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十)丨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校:忆一抹红色峥嵘,铸造“责任”思政品牌

重庆教育
2024-09-04

编者按: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这座城市鲜明的红色标识。“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5月17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时代全市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华龙网特别推出“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大型系列报道,旨在进一步展示全市教育系统深入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着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路径实践。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校

打造“红岩思政”经典案例

忆一抹红色峥嵘

铸造“责任”思政品牌



▲南坪实验小学原校长、南岸区银龄红色基因宣讲团成员施毅来到学校。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由爱国人士胡子昂先生创办。1938年,学校组织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铜南地区工学党支部,在抗日战争时期,师生共同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创建了“南小学孩子剧团”,演出抗日救亡的歌舞话剧,极大鼓舞了工人、农民和市民的抗日救国热情。语文教员刘竞程参与《挺进报》发行工作,古承烁、李青林两位教员牺牲于渣滓洞。因此,学校拥有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和红色基因,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榜样力量和思想源泉。


学校充分利用重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挖掘红岩精神的时代内涵,以“责任教育”为基础,开展“大思政课”建设,铸造“责任”思政品牌。“传承那一抹红”系列活动作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全校师生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深入感受革命力量,传承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


▲“红岩小喇叭“宣讲团为低年级同学讲红岩英烈故事。


一、主要做法


依据低段、中段、高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学校进行了系统且有针对性的分层设计与实施。活动以“忆峥嵘岁月”“踏红色足迹”“立可为之志”为线索,通过故事讲述、书籍阅读、主题班会、实地参观、调研采访、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绘画创作、短视频拍摄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红岩精神全方位、多层次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感悟并践行红岩精神,让红色基因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班会课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一)忆峥嵘岁月,知红岩英烈。在踏上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旅程中,首要且关键的一步便是深入认识并全面了解红岩英烈的事迹。这些英勇无畏的先辈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挺立潮头,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丰碑。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平、斗争历程以及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伟大,感受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自由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展“红岩故事小课堂”,观看红岩系列动画影片,邀请家长、老校长进课堂讲英烈故事。三、四年级学生共读简化版《红岩》,开展主题微班会,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书中人物的理解。五、六年级学生深度阅读《红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红岩人物,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精美的宣传展板和人物卡,成立“红岩小喇叭”宣讲团,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低年级课堂,宣讲红岩英烈的故事,传播红岩精神。


▲走进红岩革命博物馆。


(二)踏红色足迹,寻红岩精神。在了解了红岩英烈们的故事后,通过亲身探访红岩革命遗址,近距离感受红岩英烈们曾经奋斗过的土地,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红岩英烈们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事迹。深入了解他们英勇无畏、坚定信仰的革命精神。


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展校园红色文化之旅,参观学校内校史长廊,红岩人物宣传展板、红岩人物卡,聆听“红岩小喇叭”宣讲团的红岩英烈故事讲解。三、四年级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馆内的陈列展览,了解革命历史和红岩精神的形成过程,记录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面向五、六年级学生开展红色基地深度研学,分别前往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等红色基地开展研学,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工作人员、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红色基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进行“渣滓洞的历史变迁”“白公馆的革命故事”“红岩村的精神内涵”小论文研究。


▲向同学们介绍寻找的“红岩先锋”。


(三)立可为之志,做时代少年。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从红岩英烈的光荣事迹和红岩精神中不断汲取营养,立下切实可行的志向,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寻找身边的红岩先锋,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将红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积极传播红岩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二年级学生寻找身边的“红岩先锋”,如自己的老师、家长等,用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三、四年级学生开展红岩精神采访调研,借助“重报小记者校园站”,小记者们对身边具有红岩精神的人进行采访和调研,如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劳动模范等。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践行红岩精神,以及他们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传承红岩精神”短视频创作,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创作具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短视频作品。短视频作品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传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寻找身边的“红岩先锋”。


二、工作成效


(一)学生层面

1.增强了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和理解。在此之前,学生对“红岩精神”的理解仅停留在课本上的文字描述或是影视作品中的片段印象,认为它不过是革命年代的一种英勇表现,对于其背后的深刻含义、历史背景以及具体英烈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仰,缺乏深入的思考和体会。通过阅读、参观、宣讲等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红岩精神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对红岩英烈的事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采访身边的“红岩先锋”。


2.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们积极参加南岸区第三届“少年向上传承红岩精神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其中《红岩精神照亮雾都》《红岩铸魂 红梅花开》等征文获得特等奖,《寻访老兵足迹》等优秀小记者采访作品获得一等奖,《守护红岩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获得少年提案二等奖。学生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要以红岩英烈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剧目《革命韵史》。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制作宣传展板、人物卡、进行采访和调研、剧目创编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红岩小喇叭”宣讲团共进行校内校外宣讲10余次,小记者与社区联动多次开展采访活动,师生原创的讲述江姐和小萝卜头的剧目《革命韵史》《如果信仰有颜色》分别获得重庆市小梅花展演一等奖、第五届“树人杯阅读之星”比赛团体二等奖。


▲短剧《如果信仰有颜色》。


(二)学校层面

“传承那一抹红”品牌活动的开展,为学校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学校《植根责任 立德树人——集团化办学的“大思政课”建设案例》获得重庆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成果二等奖,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第五届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优秀案例,受邀参会并做经验分享,开展的思政活动也多次被人民网、华龙网、新华网报道。活动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源丨华龙网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