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封面及目录




摘要

语义流变及框架构建: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生成及其超越


赵宬斐,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本文从东西方不同语境中对“民主”语义流变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归纳,指出“民主”通过跨语境进入中国历史场景中赋予民主以民权、民治、平民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等新内涵与新特质。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民主的制度体系、民主的三个统一、四个一致、五个环节及五项权利等构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型话语框架。这些民主话语彼此协同、互为促进,确保民主的“全过程性”得以充分展现。这也意味着民主已经脱离它原初的历史语境,被赋予了“中国欲求”“中国表达”和“中国建构”等新义。民主的跨语境流动也深刻表明了在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国家对民主独立自主的实践探索。探索其成就不仅要进行“精细观察”,还要进行“深度描写”,决不能忽略其蕴含的伟大现实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语义流变;框架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唯物主义自觉


韩升,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晨曦,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现代化发展方向的选择是一场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业,再次站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了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自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自觉实现了对“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把握,在历史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完成了现代化方案的时代创新;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自觉超越了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下的“现代化悖论”,在对现代化发展理性的系统整合中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克服;以主动引领全人类解放的文明自觉破除了西方优先的历史占位,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历史实践中实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潮流,符合人类社会演进的价值旨向,是引领中国发展和世界进步的人间正道。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唯物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消费思想中生态向度的四维解读


杜欢政,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淑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由于人类的消费方式始终和一定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使得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总是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而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的到来,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危机。马克思消费思想在哲学、伦理、经济、社会四个层面彰显了生态向度,深刻揭示了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哲学层面,阐述异化消费加剧了人与自然生态间的张力;在伦理层面,分析需要的异化威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经济层面,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消费”关系持续加重生态负担;在社会层面,阐发资本主义消费模式的变种湮没人与自然的真实危机。深刻理解马克思消费思想中生态向度的四重要义,对新时代我国纵深推进消费绿色转型、引领绿色消费新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思想;生态;异化



马克思信用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


陈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摘要:马克思对现代信用制度的反思蕴含着人本主义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逻辑批判三个向度的内在逻辑:一是早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本主义批判的逻辑进路,明确提出信任异化问题,并将信用视为人与人之间“符合人性”的信任关系的假象;二是《资本论》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把信用事业视为有利于资本联合的“一个崭新的力量”,并充分剖析信用经济的诸多弊端;三是《资本论》第三卷提出信用拜物教概念,以此上升到资本逻辑批判和社会观念批判层面实现对“信用主义”的批判。当下对马克思的信用批判理论的再认识,不仅有助于对现代信用经济体系进行全面审视和价值范导,也有益于在世界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合理规避信用主义所带来的人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关键词:马克思;信任;生息资本;信用主义;拜物教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

理论溯源、核心要义与体制保障


王灿发,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监事长;张祖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摘要:因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构的时代要求,《长江保护法》将凝萃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思维范式——“协同共治”作为方式变项嵌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以塑造长江流域生态法治的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作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流域环境协同共治对整体政府理论的遵循、对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践行以及对治理理论的运用,构成了一个成熟且自洽的理论框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的规范意涵包括主体上的多元共治、客体上的要素整合以及过程上的效力变革三重维度内容。在实现进路方面,《长江保护法》将“长江流域协调机制”作为驱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目标实现的根本体制保障,通过信息赋能与智慧赋能二元规范构造的形式,充分挖掘流域协调机制在流域事权配置上所具有的统筹、协调与监督三大价值功能,以切实增进长江流域环境利益的互惠与共享。


关键词:《长江保护法》;协同共治;理论框架;规范意涵;长江流域协调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

