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刊导览 · 读书读城 | 对人类本身的永恒热情——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

冯怡 国际城市规划 2020-08-19



人类的发展历程总让人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比如朝代更迭,一治一乱,盛衰交替。是不是所谓的发展与进步,是一种螺旋甚至重叠?人类聚落的发展模式是不是有一种共通的原型?对这些命题探寻最多的当属人类学,不同于历史、社会或者地理,人类学往往带着一种特殊的热情,乐于详尽的观察和记录,更长于特性之中见共性。


读列维斯特劳斯的经典《忧郁的热带》,是同才华横溢的作者一起进行思维旅行的过程,他对人类学、哲学的质疑,尤其是可贵的自我批判和审视,时隔60年仍然光芒闪耀。这本沉甸甸的著作,尽管一直被归类为“人类学经典”,但作者展现出的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丝毫不受学科之限(图1)。

图1  《忧郁的热带》三联版

1 否定——“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


开篇的“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1]3几乎是斯特劳斯最经典的言论之一。讨厌旅行,讨厌那些以发现新奇而受到吹捧的社会现象,恨探险家,恨那些把原始包装成新奇玩意兜售的探险者。可是,既然人类学的研究需要以观察发现为基础,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记录,怎样获得有意义的内容,怎样进行传播和反馈?更要命的是,除了那些被鄙夷的哗众取宠式的片段展现知识的方式之外,人类学家的探索究竟发现了什么前所未知的事实?


2 抉择——“哲学不过是一种不必要的智识游戏”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列维-斯特劳斯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我们所学的那些用来建构哲学论文,以及后来用来教书所使用的静态的对立——理性的与反理性的、智识的与情感的、逻辑的与前逻辑的——都只不过是一种不必要的智识游戏罢了。”[1]55作者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反思,最终选择了逃离哲学投身人类学。因为在人类学中,他终于发现自己不再依赖于那些建构在“意识自身”上的所谓美学沉思,而是基于“存有事物”本身的无尽材料,了解“存有与我自己”[1]60的关系。这一思考与1960年代西方(以法国为代表)对形而上哲学的反思背景也关系密切。


斯特劳斯反思哲学,认为尽管在思维工具上获益,但在自我认识中被禁锢:抽象和演绎本身不如现实的意义能让人斗志高昂,反而让人的思维变得唯一而枯燥。所以当作者偶然翻阅人类学家的著作,被遥远的世界和细致的生活震撼和吸引,便想起了那些登山远足或观察一株新芽的乐趣,决心从哲学投身人类学。其中用一章写“日落”之景(第七章日落),看似毫无道理的信手拈来,取舍却已在字里行间,颇有点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风范。


3 审视——旅行与探险交织的人类学分析


第三部新世界、第四部地球及其居民、第五部卡都卫欧族、第六部波洛洛族、第七部南比克瓦族、第八部吐比克瓦希普族都是作者绚烂经历的再现。对读者而言,土著部落那烦琐的译文名带来的隔离感,似乎加重了探险的神秘气息,让人感到你好像在用上帝视角看一个遥远的人类团体,它的组织、文化、装饰、器具,都像是隔离在博物馆里的化石,足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图2,图3)。这样的理解轻松而有趣,但却被作者所鄙夷,被他认为是一种通过兜售“探险”经历的新奇故事而获得关注的状态。不过斯特劳斯是个兼顾深度和趣味的作者,因此就算是从被趣味吸引开始,这些部分也值得再重新翻阅,尤其是其中对野蛮与文明的反思,人或族群的发展历程等等,离现代社会似乎遥远却又似曾相识。


图2 波洛洛族绘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1]304


图3 名为“舞者”的浮雕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1]327


4 归返——两难处境与赤子之心


作者用最终章重新组织和连接了前文中按地域讲述的线索,更深入地讨论了一个人类学家的尴尬处境以及人类发展的困境(比如宗教)。最终,是那些思考本身而非绝对的结论,让这个人类学家的归返蒙上了一层有些悲情的英雄色彩。原书出版于1955年,早于《神话学》、《结构主义人类学》、《野性的思维》等理论性更深刻的著作,但在《忧郁的热带》里,更能看到一个学者用拆分、打碎、重组自己思维的方法,重新建构世界观和研究方法的过程。


其中作者讨论剖析最深入的部分莫过于人类学研究的两难处境,是因为作者在归途中意识到,在实际的研究和思考中“像处理所有社会那样处理自己的社会”,始终无法摆脱人类学家自身的“社群规范”。这样的价值观进一步或许坠入“蒙昧主义”,退一步又是“大折中主义”,究竟有何益?事实上,长篇的发问和纠结清晰地体现在从开篇否定探险的意义,到逃离哲学,选择新世界的全部观察和研究之中,只是在总结的时候终于酣畅淋漓。


