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从防灾生活圈到安全生活圈——日本经验与中国思考【抢先版】

李彦熙柴彦威塔娜 国际城市规划 2023-08-28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从防灾生活圈到安全生活圈——日本经验与中国思考》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随着不同要素在城市中的集聚性和流动性不断增强,城市在面临自然和人为灾害时的脆弱性也不断暴露。完善城市安全供给、保障居民安全需求已成为城市发展新的要义。以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与活动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时空行为视角从微观个体出发,强调个体行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能够为城市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生活圈规划是时空行为研究走向实践的重要落脚点之一。与传统的宏观的、偏自然要素的、设施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相比,微观的、偏人文要素的、行为导向的、强调时间维度的生活圈规划,更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差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基于多年城市防灾的经验,日本构建了三个层级的“防灾生活圈”,最小的防灾生活圈以小学和初中为单元,由路网、河道等燃烧遮断带围合而成,沿线布置耐火建筑、绿地等,主要目的是在地震发生时防止火势蔓延,形成防灾空间(图1)。以学校为单元进行防灾生活圈划分是因为居民的活动大多发生在此范围内,如上学、休憩、购物等,居民之间、居民与环境之间相互熟悉。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的防灾教育、演习等通常以街区为单元进行,有利于在灾害来临时进行责任划分及邻里互助。


图1  东京都的延烧遮断带和防灾生活圈示意图


灾害地图(hazard map)是日本防灾生活圈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根据空间尺度和绘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城市、区域、社区尺度的灾害地图;政府绘制、居民自主绘制的参与式灾害地图(图2)。


图2  日本灾害地图


日本防灾生活圈的建设经验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其优势在于把防灾体系建设常态化,通过自主参与、自主组织等方式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除空间建设外,还突出社会治理在防灾救灾中的作用,尤其是社区的重要作用。其不足在于侧重特殊情境下的灾难应对,忽略了城市日常管理中的安全需求;以设施数量或固定的时间空间尺度划分防灾生活圈,忽略了人在空间中的移动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等。


借鉴日本防灾生活圈建设的经验,本文提出时空行为视角下构建安全生活圈的设想。安全生活圈是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依托城市监测和预警平台,实时精准识别、研判和预测城市日常与突发风险,满足不同人群安全需求,实现居民行为引导的平灾结合型综合管理圈。安全生活圈综合考虑实际的都市情境,全面考虑应急事件发生时的人(可动员人数、救灾对象),事(灾害种类和影响程度),时(发生的时间),地(地点、发生范围),物(可动用的物资)等因素,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结合平时与灾时、地域性治理与流动性治理,构建人地耦合、供需匹配的城市安全体系(图3)。


图3  安全生活圈的概念框架


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防灾生活圈规划相比,安全生活圈规划突出三个方向:(1)兼顾日常和非日常风险,构建平灾结合型生活圈;(2)以“人”的安全需求为导向,开展多维协同规划;(3)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从地域性治理走向流动性治理。以安全生活圈的最小空间单元——社区安全生活圈为例,从空间划分(图4)、设施配置(图5)、安全性评级(图6)、社会协同四个层面,提出安全生活圈的实施路径。


图4  社区安全生活圈时空规划示意图

 

图5  安全生活圈内设施配置


图6  安全生活圈安全性评级技术路线图

 
作为一个创新性的规划理念,安全生活圈体现了城市规划“谋事于前”的前瞻性。然而,由于社区生活圈的时间定义、治理主体、划分技术方法等尚未明晰,依托于社区生活圈的安全生活圈尚处于概念构建阶段,其规划落地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由此可见,安全生活圈规划需要在未来开展更多的探索实践,既要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又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物质规划、时空规划和社会规划。
 
致谢:在文章写作过程期间,曾与研究组同学开展多次讨论,每次讨论都让文章的理念和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论文形成过程中柴彦威老师和塔娜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使得文章逐步完善。感谢审稿专家和编辑对本文提出的具体且详细的意见,让我们进一步明确安全生活圈的概念与定位。此外,特别感谢研究组李春江师兄对本文写作与修改的建议,使文章最终得以呈现。 
 
作者:李彦熙,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yanxil@pku.edu.cn
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chyw@pku.edu.cn
塔娜,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nta@geo.ecnu.edu.cn

 

延伸阅读
全球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灾害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美国国家备灾框架研究及相关思考
美国的“防灾型社区”建设


编辑 | 张祎娴

排版 | 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