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止不休》:白客、张颂文如何重塑记者的黄金年代

金牙 娱理 2023-04-16

自2020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后,电影《不止不休》就备受期待,贾樟柯作为监制保驾护航、演技派张颂文和白客领衔主演、国产电影中难得的记者题材……都让这部电影的期待值拉满。时隔两年多,影片终于在国内正式上映。

《不止不休》在题材和呈现方式上颇为锋利尖锐,还原了2003年纸媒的黄金时代、致敬了理想主义的年代,也通过记者视角关照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命运的变化。

监制和策划过多部大片的王红卫评价,近些年有些电影是温暖现实主义,但他认为电影没必要做一个暖宝宝,如果电影是严肃的而非娱乐商业片,那么现实是什么样,电影就应该拍成什么样,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不止不休》正做到了这点,这是凤毛麟角的。



《不止不休》是国内难得的以记者为主人公的电影。

导演王晶透露,这部作品对他来说其实是一次命题创作,电影的主出品方陌陌影业彼时刚刚成立,这家公司几乎从上到下都是媒体从业者转型做电影,他们希望用电影去讲述一个以记者为主角的故事。

尽管是命题作文,但也与王晶本人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寻找自己长片处女作的故事,他发现很多年轻导演参加创投的时候,写的都是自己身边人的故事,是很个人的叙事,“但是对于更普遍的社会层面,这个东西是不是有普遍性,我不太确定,所以我会反思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我听到贾樟柯导演跟我推荐说有一家刚成立的影业公司,想做一个以记者为主线的电影的时候,我一下茅塞顿开了,我觉得记者跟我一直想要的视点是一样的,记者跟我们做电影是一样的,观察、发现、记录,然后在这个过程里面加入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者想象,所以我觉得这个切入点是我可以做的。”

《不止不休》,白客

确定了记者视角后,王晶去梳理了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过程,他发现千禧年初这个时间节点,是最为特殊的。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放了市场化办报,媒体行业开始迅速扩张,王晶与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聊天,发现那是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年代。正如电影中所呈现的那样,当时网络刚兴起,一个人的观点如果在网络平台被报社的主编看到,就有可能获得赏识成为记者。

“有一个人跟我说他原来是学法律的,看到报社招人就去参加了考试,结果就过了,当时他以为是去当法务的,结果直接被领到社会专题部,就干了记者,他都没学过记者是干嘛的,但是你想,各种人都存在于这个行业里面,就让这个行业变得非常有趣生动,所以我们想写生动的年代、有可能性的年代,大概就是2003年、2004年的样子。”

《不止不休》,张颂文、白客

确定了故事发生的年份后,王晶又去找寻当年最有社会影响力的议题和新闻事件。在看了很多惊心动魄的选题之后,王晶认为乙肝选题很独特,因为讲的是人心的问题,“做这个题材不是大家说的‘药神’啊,一个人帮助很多有病的弱者啊,我们很明确想写一个人的成长,想写人渴望梦想和靠近梦想的过程。

从新闻人的视角切入一个年份和其中的重大事件,《不止不休》最终呈现出了一种真实的、甚至是纪录片式的时代质感。

片中有两个部分是王晶本人颇为珍视的。

其一,请到了真正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出镜,以片中片的形式袒露自己的心声。“对于我而言,这可能是比一个电影能得多少奖、获得多少票房更重要的东西,我觉得他们被看到了被记住了。”

其二,影片开头报业帝国里那些坐在工位上的记者们,都是纸媒黄金时代真正的从业者。

《不止不休》,张颂文

影片中选题会那场戏,王晶最终决定找十二位老记者来出演,寓意着亚瑟王的十二骑士,记者与骑士很像,或拿笔或拿刀守护着自己认定的东西。那场戏开拍前,王晶一直有点焦虑这个选题会应该怎么开、应该讨论些什么,他希望通过这场戏去复原当年报社平等探讨的氛围、专业主义的精神,剧组甚至一度预设了一些选题,都觉得不够好,最终决定让这“十二骑士”自由发挥。
 
“我就跟他们说,今天我只是想开一场选题会,请你们预设一些选题或者回想当年比较印象深刻的选题会,你们去讨论,然后我就真的退一步,像一个记录者一样,就拍他们的争吵,那些台词都不是我写的,都是他们自己说出来的。因为他们曾经就是那样的,那个镜头我拍了可能有十几、二十分钟,就像拍纪录片一样,一直拍他们的争吵,吵完一个选题然后聊下一个,接着就有另一个人抛出来一个新的选题。

