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佳妮 孙国瑶|大学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基于哈佛大学的案例研究

马佳妮 孙国瑶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9-04

摘 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重要挑战,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可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活实验室”。哈佛大学有应对气候变化丰富的实践和卓越的成效。基于“全机构方法”框架,对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性举措进行分析,发现哈佛大学在五个领域全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建立高校气候管理机制、形成绿色校园运行模式、培养气候变化应对人才、开展多维气候科学研究、提供多样气候社会服务。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全面整体性、理论和实践结合、学校领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跨学科跨校跨国合作的特点,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

关键词:气候变化;哈佛大学;案例研究;全机构方法;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严峻挑战之一。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至2015年《巴黎协定》,国际社会一直都高度关注气候变化。我国也积极响应国际号召,承担大国责任,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发布系列重要文件。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双碳任务,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再次将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到战略高度,凸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中国“30·60”“双碳”目标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个人共同努力。大学是重要社会组织,对当前气候危机的产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首先,大学作为高耗能单位,自身减碳、绿色运行对中国、世界环境有益。其次,大学可积极发挥其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研究创新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培养应对气候变化人才。教育部2021年发布《高等教育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指出,大学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再次,大学并非象牙塔,其需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全球责任。气候变化已深刻影响全球发展,大学有能力,也有责任回应社会需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一些大学已积极行动。清华大学发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举办全球性“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论坛,搭建全球合作平台,发挥大学在知识、理念、文化和科技等方面优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起引导作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也分别建立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实验室、举办峰会、签订协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然而,我国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顶层设计缺乏,资金和专业人员不足。教学培养过于宽泛,理论偏多实践偏少;人才培养需加强,学生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渠道不足。

  哈佛大学是大学应对气候变化领先者。哈佛大学采用使多方参与并以整体方式实现可持续框架的“全机构方法”,将校园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即将校园作为试验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成效的温床。哈佛大学鼓励学校教师、学生、员工、校友积极采取举措应对气候变化,将可持续性嵌入机构的所有方面,包括设定大学气候变化目标,制定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在校园范围内节能减排,不断培育具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的人才,追踪气候变化研究前沿,积极参与社会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等。哈佛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出台了相关政策并打造了绿色校园,而且基于2006年的水平,成功减少了30%的碳排放量。此外,哈佛大学还投入了超过1200万美元,支持了数百个由学生和学院开展的可持续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

  哈佛大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气候变化已经对目前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影响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哈佛大学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负责。其次,哈佛大学拥有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广泛能力,对预测和改变气候变化的轨迹和影响有长期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哈佛大学的社会责任。最后,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出于对地球的保护,也是出于对效益的考虑(good for the planet,good for business)。如目前美国政府有专门针对解决气候问题的预算,并为作出贡献的大学提供税收优惠。此外,哈佛大学的影响力投资集团也在评估可持续发展投资的成本与效益,注重可持续发展投资的长期盈利。高等教育可在生态环境、社会福祉和经济增长三个维度中实现价值创造,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本研究将基于“全机构方法”,全面挖掘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系列举措,以期对我国大学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予以启发。


  二、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性举措


  哈佛大学拥有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性举措。目前,主要涉及高校管理、校园运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这五个领域。本研究从这五个维度入手,构建了哈佛大学运用全机构方法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模型。(见图1)

  (一)建立高校气候管理机制

  1. 制定气候变化战略规划。哈佛大学制定了一整套完善、整合、有层次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高校管理框架。首先,哈佛大学出台了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校级目标、政策规划、行动计划。如2018年2月,哈佛大学宣布了其第二代气候目标,即在不使用抵消机制的情况下,到2026年实现“化石燃料中立”,到2050年实现校园“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排放。同时,出台的《哈佛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哈佛大学气候行动计划》《到2026年实现化石燃料中立小组委员会的建议》《气候变化工作组报告》等系列战略规划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方向性。同样地,哈佛大学各学院也结合学院特色,设置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院级计划与措施。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KS)附属的摩萨萨尔-拉赫马尼商业和政府中心(Mosasaur-Rahmani Center for Business and Government)发布了可持续性科学计划,该计划是哈佛大学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研究、教学和干预中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共同繁荣和减少贫困。除此之外,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Harvard Radcliffe Institute)、哈佛商学院、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哈佛医学院、哈佛法学院、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等都有一系列院级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和举措。

