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瑞东 赵格格:开年数据“大礼包”,成色如何?

高瑞东 赵格格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3-04-29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

事件:2023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经济数据,工业生产同比增速2.4%,wind一致预期3.0%;固投累计同比增速5.5%,wind一致预期3.3%;社零同比增速3.5%,wind一致预期2.9%。

核心观点:

2023年1-2月数据,整体超市场预期。一是,地产景气度整体好转,商品房销售、开发商到位资金及开发投资累计同比跌幅均出现收窄;二是,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专项债前置发行和充足的准财政工具将拉动基建投资增速保持高位;三是,消费超预期,与线下活动有关的餐饮、烟酒、石油制品等品类均表现亮眼,居住类产品消费也随竣工交付加快而出现改善。

向前看,预计经济将继续在复苏轨道运行。但是,也要对后续出口回落趋势、地产销售企稳和消费复苏的可持续性进行持续观察。在度过1-2月的居民消费复苏高峰后,3月经济成色,将是决定稳增长政策是否需要进一步加码的关键数据。

制造业:投资景气度维持相对高位,产业升级依然是核心主旋律。

1-2月固投累计同比增速5.5%,高于预期,主因房地产开发投资跌幅大幅收窄,制造业和基建增速维持高位。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但维持高位,电气机械、汽车、电子设备、化工原料业投资同比增速较高,是主要拉动项,指向当前制造业复苏的最核心驱动力依然是产业升级。

基建:增速上行,持续发力,专项债发力前置,准财政举措“余粮”充足。

1-2月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2.2%,相对去年1-12月继续上行,基建投资维持较高景气度。一是,国常会议指示重大项目冬季不得停工,二是今年基建资金依然较为充沛,专项债发行前置,且准财政举措“余粮”充足。随“十四五”规划涉及的102项重大工程稳步向前推进,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维持高位。

房地产景气度企稳,可持续性尚需观察,30大中城市3月前14天销售回落。

1-2月商品房销售跌幅大幅收窄,结构来看,一线和广义三四线销售表现最好。销售回暖,叠加开发贷和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同步好转,拉动开发商到位资金改善。同时,竣工和新开工景气度同步回升,开发投资跌幅大幅收窄。但是向前看,利率下调对于房地产销售拉动作用的持续性,以及居民和各方市场参与者对于地产的预期能否企稳,尚需观察。从3月前14天来看,30大中城市的日均销售水平再度回落。

消费数据超预期,可选消费、石油制品及居住类商品恢复。

1-2月社零表现超预期,主因随疫情防控顺利转段,居民出行恢复,烟酒等可选消费和石油制品消费增速大幅提升,餐饮消费也大幅复苏;而随着春节假期到来,以及房地产竣工数据逐步好转,家具等居住类商品消费增速也出现大幅提升。必选消费品则表现平淡,药品销售依然亮眼,食品销售小幅回落。而随去年12月大规模汽车促销政策的边际效用逐步放缓,汽车销售增速则表现比较疲弱。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风险,疫情大规模反复。

一、开年数据超预期,成色几何?

件:2023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1-2月经济数据:

【1】工业生产同比增速2.4%,wind一致预期3.0%,2022年12月为1.3%;

【2】固投累计同比增速5.5%,wind一致预期3.3%,2022年12月为5.1%;

【3】社零同比增速3.5%,wind一致预期2.9%,2022年12月为-1.8%。

核心观点:

2023年1-2月数据,整体超市场预期。一是,地产景气度整体好转,商品房销售、开发商到位资金及开发投资累计同比跌幅均出现收窄;二是,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专项债前置发行和充足的准财政工具将拉动基建增速保持高位;三是,消费超预期,与线下活动有关的餐饮、烟酒、石油制品等品类均表现亮眼,居住类产品消费也随竣工交付加快而出现改善。

向前看,预计经济将继续在复苏轨道运行。但是,也要对后续出口回落趋势、地产销售企稳和消费复苏的可持续性进行持续观察。在度过1-2月的居民复苏高峰后,3月经济成色,将是决定稳增长政策是否需要进一步加码的关键数据。