转型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识别


刘宝涛,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


摘要:构建建设用地转型测度体系,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模型、ESDA空间统计方法揭示2004—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时空分异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其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转型呈“快速上升—起伏波动—明显下降”的时序演化特征,结构、功能、效益子系统演进轨迹共同决定建设用地转型水平。(2)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异特征明显,趋向于区域协同、平稳发展演化态势。(3)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由空间负相关演化为正相关,进一步发展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并趋于稳定;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与之吻合,H—H集聚区由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向外围辐射扩散,L—L集聚区由西部边远城市向东部中心城市迁移。借助地理探测器研究发现,建设用地转型趋向于多核心因子驱动,且因子间交互耦合作用能够更高程度地解释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此,得出相关政策启示,以期为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重要参考。


关键词:建设用地转型;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系统;地理探测器;长三角城市群



平台经济领域中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机制研究


蒋岩波,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戴瑞,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


摘要:平台经济领域是国内外反垄断规制的重点领域,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是平台经营者扩大经济实力、迅速占领市场和发展优势地位的最好方式,基于平台经济领域竞争模式多样化、竞争影响评估难、竞争损害更隐蔽等特性,传统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机制在平台经济领域捉襟见肘。鉴于经营者集中行为带来的双重效应,执法机关需要综合评估集中带来的社会经济效果和竞争损害。我国目前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机制存在集中形式不具体、标准设定不全面、执法机构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特性,应当加强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立法完善和执法机制的完善。立法完善主要是指明确申报标准设定原则,建立“资产总额”登记备案制度、“营业额+交易额”的双重申报标准,动态调整申报门槛,完善分级分类审查和制度以及优化举证责任配置规则。执法机制完善主要涉及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充分发挥商谈制度功能,评估数据优势影响,明确执法机构监管职责并最终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合规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以有效应对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关键词:平台经济;经营者集中;申报机制;反垄断



三重变奏:法律语境下监管科技与

金融监管数字治理变革创新


徐冬根,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潇,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规法律部高级经理。


摘要:金融科技放大了传统金融监管中的问题,造成了金融监管困局;监管科技引领着金融监管变革,成为破解金融监管困局的关键。按照主体分类方法,监管科技应当被定义为金融监管部门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而采取的以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集合。监管科技引发的三重变奏,实质上是金融监管数字治理变革在不同维度的体现:在思想维度上,监管科技推动了监管理念与范式转换;在法律维度上,监管科技促进了监管法律法规和规则的完善,提高了金融监管者的法律治理水平;在科技维度上,监管科技丰富了金融监管手段,提升了金融监管的科技治理效能。未来,重视并强化监管科技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将成为现代金融监管数字治理的新法则。


关键词:监管科技;金融监管;数字治理;法律治理;科技治理



个人信息可携带权制度的规范构造与协调适用


袁俊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斌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5条的规范内容与适用机制皆不甚明了,为此,需明确个人信息可携带权是具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衡平目标的人格权请求权,以澄清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基本属性。在规范构造上,个人信息可携带权具有查阅、复制、转移三项功能,可携带转移客体范围能拓展至蕴含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个人信息,同时大型信息处理者负有及时通过自动化处理方式提供具有通用格式个人信息的义务。在规范适用上,赋予近亲属对死者个人信息享有个人信息可携带权,限缩个人信息携带义务人适用合理使用条款的具体情形,衔接个人信息可携带权与人格权禁令制度,以构建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规范协调适用机制。


关键词:个人信息携带转移;个人信息可携带权;人格权请求权;人格权禁令



就业状态、性别角色预期

与中国城镇夫妻的主观幸福感


王鹏,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吴愈晓,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并借鉴家庭压力理论,将家庭性别分工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作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中国城镇夫妻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自己或配偶的就业状态的影响。第二,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关系密切,但妻子是否就业不影响幸福感;对于女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无关,但丈夫是否就业会显著影响幸福感。这是不同性别的角色预期不同所致的。第三,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中是不一样的:相比高教育程度的男性,自己就业对低教育程度男性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要更高;丈夫就业可以提升低教育程度女性的幸福感,但是对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没有影响。这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不同所导致的。


