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128期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世界文化之窗”第128

投稿信箱:755792341@qq.com


古体诗


七律 晚秋

自在飞花(美国·宾州)

 

久坐西窗睇寸屏,

古诗丛里享宁馨。

忽闻隐约风中语,

原是叮当檐下铃。

卸甲寒林空落寞,

离枝黄叶早飘零。

流年莫在指间逝,

惜取秋声侧耳听。

 

    作者简介  本名刘芸,网名自在飞花、飘飘柳絮。大学毕业后于89年赴美留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生活、就业,居住美国宾州。目前就职于一全球制药企业,从事科研工作。自2015年夏开始格律诗词的学习和创作,借以咏物言志,抒发情怀。现为凤凰美东诗社会员和诗词吾爱网诗友会会员。


古体诗


南加-圣塔芭芭拉之行

木易石美国·底特律



五律 西行南加(新韵)

2018112日)

    今天又来到了太平洋东岸的加州名城圣塔芭芭拉,距上一次(2013年)的来访,已经五年了。


客借东风力,凌霄翼比帆。

白云千尺雪,碧海万顷澜。

北密枫霜地,南加榈热滩。

登崖天际近,点指数关山。



五绝 夕阳红

2018113日)

    大海,涛声,夕阳,红云。又看到你们了,青山依旧在,回头一看空。


夕阳几度红,天海造英雄。

后浪追前浪,回头沫已空。



清平乐 港之晨

2018114日)

    圣塔芭芭拉的早晨是如此恬静,不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小城你好,大海你好。


小城湾港,晨静咸风爽。

蔚湛幽蓝桅白朗,不遇人流川往。


水长岛远云空,懒鸥猎鹭游鸿。

堤上水汪一片,夜汐早浪潮冲。



五绝 踏浪

2018115日)

    离开圣塔芭芭拉前一天,终于有机会下到了悬崖下的沙滩漫步。任海风抚摸着我的脸,看远处白帆点点,海鸥迎风展翅,涛声阵阵。


海阔千帆小,云青一水蓝。

追鸥心远去,踏浪又童年。


    作者简介  杨硕,字木易石,曾任美国《工程材料杂志》编委,英国《国际汽车设计》杂志客座编委,美国机械工程师年会论坛主席。现为汽车制动系统噪音控制专家,凤凰美洲美东诗社顾问。著有《枕石听涛:木易石诗词五百首》。


诗 歌


月下的回眸

王晓露(西班牙)

 

 

我们相识于白天离别于黑夜

白天的亮光

足以看见你全部的优点

黑夜的黑暗

足以掩盖你全部的缺点

爱,无声终结

夜幕将要吞噬你的背影

月亮推开云层照亮归途

你一回眸,我看到了

那眼眶中折射出无数的月亮

一个月亮就是一种忧伤

 

    作者简介  王晓露,祖籍浙江青田,现居西班牙。西班牙伊比利亚诗社社长,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副主席,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世界诗人大会、香港诗人联盟终身会员。有诗歌发表和获奖。


诗 歌


神宠的地方

佩英(新西兰)

 

 

假如

每一片落叶

都能扬起尘土

假如

每一颗雨滴

都能掀起涟漪

假如

每一首诗

都能触动心灵

假如

每一个存在

都能咨意生长

 

这真是一个神宠的地方

今生,已抵达在天堂

 

    作者简介  佩英,新西兰国学诗词艺术协会主编,凤凰诗社大洋洲总社荣誉顾问,执行主编,热爱中英诗词创作和翻译。


诗 歌


一片思乡的叶子

David(加拿大·温哥华)

 

 

有人隔着一条江

喊我的乳名

一片叶子便翻身坐起

 

你用泪水搭成梯子

把蓝色的月光引至湖心

点亮了谁的梦境?