二、制造业:投资景气度维持相对高位

固投增速超预期,环比表现超季节性。2023年1-2月固投累计同比增速5.5%,高于wind一致预期。从环比来看,1-2月固投环比[1]增速-27%,高于历史同期的-29%(2016年至2019年同期平均环比,下同)。分项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跌幅大幅收窄,而制造业和基建增速维持高位,均为2023年1-2月固投超预期表现带来支撑(备注:考虑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4.8%,对应三年复合增速5%,是一个基数正常的季度,因此除了地产外,我们在本篇报告中不再采用复合增速,而是采用同比数据)。

2023年1-2月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速小幅回落,但依然维持高位。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在政策性金融工具、重启PSL、增设专项再贷款、融资利率下行等多重政策扶持下,企业扩产意愿出现明显好转迹象,企业部门融资持续恢复。2023年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8.1%,相对去年1-12月的9.10%小幅回落。从环比增速来看,环比跌幅46.2%,大幅低于历史同期表现的-33%。

分行业来看,1-2月电气机械、汽车、电子设备、化工原料业投资同比增速较高是主要拉动项,指向当前制造业复苏的最核心驱动力依然是产业升级。但是从环比来看,各行业表现均低于历史同期,其中运输设备、有色金属业投资环比增速甚至大幅低于历史同期约20个百分点。

当前,产业升级依然是制造业投资的最核心主线,但出口趋势性回落、盈利下滑、库存高企三大压力,也给制造业复苏带来了制约。从政策扶持的角度来看,相比于历史上的“技改”周期(如2018年),本轮产业政策发力姿态明显更强,包括企业融资利率持续下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等等。我们认为产业升级是支撑2023年制造业投资扩张的核心逻辑,但是出口增速回落和地产疲弱、工业企业盈利转负确实将对制造业投资造成拖累,预计2023年制造业投资整体增速将维持温和复苏的状态,全年增速约为7%左右,相对去年全年的9.1%有所回落。


[1] 环比数据根据2016年基期的绝对值及2017年至2023年公布增速滚动推算后计算得到,与国家统计局公布口径有区别。全文环比计算皆为此口径。


三、基建:增速上行,持续发力

基建投资依然维持较高景气度。2023年1-2月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2.2%,狭义基建增速为9.0%。2022年1-12月,广义基建累计同比增速为11.52%,狭义基建增速为9.40%。整体来看,基建投资依然维持较高景气度。一方面,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项目不得停工。另一方面,今年专项债发行依然前置,截至2月20日,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9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提前批大幅增长50%

向前看,预计2023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落于7%10%区间内。一方面,从基建资金来源看,虽然预算内资金受地方政府杠杆率掣肘,但准财政举措“余粮”仍充足,政策性银行信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仍有加量空间,发行特别国债、调用专项债结存限额也是可选项。另一方面,“十四五”规划涉及的102项重大工程稳步向前推进,关键领域补短板与新型基础建设方面是重点方向。


四、房地产景气度企稳,可持续性尚需观察

2023年1-2月商品房销售跌幅大幅收窄,复合增速转正。2023年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跌幅为3.6%,销售额跌幅为0.1%。考虑2022年初基数较高,以四年复合增速来观察,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复合增速分别转正至1.8%和4.8%,这也是2022年1-2月以来的首次转正。这与2月金融数据表现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是一致的。

结构来看,一线和广义三四线(全国扣除30大中城市中的一二线城市)销售表现最好,2023年1-2月销售面积四年复合增速分别录得6%和3%,二线城市销售面积跌幅收窄,但依然为负增长,四年复合增速录得-4%。

竣工和新开工景气度同步回升,拉动开发投资跌幅大幅收窄。1-2月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8.0%,考虑到2022年同期为负增长,如果我们以2019年为基期,观察四年复合增速,则2023年1-2月竣工面积四年复合增速为1.3%,相比于2022年四季度为负的三年复合增速,竣工景气度向上提升。1-2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跌幅为9.4%,四年复合增速为-7.8%,相对于2022年四季度(三年复合增速为-20%以下),新开工景气度也有大幅好转。

新开工和竣工景气度同步恢复,拉动开发投资跌幅大幅收窄,1-2月累计增速为-5.7%。但是考虑到2022年初基数较高,以四年复合来看,则开发投资复合增速达到3.1%,这也是2022年7月以来开发投资复合增速首次出现正增长。

