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民俗研究 2023-09-24

2023年8月27日,“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中日两国民俗学的学术传统与当代发展”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在开幕式前会见了前来出席会议的神奈川大学校长小熊诚一行。

会见中,李术才校长回顾了两校在民俗学领域友好合作渊源,介绍了山东大学优势学科和发展近况。他希望两校合力将“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打造成中日民俗学领域的重要品牌,并进一步探索人文理工多领域合作。

小熊诚校长介绍了神奈川大学的办学特色,表示期待两校共同探索取得更多成果。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主持。小熊诚校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震,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分别致辞。

小熊诚在致辞中谈到,本次论坛邀请了东京大学、神奈川大学等多位日本学者,为大家创造了非常宝贵的交流机会。他希望与中国民俗学学者进行深入研讨,共同推动中日民俗学发展。

施爱东指出,中国与日本民俗学界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老一辈民俗学家为中日民俗学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2年在多方支持下,成功举办了中日民俗学青年论坛,2023年的线下形式更加拉近了中日两国学者交流的距离。山东大学和神奈川大学都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机构,相信两校交流将会成为两国学术交流的一段佳话。

潘鲁生指出,民俗是民族的,民俗学是世界的。特别是在传统民俗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丰富多样,新旧民俗共生,中外民俗交融,开展民俗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搭建起学术桥梁,缔结友谊纽带,是中日学术文化交流的年度盛事。

 开幕式后,论坛共举行了四场研讨。

第一场由施爱东研究员主持。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东南大学陆薇薇副教授、东京大学菅丰教授、神奈川大学安室知教授和小熊诚教授分别进行学术分享。

刘晓峰教授提出,春节作为中国人生活中最大的时间节点,实际上是一个以除夕和元旦为核心、由诸多节日构成的节日群。从历法的周年结构上看,春节就是中国人节庆生活的最高潮,其生成和内部结构的基本逻辑与月相变化是有密切联系的。以月份为参考基准,中国节日排列重奇数月,轻偶数月,八月和十二月是其中的两个变例。又因时年循环,十二月与来年一月的节日自然组合,就导致其成为全年节日排列最集中的时期,因此形成了春节的节日聚集现象。

陆薇薇副教授与菅丰教授的发表以锦鲤为研究个案,指出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是日本新潟县二十乡村,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标志逐渐被建构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传入中国后又与本土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当下则表现为某种文化复合体的形式。此后,“转发锦鲤求好运”等“中国锦鲤”的衍生物又通过网络爆红,并呈现出向全球扩展的趋势。通过考察这种跨境文化现象的创造性与流动性,两位研究者呼吁从双方当下的交流和联系出发,重新审视中日民俗文化的共同研究路径。

安室知教授以人类对自然事物的分类与命名为出发点,把日本临海村落的贝类方言名称作为个案,详细分析了渔民的劳作内容和民俗生活空间,揭示出这一职业对于自然生物的认知具有经验化、地方化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渔民关于鲍鱼的分类体系相比现有的科学分类更为详细。在此基础上,安室教授对方言名称在民众生活世界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分别依据民俗知识与科学知识产生的分类体系是否存在价值差异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强调方言名称具有作为生活文化体系的独特意义,此类民俗知识的体系性也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

小熊诚教授结合冲绳研究的学术史背景,详细探讨了冲绳“门中”体制与中国宗族制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在相关研究中要注重琉球本地的研究视角,摒弃机械对比的研究范式,重点关注冲绳独有的社会制度。小熊教授强调,“门中”制的形成与日本江户时代支配体制的确立以及琉球社会改革均存在关联。

第二场研讨由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山东大学刁统菊教授、后田多敦教授、北京大学王京副教授分别发表学术报告。

周星教授以农民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示农民画所表现的物质生活世界,讨论了农民画作为民俗资料的价值及局限。他指出,农民画的特质之一是地方化风格显著,比如吉林地区的农民画会将俗谚等民间文学内容直接表现为图像。农民画表现出的生活面向非常丰富,不仅包含诸如集贸市场等现实主题,也不乏体现农民画家丰富想象的题材。对农民画中与物质民俗相关的内容,周星教授主张运用图像阐释的方法解读农民画背后的象征意义。他强调,地方审美也是考察农民画的重要维度,农民画中出现的新吉祥图案同样值得关注。

刁统菊教授就后土信仰空间分布的话题展开论述,指出当代后土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在民间的传承与转化显示出极其复杂的样貌。首先是宫庙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在北方各地更为常见;其次是后土信仰深入民间,不仅在晋东南等地的丧葬仪式中还保留有祭后土的仪式,华南等地乃至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都有在墓地安放后土神位以护佑墓主的习俗。

后田多敦教授在报告中,以首里城正殿前大龙柱在前近代和近代的朝向变化为切入点,对近代以来日本对首里城场地改造的诸多问题进行考察。他通过对首里城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的详细梳理,揭示出首里城的政治文化意义在近代经历的复杂重组,及其背后存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王京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的几点思考,主张中国民俗学界应该主动关注学派问题。作为学科内更为紧密的知识共同体,学派可以成为以内在集体力量深化学术研究、推动学科理念多样化的有效形态。学派的认定虽然多来自学科之外,但共同体意识在此之前已经自发形成。当下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到了又一关键时期,强调学派、提高内外意识、促进多个学派的形成,或许能够为推动中国民俗学走向新时代提供有效途径。

