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带一路·文化相通 ——《中国书法报》走进东北亚艺术中心

2017-09-26 中国书法报

链接:活动丨书写中国——“习近平用典”主题临写活动(三十二)

链接:活动丨书写中国——“习近平用典”主题临写活动(三十三)

链接:点击订阅《中国书法报》



相关链接


●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

“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是“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文化板块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家级、国际间、品牌化”的艺术大展,是吉林省文化艺术领域的一张名片。8月31日,由文化部和中国书法报社为指导单位,中国文联、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主办,吉林     省外事办公室、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文联、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北京东方大学、东北亚艺术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第七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开幕式在东北亚艺术中心隆重举行。“第七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占地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19个展馆,展出作品2000余幅,其中包括东北亚国家100余位艺术家的200余幅作品。同时,国内作品90%以上由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中国摄协理事创作。

“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开幕现场

展馆分展览区和展卖区两个展区。展览区展出作品1200余件,由东北亚国际美术馆、当代美术作品馆、当代书法作品馆、胡忠元艺术馆专馆、卢禹舜美术馆专馆、摄影作品馆、王书平美术馆7个馆组成。

当代书法作品馆展出了郑晓华、孙晓云、张建会、包俊宜、吴东民、金运昌、陈中浙、张维忠、高庆春、冉繁英、李文宝、罗杨、丛文俊、毕政、张金梁、刘成、李济时、吴玉珩等第六、第七届中国书协理事、主席团成员、历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评委、金银奖获得者及特邀著名书法名家的作品,共计200幅。作品书写了“一带一路”“习近平用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部分内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在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文化相通是促进“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第七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以“一带一路·文化相通”为主题,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东北亚艺术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8月31日,“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第七届东北亚艺术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东北亚艺术中心举行。8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艺术家在东北亚艺术中心金色大厅聚集一堂,围绕“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的主题,进行了一场热烈而畅快的学术研讨活动。

“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第七届东北亚艺术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现场

论坛首先由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周华起作主旨演讲,随后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分别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围绕“一带一路”“中国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书法艺术与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讨,阐释观点。中外嘉宾广泛认同本届论坛上提出的“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的主题,“我们的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和东北亚艺术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已成为一个促进国际艺术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届论坛凝聚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共识,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长远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孔子哲学书院

8月31日,“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第七届东北亚艺术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东北亚艺术中心举行。8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艺术家在东北亚艺术中心金色大厅聚集一堂,围绕“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的主题,进行了一场热烈而畅快的学术研讨活动。

论坛首先由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周华起作主旨演讲,随后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分别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围绕“一带一路”“中国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书法艺术与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讨,阐释观点。中外嘉宾广泛认同本届论坛上提出的“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的主题,“我们的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和东北亚艺术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已成为一个促进国际艺术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届论坛凝聚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共识,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长远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新闻链接



9月24日下午,“《中国书法报》走进东北亚艺术中心授牌、捐赠报纸仪式”在吉林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新闻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书法出版社社长、《中国书法报》社长·总编辑、《中国书法》杂志社长李世俊,《中国书法报》采编中心副主任赵阳、李徽,《中国书法报》采编中心主管施泽、宫博序,东北亚艺术中心董事局主席、北京东方大学校长周华起,东北亚艺术中心总经理、长春电影职业学院(筹)副院长董帅兵,东北亚艺术中心执行董事、长春电影职业学院(筹)副院长高超,东北亚艺术中心执行董事、长春电影职业学院(筹)执行董事周强和东北亚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并参加了仪式。周华起、李世俊先后致辞,仪式由东北亚艺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敏主持。

活动现场

周华起在欢迎辞中表示:“感谢李世俊社长率领《中国书法报》工作人员走进东北亚艺术中心做专题报道。中国书法从汉字升华为一门艺术,是因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中国书法有宣传和教育的功能,同时能够陶冶书写者的情操、净化书写者的心灵。东北亚艺术中心始终坚持以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奋斗目标,力求与《中国书法报》一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书法的发展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周华起致辞

