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当年邓小平称赞他的石雕作品“俏色用得好”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今日头条

“俏色用得好”

——访青田侨乡曾受邓小平称赞的石雕艺术家倪东方

中国“文革”结束不久的1978年,北京举办了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视察展厅时被一件“谷子”的石雕吸引,由衷地称赞道:“俏色用得好!”当年49日的《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了这件作品,它的作者是“石雕之乡”浙江省青田县时年50岁的倪东方。

图:受到邓小平称赞的作品“谷子”

2019326日,记者来到青田县山口镇,走进石雕泰斗、一代宗师倪东方的家——“惜石斋”,访问了这位91岁高龄的著名青田石雕艺术家。采访时其子倪伟仁陪伴在侧。

图:记者专访倪东方

翻开青田地方志,原来青田石雕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民间传统石雕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自唐宋以来,石雕师们运用青田石材原有的独特美感和色彩,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充分发挥青田石的自然美,开创了“多层次镂雕”技术的先河,以其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清朝康熙年间,青田人就开始“背着石头下西洋”,把石雕卖到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也让青田成为知名的“侨乡”。如今青田石雕艺冠全球,闻名遐尔。

“我的人生大体上分为三个30年……”正在写自传《我的人生》的倪东方,称自己是“大器晚成”。他于1928年出生于小山村,曾跟母亲学过半年石雕,由于日本侵华、兵荒马乱,石雕市场停顿,十几年间他都在乡下务农、锯石头。1955年,他以“锯石工”进入“山口石刻合作社”,30岁才成为一名石雕工匠,而他的主要代表作大多完成于60岁退休以后。

倪东方告诉记者:“我在山口石刻合作社上班,工作之余学习雕刻,观察与摸索老师的雕刻技艺,在家又经母亲指点,技艺快速进步。我雕的几件作品送给厂领导看,没人相信这是出自一个普通‘锯石工’之手,我也因此由‘锯石工’转行为雕刻师。之后成为主管业务的副厂长,个人也进入石雕创作阶段,作品经常参展并获奖,在青田县逐渐崭露头角。”

文革”结束后,中国出现文艺的春天,石雕艺术也再次引起世人关注。邓小平在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上对倪东方作品的肯定,无疑给他的创作打了一剂强心针。1992年,邮电部以青田石雕为题材的邮票在全国首次发行,更让青田石雕为寻常百姓所熟知喜爱。其中就包括倪东方的代表作“花好月圆”,而且是面值最高的2元邮票。小小一张邮票,携带着精美绝伦的青田石雕工艺,走向全国,跨出国门,再创辉煌。

据相关资料记载,倪东方1993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被评为“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20065月,经国务院批准,“青田石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倪东方也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倪东方还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成为青田石雕史上—位丰碑式的人物。20176月,青田县首个民办艺术博物馆“倪东方艺术博物馆”开馆,坐落在青田美丽的瓯江南岸、东堡山下,展馆面积3000多平米,收集了以倪东方石雕作品为主的各种艺术精品逾千件。

到石雕艺术品的价值,倪东方表示,首先要看石料是否珍贵,二要看作品的主题构思、造型创意,第三才是作品的雕工。三者皆至上,才是一件珍品。“青田石雕不是靠精雕细刻,而是在创意。”

“花好月圆”是倪东方1991年创作的。作品原石本来是朋友看上的,石头两边都是硬石,中间是冻石,很多人都不敢买,因为处理稍不注意,中间的冻石就会碎裂。倪东方则果断买下,他把石头两边的硬石小心地剔除掉,色彩俏丽的冻石就显现出来,可谓石破天惊。他闭门谢客,最终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这件精美绝伦的作品。

花好月圆”虽简练概括,却运用了圆雕、镂雕、浮雕等多种手段,表现出“花好月圆、白头偕老”的意境。优美的线条,灵活的造型,使得整个作品恰似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支美妙的乐曲。它不仅是倪东方一生石雕创作的缩影,也代表了青田石雕高超的雕刻工艺水平。

图:倪东方代表作“花好月圆”

青田人引以为傲的“千丝岩石文化主题公园”,是4A级风景旅游区。倪东方1988年退休,用了30多年时间,在千丝岩山筑路修桥、造罗汉壁、修亭台、建楼阁,尤其是开辟了新景点“碑林”。整座千丝岩山就像一件石雕艺术品,被倪东方精细雕琢。由此可见,倪东方热心公益事业,有社会责任担当。

20098月的一天,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赴青田考察,专程来到山口镇,考察青田的石雕文化,并走进倪东方的“惜石斋”。倪东方向温总理表示,在建国60周年之际要把一件代表作捐献给国家,还拿出一枚刻有“仰望星空,心忧天下”的印章,亲手赠予总理。温总理感谢大师们培养石雕艺人,让中华传统工艺后继有人。

图:倪东方向温家宝赠送印章(视频截图)

生于1961年的倪伟仁,子承父业,他的创作路子宽阔,勇于创新,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广泛借鉴木雕、玉雕、国画、油画以及版画等艺术,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父亲的创作主要表现为个人雕刻,倪伟仁则体现出企业化、规划化,前者作品多摆于柜内,后者作品则展览在大堂。倪伟仁创作的大型石雕,每件往往耗时数年,多人分工合作。他对记者说,每雕一件作品都是理论先行,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寓意,广受文人和学院派的喜欢。

倪伟仁女儿也在从事石雕艺术,是他的事业传人。从倪东方妈妈、倪伟仁奶奶算起,倪家至少有四代人都在从事石雕技艺。倪伟仁目前忙着在上海筹建“倪东方倪伟仁艺术馆”,将于近期正式开馆。

图:倪东方传人倪伟仁

倪东方父子的工艺美术厂就在“惜石斋”楼下,现在倪东方每天还坚持两三个小时雕刻,可说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倪东方的一副对联是他的真实写照:老骥仍存千里志,艺馆可献万般情。

本报记者 闻喜


原文刊登于今日国际日报A2


视频播报

央视记录片:美轮美奂的青田石雕


青田石资源日益枯竭 开采难赚钱


今日头版(局部)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一文看透印尼选情 佐科维领先幅度正在缩小

印尼鹰航修改订单换机型 波音理解将会商

欧盟若坚持停用棕榈油 印尼恫言退出巴黎协议

印尼华社已不是一盘散沙——与翁俊民商榷

要对多边主义保持乐观——访印尼外长蕾特诺

中国带头印尼也转向法国空客 波音前景堪忧

欧盟打压棕油产品 印尼马来西亚展开反击

印尼渔民捞到中国水下滑翔机 疑为鱼雷

二战阵亡日军是“英雄”?马国昨拆解说牌

揭秘印尼猫屎咖啡产业背后的残忍真相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