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实与想象中的电影与城市 ——“第 28期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综述

岳宗胜 当代电影杂志 2022-04-25

博士论坛

作者:岳宗胜

责任编辑:张文燕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2021年第4期



2020年11月26日,由《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第28期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本期论坛以“现实与想象中的电影与城市”为议题,以电影、城市、文化为关键词,探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与想象。本期论坛得到海内外高校博士生们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共收到84篇稿件,经过严格遴选,最终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35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参会并发言。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副主任(副馆长)张蕾、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分别致辞,希望通过论坛的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跟踪学科前沿,发现有潜质的学术新秀和精彩观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汪晓云教授、《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当代电影》杂志副主编张文燕、编辑部主任张昱、《当代电影》副编审檀秋文,以及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杨惠玲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杨玲副教授等专家莅临现场,并对博士生的发言做出精彩的点评。


本期论坛围绕“现实与想象中的电影与城市”这一中心议题,围绕“电影中的城市”“城市中的电影”“电影与影院”“电影、城市与文化”四个主题单元展开深入研讨。通过主题发言、导师点评、互动交流三个环节,为“电影与城市”的议题注入了新的见解。


一、电影中的城市

论坛现场


第一单元以“电影中的城市”为出发点,主要通过对电影文本中的城市形象进行解读,阐释了城影互动与主题内涵。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戚苗苗在《城市空间在电影叙事中的三层表意——以麦曦茵的〈花椒之味〉为例》一文中,以影片《花椒之味》为例,分析了导演通过城市景观与在地文化的重现,及对场景的描写与公共空间的表达,以角色关系与身份设定的转化来体现人物的塑造与个人空间的搭建,通过创作立意与性别意识的传递来分享作者的对话与私密空间。作者指出这部作品对城市空间的多层次表达中,利用城市景观丰富了叙事情境,自觉地对多个社区文化展开个性化的探索。北京电影学院在站博士后李晓昀在《移民电影与移民城市:从电懋“南北三部曲”看战后香港的城市文化变迁》中,通过电懋“南北三部曲”的分析,阐明了作为移民之城的香港在这些影片中的影像呈现,以历史发展轨迹为线索梳理了香港社会氛围与城市文化的变迁。

 

厦门大学的博士生王亚茜在论文《浅析〈夜〉与〈蚀〉中的城市空间》中,以《夜》与《蚀》两部经典电影为案例,以具体画面为分析对象,表明了在场的人与缺席的人和建筑的关系,阐述了街道与十字路口、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新旧交替和电影叙事的关系,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繁复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林筠在《城市为乡何以为家:迁电影中的城市构建与故乡表征(2000—2020)》中,首先阐释了迁电影的概念,并点明迁电影中的故乡书写主题表达。作者指出,通过对电影与迁移之人和变迁之社会进行互动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城市空间与故乡表征之间的关系。

 

西南大学博士生张钰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大同城市空间的亲历与重塑》中,重审了贾樟柯电影中有关大同城市的作品,从最初亲历大同并拍摄纪录片发现大同特异的城市空间,再到故事片中发掘和重塑大同的城市空间景观,阐释了城市建筑命运与个人命运的重叠与互动。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董广在《附魅与祛魅的二律背反: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城乡表达》中,首先从“附魅”到“祛魅”的转变点明了20世纪30年代电影创作者非常典型的“厌城崇乡”表达主题,进而对左翼电影“批城驳乡”的叙事特征,以及在“影城互动”叙事语境下,通过塑造“城市漫游者”人物形象而对城市空间景观的构建。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郭钟安在《历史寓言、空间修辞与情绪记忆: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城市废墟》中,从城市废墟中的历史寓言、城市废墟中的空间修辞、城市废墟中的情绪记忆三个方面论述了电影中“废墟”这一意象背后复杂的文化意义,即电影所拍摄的这些城市废墟景观并非是一些无意义的断壁残垣,通常代表着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或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并成为城市市民的一种集体记忆。武汉大学博士生蒋兰心在《从街道到电影宫——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中的城市空间(1918—1933)》中,以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中的“街道”和“电影宫”作为切入点,阐释街道对现代城市的集中表征和电影宫对现代城市的同构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玄莉群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电影中的街道形象》中,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城市电影为研究对象,对该类电影从日常生活中街道形象的复归、特定时期与街道共生的“个体户”形象,以及城市街道上广告景观的文化意涵三个方面展开辨析。作者指出,街道在电影中作为一种可识别性装置,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情感和文化信息,承载着这一时期对改革开放、对“四化”建设的想象。