开发商到位资金情况也有所好转。同样以(2019年为基期)的复合增速来观察,开发商到位资金跌幅自2022年12月单月的12%,收窄至2023年1-2月的3%,其中国内贷款、开发商自筹资金和居民购房款三项资金来源增速均有所好转。

向前看,地产数据能否稳住,尚需观察。从30大中城市的日均成交面积来看,1月数据低于历史同期表现,因此部分需求延后至2月。叠加2月多个城市购房利率出现下调,拉动2月日均成交回到前期高峰水平(2021年)。据贝壳研究院,2023年2月百城首套房贷主流利率平均为4.04%,环比下降6BP,这是过去4个月基本平稳后的再次明显下行。

但是,利率下调对于房地产销售拉动作用的持续性,以及居民和各方市场参与者对于地产的预期能否企稳,尚需观察。从3月前14天来看,30大中城市的日均销售水平再度回落至2020年及2022年水平,远低于2021年。


五、消费:超预期,可选、出行、居住类恢复

1-2月社零表现超预期,同比增速3.5%,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2.9%。社零超预期,主要是因为随疫情防控顺利转段,居民出行恢复,可选消费和石油制品消费增速大幅提升;而随着春节假期到来,以及房地产竣工数据逐步好转,居住类商品消费增速也出现大幅提升。必选消费品和汽车方面,表现则相对较疲弱:

(一)可选消费:线下消费快速恢复。与线下消费场景相关的烟酒、金银珠宝、纺织品和饮料表现均较为亮眼,尤其是与线下就餐相关的烟酒,单月同比增速由去年12月的-7.30%转正至1-2月的6.10%。餐饮消费同样出现大幅好转,单月增速从去年12月的-14.1%,转正至1-2月的9.2%。这与疫情过峰后,线下消费快速恢复的微观感受是一致的。

(二)汽车和石油制品消费:汽车销售低迷,但石油制品销售增速回升,主要受益于居民出行快速恢复。汽车消费单月同比增速由去年12月的4.60%回落至今年1-2月的-9.40%。1-2月销售低迷,我们猜测或因去年12月,多地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券,部分购买力被提前释放。3月,全国多地多个车企开展新一轮促销活动,预计对于3月汽车销售将带来较强提振。

而受全国疫情过峰后,居民出行快速恢复的提振,石油制品销售单月增速从去年的12月的-2.9%快速恢复至1-2月的10.90%。

(三)居住类消费:跌幅收窄。受益于地产竣工端持续恢复的提振,1-2月家具、建筑装潢和家用电器销售同比跌幅普遍收窄,家具销售同比增速更是取得了5.20%的正增长。向前看,随着竣工端景气度持续提升,预计居住类消费将持续好转。

(四)必选消费:小幅回落,药品销售增速依然维持高位。去年12月受疫情影响,药品销售单月增速大幅抬升至39.80%,成为必选消费品的主要拉动项。今年1-2月,受疫情逐步过峰的影响,药品销售同比增速回落至19.30%,但依然处于高位。其余必选品来看,粮油食品销售同比增速小幅回落,整体保持稳定。

向前看,预计销售将持续温和恢复。从高频数据来看,2023年1月至2月,服务业PMI数据持续反弹,业务活动预期升至6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12个样本城市的客运量也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也要警惕短期的消费需求快速集中释放后,消费复苏斜率放缓。从2月通胀数据可以看出,服务业价格在1月环比恢复后、2月出现超季节性下跌。


六、风险提示

美联储加速加息,加速全球衰退风险。

新冠病毒出现新变种,引发疫情大规模反复。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
赵格格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5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
刘文豪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聚焦于海内外流动性和资产配置研究,3年证券投资研究经验。在校期间曾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数学类竞赛国际国家级奖项,毕业以来先后任职于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的投资、研究部门,曾覆盖宏观经济、利率策略以及资产配置等研究领域。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杨  康
CPA,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聚焦中观行业以及生产法GDP分析。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数据分析能力强,财务功底扎实,CPA六门考试一次通过,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一等奖。
顾皓阳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辅修经济学,注册会计师,具备多年新能源领域科研经验,曾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聚焦中观行业和产业政策,致力于结合宏观视野与产业认知,把握经济规律,挖掘产业机会。
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End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