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忘记“房屋养老金”吧,最终是水电燃气大涨价

常识流通处 2024年09月01日 11: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邓说江湖 Author 邓元杰

8月23日住建部提出的“房屋养老金”引起渲染大波,住建部后来也连发文章出来“辟谣”,说不会让房主“直接”出钱。对此,笔者在8月25日已提前告诉大家对房主征收难度极大,基本不具有可行性。从住建部后来的发文来看,住建部也应该意识到直接征收的巨大难度,所以不让房主“直接”出钱。

那就是“间接”出钱了?于是有人说高达7万亿左右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被盯上了。以前这笔钱属于业主所有,现在要国家管理了,进入政府公共账户。

严格来说,这个事儿现在还没准信儿。

我们假如,假如,以后这7万亿进入了某个政府公共账户,由政府大包大揽房屋养老了,这笔钱又能用多久呢?

估计会用得很快

因为以后政府每年检测房子质量,归根结底是由政府的某个部门,基层员工来做这个事儿的。

那么基层员工就要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检测人员要承担巨大的责任

比如,政府检测人员发现房屋质量尚可,短期不需要维修,但是偏偏不久楼房出了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楼塌了,检测人员当然要承担重大责任?当初你怎么检测的?

于是,检测人员会尽量把小问题说成大问题,扩大维修范围,由上级委托相关的公司来维修。

于是,钱就这么不必要地花掉了。

所以如果由政府每年检查房子质量,基层检测人员会尽量严格要求,目的就是摆脱自己的“渎职”嫌疑。于是,钱就会越花越多。

当管理者发现这个问题时,就会给基层检测人员(继而是维修公司)制定“指标”,比如每年最多维修2%的房子,或者把维修费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比例。

但这样又有新的问题:假如某一年,某些楼房确实需要维修甚至大修,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此时怎么办?要知道现在的房子以后肯定越来越老,出问题越来越多。所以未来肯定会有更多房子需要维修。

此时如果不修,出了问题算谁的?如果基层检测人员说“需要修”,上级敢不批吗?如果不批准,出了问题是否由上级承担责任?

所以这个制度一旦实行,也就是由政府“为了你好,主动帮你检测和维修房子”,资金的消耗必然难于控制,而且越来越快。

那怎么办?

如果这个钱不由房主“直接”出,靠国家拨款吗?

过去财政宽松的时候这种事都没做过,现在财政如此紧张,国家会做这样的事?

只有一个来源,这就是我在《房屋养老金?放心,没事!》中说的,提高水、电、燃气费。

反正这些都是由国营企业征收的,算个比例比如20%,或者30%,进入房屋养老金就行了

这笔钱是住户必须交的,每个月交的也不多,几百元的级别吧,不交就断水断电断燃气,给住户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住户不得不交。

放心,以后肯定走这条路,这条路也最简单省事儿,征管成本也最低。

也就是说,水、电、燃气、油、过路费、飞机火车票,都会不断涨价。

最终这笔钱的相当一部分会充实国库,减少国家和地方财政赤字。

以后会涨到什么程度?笔者难以预计。但这种趋势今年已经明显开始了。

今年只是开了个头,还会涨几年的。几年后回头一望,当初的水电燃气费好低啊。

放心,这是必由之路。

如果本文只写到这里,意思还不大。我们必须想想,这么下去的趋势是什么?

显然,人工成本会不断走高,工资会不断走高。

继而,通胀也会不断走高。

于是现在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显得很便宜了

继而,如果一部分人承受不起,国家会给一部分人以补贴。

比如,粮票肉票鸡蛋票,每人每个月一定的量,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一些,这就算补贴了。

比如到国营的供销社去买,这样供销社就派上用场了。

全国来看,人口会继续向一二线城市、沿海地区集中,尤其是长江流域。

因为水运的综合成本是最低的,而长江流域聚集着最多人口,仅仅长三角就有上亿人口。长江流域直接上溯到成都,物产丰富,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水资源丰富也更容易搞工业,因此生产、物流的综合成本,也将最低。

珠江流域也可以,但范围远不如长江流域,所以差一些。但放在全国也很好了。

黄河流域更差一些,因为黄河的水流量只有长江的二十分之一,湖泊更少。所以经济规模更小,综合成本也更高一些。

区域经济将更不平衡。

以后,国家将给地方经济放更多的权。

因为为了民生和整体经济,只能激发各督抚的积极性。

比如清末,左宗棠在兰州、张之洞在武汉,搞得都不错。但兰州还是有点偏,规模也远远比不上武汉,左宗棠没干两年就走了。而张之洞经营武汉的时间长得多,前后大约十几年。武汉为什么在民国有那么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张之洞打的底子好。

再往后呢?

再往后我也看不清了,在可预见的未来,先看到这里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常识流通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