 

其实,我就是一片叶子

在一个叫天涯的地方

和其它的叶子抵足而眠

静坐湖心,仰望满天星光

指认哪一颗曾飘过故乡的屋檐

 

    作者简介  David(大卫),本名姜云峰,加拿大诗词学会会员,加拿大大华笔会会员。在《新诗百年诗歌精选》《诗歌精典2017》《人民日报》《诗》《长江诗歌》《陕北诗报》《山东诗歌》《草根诗刊》《岭南作家》《齐鲁文学》《潮头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现居加拿大温哥华。


随 笔 


永远悠闲的巴黎人

舒怡然美国·华盛顿

 

在我的想象中,巴黎人或多或少都该有那么点艺术范儿。一座城市拥有什么样的特质和氛围,是由住在这个城里人的气质决定的。巴黎这座城市浓缩了数百年的艺术精华,承载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享誉世界的艺术魔都,它是当之无愧的。而这一切和巴黎人骨子里追求悠闲舒适的生活方式,总有着千丝万缕难以言说的因缘。今年夏天的巴黎之行,印证了我对巴黎人的这种想象。

在巴黎,最不需要寻找的便是艺术,因为艺术随处可见。珍藏着无数艺术瑰宝的卢浮宫和奥赛宫自不必说,那些颇具特色的各类艺术博物馆比比皆是,还有数不清的文学艺术大师故居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如果这些都还无法满足你饱餐艺术之瘾,那么就去逛逛巴黎的大街吧。若说巴黎街头尽艺术,这话恐怕并不为过。

我住的旅馆在塞纳河左岸的卢森堡公园附近,出门穿过窄窄的街巷,步行只需五分钟,便上了圣日耳曼大道。这条大街上星罗棋布般到处都是咖啡馆和小酒馆,据说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甚至更早,这里曾是文学家艺术家云集的地方。象美国作家海明威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兹比》作者),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与西蒙·波伏娃,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巴黎人对于咖啡和酒真是情有独钟,但与其说他们喜欢喝咖啡品酒,莫不如说他们更喜欢泡咖啡馆和酒馆,就跟四川人喜欢泡茶馆一样。你简直无法想象,没有咖啡馆和酒馆的巴黎街头会是个什么样子。

夜幕降临时分,漫步在巴黎街头,几乎每家酒馆的门前都是高朋满座。有成双成对亲密相约的,也有孑孓一人独斟自饮的。巴黎人泡酒馆也颇具特色,他们多半不喜欢坐在厅堂里面,而是喜欢把桌椅摆在酒馆外面。高档饭店门前便搭起个凉棚,餐桌铺上干净的桌布。那些低档店就没那么讲究了,也就是把店里的餐桌餐凳挪到了外面。无论如何摆设,这绝对称得上是巴黎独有的一道风景。我一直不太明白,巴黎人为何如此喜欢坐在街头饮酒吃饭,而宁可忍受街上车水马龙的喧嚣,或许这也是他们追求浪漫情调的一种执着吧。

在我的旅馆街角儿,便有一家百年老店 Au Petit Suisse。它建于1791年,以经营地道的法式菜肴而远近闻名。这家酒馆真得说是袖珍型的,在美国我还没见过那么小的餐馆。虽然有两层,可总共也不过有二三十个座位。它的装饰很古朴,褐色木质桌椅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件件都象古董。墙壁上挂满了“画”,加了引号的画却是些很有意思的艺术品,比如一片旧报纸的摄影,一张街头素描的铅笔画。之所以被像模像样地镶入画框,大概是因为它们讲述了这家小小酒馆几个世纪的故事吧。

我们第一次走进店门,迎上来的是一位高个头中年男子,他穿黑衬衫黑裤子,看上去精明干练。他英语讲得很娴熟,这多少让我有些吃惊。因为大部分法国人都不大会或者不愿意讲英语,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一楼的十多个座位已经满了,店门外朝着街面的十几张餐桌,也已座无虚席,他只好把我们领到二楼。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个黑衣侍者其实是这家酒馆的主人,只见他楼上楼下忙个不停,动作麻利又不失得体。