贾磊磊研究员对第一单元博士生们的选题及研究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三方面对本单元的论文展开点评:一是回到本体。即大家的研究回到了电影本身,几位同学在本单元的文章研究均回到了影像、回到了叙事,对影片进行了精细读解。虽然大家理论的观点不一,但都紧扣影片本身,这是非常珍贵的。本单元论文的理论出发点是以电影本身的艺术形态为出发点,这是大家的共性。二是回到历史。大家论文里的影片案例有种回到历史的感受,如看到《给咖啡加点糖》《都市里的村庄》,以及《街上流行红裙子》等影片,回眸过去有一种历史的牵挂蕴含其间,但对那时的肯定,也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三是,现今青年学者的研究有非常强的人文关怀。老一辈学者对主流命题的关注多一点,但青年学者非常关注个体命运,尤其是对个体单独的对城市、区域的感受很强烈、独特。九位同学的观点虽难归类,但大家关注个体的、自我的、学术的个性化研究特别宝贵。


二、城市中的电影


第二单元围绕城市发展中的电影现象与电影发展展开论证,突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福建师范大学的博士生余克东在《电影记忆与民国南昌——从明星影片公司江西电影行谈起(1933—1937)》中,通过明星影片公司1933—1937年间在南昌的拍片历程,梳理出一段尘封的城市文化记忆,并通过对旧南昌的影院空间景观的研究复现了一段城市空间及建筑记忆,从不景气的“银幕消费”和传统与落后的影迷文化两方面阐释了高压统治下独特的电影文化景观。厦门大学博士生岳宗胜在《铁蹄下的哈尔滨:1899—1911年哈尔滨电影放映业的“繁盛”表象和“殖民”实质》中,从放映初期俄商垄断下的电影放映市场作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并在文中指出,俄国利用电影的传播特性对哈尔滨及东北地区实施文化渗透和经济掠夺,建构起以电影为特点的殖民商业链条,占据和侵蚀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在逐步同化中嵌入殖民文化,建立起俄国殖民地文化殖民体系。

 

台湾辅仁大学博士生、集美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黄诗娴在《媒介地理学视域下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台北意义地图》中,从媒介地理学视域出发,考察台湾电影中台北都市的地理意涵,以及其与台北乃至台湾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密切互动关系,借此重绘台北影像地图,突出电影重构城市记忆以及电影与台北的多元互动关系。厦门大学博士刘晓臣在《南方电影公司“十七年”城市题材电影的发行工作简评(1953—1966)》中,对南方电影公司在“十七年”间城市题材电影的发行,从主题类型、角色选择、发行技巧、主客观条件等角度展开评述,以图文并茂的讲述方式回顾了南方电影公司“十七年”期间城市题材电影的宣发工作。

 

厦门大学博士生吴艳芳在《解缚的摄影机:电影视点、第六代与城市》中指出,电影语言的演进可被看作是摄影机逐渐“解缚”的过程,而在电影视点上也经历了从缝合到去蔽的过程,第六代作为拍摄城市漫游者的主要创作者,其在视觉修辞与主题策略方面均有所创新,形成了具有个人视角的城市书写与现代化经验。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班亮在论文《电影产业与城市活动——以法国小镇隆威为例》中,从小镇隆威的电影放映活动、小镇隆威电影消费者特征、小镇隆威的电影消费者群体三个方面分析了隆威因电影活动场所而建立起的小镇精神文化感情。作者指出,电影可以被视为评估社会、文化、群体最有效的工具。

 

厦门大学博士生周颖南在《从“闲逛”中发现城市——浅谈〈三元里〉〈北京风很大〉〈玉门〉三部独立影像》中,以21世纪初《三元里》《北京风很大》《玉门》三部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为研究对象,认为三部影片虽然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生产,却均阐明了其纪录影像特征与城市影像的美学关系。厦门大学博士生杨颖达在《“另一种电影空间”与城市》中,聚焦城市电影主题场馆,透过空间的活化,延续城市的历史;透过电影的展映,发展城市的文化属性;透过电影的生产,建立城市的音像档案;透过电影的维护与保存,保留城市的记忆。厦门大学博士生许哲敏在《科幻题材互动电影中城市的空间书写》中,将科幻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意义空间的符号化呈现的在地联结、主体身份的构建形成的空间记忆,以及城市危机的想象形成的征候透视三个方面,阐释科幻题材互动电影中的城市书写。

