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新发展

2017-07-02 中教科院 教育研究微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理论特征。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都包含着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教育的性质、任务、发展战略等都做出了概括和总结,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带有方向性、 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一以贯之,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根据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教育的地位、功能上,强调“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客观表述了教育的功能和性质,表明我们党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育发展方向上,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对教育发展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规律作出了高度总结;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 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在教师观上,明确“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充分肯定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与重要意义,升华了对教师工作的理论认识;在公平观上,倡导“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丰富了教育公平的定义,明晰了公平与质量的关系,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在教育发展动力上,坚持“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问题,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及策略;在教育的不断创新上,提出“坚持不懈推进教育 信息化”,对现代教育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基本规律作出了新的深刻判断,明确了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在教育的国际视野上,号召“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创造性地将教育对外开放中文化交流的本质与文明间的碰撞、融合、创生相关联,丰富了教育中外交流的内涵,阐明了教育对外开放的规律。这些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高度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 、先导性作用,是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坚持的一贯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大力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与宏大魄力。2013年9月,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视频贺词,明确表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一重要论述,客观表述了教育的功能和性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

(一)“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表明将教育放在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考 中谋篇布局,表达了“教育第一”的明确态度与坚定决心

“始终”,表明了优先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明确定位,须贯穿发展全局、 社会全员、工作全线、思想全盘;“战略位置”的提出,核心是把教育明确放在各行各业发 展顺序上的首位,从而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功能,强化了新时期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总体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事业。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二)“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意味着教育是民生之首,其意义不止 当下,更在未来

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对奋斗目标的具体阐述中,他将“更好的教育”放在了民生首位,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展现了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进现代化进程、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工作愿景,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一贯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要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事关国家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全局。教育优先发展,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三)“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思想推进了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他强调,要不断扩大教育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各项政策加快推进落实,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4% 。《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 年修订)明 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2016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 38 866亿元。2017年1月10 日,国务院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给出了教育改革发展路线图与时间表,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强调超前规划、优先发展,规定将教育作为各级政府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给予优先保障,并具体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低于GDP比例4%的标准,从制度与机制上明确优先保障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法定增长。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愿望、适应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在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途径、方式上,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慰问信中,明确概括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概括,是对教育发展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规律的高度总结,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质,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新任务新思路新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引领意义。

(一)“ 具有中国特色、世 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

首先 ,具有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现代 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 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的教育。其次,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 现代教育必然具有国际视野,以宽广的胸怀和平等包容互鉴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教育,通过交流沟通和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水平,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再次,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了进一步阐释。他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前沿,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推进教育发展。

(二)“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出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选择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教育现代化既是教育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又是追赶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为和过程,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装备、教育治理等多方面内容。

推进教育现代化,将使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成果 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教育现代 化是国家全面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支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既要面向现代化、服务现代化,更要率先实现现代化。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步伐加快, 取得了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教育水平明显提升,站在历史新起点。2015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为99.8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4%,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2015年10月24日, 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沿、争创世界先进的“冲锋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题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并明确提出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设专章规划“推进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0》正抓紧研制实施。所有这一切,都是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和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逻辑主线。沿着这条主线,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会议报告,将其明确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希望学校“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 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立德树人提升到新的战略性高度,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从目标、任务的角度准确概括了教育的本质特征,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他反复强调要紧紧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是人才培养之根、教育立身之本,立德树人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传承知识、提高素质,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和内在属性相一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表达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使命的坚守,是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二)立德树人的思想主张,丰富和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

