,寻求价值的依归;或者怀疑人类陷入无尽欲求的孱弱的认识能力,追求不谴是非的心灵宁静,或者寄望于特定的规范秩序、政治制度、文化理想,建构总括性(comprehensiveness)、总体性(totality)的思想体系。无论这种理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偏重于哪些方面,体现出哪些特色,我们现在都将其归入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家族,这个家族的名称就是哲学,家族的成员既包括哲学家,也包括哲学传统、思想和方法。

哲学的大家族没有统一的DNA,没有一成不变的边界,家族的相似性也随着不同的时代条件、知识状况和文化形态而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变化。不过,除了探究信仰与天启的神学而外,哲学,特别是致力于探究存在之整体、自由之条件的形而上学,还是具有崇高的地位的,即便不是科学的女王,也能够在人类理智的神殿中坐到显赫的位置上。然而,自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哲学的光环就开始逐渐褪色;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不仅哲学的地位和作用受到理论上的质疑,哲学的生命力也遭到了根本性的挑战。

本文将从这一话题展开,通过刻画当代哲学的困境,反思哲学在理智生活诸形式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哲学是否还具有自诩的和公认的深刻性?这种深刻性体现在当代哲学的哪些务和使命上?


作 者:李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跨学科对话
——从“交叉”到“融合”



概 要: 2020年11月28日,“交叉学科背景下的科技伦理高端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来自理、工、医、文等不同学科的十几位学者就“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展开跨学科对话,达成富有启发性的学术共识。

学术主持:周丽昀,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对话者(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天恩,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国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伟平,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成素梅,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李建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颖洁,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川,上海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新鹏,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施鹰,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曹傲能,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本文由周丽昀根据论坛现场对话的内容整理。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三、作者投稿请登录《哲学分析》官方网站http://zxfx.cbpt.cnki.net。

四、本刊联系方式为021-64280039。

《哲学分析》编辑部



往期目录         

《哲学分析》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欢迎关注《哲学分析》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