其实我拍到十几分钟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想要的所有东西都已经有了,但是我又不忍心喊停,我想多听一听那个场面,其实那天看监视器我就一直在掉眼泪,我觉得曾经有这么一帮人真的讨论过这些问题,他们讨论过一个人的尊严、讨论过新闻的边界、讨论过什么是专业、讨论过什么是媒体对社会的责任和关照。我就一直在听他们讲这些东西,我觉得我想多听一会儿。”

《不止不休》,张颂文

《不止不休》是献给纸媒黄金时代的一曲挽歌,在电影中我们追忆和重温那个时代,而镜头记录下的这些真实的老记者们,也是这部电影留下的影像宝藏。


还原出一个时代的真实质感,不仅靠故事和事件,演员们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作家郑渊洁形容,张颂文是被表演耽误的作家和记者,这次在《不止不休》中的表演可以说是不露声色的本色出演。而白客的优势则是那张看起来普通、平平无奇的脸,让他具备了“一人千面”的角色塑造能力。

对于韩东这个实习记者主人公,王晶给演员的定位是一个会演戏的凡人。白客的经典角色王大锤就是如此,能让所有人相信我和他是一样的,但是白客又有一张看起来有文化的脸、有股执拗的劲,正符合那个初出茅庐的实习记者的气质。

《不止不休》,白客

定下韩东这个角色后,王晶开始思考他的师父黄江是怎样的。老记者理应是成熟的、老道的,但在这些传统的特质之外,王晶希望有些独特的个人特色。

“大家印象中记者是文人是笔杆子,我们想找一些更好玩的符号,所以就讨论说他可以是一个猎人,他没有坐在办公桌,所以我们在布置他的办公桌的时候,就布置得非常杂乱,因为他不是坐在那儿的,他必须跑出去,必须不停去找到猎物,然后把猎物带回来。再加上知识分子的底色,一些老道和圆滑,他的层次就非常多了,颂文老师就非常合适,他长了一张知识分子的脸,也经历过非常多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作为一个记者是非常合理的。”

王晶与张颂文第一次见面时,两人没聊剧本,张颂文像老朋友一样给他讲了三、四个故事。其中一个是说自己从电影学院刚毕业的那一阵子特别迷茫,不知道该坚持还是放弃,过年的时候不好意思回家,就想着去跟老师聊一聊拿点意见。出门的时候他一手拿着一瓶酒,是他攒了多年的好酒,另一只手拎了一袋垃圾,是过年的时候攒的垃圾,准备顺便扔掉。在去老师家的路上,他一路都在想怎么开口把酒送出去,他不知道老师会怎么想他的行为,等到了之后师母开了门,他非常尴尬地把礼物递上去,结果发现递的是一袋垃圾。

张颂文和王晶分享了几个类似的故事,“我觉得我非常懂他在干嘛”,王晶说,“他首先是完全读懂了剧本,又从他的切身感受里面分享了一些他对于这个剧本里面的人物的想象,用这种非常四两拨千斤地讲了几个小故事的方式,我觉得这不就是黄江吗?”

《不止不休》,张颂文、白客

《不止不休》中有一场重头戏,是黄江和韩东这对师徒为了是否发稿产生了一次争执。黄江生气地扯下韩东的工牌,韩东则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前途选择不发稿。

很多观众在讨论这场戏,有人认为,他们已经知道其他报社在做同样的选题,自己不发也会有别人发,为什么不能先发了稿子,再追加一篇新的?

王晶透露,这场戏也是他和演员之间讨论得很深入的一场戏。

“我跟颂文老师和白客聊了很久,那场戏掺杂的东西很多,长辈和晚辈的情感、价值观上的认可、追随和认可和自我发现、新闻伦理、两个人作为人本身那种特质上的不同,都掺杂在那么一场戏里面,所以它不是那么简单地可以用一个冷静的功利主义的方式去判断的,说我先发一个后发一个,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白客说,在意识模糊的时候,他会觉得发不发稿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清醒思考过后,他觉得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涉及到整件事幕后的推手是不是韩东。“当然你不发别人会发,但是你参与了这样一篇报道,你的内心会不安,你既然有机会直接做一个更全面的报道,你就不想说我先发一个成全自己,然后再去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这件事、或者说让这个事有新的发展。可能当时考虑的不是新闻伦理,也不是这件事的结果,而是尊重内心的感受。” 

《不止不休》,白客

这场重头戏拍了好几条,扯工牌的动作是张颂文的设计。那天拍完后,王晶把工牌随手放进了口袋,凌晨大家吃夜宵时,他无意间从口袋里摸出了写有“《京城时报》实习记者韩东”的这块工牌,突然间感慨万千,那一刻他觉得那场戏特别好,两个演员已经是角色本身。