 

陈阳教授指出,这一单元学生讨论的问题均比较有新意,选择城市时既有特定所指的城市,如台北、香港、北京、哈尔滨等,也有无特定所指的城市,如科幻电影中的外太空或科幻城市。同学们的选材方向与论文主题都具有一定的包容度,兼顾到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以及这些城市更具有生命力的元素,这些内在的生命力赋予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特别有价值的能力。


三、城市与影院


论坛现场


第三单元围绕“城市与影院”展开,将城市中影院建设、拍片与轮次、影片消费群体的习惯与交友、电影节与城市等列入考察对象,探讨城市与影院的深层互动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于丽金在《缘起与共生:苏州近代城市化进程及其电影放映业的兴起——基于中国区域电影学视角的考察》中,从论述苏州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发展概貌入手,梳理了苏州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探讨苏州电影放映业兴起的社会条件,以及电影文化对苏州社会的影响。清华大学博士生孙可佳在《近代上海城市空间下的早期影院生态》中,通过对上海早期影院选址、建设、票价等的检视,及观影人群的分布构成和观影偏向的分析,管窥电影在近代上海的普及,以及上海市民娱乐消费文化的现代转型。

 

中国电影资料馆在站博士后靳丽娜在《从设施到场景——以艺术影院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场景建构》中,借助场景理论为艺术影院“场景化”发展提出新思路,阐释构建以艺术影院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场景的路径和策略,指出将艺术影院“场景化”发展、打造艺术电影文化场景是艺术院线发展的新思路。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傅懿瑾在《“制造”体验:电影院媒介空间再生产研究》中认为,电影院的映演空间环境能再现奇观、影院空间的媒介再生产能“制造”体验。作者指出,电影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集约性、规模化、具有媒介属性的影院空间。西北大学在站博士后张楷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美国电影在南京市场的一次考察》中,从市场角度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为何受阻于南京电影市场,之后又是如何垄断南京电影市场,并阐释对电影消费产生的深远影响,即朝着“通俗的”和“有意义的”两个方向发展。

 

四川大学博士生、四川音乐学院讲师伊正慧在《“五元票价”及后续——近二十年成都影院产业实证研究》中,重估了“五元风暴”对成都影业承前启后的意义,并重新审视票价与票房、人次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并以具体数据阐明了影院激增与外环境的挤压下的“后五元风暴”时代。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朱超亚在《论“上海电影公会”(1927—1929)》中,以1927—1929年间存在的“上海电影公会”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公会的成立与组织结构、职能体现等展开梳理,在历史的维度上,阐明了上海电影公会对当时上海电影业发展的影响,即维护同业形象、参与检证等。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季华越在《电光、夜晚与共享空间:民国时期上海城市中的露天电影场》中,从“夜上海”的形成与电影的多重时空、露天电影场作为共享空间、露天电影场在城市娱乐体系中的作用三个方面,阐释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中露天电影场的放映情况。


汪晓云教授对本单元博士生们对影院的关注和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一单元的青年学者们观点新锐,在研究对象上有个案、实证、历史、实践等研究,以历史、空间、文化、性别等为研究维度,视角新颖、论证充分。特别是对上映轮次、影院级别、影院在城市分布、影院建筑与设备、影院与城市的互动、再媒介化、影院工会等方面的研究,让人能从另外的视点去看城市与影院的深层关系。


四、电影、城市与文化


在第四单元的发言中,九位发言人的论文主题均围绕“电影、城市与文化”展开,关注电影、城市、文化三者之间的互文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邢成武在《显影·互动·遮蔽: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中的城市与文化》中,关注70年代香港电影中的城市与文化,探讨这一时期的城市显影、城市与电影文化的互动关系、电影中对城市景观的遮蔽等。作者指出,70年代香港电影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转型之中,在片场内的影片与香港社会现实关联较少,片厂之外的影片则与香港社会文化现实有较多关联,形成了一种显影、互动、遮蔽的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侯东晓在《未能跨越的边界空间——论东北电影中的城市文化想象》中,以东北电影中的城市文化想象为切入点,从城市代言人与东北电影中的过渡性空间表达、底层社会中的游荡者、城市空间互动的延展性与局限性三个方面,检视了东北电影城市空间表述、人物形象设置以及全球化语境中城市空间的互动性建构。