李世俊在致辞中说:“今天,中国书法出版传媒和《中国书法报》走进吉林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的切实表现。习近平总书记以传统文化治国理政,而汉字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东北亚艺术中心以书法的表现形式诠释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意义非凡。吉林省和吉林市积极关注吉林文化发展,我相信东北亚艺术中心在吉林这块沃土上一定能扬帆起航。《中国书法报》是中央直属文化企业,肩负着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今天‘中国书法出版传媒联络处’‘《中国书法报》联络处’及‘《中国书法报》教育培训基地’设在东北亚艺术中心,希望《中国书法报》能够携手东北亚艺术中心为中国书法作出积极贡献。”

李世俊致辞

讲话结束后,李世俊代表中国书法出版传媒和《中国书法报》向东北亚艺术中心授牌。李世俊、周华起共同为“中国书法出版传媒联络处”“《中国书法报》联络处”“《中国书法报》教育培训基地”揭牌。

李世俊、周华起共同为“中国书法出版传媒联络处”“《中国书法报》联络处”“《中国书法报》教育培训基地”揭牌

仪式最后,周华起代表东北亚艺术中心向被捐赠单位捐赠2016年全年《中国书法报》1000份。

捐赠报纸

自2009年,东北亚艺术中心相继承办了七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至今累计有20000余件各类艺术作品参展,其中永久馆藏作品6000余件。此次“《中国书法报》走进东北亚艺术中心授牌、捐赠报纸仪式”拉开了《中国书法报》与东北亚艺术中心精诚合作的序幕。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书法报》“才华与财富接轨,文化与市场结合”的办报理念的生发。“《中国书法报》走进东北亚艺术中心授牌、捐赠报纸仪式”活动使文化与经济再次发生碰撞,对东北亚地区的书法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观展厅



声音


《中国书法报》对话东北亚艺术中心董事局主席、北京东方大学校长周华起先生


《中国书法报》:请您介绍一下成立东北亚艺术中心的契机及发展规划?

周华起:东北亚艺术中心文化园区项目建设之初,便秉承着“以文化为灵魂,商业为载体”的发展理念。园区沿街600米路段恰好位于“工业文化大道”核心路段,依托长春最早的吉林柴油机厂“1948工业文明遗址”及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期间长春拖拉机厂工业文明遗址,发展长春文化产业独特优势的客观历史条件和自然禀赋,创建了“东北亚艺术中心”。园区利用长春具有东北亚文化战略高地的独特优势,充分借势国家级“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汇聚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元素,致力于在园区内实现“品六国餐、观六国戏、过六国节、花六国币、购六国货、交六国友”,开辟了东北亚文化交流新纪元,搭建了东北亚合作共赢新平台,立足东北亚,放眼全世界。

东北亚艺术中心美术文化产业基层主要由东北亚艺术博物馆、东北亚书画研究院、东北亚茶城、东北亚古玩城等模块构成。现在我们又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在美术产业文化基层又拓展了影视文化——长春电影职业学院,2016年审批基本完成,力争2018年可以招生。

东北亚艺术中心在2009年建成并交付使用,此时“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由于我的研究课题在东北亚前几届高层论坛上得到了东北亚地区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可,2009年4月东北亚博览会秘书处把我们东北亚艺术中心确认为东北亚博览会文化板块永久会场,这为我们东北亚艺术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申,到2020年要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表明中央在“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十三五”是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期,且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性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为文化产业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焕发活力提供了新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文化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诸多具体要求,并连续下发诸多与之配套的政策文件。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后还会有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性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可以预见,这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释放新的活力。

关于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我们将在“第七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结束之后,将遴选十名书法家,以“习近平经典用典”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编写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十种书法教材,同时将制作“中国智慧翰墨街——习近平经典用典与‘一带一路’倡议翰墨碑刻街”。此外,我们还会遴选中国美协、中国摄协理事以上水准七百名艺术家,国外三百名艺术家,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十批次进行采风创作,以绘画和照片的形式制作融声、光、电一体的有机玻璃碑,补充说明“一带一路”书法碑刻的内容。