《不止不休》中黄江和韩东这条师徒线很生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也是戏外王晶和他的伯乐贾樟柯的投射。

王晶加入贾樟柯的导演团队后,曾在《天注定》中做执行导演,当时他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处理服装上的一个小问题,贾樟柯发现后对他发了很大的脾气,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不可接受的,这个瑕疵放在大银幕上会被所有人看到,也会永远留在电影里。

《不止不休》,贾樟柯

这些合作中的交流和冲突,让王晶慢慢学会如何做一个导演。《不止不休》曾发布过一条师徒关系的花絮物料,贾樟柯在微博上转发时表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王晶当下觉得,这是在点我吗?于是他回复表示“拍这部电影挺值的”。

在王晶看来,黄江之于韩东,就像贾樟柯之于他,这种关系建立在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认可上,是一种学习和跟随,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分歧、矛盾、弯路,年轻人也要在这些波折中找到自己。

“韩东跟黄江吵架那场戏,其实是他真的重生的那么一个瞬间:我很崇拜你,我想成为你。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好像也可以成为我自己。”

《不止不休》,导演王晶


以记者作为人物主线,又在后半段加入了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一内容,让《不止不休》探讨的议题更复杂。但在一些观众看来,前半段探讨新闻理想,后半段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声,有些前后割裂。

对于影片受到的争议,娱理工作室也直接向王晶导演提出了疑问。

他表示,当初选定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议题时,就决定要剔除掉那种非常符合大家想象的调查记者的故事应该有的样子,“那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可能会很好看很戏剧化,但又跟我们这个电影想从表层故事到深层的、人性层面探讨的东西不太一样。”

在深入研究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群体时,王晶发现一个概念叫“病耻感”,说的是这群人本来是病人,但因为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在社会整体认知的缺失和道德压力下,这群病人好像变成了一群施害者,觉得自己会伤害别人,会觉得羞耻,于是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谈论病情也不敢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不止不休》,宋洋

“我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的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很多人身上都有这种病耻感,这让我想了挺久的,是什么让这些人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不再去为自己的这一点点变好的可能性去发声?沉默又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其实电影里我们一直想讲的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可能又跟记者跟媒体产生了直接的关联。

我跟记者接触的过程中,从他们身上学会了看一件事情的角度,电影中黄江这个人,是有一些跟他相近的人物原型的,这种人其实永远是带着质疑的眼光在看待所有问题。这个电影其实有很多时候也在讲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看到的是真的吗?写出来的就是真的吗?既定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我们要不要去思考一下、去探寻一下可能性是什么?”

《不止不休》,胡天渝

王晶认为,客观来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记者这条线,其实本质上是一个故事,后半部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故事,和前半段搭建的框架是有密切链接的。

“里面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观众会接受到多少,韩东在采访矿难遇难者的母亲时,这个母亲轻声细语地讲了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她说她的儿子在两年前过年回家时就拿回来了一笔钱,当时还挺高兴的,因为过年回家多带了一点钱,他妈问他说钱哪来的,他说是因为前两天矿上出了个事故,矿长给大家发了一笔封口费,大家拿着钱以后就不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封口费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沉默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这个事情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刻重演的,重演的结果就是你会为当时的沉默付出代价。后面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们也是一样,他们在羞耻感里所选择的这种沉默,我们不能指摘它,那是个体的选择,但是沉默一定不是最好的结果和方式,其实这个电影讲的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不止不休》,白客


作为一部新人导演的处女作,《不止不休》选题大胆、切入视角有新意、探讨的社会议题也有价值,这种敢拍的精神值得肯定,这样真实质感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应该被更多观众看到。

贾樟柯曾经跟王晶说,人不能自我审查,尤其是年轻人,要先做先去面对。

希望大银幕上能出现更多像《不止不休》这样真诚有力量的作品。

《不止不休》,张颂文






点击标题 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贾樟柯谈中国电影  一位爱豆经纪人的忠告  中生江湖   香港国际影视展  满江红  流浪地球2  无名 深海  断网  漫威观察   脐带  铃芽之旅   郭帆  田晓鹏   邓超  冯小刚  阿鲲  三体  狂飙  平原上的摩西  他是谁  星落凝成糖  光渊   回响  王子文    种地吧  闫佩伦  火箭少女演员路  妻子的浪漫旅行6   半熟恋人2   选秀制作公司现状  种地吧探班   易立竞   AI虚拟博主...未完待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