 

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赵阳在《华语电影中“郊外”的诞生——新世纪台湾青春片“郊外”的景观呈现》中,梳理了“郊外”这一意涵的历史谱系,进而探究台湾电影中“郊外”的历史和当下,特别是台湾青春片中的“郊外”意象与景观。作者指出,“郊外”景观在这些影片中服从于叙事的要求,成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影片叙事呈现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视觉空间,成为失去所指的能指符号,“郊外”景观让观众的目光从虚构叙事转向影像呈现。厦门大学博士生杨俊芳在《华人自制电影与新加坡的战争记忆(1945—1947)》中,结合具体史料,从电影制作与战后新加坡重建、电影与新加坡华人的战争记忆、影片中的苦难与新加坡的伤痕三个维度来剖析战后新加坡自制的六部反战电影与城市战争记忆之间的关系。

 

厦门大学博士生游长冬在《跨媒介视域下的上海想象与中日关系流变——从〈上海游记〉到〈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中,将以《上海游记》为原案改编的《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为比较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跨媒介视域下将文字里的“旧中国”转化为银幕上“救中国”的意象改造,从而管窥中日关系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李芳瑶在《巴蜀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电影人物原型——以成都电影为例》中,将以成都电影为代表的巴蜀文化视域下的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归类为基于川剧丑角为原型的人物、侠义当道的袍哥原型、野性泼辣的蜀妇原型,以及基于移民文化的“他者”原型。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钟瀚声在《故都想象与文化殖民:侵华战争时期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京剧电影创作(1942—1945)》中,梳理了华北电影公司成立后主导拍摄的京剧电影,管窥日本侵略者拍摄的这批“娱乐电影”如何试图通过“传统京剧”与“现代电影”和“象征性融合”来妄图对北平和华北地区进行“文化殖民”,以及其企图失败的历史必然。

 

厦门大学博士生邵梓洛在《化身、身体、话语:〈化身姑娘〉的都市现代性实践》中,以影片《化身姑娘》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史料,探究“化身”背后的文化渊源与电影中现代都市女性映现的女性被消费与窥视的文化现象,并重新反思“化身”所蕴含的社会机制对女性的认同及话语权之间动态的流动和角逐,映射了上海这所城市当时所处的社会语境。中国电影资料馆在站博士后王笑楠在《全球化时代的电影节与城市》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电影节作为振兴文化经济和复兴城市活力的重要文化活动被普遍重视。作者从经济全球化与城市营销和电影节、城市与全球空间经济、电影节与城市观众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鹿特丹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等为具体案例,分析电影节对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的重要性,并探讨我国电影节创新发展的策略。

 

张文燕副主编对本单元的发言进行了点评,指出本单元的研究方向、思路和角度都比较独特、新锐,大家对城市文化属性的思考较为深入,对现象之外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并对博士生们在论题思路、写作方法、逻辑框架等方面给予点评与建议,表达了对博士生们学术未来的期待。


结语


皇甫宜川社长/主编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论坛的选题及发言都非常精彩,在问题的提出、论证的方法上都体现出了青年学者良好的学术素养。大家的研究建构在影片精读、文献梳理、史料挖掘、田野调查等基础之上,对议题中的关于生命的流动、文化现象、历史变迁等有比较深刻的阐释,观点新颖,充满哲理。李晓红教授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和参与本次论坛的博士生们的感谢之情,她指出,中国电影正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在中国电影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此次在厦门召开,对于厦门大学电影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非常重要,同时也期待电影学博士论坛能在不远的将来继续在厦门大学举办,并欢迎青年学者们再次来到厦门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作者:岳宗胜,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2019级博士研究生





更多精彩内容等您共享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请点击图中二维码

d

d

d

y

z

z

公众号

投稿信箱:dddyzztg@163.com

发行部电话:010-82296104/82296101

编辑部电话:010-82296106/6102/6103

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686032783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ontemporarycinema/home?topnav=1&wvr=6


微信号:

dddy1984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