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二点之后,一个不一样的麦当劳

曾国军,吴洁,等 人文地理期刊 2023-08-28
编者按

饮食空间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就餐空间,它更承载着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社交等活动。透过饮食空间,不仅能了解洞悉人们的饮食就餐活动,更能够管窥当地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与百态人生。本期“佳文速递”为您推荐由曾国军、吴洁、王龙杰发表于《人文地理》2022年第2期的《他者的身体实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入研究——以“麦宿者”为例》一文。跟随他们去到十二点之后的麦当劳餐厅,透过“麦当劳夜宿空间”这一现象,从身体地理学的视角,理解城市边缘群体融入公共空间的身体实践过程。也许这一现象你已习以为常,也许你第一次听说和关注到,无论怎样,都希望能够促进大家对城市边缘群体的关注,一起营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




作者简介

曾国军(1977—),男,湖南华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与饮食地理。

E-mail: zenggj@mail.sysu.edu.cn。


吴洁(1994—),女,湖南凤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饮食地理、可持续旅游。

E-mail: wujie55@mail2.sysu.edu.cn。


王龙杰(1992—),男,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品牌地理、饮食地理与乡村旅游。

E-mail: wanglj53@mail2.sysu.edu.cn。


一、研究缘起

为了方便顾客晚上用餐,不少餐厅实行24小时营业,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便是典型。但午夜之后的麦当劳餐厅,不仅存在着前来就餐的普通顾客,还有一些来此借宿的人群。这些人群既包括暂时性过夜者,如因错过末班车等特殊情况而短暂逗留者、暂未找到住所的外来求职者、通宵自习的大学生和因旅行费用紧张而选择临时在麦当劳过夜的游客等;还包括长期性过夜者,如收入低而无力负担房租的低收入人群和流浪者。这一现象在东亚地区较为常见,最早出现在日本。在中国,这一现象也先后被相关媒体报道,包括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020年9月映的由郭富城、杨千嬅等主演的电影《麦路人》,就讲述了一群长期夜宿于麦当劳餐厅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图1 《麦路人》电影海报

作者在预调研期间发现,那些长期在麦当劳夜宿的群体往往有着“蓬头垢面”、“胡子拉碴”、具有异味和携带大量行李等身体特征,这与饮食空间对洁净、卫生的就餐环境的要求与规范形成强烈冲突。基于身体理论的视角,“身体”往往是我们识别“我者”与“他者”的重要依据,“麦宿者”在麦当劳这个饮食空间中具有鲜明的他者性,是典型的“他者”。“身体”一方面具有被动性,被空间及特定的空间规范约束并规训着;另一方面“身体”具有能动性,是开展空间生产的基础,是“他者”进行空间争夺与融入的有力武器。在本案例中,“麦宿者”为何能长期地存在于饮食空间中?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能动的身体实践与空间进行互动,并实现空间的占有与挪用?基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对案例地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研,聚焦“身体实践”这一概念,剖析“麦宿者”与空间是如何进行协商,进而实现空间融入。

  

图2 他者的身体与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案例地选择与研究过程

本文讨论的“麦宿者”McSleepers是狭义上的“麦宿者”,只针对长期夜宿于麦当劳饮食空间中的低收入人群和流浪者,并把该群体在麦当劳夜宿的这一时空称为“麦宿空间”Mccommodation。通过前期预调研,本文最终选取珠海的一家麦当劳餐厅作为案例地。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隐蔽型观察是研究少数群体的重要方法,能够确保研究者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现场,获得相对“真实”的信息。作者于2018年1月到3月对案例地进行了调研,对该店的店长及员工、“麦宿者”、顾客进行了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观察与访谈。首先是对店长及员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全面了解该门店的情况;然后在夜间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在店内对“麦宿者”、员工、顾客进行非参与性的观察,并做好观察笔记五次;观察结束后,再开始对“麦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后,在不同的营业时间段对就餐顾客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及对工作人员进行补充访谈。另外,本研究还搜集了大量关于“麦宿者”的媒体报道,辅以文本分析。