  2. 设立气候变化负责机构。哈佛大学有两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全校统筹性机构。第一个是哈佛大学环境中心(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of Environment, HUCE),其鼓励学校对环境与人类的互动进行研究和教育。该中心集合了整个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力量进行环境相关的科研与教学,涵盖不同领域的学者和教师,开展各类研讨会、讲座,提供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环境教育机会,并提供与环境研究相关的各类捐赠和研究支持。第二个是可持续发展办公室(Office for Sustainability, OFS),其更具实践特色,专注于将研究转化为行动,将校园作为一个生活实验室,用于实施和试点解决方案。所谓“生活实验室”计划,是将学生、学术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基于“做中学”原理,以大学校园作为天然的创新实验空间,为大学或利益相关者面临的可持续性发展挑战提供知识和解决方案。

  3. 评估气候变化应对进展。哈佛大学十分重视评估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并及时、全面在官网发布进展。自2000年以来,哈佛大学一直跟踪并公开报告整个大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各类气候登记清单、年度气候变化应对简报、气候目标完成情况,随时向公众发布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哈佛大学2016年获得的气候注册状态也使其气候变化报告更具有官方地位。此外,哈佛大学还建立了系列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网站以提供与整合哈佛大学为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如“哈佛大学可持续发展”网站展示了哈佛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愿景、目标、举措等。“哈佛大学环境中心”网站汇集整理了全校范围内所有与气候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项目、学生团体倡议等。这些发布内容为哈佛大学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使哈佛大学能够与其他机构分享经验。

  (二)形成绿色校园运行模式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其化石燃料2050年清零目标,哈佛大学构建了绿色校园运行模式。

  1. 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率。哈佛大学十分重视清洁能源的使用。哈佛大学一直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采购,是可再生能源的早期采用者,投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以加快向清洁能源的过渡。同时,哈佛大学从区域电网购买的电力也变得更加清洁。从2000年到2015年,电网以天然气产生的总发电量占比从15%上升到49%,与此同时煤炭占比从18%下降到4%,石油占比从22%下降到2%。此外,哈佛大学也探索场外减排,包括区域、国家和全球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项目。为补充能源供需的减排量,哈佛大学于2016年从缅因州购买了风能,从马萨诸塞州购买了现有的水力发电,以实现其短期气候目标。此外,哈佛大学也积极进行能源审计,按建筑和空间类型评估能源使用情况,并对暖通空调和照明设备进行调整和升级,因此即使校园发展规模不断扩容,整个大学的能源使用率还是下降了10%。

  2. 绿色校园运行。同样,哈佛大学也通过运行绿色校园,如建设绿色建筑、开展回收和废物管理项目、进行绿色清洁、鼓励低碳通勤、优先绿色采购等举措,以对周围环境、校内学生、教师和员工社区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哈佛大学要求全校建筑符合哈佛大学绿色建筑的标准,并在哈佛大学绿色建筑资源网站分享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经验,以促进具有效益的绿色建筑设计持续改进。其次,哈佛大学尝试成为一个零废物校园,其进行的回收和废物管理项目有助于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在校内产生的垃圾,同时带来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帮助学校实现零浪费。再次,哈佛大学也在全校范围内实现绿色清洁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清洁操作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哈佛大学也承诺减少校园通勤排放,如学校的通勤者计划(Commuter Choice)发起可持续交通倡议,鼓励步行、骑自行车、使用公交和拼车等,超过85%的学校通勤者使用绿色交通方式。最后,哈佛大学也制定了全校性的绿色采购标准,首选环保产品,并要求所有主要供应商达到哈佛大学标准和第三方环境认证标准。

  (三)培养气候变化应对人才

  大学的第一使命是人才培养,哈佛大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培养,提高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能力,促进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

