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法青年|侗寨深林处,黔东南民谣与法国电子乐的交织

NYLON编辑部 NYLON尼龙
2024-09-03




“哪个年间不爱耍,哪个螺丝不吃泥。当初的花是良带,如今留把别人载。”


这两句唱词来自贵州瑶族的无字民谣,口传百年。讲时光流转后的爱,讲转瞬即逝的青春。在黔东南,古老的低喃连同虫鸣、林啸、风过花草,一起出现在法国音乐人Mount Mary的歌中。它们宛若丝线,一针一眼把电气的合成器旋律绣在贵州的山水上。


2019年,Mount Mary来到贵州采风,踏破乡野。一个名叫吴迪的中国女孩作他的向导,在这之前,她已在黔东南地区深耕文化调研数年。两人搭乘着村民的摩托和村间小巴,扛着录音话筒和摄像机,奔走在溪水边和密林中。从榕江到台江,从侗寨到苗村再到瑶乡,他们录下了一首首大歌、童谣和爱曲。





吴迪往返于巴黎和贵州山寨的几年间,连接两地的独立品牌CUNZU也随之应运而生。CUNZU联合了一群来自法国和中国的年轻人,他们通过与黔东南的手工作坊、工匠合作,创作全手工的银饰,一同保护着当地濒临消失的工艺与图案。


「觉 JUE」则是CUNZU关于声音的项目,将散落黔东南民间的古乐和民谣收集、整理后,融进法国现代音乐人的指尖和琴键里。除了Mount Mary,来自马赛的音乐组合PlainMen也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吴迪确信音乐如仪式,如知觉。它将听众与歌者、与乐手、与旋律中的故事连接。


吴迪同样相信贵州的音乐:在黔东南,层峦叠嶂间的村寨宛如埋在青苔林中的宝石,那里的时间可以走得很慢,只要有光落下就会闪亮。






贵州高远,而其中又数黔东南最深。3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村寨都隐落于深山。吴迪当年为了做人类学田野调查,就在这片看不到边的山峦里,与村民同吃同住一年之久。


从那时起,吴迪就发现了少数民族音律中的独特美。“他们的音乐和我们流行电台里的声音不一样,他们的音乐是史书和律法。”


很大一部分黔东南的少数民族,包括侗族、苗族,历史上并没有文字。而关于劳动与庆祝的歌谣音乐就变成了他们口传心授的知识。神话般的爱情故事,裹挟着朴素的道德意志,随着信口而歌的唱词成为了他们民族意识中横亘着的主心骨。谁能想到黔东南的史官竟然是各个村头的歌班呢?


而在村寨合唱团的背后,是当地传统艺术的庞大生态网。从五岁刚学会哼唱的孩子,到耄耋之年却声音洪亮的老人,都是当地艺术团的一份子。孩子们在歌声里长大,相爱,结婚,生子。从少儿班到成人班,歌声一路见证了他们的过去,也抚慰着少年无声的躁动。



*贵州地貌(上)

苗族芦笙节采风(下)



和村民一起生活的一年里,吴迪每晚看着刚放学的孩子们放下书包就奔着去歌班。吴迪也记得他们唱歌时涨红的脸、张扬的眼睛,还有一只只小手互相牵着,连成一片。歌班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到县城里为游客表演,承担着为本不富裕的家庭创收的责任。但在他们的身上你看不到重担与压力。


“孩子们不觉得这是工作,他们恨不得整天都在唱”,吴迪笑着回忆和孩子们相处的经历:“比起坐在教室里,在他们心中唱歌就是游戏。”


而孩子们的热爱不仅是因为玩乐,他们好奇一切,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歌班让孩子们终于有机会去到外面,拉拉其他小朋友的手,和他们交换玩具与游戏。



*匠人示范苗族银饰制作过程(上)

穿着传统服饰的瑶族妇女(下)



“自信心”是吴迪在谈到当地民歌传承是总提到的三个字。“上到老人,下到小孩,村民们无一不对自己的音乐自豪。但同时,他们身上总有些胆怯与羞涩。”村民们不是没看过城市的高楼,不是没看过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面孔,只是他们不确定自己的文化是否能被更大的世界理解与尊重。


外界琼楼玉宇里的交响乐,或是万人体育馆里的流行巨星演出,在他们眼中,是别处的生活。当地的村民在二极管的小荧幕里没见过笙箫,没见过黔东南的大歌,没见过有着自己亲人般面孔的黔东南人自信嘹亮地唱、意气风发地奏。


“他们渴望舞台,但他们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马赛,公元前 600 年落成的欧洲古都。在这里成长的音乐组合PlainMen也受邀参与了吴迪的黔东南音乐项目。“在这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中国有如此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Pascal和Richard从高中结识后就一同辗转于古老堡垒里的地下俱乐部,玩合成器、玩鼓机、玩电子乐。但当这两位创作老手第一次听到芦笙的音色时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来自中国的声音。


“芦笙的声音既反常又和谐,颠覆了一切我们脑海中的传统和弦。” 更让PlainMen倍感震撼的是芦笙舞,以及歹和岜沙苗族村民深邃又干净的眼神,“你能在他们随芦笙的吟唱里感受到即将喷薄的力量。”



*乐队PlainMen (左 Pascal,右Richard)



和马赛古城历史一样久远的芦笙舞,是对古老自然与劳动的颂歌。在凄楚的芦笙里,数十名男女亦吹亦唱,亦走亦舞。时而宛如在泥泞的稻田里负重前行,时而宛如在蹦腾的沅江水上激流破浪。“我们将芦笙的音色作为前景,完全依从它的曲调与节奏来填入鼓、贝斯和大量合成器。”