立德树人的思想主张不仅在总体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而且从德智体美几方面有针对性地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有关内容具体 化、精细化,体现了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涵的深化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问题和实现保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缺一不可。要培养有志向的人,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 ,也是人生的脊梁”;要培养有理想的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培养有创造的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要培养有体魄的人,要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培养人所需的素质构成、目标,还是在内容指向、实现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三)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引领教育改革方向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坚持立德树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大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 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并就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立德树人的号召,使教育界进一步明确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使之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重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2014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聚焦核心素养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就是聚焦人才培养的关键点,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受用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它把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具体的品格要求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类课程当中。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是教育改革的新生长点,为学生成长固本强基。本轮课程改革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出发点和愿景,并落实到国家课程标准中,这是教育理论、政策、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是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取得的实实在在的突破。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贯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并从时代要求和战略高度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性质的论断,充分肯定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与重要意义,将我国教师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赋予教师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历史使命,升华了对教师工作的理论认识,为我们明确教师职业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作标准,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一)确立教师在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 键性地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本”即“生命根本”,“源”即“动力源泉”。教师负有神圣使命,承担着学生成长、教育发展、国家繁荣、民族振兴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他要求各级党 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 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二)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明确了优秀教师的具体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优秀教师的具体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简明扼要,直指教师职业的“核心”,揭示了科学的教师观的内涵,为教师确立了发展目标。“四有”好老师,贴近百姓,贴近实际,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教师素质的基本追求。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教师的道德使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他勉励教师要努力做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他希望广大教师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三个牢固树立”、“四个统一”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师观,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尊师重教续写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并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采取具体措施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体现了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教师经济地位的改善为教师整体社会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职业正逐步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一是依法保障教师的权利和地位,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 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岛等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2013年、2014年,教育部相继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和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致力于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2017年1月10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明确提出“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三是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明确将“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工作要点,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研制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及认证办 法,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推进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等。这些举措都将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教育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教育公平问题亟须解决。在面对和解决我国教育公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公平观”得到了新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确立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丰富了教育公平的定义,明晰了公平与质量的关系,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思想指针。

(一)“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 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事业改革,更好满足人民需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以人民为本、以观照民生为主旨的对教育公平的思想主张,立足于通过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确立了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追求,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理论前提和思想依据。

(二)“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丰富了教育公平的定义,深化了对教 育公平和质量关系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平观的论述,不仅确立了新时期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促进公平为基本教育政策的工作思路,而且“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思想丰富了教育公平的定义和内涵。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时代的新诉求。在我国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之后,更好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在不断追求教育公平的背后,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而有效地将公平融入质量,关注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成为我国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三)“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推进了我国教育内涵发展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 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6年5月,国务院颁布《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口径对中西部教育发展作出顶层设计,针对缩小区域差距、加强教育脱贫、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等提出了相应计划和措施。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采取特殊措施、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发展必须在均衡发展基础上重视提高质量和效率。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 确提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将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为此,要优化教育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扩大教育公平受益面,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使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问题,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及策略,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大力推动教育改革,需要明确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深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强调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这些论断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集中反映了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深谋远虑。

(二)大力推动教育改革,需要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才能攻克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课题。这一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论述中多处体现,是一以贯之的。2013年11月24日,在山东考察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在我国这样的国情国力条件下,仅靠政府一方面而没有多渠道筹措教育资源,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难以想象的。一定要从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汲取智慧。

(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 育领域综合改革,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教育改革成为深改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的战略思维启示我们,推进教育结构性改革,就要统筹利用好、布局好各类教育资源。几年来,推进教育改革,突出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的原则,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和困难人群倾斜,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着力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加大力度创新教育供给方式,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拓展教育新形态等,都取得良好成效。

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产生的深刻影响,阐明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宏观思考、战略部署。2015年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一思想主张,继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关于加强教育和科学技术融合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基本规律作出了新的深刻判断,明确了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一)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就是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 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由互联网技术催生的“互联网+教育”,将带来资源形态、教学形态、学校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互联网+ 教育”是一种新 型教育形态,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教育变革。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变革和创新的推动力。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努力方向。

(二)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坚持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导向,着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不断变革 ,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其存在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 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步伐越来越坚实

一是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环境下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 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二是教育信息化实施不断深化细化。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 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目前,我国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 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办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他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这些论述,创造性地将教育对外开放中文化交流的本质与文明间的碰撞、融合、创生相关联,极大地丰富了教育中外交流的内涵,阐明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内在规律。

(一)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层次水平,彰显文化自信

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从国内来看,教育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助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从国际来看,教育要服务于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应“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既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从留学生教育来看,既涉及优化出国留学工作,也涉及“留学中国”的品牌打造;从全球教育治理来 看,既涉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等高层对话,也涉及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开展教育国际援助等大国责任;从中外人文交流来看,既涉及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高,也涉及孔子学院建设的加强等,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要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随后,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教育领域的落实方案。中国将与沿线国家一道,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明天。

(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和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愿景,构建我国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战略。深度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促进教育领域合作共赢,提升我国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的能力。“双一流”建设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进入世界范围竞争的水平和高度。截至 2015年年底,我国已建立2376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输出国和重要留学目的国。一系列新理念和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巨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精神,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总课题负责人田慧陈子季;项目主持人高宝立主要成员金东杨雅郭丹许建刘贵张彩张平。

来源: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总第447期)

长按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