  1. 培养气候应对人才的正式教育。哈佛大学开设了系列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与课程来培养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与能力。哈佛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了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和辅修课程,如“大气、海洋和气候动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等专业提供了系列专业课程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气候变化胜任力;如“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地球和行星科学”“能源与环境”等辅修课程为想要了解与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此外,哈佛大学也开设了有关气候变化的通识课程系列模块,如“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模块的“气候十字路口”“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技术和政策基础”;“道德与公民”模块的“气候变化伦理”;“历史、社会、个人”模块的“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审美与文化”模块的“今天的悲剧”(古希腊悲剧如何帮助解决当今最紧迫的社会政治问题)等通识课。

  2. 培养气候应对人才的非正式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起重构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反复提及非正式教育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培养气候人才的重要性。除了正式课程外,哈佛大学也有系列非正式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气候治理人才。这些非正式教育主要由哈佛大学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下而上开展。“哈佛专业学生气候领袖计划”“哈佛气候企业家圈”“哈佛气候与环境校友”等组织均由哈佛大学学生组织与领导,覆盖全校,与哈佛大学森林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环境中心等机构均有合作。各个学院也有符合自己学院特色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如哈佛大学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学生组织的“哈佛能源杂志俱乐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的“哈佛环境正义组织”;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组织的“碳红利学生”“夏季环境写作小组”等。除此之外,哈佛大学也设置了其他的非正式教育渠道。如哈佛大学环境中心时常发布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新闻资讯,促进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了解;每月举办不同主题的气候研讨会,邀请教研人员进行分享;举办如气候纪录片放映、小组讨论、演讲等非正式活动。

  (四)开展多维气候科学研究

  大学与其他机构重要的区别在于大学承担知识生产的功能。开展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研对于大学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1. 开展自然科学研究。哈佛大学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探讨气候变化产生的本质、运行机制、气候与能源关系等议题,研究主要由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系、地球和行星科学系等学院开展。相关研究项目包括“大气化学”和“大气、海洋和气候动力学”,由多个学科联合开展,主要关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探讨;“气候与环境合作组织”和“哈佛-中国:能源、经济、环境项目”是哈佛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项目,侧重于气候变化与其他生态体的相互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的能源和经济侧面;“哈佛森林”则是哈佛大学野外的实验室和教室,进行了如“气候和碳交换”“生物多样性研究”等,也给学生提供了各类的亲身实践、实验考察机会。

  2. 开展跨学科研究。哈佛大学同时开展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社会经济等方面议题,相关研究主要由经济学、公共政策、商业、法律、艺术等专业开展。相关研究项目包括“环境与自然资源计划”,旨在在区域、国家、国际层面进行环境与资源的政策分析研究,并向决策者、学者和感兴趣的公民提供相关产品;“哈佛风险分析中心”致力于控制有关环境健康和其他决策的风险,并为政策决策提供信息;“哈佛全球健康研究所”设有“气候变化与健康”专题,探究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未来几年和几十年人类的健康状况;而“哈佛大学影响力投资集团”则是进行投资的环境、社会和治理分析,在投资公司时需要考虑其碳排放、节能、原材料采购、废物减少和用水等可持续性发展状况。

  3. 提供丰富的科研资助。哈佛大学为与环境、气候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研资助。其一,哈佛大学环境中心十分鼓励关于环境与人类社会互动的研究,为其提供了各种基金和研究经费。其二,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为具有创新性的哈佛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支持,为以解决社会可持续问题为导向的创业团队与资助搭线,如“‘校长杯’创新挑战赛(President’s Innovation Challenge)基金”“奥尔斯顿风险基金(Allston Venture Fund)”“社会影响奖学金基金(Social Impact Fellowship Fund)”“星火助学金(Spark Grants)基金”。其三,哈佛大学生活实验室也提供校园可持续发展创新基金,提供70万美元基金用于支持哈佛大学校园的研究项目和学生创新项目,将哈佛校园作为项目实验的温床,促进新的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出现与实施。

  (五)提供多样气候社会服务

  哈佛大学非常重视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与社区合作、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促进气候变化教育资源共享。