但斯特劳斯没有止步于纠结,从卢梭那里,从长年累月的调研中,作者获得的启发是“社会的天性”,是“普通而恒定的自然人性”,而人类学能够为那些共通的“不公不义、无感无觉的残酷提供一个评估”[1]512。这往往不只能为人类学的自身发展提供帮助,而是成为推动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等领域继续研究和发展的基石【比如卢梭讲“高贵的野蛮人”,认为从原始部落中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奥秘。再如罗素在《权威与个人》的许多论述中,都试图追溯原始人社会组织形式中的敌意与友谊】。于是作者说所谓人类学,只是在思考人类“存在以及继续存在的本质”,“在思想界限之下,在社会之外之上”的一种观察和沉思,而思考这一命题本身使整个人类的存在具有价值。


5 质疑与重塑的世界观


《忧郁的热带》很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说理的深刻和描述的绮丽。再回过头去看作者开头部分对哲学的质疑,也并非旨在驳斥哲学,而是在驳斥一种建立在抽象之上的玄幻之音。此外,作者用此书深入地剖析和阐述了他眼中的人类学,在《野性的思维》中被更进一步阐述为“人很难完全抽象、概念地活着,这是一种人的‘位置’”[2]181


而读者能在此书中获得的远不只那些新奇的事物和绚烂的景象,如果同样沉心思索,那些不断困扰作者的质疑也能成为读者重塑世界观的契机。


比如,从宏观角度来说,怎样看待人类发展看似循环的状态?相似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是客观意义上的“进步”即正向的提升,还是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惰性”?比如罗素对所谓民主制度的不置可否,斯特劳斯对人类扩张消灭“土著”又美名欣赏的“罪行”。换一个角度去看,所谓野蛮可能只是另一形式的不得已,所谓文明或许沾染着无尽鲜血。从个人的“智识”,又是否囿于分析、分析再分析的哲学训练,而忘记了真实的发现与体悟本身带来的欣喜,忘记了那些山间清风,登高远足的不足为外人道的意义?


或单从人文社科研究上看,又是否落入循环往复概念之争的窠臼,或者不断被新奇的理论主导,趋之若鹜却并没有深入探寻?【见《忧郁的热带》127页的“我们的学生想要学习所有的知识,但是不论他们学的是什么,都觉得只有最新的理论才值得熟记……他们的论文都以人类历史的大要开头,引用几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德……”】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号称基于实践的研究,又怎样才能认为的确来源于“真实的存在”,而不是部分的真实,有取舍的真实,被定义后才被重点关注的真实?毕竟你的观察往往带着你的世界和你自身的判断【见《忧郁的热带》39页作者引自夏多布里昂的《意大利之旅》“每一个人,身上都拖着一个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这样的思考看似永无宁日,但一经开启,总要拖着你到山穷水尽,才能柳暗花明。


【后记】最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朋友推荐,说当小说读读也不错,但我读到后来只能用惊艳来形容。书是本大部头,快600页,第一遍囫囵看完大概用了一周,后来因为写读书笔记又认真看了一遍,很有意思,常看常新。说它能当小说来看是因为那些奇奇怪怪的部落和原住民文化很有意思,作者不仅文笔好,思辨也很有趣,所以只当《故事会》来看的话就太遗憾了。


哲学家的人类学研究?大家可能会认为“读起来一定很艰深”,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斯特劳斯前期受哲学影响很重,投身人类学之后,他的研究说理性也非常强。斯特劳斯否定的主要是以前那些虚无缥缈的意识流派哲学,所以转向了务实的人类学。他后来被称为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其实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结构主义方法论的代表人物。但他完全不是那种不接地气的哲学家,而是很务实的学者。这本书一直围绕一个问题——人类学是什么以及怎么研究。所以批评了探险家式的人类学研究,也批评形而上的哲学,最后讲自己在人类学研究的过程中的纠结等等。其中很多思考我觉得每个专业都是共通的。除此之外,作者借着对各个部落的观察,讲宗教进程,讲人的成长,讲语言与权力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小点。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我的读书笔记里只讨论了作者的思维主线(没展开他观察的有趣的现象),而他的心路历程(本书也被称为列维自传)在这里的展开有限,但,真的是本有意思的书!而且,他其他的书也很棒!


参考文献

[1]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M]. 王志明, 译. 三联书店,2000.

[2]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M]. 李幼燕, 译. 商务印书馆,1988.


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 冯怡 供稿


作者:冯怡,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497607863@qq.com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