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点击上方“深大社科学报”可订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中国式

现代化的逻辑转向及复合特质

付文军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摘 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的中国式现代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寻求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共产主义为最终旨归、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中国特色的实践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与“中国实践”的有机对接,它迅速完成了从“西方”到“东方”、从“注重工业”到“全面推进”、从“外生学习”到“内在创新”、从“顺序串联”到“同步并联”的逻辑转向。中国式现代化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面型的现代化,是“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兼顾中国利益和世界发展的科学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着复合性的辩证特质,它妥善处理了个人和集体、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中国和世界的辩证关系,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方案,又是世界人民摆脱贫困和危机并走向更加高级、更加文明的社会形态的有益借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继续推进,人类文明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唯物史观;中国实践;内在创新;同步并联;复合性特质;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简介:付文军,法学博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红色建筑的历史变迁、时代特征与

话语建构

张   亮

(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中国的红色建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进行的革命、建设的感性记录,是红色文化的具象表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筑空间语言。伴随党百年历史的时代变迁,红色建筑的内涵也发生着转变,经历了从传统建筑、革命建筑到典型建筑的嬗变,并在交融互通中实现了升华。从大历史观和全球史观视角看,红色建筑具有革命性与纪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时代特征,在历史发展的时空中既关照了历史传统又展示了时代精神。中国的红色建筑作为百年党史的物质承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红色建筑话语体系有利于展示党的百年成就与经验,有利于增加文化认同,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有效方式。为此,我们应在历史与未来的视域中深化红色建筑的学理研究;在民族与世界的辩证统一中传承红色基因;科学地保护与研究红色建筑,注重用红色建筑文化培根铸魂。

关键词:红色建筑;历史变迁;时代特征;话语体系;传统建筑;革命建筑;典型建筑

作者简介:张亮,历史学博士,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文化遗产、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


域外文学“体验”对中国

左翼乡土小说的影响

田   丰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域外文学对于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家而言并非单纯的阅读经历,而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透过日积月累的域外文学“体验”,逐渐形成“俄苏体验”“美国体验”和“日本体验”三大谱系,其中又以“俄苏体验”最为显著。俄苏文学激活了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家的革命想象,不仅茅盾、蒋光慈、王统照、丁玲等既成作家深受俄苏文学的影响,而且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叶紫、艾芜等新进作家也明显受到俄苏文学的熏染,从而充分显露出“俄苏体验”所引发的创作效应。在为数众多的美国左翼文学家中,单纯从对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创作所形成的影响力而言,无人能出辛克莱之右,茅盾、萧红等左翼作家都受到辛克莱的影响,在他们创作的左翼乡土小说中留下了印迹。在中国左翼乡土小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留日学生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相较于留学其他国家者而言成为左翼作家的数量最多,由此也使得“日本体验”成为不可小觑的影响因素。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家在域外文学“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启示以完成中国左翼乡土小说的创建,由此也使得中国左翼乡土小说与世界文学尤其是左翼文学之间形成紧密联系,从而成为国际左翼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域外文学;俄苏体验;美国体验;日本体验

作者简介:田丰,文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左翼乡土小说研究。


“诗性正义”理论观照下的网络

文学和公共生活

张晓红,雷   婕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网络文学在其独特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机制中以开放取代封闭、以大众取代精英,表现出极强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一方面不断重塑当代文学话语既有的“文学性”,形成文学发展的一种新格局;另一方面自主性的失落、娱乐至上论、价值数字化等往往使其陷入“文学性”和“公共性”双重失落、错位、悖论。“诗性正义”理论通过强调文学想象和情感认知、提倡批判性文学对话、开启文学—伦理学探索以介入公共生活,重新激活文学的公共性,无疑有益于助推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文学公共话语实践:网络文学特有的交互式接受机制和阅读体验为实现“诗性正义”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载体和通路;“诗性正义”赋予网络文学超越虚拟空间的现实意义和伦理价值,使文学读者在与文本、作者与其他读者的平等交流中进行道德反思,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参与公共生活。总之,作为经验现象的网络文学与“诗性正义”理论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网络文学交互式阅读体验为“诗性正义”公共话语实践带来经验参照;“诗性正义”也对网络文学发挥其潜在的公共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规范作用。

关键词:诗性正义;网络文学;公共生活;公共性;文学伦理;双重虚拟性

作者简介:张晓红,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雷婕,深圳大学文艺学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报告:

2022年总结及2023年趋势

范   周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24)