头一回吃法国大餐,看着长长的菜单懵懵懂懂,好在儿子很在行,他的解释让我们心里稍微有了点谱。黑衣侍者的彬彬有礼耐心温和,也缓解了我们紧张的心情。看看邻桌的两个法国女人,一老一少,她们并没点什么牛排海鲜,每人要了一份鸡肉沙拉,外加一杯白葡萄酒。我心里暗自思忖,难怪法国女郎多半窈窕淑女似的,这样的法国餐吃出个苗条也不足为奇呢。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巴黎人泡酒馆却不一定要喝酒。看着那些人举着酒杯一饮而尽,你千万不必担心,那无色透明的液体既不是茅台也不是威士忌,那是白水。即使你点白水,就是纯粹的自来水,他们称“tap water”,侍应生也不会另眼相待,他(她)照样会给你拿来高脚杯或精美的玻璃杯。不像美国这边的饭店,不容分说就给你端来塑料大杯子盛的冰水,顿时情调全无了。

其实法国大餐更注重的是形式,巴黎人喜欢在酒馆里吃晚餐,不一定在乎吃的什么,他们更享受在这样的地方消磨时光,看着街上人来人往光影流离,夜色温柔时隐时现,尘世美景莫不如此。正是巴黎人这份闲适的心境,营造了巴黎这座城市浪漫的气息。

在离开巴黎之前,我们又去光顾了那家小巧精致的法国餐馆,店主人依旧一身黑色,他显得有点意外,大概如我们这样的回头客并不多见,尤其是中国人。这一次我们都不再陌生,而是有了某种默契。那是一顿愉快而难忘的晚餐,不只是美食,美食之外的意境难以言喻。临别时,他立在小店门口,微笑着冲我们摆手,“欢迎再来!”

我不由得想起了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一段深情的道白,“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的一生不论去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虽然我与巴黎相遇的时候已不再年轻,可巴黎留给我的印象,恰似那一席流动的盛宴。这盛宴的主角就是巴黎人,那些永远悠闲的巴黎人。

 

作者简介  祖籍山东烟台,出生于东北吉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理学硕士。九五年赴美留学,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工作定居。近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发表于中国内地、香港及美国等报刊。著有散文随笔集《千万里追寻着你》。曾获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优秀奖。小说被收入《海外华人短篇小说选集》,多篇散文被收入各种文集。


散 文

影城戛纳

——母女游欧

海云(美国)


和尼斯的法国人说想去戛纳看看,他们说没什么好看的,除非你想过去吃饭喝酒,那边的餐厅不错,戛纳美食确实是很有特色的。我说想去看看有关电影节的东东,他们说现在不是时候,一般都是春天四五月和秋天十一月,有电影节时才热闹。

我还是决定前往一看。

第一次听说戛纳与巩俐那张白衬衣美照有关,没太注意巩美人的娇美,反而注意了她身后的海岸,原来戛纳的海那么美!

从尼斯火车站买了个来回票,才十四欧元,当天随便乘几点的火车往返都行,最晚一趟车是晚间十一点多,中途还可以在Antibes下车逛小镇。下午一点半上了火车,四十分钟后,就来到了戛纳。

火车上我身边做了个法国老绅士,一路跟我搭讪,我说:no French, Englishonly. 老头儿就英文夹着法文说,法国人的英文真的很烂唉,我半懂不懂的,懂了就点头,不懂的就干笑两下。大致听懂了他说他也去戛纳,让我不要担心,到时跟着他一起下车,还说从火车站走到电影节宫不远,十分种左右,会先穿过一条街,那街上都是名牌商店,是购物天堂,然后到海边大道,很多豪华酒店......反正我们鸡同鸭讲也能大概懂个五六成吧,多亏老先生,四十分钟一晃而过,我跟着他出了戛纳火车站,挥挥手对他说拜拜,他做个喝酒的样子,我才明白他邀请我到对面的酒吧里喝上两杯,哈哈,白天我不喝酒。摇摇头,懂了也装不懂地说:sorry no French. Bye-bye!

转身朝电影宫走去,自嘲现在的自己大概也只能引起老头儿的注意了哈!


电影宫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追溯历史1939年,是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的,每年一次,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为“金棕榈奖”,相当于美国好莱坞的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杯是金制棕榈枝。

戛纳的影节宫(Palais des Festivals),是电影节的主要会场,如今也是游客最想看的风景之一。影节宫中心有六层高,包括了25个电影院和放映室,还可供各种国家会议使用。为了吸引游客,宫内还设有赌场。电影宫前有个红地毯台阶,不少人站在那里搔首弄姿地拍照,明星梦太多人有,可真正能走到那一步的有几个?!