图3 “麦宿者”与行李

图片近处能够看见两位把毯子裹的很严实的“麦宿者”,他们睡在座椅拼成的“床”上,大包小包的行李堆满了桌子和椅子上。图片后面能看见一把红色的伞,伞下也有一位“麦宿者”,睡在沙发长椅上,用伞来挡住明亮的灯光。被椅子和桌子挡住的地方,还有几位看不清的“麦宿者”。

图4 “麦宿者”们

图片中能够看到麦当劳餐厅外的一处空间中有两位盖着棉被睡觉的“麦宿者”,他们中的一位是因为觉得室内的音乐太吵了影响睡眠,另一位是因为来这边的时间较晚,里面已经没有舒适的睡觉区域了。另外,在餐厅内,左侧有三位“麦宿者”,一位坐着睡觉,一位躺在木凳子拼成的“床”,一位躺在长条沙发椅上;右侧有一位躺在木凳子拼成的“床”上。

三、研究结论

第一,“麦宿者”的身体特征在饮食空间中具有鲜明的他者性,“麦宿者”“不干净、不卫生、带有异味”的身体表现与饮食消费空间“干净、卫生、无异味”的进餐环境相冲突,且“麦宿者”的私人空间行为与麦当劳的社会公共空间属性之间相冲突。

第二,“麦宿者”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顾客建立时空区隔,产生一定的身体距离,在特定时空下实现他者性的弱化,进而实现饮食空间的融入。通过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将自己类别化为普通顾客的一部分,从而合理化空间占有的身体实践;通过群体内部的管理和约束将个体的身体实践变成群体的身体实践,以保证群体性的时空区隔,从而更好的实现对饮食空间的占有;利用空间中主流群体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与主流群体建立情感关系,拉近“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在心理上实现他者性的弱化,最终实现饮食空间的融入。

第三,“麦宿者”一方面由于身体特征的他者性受到饮食空间的排斥,另一方面通过身体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去他者性而受到饮食空间的接纳,这种排斥和接纳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寄生于麦当劳饮食空间中的特定时空下的“麦宿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麦宿空间”既具有融合性也具有区隔性,它的形成也表明了,麦宿者在空间融入过程中的去他者性并不是真正的去“他者”,反而在时空区隔的情境下,“他者”的身份被进一步强化和凸显。

图5 “麦宿空间”形成的机制图

四、研究讨论

身体并非被空间规范所镌刻和铭写的被动标本,相反,身体是生产空间、重塑空间规范的能动实体。由此,身体地理学不应以一种静态的、僵化的视角来看待身体,而应充分关注身体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相关研究应注意到身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动态生产的过程,以此从动态的、关系性的视角去理解边缘群体与城市空间融入之关系。

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因与“麦宿者”近距离接触,经常闻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异味和口气。在一次访谈中,接触到一位患有疾病的“麦宿者”,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再闻到他们散发出的口气时,笔者会本能地感到身体不适。笔者的这些本能反应(visceral reaction)是物质性身体与内在精神性身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反映了他者与自我的社会边界与区隔,其隐藏的信息、差异、关系等均是身体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然而这些本能反应却因其普遍性而常被忽视。未来研究可充分审视类似本能反应所折射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以此发掘身体研究的多重视角和方法,推动身体地理学在方法论层面的创新。






图片说明:
图1来源于https://wenti.runsky.com/content/2020-08/20/content_6071451.html,其他图片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
原文引用:曾国军,吴洁,王龙杰.他者的身体实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入研究——以“麦宿者”为例[J].人文地理,2022,37(02):77-84.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10.

在线投稿http://rwdl.xisu.edu.cn

E-mail:rwdl@xisu.edu.cn

系电话:029-85319374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