摘 要:全面的权威数据统计实证表明,2022年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创新,迎难而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1)整体概况:政策护航,产业纾困政策和区域规划密集出台;市场驱动,承压前行,规上文化企业数量持续上升,与宏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但恢复速度弱于预期;九大门类营收“四升五降”,产业动能亟需全面提升;新业态发展迅猛,态势持久,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企业营收东、西部微增,中部强增,东北地区下降,政策仍需精准发力;微旅游业和小众旅游恢复加快,新业态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2)六大特征:产品供给收缩,提质增效升级成为行业发展内驱动力;预期转弱明显,文旅消费受到明显冲击和压抑;要素创新突出,数字技术重塑业态,数字化驱动仍是产业发展关键词;文化产品“出海”亮点频现,海外文旅推广提速增效;“两创”引领,传统文化破圈,“国潮”增速;“农文旅”“文商旅”“文体旅”等“深度融合”凸显文旅产业方向。(3)六大问题:产业融合加速态势及融而不合、多头治理等问题倒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业内法治化建设亟待加强,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产业分类对创新融合发展体现尚不充分,统计制度亟待完善;文旅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有待推进;文化安全意识需全面加强;文旅资源向高质量产品创新转化动能不足,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4)十大发展趋势:文旅融合加速深化,助推产业由高速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市场预期强于市场复苏,稳中求进成为发展主旋律;文旅企业重新洗牌,中小微文旅企业成为供应链修复的重要一环;文旅产业结构升级,新业态引领文旅产品加速更新迭代;文旅消费分层分级加速,细分领域有望诞生“独角兽”;线上文旅消费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乡村及中老年市场有待挖掘;区域联动趋势突出,重大文旅产业龙头作用彰显;文旅产业全面赋能趋势进一步凸显;元宇宙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加速推动文旅产业“数实融合”;重新定义全球化,文化贸易与出入境游成为新增长点。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概况;发展特征;发展问题;发展趋势;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范周,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研究。


虚拟文化空间叙事主题的

意义建构与组织秩序

顾正彤,卢章平

(江苏大学图书馆,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数字展品为载体的虚拟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虚拟文化空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价值意义日益凸显:延展文化空间、促进知识流动、拓展意义生产、扩大文化消费,而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文化增值。虚拟文化空间内涵与价值呈现需要建立在叙事主题的基础上,借助丰富多维的叙事媒介,运用“上帝视角”“用户视角”“联动视角”等多种视角建构空间展示的主题意义,并主要通过“因果—线性叙事”和“主题—并置叙事”这两种时空结合的组织秩序逻辑性、艺术化地呈现出来。叙事主题的意义建构与空间组织秩序是虚拟文化空间叙事理论的具化形式,在其建构实际中已经转化为展示空间主题的创意表达机制,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解读空间的叙事主题、了解空间的组织形态、提高空间的体验质量。虚拟文化空间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叙事主题的主导下进行空间的构造、组织和演绎,是在实践层面从现实文化空间向虚拟文化空间接续拓展的有益尝试,这一探究将为数字时代虚拟文化空间的品质跃升提供有益支撑。

关键词:数字时代;虚拟文化空间;叙事主题;意义建构;组织秩序;虚拟现实技术

作者简介:顾正彤,江苏大学图书馆副编审,主要从事空间生产理论与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研究;卢章平,工学博士,江苏大学图书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图书馆创新服务职能变革研究。


平台经济的竞争特征及常态化监管方向

任晓聪1,2,于  左1

(1.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2;

2.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能够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更好地利用平台经济内生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在内生创新分析框架下,平台经济可分为价值创造型平台和价值增殖型平台,前者的盈利方式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新商品价值,市场竞争力表现为技术竞争或创造力竞争;后者最有力的竞争策略是降低价格,市场竞争力体现为价格竞争。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要积极关注平台经济发展前沿,弹性平衡创新与监管问题;推进协同共治,打造公私一体化协同监管模式;分类对待、精准施策,合理确定平台责任与监管边界。具体而言,价值创造型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应关注动态竞争,市场份额与持续时间等要素可不再作为重要的监管对象,而是否限制“创造力”要素流动、是否对后来竞争者开放、进入门槛高低等因素才是考察重点;价值增殖型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则应关注价格竞争,采取事前监管方式,避免平台违规行为对市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关键词: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内生创新;价值创造型平台;价值增殖型平台

作者简介:任晓聪,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规制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于左,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规制经济学、反垄断研究。


社会能力、技术差距与现代化进程:

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邵素军,杨先明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现代化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标志。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使得发展中国家具有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后发优势,但后发优势能否真正实现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作为一国经济社会特征的综合反映,影响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利用,是发展中国家缩短技术差距、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社会基础。在对社会能力、技术差距和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联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1-2019年间10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能力通过缩小技术差距显著促进了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对中国的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能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超过了其他国家,通过不断提升的社会能力有效缩短与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是中国快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当前国内外多重冲击叠加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我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强化社会包容、提升治理效率,从而不断增强社会能力,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社会能力;技术差距;后发优势;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邵素军,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杨先明,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国式法治的情理法意蕴:礼法渊源、

内涵结构及现代功用

向   达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 中国式法治是中国法治主体性的体现,其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是对中国特色法治体系中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时代表达。中国法律文化正在实现从法律东方主义到东方法律主义的蜕变,彰显出时代法律文化的自信与法学理论的自觉。中国式法治通过情理法意蕴诠释其个性特质,形塑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情理法意蕴根基于中国乡土社会,渊源于中国传统礼法文化,通过天理、国法与人情的协同治理模式以及“顶天立地”的结构布局和功能成就了中国式法治的价值。天理生法的“法天”关系、出礼入刑的“法礼”关系、法不外乎情的“法情”关系构成中国式法治情理法意蕴的内涵结构。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背景下,有必要通过情理法的关系重建及价值重塑实现传统中国式法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非诉讼纠纷解决、诉源治理及协同治理等实践机制实现其现代功用。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情理法;隆礼重法;协同治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作者简介:向达,法学博士,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研究。


跨国家政女工:父权制、资本主义和

性别阶级的“共谋”

李   勇

(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在父权制主导的社会中,贫穷不成比例地落在女性身上,加之性别歧视克减其就业机会,到国外从事家政工作成了“暂时的母性策略”。女性成为跨国家政佣工并未打破传统性别角色安排,丈夫仍以掌握报酬等形式彰显其主导权,她们所从事的家政工作亦被认为是具有女性特征的“非生产性劳动”。父权制还通过恶化跨国家政女工的性处境来维持,这使她们不仅被定性为性泛滥的存在,也易遭受性骚扰和性虐待。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移工中介以“服务费”“入境费”“迁移费”等名目向跨国家政女工收取高额中介费;作为类资本家的雇主则通过延长工时、增加工作量、拒绝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给予低工资等方式对其进行压榨。女性内部的阶级分化,导致跨国家政女工的替代劳动衍化为特权阶级女性寻求解放的工具。对来自南方国家的贫穷跨国家政女工来说,成为特权阶级女性的家务劳动替代者非但不是实现性别阶级跨越的正道,还使其在伦理位序中降格,进而实质性地沦为仆从性的存在。父权制伤害、资本主义剥削与女性群体内部的阶级压迫,三者彼此交织,共同造就了跨国家政女工面临的消极境遇。

关键词:跨国家政女工;父权制;剥削;性别阶级;女仆

作者简介:李勇,法学博士,贵州大学法学院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女性主义法学研究。


数字经济中算法消费者的生成机理、

保护方案与制度建构

刘   颖

(同济大学法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算法消费者是数字经济中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消费者,具有可分类、可预测和可被操纵的特点。算法消费者的生成机理体现在认知、动因和结构三方面:从认知层面上,人工智能体思维在心理认知学、意思表示等方面与人类思维的差异,决定了算法只是智能互联网平台的一种工具;从动因层面上,算法消费者的形成顺应了消费者行为理论数字化演变的趋势;从结构层面上,以算法为纽带的平台和算法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失衡,意味着应给予算法消费者特别保护。国外算法消费者的保护方案虽然在法律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均以寻求平台监管和算法消费者保护之间的平衡作为内核,具体体现为赋予算法消费者算法权利和强调以透明度为核心的算法治理两方面。我国应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完善平台监管、算法规制的分级制度,健全平台数据合规和算法的治理制度,确立平台数字社会责任和算法伦理制度,最终通过平台治理模式和算法权利成长的权责制度以推进算法消费者保护的制度构建。

关键词:算法消费者;算法权利;算法治理;算法分级规制;数字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刘颖,法学博士,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商法和网络法研究。


祀行仪式与《诗经》相关乐歌的生成

曹胜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摘 要:用于祭祀行神的祀行仪式,包括按时举行的常祀仪式与出行中的非常祀仪式,两周列入国家祭典,成为常祀制度。秦汉以祀井代替祀行,祀行不再列入国家祭典,遂湮没不闻。汉儒不甚明晰祀行仪式,未能从礼制角度阐释《诗经》中祀行乐歌的乐义。结合《仪礼》《礼记》《周礼》相关记载,可以辨析使者出行的祀行仪式,如《皇皇者华》用于聘使行前祀行,《四牡》用于行后报归,《小明》用于行役者岁末祀行。祀行仪式的礼义,重在体恤使臣的辛劳;祀行之歌的乐义,在于抚慰行役者的辛劳。从祀行制度的视角,可以重诂讽喻之诗的诗义,补充传统注疏的不足,重新观察诸多诗篇的生成语境。

