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名家新论


数字平台经济垄断的基本特征、内在逻辑与规制思路 

程恩富,王爱华(5·001)


政治学研究


道路自信的历史诉求、理论逻辑与时代走向 

张李军(1·018)


维护党中央权威的三个维度

袁银传,张晓惠(2·001)


“两个大局”战略论断的哲学意蕴和价值指引

金伟,金妮(2·010)


“四个伟大”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卢国琪,卢磊磊(3·001)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文化逻辑

陈丹,梅景辉(3·012)


唯物史观视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性

杨嵘均(4·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逻辑

王遐见(4·010)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基本功能与实现路径

王紫潇(4·019)


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区域协同治理探索

臧乃康(5·011)


全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

——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

陈安安,陈继红(5·020)


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现机制 

范逢春,袁玲(6·00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优势的多维探析

曹亚斌,刘芳丽(6·010)


哲学研究


后疫情的生命政治学与政治生态学 

蓝江(1·001)


死亡政治、生命政治与精神政治

——政治批判的谱系与走向未来的共生政治

董金平(1·010)


《乐记》与儒家乐政的学理建构

付林鹏(2·017)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城市共享发展研究

张馨,胡大平(2·025)


生态伦理超越“现代性”道德话语的幸福之路

张彭松,袁玖林(3·020)


论先秦儒家道德人格思想的教化意蕴

张晓庆(3·029)


明末儒学工夫论的转向及意义

康宇(4·0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出场逻辑

余卫国(4·035)


从个体到命运共同体建构的伦理审思

——兼论个体的善与共同的善的统一

陈绪新,白冰(5·029)


马克思实践理解论的解释学指导意义

——兼评现代西方解释学家的相关观点

陶富源(5·037)


黑格尔家庭伦理观的生成及其现代价值

尤吾兵(6·019)


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两种话语与中国新现代性的超越逻辑

郝志昌,段菲菲(6·027)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


谁是创新引领者?

——基于六个都市圈对长三角创新发展的影响 

屠启宇,余全明(1·025)


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童霞,高申荣(1·038)


数字经济时代转型的理论逻辑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策略重点

徐康宁(2·034)


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对工业大气污染减排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周晶晶,蒋乃华,赵增耀(2·044)


长三角六大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动态演进

王青,刘亚男(3·039)


长三角一体化助力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基于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

刘健(3·050)


商贸流通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据的验证

杨海丽(4·044)


区域协调战略下长三角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刘军,邹月辉(4·056)


环保税能否给长江经济带带来双重红利效应?

——兼论流域环保税税制改革

文传浩,林彩云(5·048)


区域一体化能否提高资本生产率?

——来自中国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的准自然实验

李言(5·063)


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研究

吴传清,孟晓倩(6·037)


长三角地区万亿GDP城市经济增长预测研究

刘林(6·048)


文学·语言学研究


在思想启蒙与文学建设之间

——鲁迅《莽原》编辑论 

陈树萍(1·047)


中国梦隐喻的思想钩沉与阐发

——基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的研究

孙毅(1·055)


新世纪20年茅盾研究论文的突进及反思

王卫平(2·056)


中国古代艺术时空的结构属性及当代意义

王诗雨(2·066)


20世纪20年代“新诗集”序跋中的新诗本体观

杨四平,王祎灵(3·062)


当代文学整体评价视域下的剧本杀现象考察

罗长青(3·070)


人与世界相遇的方式:语言哲学观照下的跨文化交际

李美莹,吴光辉(3·079)


跨界与融通:数字人文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学科困境及应对策略

赵渭绒(4·064)


文学和经济学的历史渊源、理论对话与中国思考

黄麟斐(4·072)


阳明后学“游艺”演变及其文艺思想的形成

袁宪泼(4·081)


“披沙简金”与“烂若舒锦”:谢氏诗学中的潘、陆华绮美学

曹旭,史晓婷(5·073)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新文学本位论与新创诗词的入史困境

方维保(5·083)


以戏剧的形式积极回应生态文明建设

——论中国当代生态戏剧

汪树东(6·060)


政治理念支配下的《新民丛报》诗人群的聚合与分化

——以梁启超、宗仰上人为中心

焦宝(6·069)


社会学研究


空间、社区类型与农村社区动员能力比较

袁小平(1·066)


城市社区文化营造的主体关系调适及路向选择

蔡斯敏(1·079)


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注意力变迁及逻辑演绎

——基于2005—2021年中央政策文本的共词与聚类分析

曹海军,侯甜甜(2·073)


组织适应性视域的城市社区应急治理

——“过程—情境”式解释范式的案例分析

李志强,曹杰(2·084)


社区研究的本土化之路与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实践创新

林聚任,陶金钰(3·087)


转型社会中流动人口的社会比较倾向研究

王刘飞,卢楠(3·096)


网络舆情传播波动性与舆情控制策略

——基于GARCH和灰色Verhulst方法

郭劲光,宋宸(4·090)


数字时代粉丝社群中的规训逻辑

——基于YJT粉丝后援会和粉丝的交往互动分析

黄美笛,王浩斌(4·101)


慈善事业培育政策:目标导向、现实情境与推进策略

徐家良,季曦(5·090)


慈善政策体系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

杨灿,魏娜,陈远星(5·099)


适度普惠还是适度积极?

——论共同富裕背景下福利政策的发展

葛忠明,林子昂(6·078)


从丰裕社会到共同富裕:发达地区共同富裕问题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杨立雄,魏珍(6·089)


法学研究


类案检索的运行方式及其完善

——以《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分析对象

孙光宁(1·090)


警惕“异案同判”

——类案裁判机制的功能越位与归位

高童非(1·101)


论我国老龄法治体系之原则构建与制度完善

范进学,张玲玲(2·095)


中国老龄法治的主体性重构

魏治勋,郑曙光(2·10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和构建路径

张冬,郭娜娜(3·108)


境外仲裁机构内地仲裁的晚近发展、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正权,牛鹏(3·119)


社会治理的法治短板及其补齐

——以社会“治疫”为例的分析

杨解君,刘青(4·112)


民法典时代电商平台专利恶意投诉之规制路径

李晓秋,李雪倩(4·122)


我国“老龄法治”的宪法基础分析

王广辉(5·110)


老年人权益法治保障的创新与实践

——以应对诈骗伤害为中心

何勤华,张顺(5·122)


技术与制度良性互动下的我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王春业(6·100)


司法权统一性问题研究

——以司法权的判断权本质为中心

周舜隆(6·109)


教育学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的“跟进式”路径

浦玉忠(1·111)


教师获得感:内涵诠释、结构体系与价值意蕴

张鹏程,陈宁(6·122)


经济与管理


CEO个人特征、激励约束机制与商誉减值

朱平芳,冯树辉(1·119)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突破路径与对策

张杰,陈容(2·116)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住房贷款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王沈南,颜迪,朱鹤(2·127)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考察

陈晓峰(3·128)


历史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绘画品评体系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王宗英(1·131)


明代五台山寺田及其控制权的争夺

王国棉(4·132)


清代官方疾疫文书的特点及价值探析

徐灿,丁晓昌(6·129)


美术研究


王守田墨彩花鸟草木画的艺术特征

邓乐群(5·132)


END



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