本场研讨由东京大学菅丰教授主持。针对后土信俗,他分享了家乡长崎存在相似的墓葬形式,相关议题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第三场研讨由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主持。任雅萱副教授介绍了她于2011至2013年在山东省济南市颜庄村开展的田野作业,论述了山东中部地区中元节的祭祖仪式及其民俗特征,为北方地区的中元节研究提供了一份翔实的田野个案。她指出,鲁中村落的中元节祭祖习俗具有调节、整合家族与地方社会的重要功能,强调中元节俗与岁时结构、岁时观念之间具有密切关联。

林海聪助理研究员通过对中国民俗学界关于妙峰山庙会的百年研究史回顾,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演进。第一,从民族救亡观到传统文化的再挖掘,再到当下“非遗化”的新时代文化策略,中国民俗学研究始终与时代保持密切关联。第二,跨学科的多元综合研究模式,体现出通过民俗考察历史、社会与地方文化的研究倾向。第三,学者们的研究视野逐渐转向对民俗个体日常生活的观察。第四,关于妙峰山庙会的学术书写,既是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两种研究路径在民俗学研究中的显现,也体现出中国民俗学者关于民俗志等话题的理论思考逐渐走向成熟。

刘晨副研究员考察了东亚视野下“泰山府君”信仰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泰山府君的形象形成于魏晋之际,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被佛教吸收、改造,并伴随密教修法仪式东渡日本;在安倍晴明等阴阳道家的再次改造和利用下,泰山府君祭成为长期流行于古代日本上层社会的祭祀仪式,并在江户时代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义。

李梦博士后通过对后土、碧霞元君、湘妃、清溪小姑等多位女性神灵演变案例的分析,发现宋代以前,女性神灵之相多呈现为女性特质明显的中青年形象,即“神女”类女性神灵;宋代以后,女性神灵形象多表现为中老年女性,性别身份更为模糊,由“神女”变相为“女神”。此外,以宋代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女神叙事母题呈现出从“人神遇合”到“莫谤仙灵”的转变,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神灵的变相规律。

中日民俗学研究生专场论坛于当晚举行,由山东大学王加华教授主持,共有来自中日两国的六位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学术研讨。

山东大学的朱家钰等三人分别就新生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流变等问题展开论述。朱家钰博士后梳理了近期广泛流传于互联网平台的“马兰歌谣传说”的发生过程,探讨了该传说的形态特征,指出揭秘的叙事主旨、对于国防科技英雄的歌颂以及“实感性”特征是该歌谣传说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她强调,借助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从对传统民间文学内容的新生阐释中窥见主流文化与民众主体诉求的变迁。博士生于晓雨围绕地处泰山奥区的后石坞元君庙进行了分享。通过精读相关史料,并结合现存碑刻文献与田野调查成果,于晓雨详致展列出自明代中期创建至清末覆灭以来,后石坞元君庙住持的谱系传承及称谓变迁。她认为,后石坞信仰空间兼具佛、道二教的信仰元素,具有模糊性特质,这一现象与相关民间传说的流传以及历代民众持续不断的信仰活动密不可分。博士生王晓涛探讨了浙江嘉兴地区网船会信仰仪式的移植与嬗变。作为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信仰组织,网船会以周边地区的渔民为主要成员,这一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至今已延续数百年。相较于清朝咸丰年间盛时境况,当代民众参与网船会的交通工具已由“船”变为了“车”,组织形式也由“班口”变为了“协会”,相关叙事也经历了从“猛将传说”到“刘王庙会”的转变。但是,这样的变迁并未削弱网船会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反而使网船会在维持基本内核的前提下,变得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

神奈川大学的三位博士研究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有关当代社会物质民俗变迁的学术思考。徐梓淇从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店招的传承过程及现状入手,探讨了城市商业空间中物质民俗传承形态的表现问题。传统店招的产生,有着独特的商业与历史文化背景,而由于不同商业个体在发展经历上的差异,以及不同行政区域的政策差异,少数店铺与店招将传统形态保留至今,这使得相同物质民俗在临近区域内呈现出不同的传承形态。吴珂以神奈川县大山地区的民俗角色“先导师”及其经营的先导师旅馆为研究对象,围绕近现代先导师基于生产生计需求对大山进行的“景观操作”展开论述。他认为,近现代以来世人感受到的大山信仰与大山景观重构,始终是先导师有意塑造和建构的结果,景观重构的本质目的在于为先导师经营的旅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余玮聚焦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民具资料,梳理了自1979至2014年期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与中国民族文化宫在物质文化资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她详细分析了40年间相关展厅在陈列方式、主题策划、文物选择等方面的发展演变,并反思了民具陈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与会学者认真听取了研究生论坛的学术报告,多位学者都对报告内容给予了积极评价,并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评议、提出建议。刘晓峰教授充分肯定了各位报告者的开阔视野与理论方法的多样化,周星教授指出“马兰歌谣”传说研究可以结合“童谣”在历史上所具备的隐语功能展开进一步思考,山东大学龙圣教授提醒大家对于民间信仰空间的研究不应忽视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的结构性转变。

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神奈川大学共同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承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和《民俗研究》编辑部协办。来自日本神奈川大学、东京大学的日方学者,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中方的20余位学者出席了论坛。参加有关活动的还有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部长孙凤收、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龙圣等。

论坛举办期间,中日两国学者前往参观山东博物馆、中国民艺博物馆,并展开实地民俗考察。本次论坛活动丰富,精彩纷呈,为中日两国民俗学者提供了充分沟通的平台。


投稿邮箱:msyjbjb@126.com

撰  稿  人:李   梦、朱家钰

摄影:朱家钰

值班编辑:李   一

责任编辑:任雅萱

二审编辑:王加华

终审编辑:龙    圣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


-民俗研究-

本刊为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AMI权威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