  1. 促进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哈佛大学开展系列促进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举措。“哈佛气候与环境校友”组织通过建立一个由活跃校友组成的强大全球社区,增强其成员对气候危机和行动路线的了解,并对影响其社区的环境决策产生影响。其次,“哈佛全球健康研究所”也强调与社区进行互动,尤其关注环境与种族的议题,如部分种族社区可能更容易受到环境有毒污染物暴露的影响。同时,该研究所也注重将研究转化为推动改善社区健康的行动。此外,哈佛大学的阿诺德植物园同样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建立气候变化复原力,对社区负责。

  2. 支持企业和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哈佛大学通过校园力量支持企业和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哈佛大学加入行星健康联盟,建立跨越部门、学科、世代和地域的全球行星健康社区,定期举办区域研讨会、提供实践机会、与地方政府合作、与当地企业合作等,致力于了解与解决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福祉造成的影响。

  3. 共享气候变化教育资源。哈佛大学也助力气候变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哈佛大学参与的行星健康联盟推出了行星教育-气候变化系列资源,覆盖从K-12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系列相关主题课程,如气候变化与健康、气候变化与残疾等,并同时提供系列配套教学支持和工具,如气候变化挑战测验、教学游戏、视频、幻灯片、培训资源、电子书、教学大纲、各语种的生态系统健康方法教学手册、播客等。


  三、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特征


  哈佛大学从高校管理、校园运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五个方面合力应对气候变化,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意见,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把大学当作生活实验室,在校园内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试点,并将可持续管理的最佳做法制度化,以实现更大范围影响。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整体地应对气候变化

  哈佛大学采用全机构方法应对气候变化,鼓励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采用整体的方法,全面地应对气候变化。在宏观校园管理方面,哈佛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校级和院级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战略,并设立了专门负责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机构,评估汇报气候变化应对进展。在节能减排方面,哈佛大学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形成绿色校园运行模式。除此之外,面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使命,哈佛大学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教育培养气候人才,开展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提供丰富科研资金,以及提供与社区、企业、政府广泛合作、其他组织广泛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总之,哈佛大学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

  (二)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

  哈佛大学在各维度都十分注重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在组织层面上,负责哈佛大学气候变化的两个全校性组织“哈佛大学环境中心”和“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一个侧重研究,一个侧重实践。哈佛大学环境中心负责与环境气候有关的科学研究和课程,而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则更关注将知识研究转换为实践应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大学这个生活实验室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既提供了系列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课程供学生进行正式学习,同时也提供了系列非正式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和实践。同样,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哈佛大学不仅进行了系列节能减排和政策研究,也将相关研究转化为改善社区健康的实践行动。

  (三)有力的学校领导和积极的学生参与

  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模式具有双向互动性,既包含自上而下的学校、院系、部门领导和统筹,又包含自下而上的学生积极参与高校气候变化治理。哈佛大学在领导管理层次上,已经建立清晰的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政策和标准。哈佛大学学生也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开展系列校级学生主导活动项目,系列院级学生活动、俱乐部,对气候变化治理产生影响。此外,在气候行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学生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如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的工作流程中,100名学生根据他们的专业领域对目标草案提供见解和评论,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主体性与积极性。

  (四)跨学科、跨校、跨国合作开展研究

  哈佛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非常重视合作的力量,充分发挥跨学科、跨校、跨国的合作力量。哈佛大学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往往并非由一个专业单独完成。如哈佛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大气化学”项目,同时汇集工程和行星科学系、工程和应用科学部以及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的智慧。哈佛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更是将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气候变化的政策、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由经济学、公共政策、商业、法律等学科共同展开研究。除了跨学科合作外,哈佛大学也注重跨校、跨国合作开展研究。如哈佛大学的“大气、海洋和气候动力学”专业与麻省理工学院气候课程合作,合力培养气候变化人才;哈佛大学的“气候与环境合作组织”和“哈佛-中国:能源、经济、环境项目”也与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合作,共同促进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等方面研究。