关键词:五祀;祀行之礼;《诗经》篇章;礼义;乐义

作者简介:曹胜高,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文化与文学研究。


东坡巾源流:古代士人对帽的

接受与改造

吴   比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摘 要:帽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喜戴。至迟于先秦,“高顶帽”为中原百姓接受。但在汉及以前的服饰体系中,中原地区主流语境崇冠轻帽,视“高顶帽”为胡人之象征。历经魏晋风度和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洗礼后,士人们反而开始以戴帽为雅,“高顶帽”始被士人广泛设计和改造,汉化特征显著,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其中一款“墙外有重墙”“界在两眉间”的造型成为后来“东坡巾”的原生要素。唐及五代,“高顶帽”演化为周边带檐、中有竖棱、乌纱材质、多为平顶、意趣浓烈的纱帽,帽之文人化随之定型。北宋以降,乌纱帽出现了诸多名目,虽整体造型一致,但方圆高低的细节各有不同,有一种身高檐短、上宽下窄的方帽尤其受到苏轼喜爱。由于苏轼巨大的影响力,这种方帽在宋代和明代分别有了“子瞻样”和“东坡巾”的专名,后又被民间附会为苏轼发明。明清时,“东坡巾”已成为苏轼画像中的程式化符号之一,不仅在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中影响深远,还传播到了越南、日本、朝鲜等东亚文化圈的国家,产生了很多富有国别特色的变体。“东坡巾”的形成、改造和传播过程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古代士人;东坡巾;子瞻样;苏轼;高顶帽;乌纱帽;首服体系

作者简介:吴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级馆员,主要从事民俗学及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


ChatGPT的传播特质、逻辑、范式

王建磊1,2,曹卉萌2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2.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在技术路径上,ChatGPT通过前所未有的大语言模型训练和对人类反馈方式的学习,具备了生成对话的能力,在语词重组、自我表达修正和信息整合方面的强化使其成为知识生产的新引擎,又通过掌握特殊标记和经验性学习能给出一定的情感反应,从而形成了对人类的“超模拟”。人们在索取答案、发起挑战、提出问题的同时形成自发投喂AI的群体行为,ChatGPT据此反向延伸人类,不断获得更好的连接能力和嵌入社会运转系统的机会,其生长速度显现出新的摩尔效应;反向的技术依赖、动态的连接与嵌入、加速堆叠硬件和升级算法等构成其传播逻辑。最后,ChatGPT开启了“人机共在”的新主体时代,人机协同将作为长期的社会解决方案,而针对人机交互的复杂性和AIGC的衍生问题,也可能陷入诠释经验的多重解释的迷乱之中,故需要在突破“主客二元论”和“诠释经验主义”两个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重构。

关键词:ChatGPT;传播特质;传播逻辑;传播图景;认知范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作者简介:王建磊,传播学博士,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媒体技术与文化研究;曹卉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深圳大学)”研究助理,主要从事新媒体艺术、数字文化产业研究。


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

技术线路、安全风险及防范

王   少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ChatGPT基于跨模态深度学习模型获取了参与思政教育对话的能力,从而在现实中直接实现思政主客体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具体而言,依托特征关联技术精确识别思政教育问题和答案的对应机理后,ChatGPT通过反馈强化学习机制,在与思政主客体互动交流中,聚合语料知识,转化数据意义,生产文本内容,修正并输出答案,实现对思政教育的技术介入。然而ChatGPT介入后所生产出的思政教育话语却导致了主客体关系失衡、主体间性的推测性价值解构和主体情感功能消解等问题。ChatGPT的技术瑕疵以不能准确分辨信源真伪和不能充分理解语言内涵为甚,两大瑕疵对输入输出内容的影响可能会强化思政教育客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认知,并破坏客体已经成型的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结构。由于对ChatGPT的不当利用会导致意识形态渗透和错误思潮传播等安全风险,因此思政教育主体应积极解析ChatGPT的底层算法技术,研究其生产思政话语的规律和特点,建构正向的思政传播与接受机制,使思政主客体由被动适应技术介入转向主动识别智控技术,从而实现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话语;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守正创新

作者简介:王少,哲学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兴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公 众 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755-26534976

投稿邮箱:sdxb@szu.edu.cn

官方网站:https://xb.s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44—1030/C

版权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深大社科学报

延伸阅读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大社科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