关键词:夫妻相对就业状态;性别角色预期;主观幸福感



汉字是书法之本体

——论书法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汉字学根基


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汉字乃书法本体。从汉字“六书”之“书”,到“书法”之“书”,既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又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从“意在笔先”的“意”中之汉字图象,到“笔”下汉字艺术的感性显现与媒介呈现。中国汉字本身具有的特殊智慧,是书法产生的前提。不固守传统造字理论,深度发掘汉字的理论蕴涵,是书法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对文字学的重视,从根柢上打破了以“语法”为根本对象的西方语言哲学的笼罩。“书法”与“语法”的对举,不仅提高了书法的哲学层次,更是将书写行为与生活形式密切联系,具有创造性内涵。书法美学由汉字美学出发,可以进入更为丰富的体系构造。


关键词:书法;汉字;语法;替补;逸出



论现代报刊中新文学书评的文化功能


万冲,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南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


摘要:新文学书评是一种随着现代报刊而兴起的文体类型。报刊等现代传媒融合了心理、社会和艺术等因素,整合了作家、书评家和大众读者等角色的要求,创造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公共空间。在这个文学公共空间的影响和塑造下,新文学书评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它构建了交流的媒介和平台,凝聚着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也引导着文学风尚和时代精神。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学书评以精确流畅为追求的语言创造,拓展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对现代文学语言的成型具有重要的建设功能。对新文学书评的文化功能进行研究,能够认识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化对现代文学发展进程的理解与阐释。


关键词:新文学书评;现代报刊;时代引导;情感聚合;语言建设;文化功能



进化的理想与理想的进化:

略论鲁迅1898—1926年间进化思想的演变


戴静,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鲁迅1898—1926年间的进化思想是随着对国家、社会、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他早年从信奉科学万能转向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倡导通过培养人的内在精神来提升“人治”的力量,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他也质疑了“强权即公理”的正当性,将对文明进步的认知从强者立场转向弱者立场,深化了对殖民处境下弱者和弱国生存困境的理解。五四时期,鲁迅提出“真的人”的命题,通过追问人的理想形态能否进化成功,深刻质疑和解构了这一命题。1926年鲁迅提出“人是进化的‘中间物’”思想,强调直面现实人生,用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向死而生。鲁迅的进化思想不仅表现出他对重建中国文明的热望,也展示出他作为个体生命自我进化所达到的高度。


关键词:鲁迅;进化;演变



论清代甘肃竹枝词中的陇右民俗文化


冉耀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摘要:竹枝词是中国古代受民间歌谣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诗歌体裁。自中唐刘禹锡、白居易的《竹枝词》流行以后,历代创作竹枝词的诗人层出不穷,歌咏各地民情风俗的地方竹枝词也不断涌现,蔚为大观。清代是竹枝词创作的鼎盛时期,描写陇右民情风俗的竹枝词的数量也较多。陇右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道,不但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也有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影响,民风民俗极为丰富多彩,其节日民俗、日常民俗、少数民族民俗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本文通过清代甘肃竹枝词中所描写的陇右民俗文化来探讨陇右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文献价值,为中华竹枝词的研究和陇右民俗文化的研究贡献一脔。


关键词:清代;甘肃竹枝词;陇右民俗文化


陕甘宁边区卫生健康治理的实践考察与历史经验


汪小宁,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杜妮,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封闭落后,人民的卫生健康状况极其恶劣,整个边区笼罩在各种疾病、高死亡率的阴影之中,对社会稳定和生产建设形成巨大的冲击。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以“人财两旺”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机构、颁布相关决议和法律法规、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工作推动民众卫生健康意识启蒙与健康观念现代化。这种自上而下大规模的群众卫生运动为陕甘宁边区刮来了“一阵春风”,守护了边区军民的生命安全,实现了政治权力与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陕甘宁边区卫生健康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坚持”等宝贵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卫生健康治理;历史经验


封底





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