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城创融合视角下工业区到创新街区的更新路径与国际经验【抢先版】

周可斌 师浩辰 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4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城创融合视角下工业区到创新街区的更新路径与国际经验》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知识经济正在重塑城市的发展路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面貌,创新创意成为新时期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吸引并留住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议题。城市中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腾退的大量亟待更新改造的既有工业区,因其良好的区位配套条件、相对集聚的改造空间、较低的更新成本及独特的工业文化等因素,正成为促进城区经济复兴、活力与品质提升的机遇区(opportunity area)
 
互联网时代下创新的开放性与社会化产生了企业走向城市,走向社区的空间需求。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首次将这些位于城区的新兴创新空间定义为“创新街区”(innovation districts)。相对于传统的创新园区,创新街区体现出较强的“城创融合”特征,更依赖于外部的城市化环境,其建设运营模式在为城市提供产业和就业之外,能起到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创造服务设施和交往休闲机会的作用。创新街区三种类型中的“重塑城市区域”型(re-imagined urban areas)指城市老工业区、仓储区或滨水港口,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物理空间改造,转变为城市创新产业功能空间。从工业区到创新街区是应对既有工业区转型提升需求,有利于创新产业发展并建立良性“城创”互动关系的可行路径。为此,探索既有城市工业区如何通过综合性更新转型为具有“城创融合”特征的创新街区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研究选取了西班牙巴塞罗那的22@创新区(22@Barcelona)、美国波士顿滨海创新区(Boston Seaport Innovation District)和西雅图南联合湖区(South Lake Union, Seattle),以及英国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4个“重塑城市区域”型创新街区的代表案例(图1—图4),并检索其相关文献,构建关键词词库(图5、图6)。 
 
图1  巴塞罗那22@创新区范围
资料来源:https://scholarsbank.uoregon.edu/xmlui/bitstream/handle/1794/13031/Final_Pairolero.pdf;jsessionid=3FE1C256018877FCFAEEFAD232BF68F3?sequence=1
 
图2  波士顿滨海创新区平面图
资料来源:https://www.bc.edu/bc-web/bcnews/nation-world-society/business-and-management/corcoran-center-innovation-district.html

图3  西雅图南联合湖区用地布局图
资料来源:https://www.psrc.org/sites/default/files/rgc-profile-seattle-south-lake-union.pdf
 
图4  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总平面图
资料来源:https://www.kingscross.co.uk/downloads

图5  创新街区研究的中英文词云

同时根据创新街区特征,参考凯兹和布拉德利(Katz & Bradley)提出的概念框架,参考创新街区相关文献及案例关键词词频计量分析结果,总结出四个跟创新街区形成有关的关键要素,并构筑了基于创新街区理念的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路径概念框架:创新空间(innovation space)、创新活动(innovation activity)、创新网络(innovation network)与创新政策(innovation policy),概括为“SANP”分析框架(图6)。 
 
图6  基于创新街区理念的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的概念框架
 
创新空间是既有城市工业区改造为创新街区的物质载体,包括物质空间规划设计、环境氛围营造、设施供给;创新活动是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区域内开展的各类研发和创新活动,体现创新主体类型与创新活动特征;创新网络是创新活动中不同主体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领导、合作、社交互动等,是创新街区背后的组织机制;创新政策是既有城市工业区改造为创新街区自上而下的外在推力与制度保障,吸引人才与企业的进驻。
 

借助“SANP”概念框架以及文献计量形成的12项主要指标,对上述4个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共性分析,揭示了工业区转型为创新街区的关键因素与实施策略,即: 

  • 创新空间——混合的用地功能、活力的公共空间、低成本的工作空间、便利化的社区设施吸引创新主体集聚;
  • 创新活动——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多模式的创新平台、多样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支持创新的产生;
  • 创新网络——领导层的合作网络、专业机构的合作网络、非正式的社交网络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 创新政策——高适应的用地政策、针对性的人才战略、包容性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全方位的金融资本保障创新街区的形成与发展。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建立从工业区到创新街区的实证研究框架,基于该框架对国外典型案例进行解析,阐明如何采取具体举措来实现产业升级、空间提质和活力激发,为“国家双创”和存量规划下我国既有工业区的转型更新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周可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规划高级工程师。kebinz@foxmail.com
师浩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scut_shc@qq.com
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archcity@scut.edu.cn

刘垚(通信作者),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讲师。398408951@qq.com


延伸阅读

枢纽地区的创新街区模式探索——以大阪站前综合体知识之都为例

美国“创新城区”概念、实践及启示

创新时代的城市空间革命——读《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


编辑、排版 | 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