电影宫旁边就是戛纳的海滩,放眼望去,随处可见随海风摇曳的棕榈树,难怪电影节的奖项被命名为金棕榈奖呢,棕榈树后面的蓝色大海就是巩美人拍照的背景吗?也许吧!不过阳光下的海滩有些刺眼,更喜欢她照片上黑夜里的海,波光粼粼,有一种神秘感。

戛纳不大,面积只有19.62平方公里,人口有就七万多人。可若用双脚走也得走个好几个钟头,我看见电影节宫那里有小火车,实际是电瓶车,一小时才十欧元,太适合我了,而且坐下来更觉得值。为什么呢?这一小时里,小车慢悠悠带着我们先走过海边大道,开小火车的司机一家家给你介绍那些豪华酒店,告诉你电影节的历史和趣事,好莱坞的哪些明星住过哪家酒店?包括歌星Lady Gaga住的酒店...... 也是巧,车里大多是美国游客,我这一车厢里几个人一自我介绍,有来自德州的夫妇,有来自华府的一家人,反正都是美国佬。听法国人讲自家明星的趣事,也别有一番情趣呢。

据说这里著名的好莱坞明星爱住的酒店有: Grand Hotel JW Marriott Ritz Carlton Hotel……

看完明星们住的酒店,一转弯来到一条与海边大道平行的shopping街,正如火车上法国老先生对我描绘的,这上面几乎都是名牌店家,但后来我仔细逛了一圈,也看到几个平价衣服店,很多年轻人在里面捡便宜货。

最棒的是小火车还把我们一路带着穿过老城区来到山顶上,山上有一座老教堂,司机给我们五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可以自己进教堂参观,还可以把整个戛纳美景拍个够。

我强力推荐这个电瓶车一小时看遍戛纳美景之游!完全不费腿脚,绝对物超所值。


小火车站


回尼斯的火车,我一不留神下错了站,却被这个法国南部小火车站的样子迷住了,因为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中国的火车站,就是那么简单淳朴的样子,忽然脑中记忆漫涌,坐在木头凳子上等下一班火车,诗句就那么一行行地泉涌而出:

 

那一年相约

在车站

相安了青春期的一抹悸动

 

岁月沿着铁轨

缓缓地向前延伸

却到不了你我想去的地方

 

在这地中海的小站

似曾相似的场景

白云苍狗的轻叹

 

你听不到也不会懂

人生的路很多时候

都得一个人走

 

乡村还是城市

远古还是今朝

启锚扬帆向着太阳

 

再次远航


作者简介 女。现居美国新泽西。创办海外文轩文学写作圈(2009)和海外文轩文学网站(2011),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主席,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和北美纽约华文作家协会成员。



报纸版面


征 稿

海外华人写 写海外生活

印尼雅加达《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与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是一家。

“世界文化之窗”(B7版)面向海内外征集纯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纪实、小说、杂文、文学评论等。

作品除署名外,还要标注国别和城市名,作者自我介绍,近照(头像)。

由于国际日报稿费是印尼盾,且不高,希望投稿者放弃稿费。

作者限于印尼、中国、东盟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

投稿请寄

755792341@qq.com


今日国际日报头版(局部)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亚齐公开焚毁800公斤大麻 毒贩游街

亚齐海啸相隔14年 一男子终寻获妻子遗骸

母亲妻子先救谁 艰难选择真实上演

火山持续喷发 巽他海峡或再发海啸

乐队表演海啸来袭 主持人痛失娇妻

昨晚火山引发海啸 万丹省死亡数十人

中国驻印尼使馆发言人就新疆问题答记者问

张秋珏失踪两岸关注 其父登岛寻女无望

维兰托与总统候选人普拉波沃打赌为哪般

“疯狂的印尼富人”炫富已为风尚

全民偶像佐科维常被女粉拥抱 夫人吃醋

台湾清华陆生张秋珏在巴厘岛潜水失踪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世界文化之窗”第127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6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5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4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3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2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1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0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19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18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17期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