PlainMen将自己的电子摇滚变成了古老苗舞下翻滚的石路,配合着失真的吉他噪音,犹如天雷拨云,把芦笙舞群引到了洒满阳光的西山金顶。在他们的歌里,你可以听到苗族的民歌吟唱,苗族女孩的笑声,岜沙人的火枪声,瑶族的长鼓声,以及苗饰银铃碰撞的声音。





*贵州山林采集的声音转化成的视觉纹路(上)

PlainMen在马赛录音室(下)



吴迪作为创作顾问则为PlainMen提供着关于当地乐器与黔东南民歌的背景知识。“我们的合作往往不会简单地把黔东南的声音理解为一种美的工具。因为仅从美学上去认识和借鉴,意味着对历史与民族的抹杀。”


关于这一点,法国的音乐人们也总坚持对每一个音乐元素背后的民族意涵完全了解后,才思考如何做进一步的融合。


吴迪和音乐人们都清楚这种创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微妙。一个是现代艺术的溯源地,一个是在深山中数世纪无人知晓的原生美。他们总是会和村民一起讨论,这种融合如何能抵达两个古老世界的交叉点,如何确保最后的成品不是一道文化单行道。



*2023年,贵州瀑布采风



“理解,更全面地理解,才能让创作者真正走到彼此的世界中,做出真正尊重民族文化的融合。”吴迪的心目中,芦笙舞与当地的民谣最后会成为一种超越语言的媒介。


“当我们的纪录片在法国展映时,即使观众完全不明白歌词,他们的眼角仍会泛起泪光。”





眼泪,瑶族奶奶在镜头里边唱泪一边止不住地流。当吴迪和Mount Mary在高华村拍摄采风时,老人们穿戴着最华丽的节日里的衣服,在溪流边,一直唱,唱数十分钟,唱到泪流到了嗓子里,声音都带上了泪。“他们唱的是年轻时的爱情,唱自由的爱情。”吴迪和Mount Mary看着这些老人就这么把自己的一生和爱平铺在他们面前,两人也不禁动容。


老人的泪不仅是因为老去与回忆。他们的村庄变了,他们的爱也变了。曾经的歌在家里流转,在邻里间回荡。但当现在的深山只留下空荡的山路,曾经的民谣也开始发生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村民的传统与文化一下子被打散了。”


吴迪从当地的银饰工艺中也发现了这种缺失。以家庭与邻里为基础单位的文化代际传承在近二三十年中突然断崖式中断了。“这一切并非当地村民的责任。因为当有更便捷、更直接的娱乐和文化摆在你面前时,没有人能拒绝。”而传统的精与巧也就这样被现代大众传媒的巨浪淹没了。



*长角苗族村落采风



当她和Mount Mary在收集当地民间歌谣时也发现,很多歌只有老人在唱,更别提村村寨寨之间的曲调都有异同。在这密不透风的深林中,有的旋律与唱词遗失了,那这些口头的历史也就消失了。


全球化、现代化,这些大而化之的词藻落在贵州的村寨里,就变成了青年一代的出走。「家庭」这个曾经社会中最小的生产集体早已土崩瓦解,工艺、歌谣和集体的历史也在面临着风化解体的危险。这片土地需要一个新的集体和平台,需要在这里重新生根发芽的想象力。



*2019年,吴迪团队在贵州少数民族山区采风



吴迪与中法年轻人们在做的就是这样的重建。在深山里建起一个集中当地工匠的工作坊,一个平等的技术共享体系,一个纯粹的艺术交流平台。不再对民族工艺与美学用完即弃,他们渴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黔东南民族银饰的设计制作,不仅仅是为了给当地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也为了推动代际间工艺的传承发展。


“可持续性”,不仅在工艺上,也在音乐上。音乐作为不需要语言为前提的媒介,它天生就是一种引力,一种勾连不同文化之间共通情感的向心力。不止一次在法国的展映现场,观众表现出对黔东南音乐的兴趣,进而去了解更多当地的文化。如光照出黔东南文化的七彩棱镜一般,音乐就是落在深山里的那束光。



*2023年,贵州洞穴采风



贵州艺术,如同侗族大歌的合唱,其中有不同的声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却可以一同唱出音律和谐的大地之音。而在吴迪心中,有一天,法国与欧洲也将加入这部合唱里。那时候,世界将清晰听到黔东南的声音。当地的村民也能看到,自己的声音有多大的潜力。自己的艺术能被世界所珍视与尊重。


 “我们还会回去。19年来过,去年我和Mount Mary又来了。未来肯定还要来,带更多的人来,做更多的歌。然后带当地的人出去,去法国,去欧洲。” 吴迪知道这份工作还远没有结束,而这条路也将继续走到更大的天地里。和中法的年轻人一起走,黔东南的孩子们一起走。



*法国音乐人Mount Mary演绎少数民族采风音乐



当被问起这几次和法国音乐人一起走遍黔东南之行印象最深的经历时,吴迪想到的是一个在凯里的夜晚。当地孩子们在城市中央的广场上和Mount Mary打了一夜的乒乓球。在路灯下,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上,不比高下,只想和他问好,和他一起笑。一整晚没停。


“Where are you from?” 有人问道。Mount Mary用中文回答:“法国。你们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大声说:“Made in China.”




2024年,庆祝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NYLON尼龙》特此推出中法青年系列策划,关注、呈现中国与法国活跃且闪耀的青年面孔。此篇为本系列第二篇,敬请关注后续系列报道。





撰文:陈阿姨

编辑:yy

图片承蒙受访者提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NYLON尼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