  (五)应对气候变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也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哈佛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缺乏对气候正义的关注,具有气候解决主义的倾向。目前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仍是气候变化本身,如怎样才能更好推进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以减少碳排放,但是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历史成因、经济和权力差异、对由气候变化所导致系列的其他方面公平问题等方面的关注与研究仍有欠缺,如更频繁和极端的破坏性气候事件正在对水的获取、粮食生产、身心健康以及物质和经济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将突出表现在世界各地的脆弱社区。当大学的气候应对侧重于基于技术的缓解措施,未能考虑公平和系统性变化时,气候不公正现象便会加剧。而这种将复杂的棘手问题(tricky problem)简化为技术问题,忽略气候变化成因和应对措施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此相关的正义考虑的倾向,也被称为气候解决主义或技术官僚的气候行动方法。


  四、启示


  哈佛大学已经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全机构方法”,动员大学的不同部门、不同主体,进行资源整合和人力合作,创造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大学应对气候变化,导向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大学也积极致力于实现“双碳”目标,创造清洁美丽的世界。但我国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系统、可操作性的模式以及其现存的挑战对我国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改进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一)将气候变化应对纳入大学的战略规划

  大学领导力和战略都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大学领导层具有更好的牵引力。我国在国家层面已经设定了明确的“双碳”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落实“双碳”目标。同样,大学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主体,应当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制度,统筹规划,主动制定战略、采取措施,率先在大学内实现“双碳”目标,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学只有在顶层设计上率先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高校的战略规划,并在制度层面上明确战略目标、统筹部门、资金渠道、评估指标、检测方式、公示要求等,大学各部门、各学院才会职能清晰且高效地在各个层级上应对气候变化,并发挥各学院的能动性,创新具有自己学院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二)形成绿色低碳校园运行管理

  大学自身是高能耗的组织,因此,形成绿色低碳的校园运行管理是大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基本和最可操作化的方面。我国大学可以减少和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鼓励使用其他如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并提高能源使用率。除此之外,我国大学也可以通过减少大学内部机动车使用量、鼓励大学内部多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通勤方式、升级高校供暖、制冷、照明系统、积极落实回收和废物管理项目、建设大学绿色建筑、进行绿色清洁、绿色采购等方式来实现绿色校园运行。

  (三)建立完善大学气候变化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的使命,大学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教育培养具备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人才。我国大学可以积极开设与气候变化相关专业与课程,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富、再从丰富到优质课程的转变,让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课程更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贴近真实生活,解决真实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外,我国大学也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环保社团、社会服务、演讲等非正式教育。通过开展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培养工作,学生能够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思维模式、价值选择、行为和生活方式。此外,作为综合性大学,哈佛大学开设的课程较为丰富和全面。我国不同类型的大学可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学校特色开设特色性气候教育课程,如师范类院校可以开设气候变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提供教授气候变化的资源和教学培训,培养具有气候变化应对胜任力的中小学教师等,从而更好地对基础教育实施影响。

  (四)鼓励多学科、跨学科、跨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研究

  大学担负着推动科学研究的使命。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涉及气象学、地理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由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全球性,大学需要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和跨国界的科学研究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大学应该重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科学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机制和相关的能源科技动态。然而,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过于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研究可能忽视了背后复杂的政治权力结构。因此,我国大学还应注重进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此外,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需要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贡献智慧,关注气候变化的不同维度,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在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实现平衡,这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跨国合作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研究的互补,共同推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五)充分发掘具有中国经验的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独特举措

  许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批评中指出殖民主义在许多气候解决方案中重现。需要对哈佛大学一直强调的推广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做法与范式保持警惕。殖民主义是气候变化的根源和驱动因素,但殖民主义又会重现在许多可能的气候解决方案中。西方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技术被认为是普世的,非西方本土知识的可能性被忽略。因此,在借鉴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举措时,仍需对其制度化的推广保持警惕,深度挖掘这样的举措和制度背后可能的权力关系,如谁在这个制度化举措的权力背后?谁在建议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举措真正是为了谁的利益?谁在资助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等等。因此,我国借鉴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并不是要全盘接受哈佛大学所有举措和理念,而是根据国情以及大学的具体类型等批判性借鉴适切于我国大学的举措,为我国大学应对气候变化赋能。同时,我国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本国的文化、语言、身份和知识传统更加关注,从而充分发掘具有中国经验的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独特举措。

马佳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孙国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助理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5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高教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