在我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就是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它同电灯文明、蒸汽文明一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此文明成果分享给全人类,否则的话我会有一种愧疚感。


《中国书法报》:“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俨然已成为东北亚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想必您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心力,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周华起:自2009年始,东北亚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七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至今累计有2万余件各类艺术作品参展,其中永久馆藏作品6000余件。从2010年起,我们一直致力于文化部、中国文联做主办单位,吉林省外办作为承办单位和重要协调单位之一,在东北亚其他五个国家遴选书法、绘画、美术作品,难度系数之大可以想象。展览之前的策划、作品的征集,无不浸透着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血。现在,我们“东北亚国际书法摄影展”在东北亚地区已经达成共识,已经成为区域间、国家级、品牌化、吉林省文化艺术领域,一张不可或缺的名片,一个文化艺术品牌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深刻地阐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因此,能够在文化交流方面尽一份力,我感到十分荣幸,纵然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报》自创刊伊始就提出了“文化与市场结合,才华与财富接轨”的办报理念。请您谈一下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视角,怎样看待商业与文化的高度融合?

周华起: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决定了文化与经济必然高度融合。

“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呈现出互联互通的诸多新趋势:文化生产跨界化、服务平台信息化、科技研发迭代化、文化消费体验化、文化产品虚拟化、文化贸易国际化,上述趋势必然决定了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

同时,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局限于文化产业内部的跨界融合,而正在和工业、数字内容产业、城市建设业、现代农业等相关行业跨界融合。从全球范围看,制造业和服务业向科技型、创意型升级是一个历史性的潮流,也是我国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借助文化贸易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正不断加快,文化贸易趋于国际化。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贸易有望进入新的历史节点和快速增长期。这意味着本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扬光大的机会增加了,本土的文化、习俗、艺术、风格、文学、观念和思想等将更多参与全球化。这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为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提供了机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和精神命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已成为治国理政风格鲜明的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天下大同的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典用典”萃取了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熔铸了中国智慧,铸造了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是完整统一、缺一不可的。“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者也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一带一路”既包含经济交流,也包含文化交流。“一带一路”的发展空间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发展的产业格局,文化产业可以在此战略格局下突破传统区域环状分布而代之以线性带状分布,突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产业门类的分割,以国际化的视野,整合国际化资源,开拓国际化市场。


《中国书法报》:在您看来,作为企业家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担起怎样的责任?

周华起: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原创不足、活力不够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既要抓住机遇、把握趋势,还应充分考虑当下的困境及原因,谋划合适的发展策略。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树立全局观念,不断提升前瞻性战略研判能力;

二是要推进与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数字、网络等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三是要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

四是要培育消费市场,不断拉动新兴领域文化消费。


欢迎订阅2018年《中国书法报》

1.邮局订阅: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1-237

每期定价:3.00元

全年定价:150.00元


2.邮购订阅:

邮购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中国书法报》社  

邮编:100125

联系人:陈英嘉  朱化杰    

联系电话:

010-64060749  

010-65012624

银行汇款户名:《中国书法报》社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团结湖支行

账号:0200 2068 0900 0012 936


3.微店订阅:

点击下方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书学》

《中国书法》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1.邮局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书法》

邮发代号:2-879

每期定价50元

全年定价600元


《中国书法•书学》

邮发代号:2-908

每期定价50元

全年定价600元


2.邮购订阅:

邮购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中国书法》杂志社

邮编:100125

联系人:潘女士 张女士

联系电话:010-67322341

银行汇款户名:《中国书法》杂志社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王府井金街支行

账号:0200 0007 0901 4416 048

(分别订阅全年杂志免收邮费,单册订阅加收邮寄费8元/册)


1.搜索公众号“中国书法报”,添加我们。

2.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们。

推荐·分享

欢迎您将我们的公众号推荐给朋友,将我们的内容发布到朋友圈。

联系电话

采编部:010-65389224

广告活动策划部:010-65064258

发行部:010-640607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