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俗研究》2019年第四期目录

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 2019-07-0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昆仑文化研究

刘宗迪

昆仑何在?——《山海经》昆仑地理考

           高莉芬           

神圣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昆仑”多重空间形态及其象征意涵

钟宗宪

   昆仑文化意义的递变  

沈婉婷

    昆仑龙脉观念溯源   

民俗学史

魏  镇

礼俗之间:“古不墓祭”研究反思

孙  瑜

碑刻民俗宗教文献的史料批判研究

——以明清以降雁北关帝庙碑刻为例

李泽华

韩国民俗学的研究倾向与问题探析

——以丧葬民俗的变迁为例

民间文学

漆凌云、万建中

“母题”概念再反思——兼论故事学的术语体系

李传军、罗  含

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陈冠豪

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概念指涉

[美]马克·阿兰·芬雷森著;张瑞娇、李扬译

从语义标注文本中推定普罗普的功能项

田野报告

马光亭

层累的“地方”——以青岛即墨小龙山地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在地化为例   

李扬、徐小晴

          浙南山区蔡相信仰的创造与传播              


精彩预览


昆仑文化研究


昆仑何在?

     ——«山海经»昆仑地理考

刘宗迪

摘要: «西次三经»为«山经»的一篇,由于其中出现了昆仑、积石、黑水、流沙、三危等见于«禹贡»雍州的地名,因此前人都以此篇所记为中国西北地理。实际上,«山经»成书在«禹贡»之前,«禹贡»的昆仑、积石、黑水、流沙、三危都是«禹贡»作者因缺乏西部地理知识而从«山经»搬过去的.由于«禹贡»对«山经»的误置,造成后人关于西部地理和«山海经»地理学的种种误解。«山经»里距甚小,实际的地域范围不过方圆数百里,«西次三经»与西北地理毫无关系,其所记皆为鲁中山区西北外缘诸山,皆在临淄-济南-泰安一线的齐鲁古道沿线,其所记载的昆仑即泰山,泚水就淄水,泑水即济水,昆仑所出的赤水、黑水、青水即为出于泰山之阳的泗水、汶水、沂水。对照«西次三经»关于诸山走向、诸水源流的记载,与鲁中山区西北隅的山势和水道如合符契,其所记诸山大多可以在现今地图上一一定位。


神圣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昆仑”多重空间形态及其象征意涵

高莉芬

摘要: “昆仑”是古代重要的地理与文化空间符号,与女神西王母也有密切的连结。“昆仑”一词多见于上中古传世文献中,«山海经»中有单词名之为“昆仑”者,亦有复合词名之为“昆仑之丘”“昆仑墟”及“昆仑之墟”者。昆仑在«山海经»中以“丘”“墟”“山”的多种空间形式,发展到纬书地理“柱”的形态,“地之中”的强化以及“山”地理空间形态的确立。“昆仑”在汉魏之后,不断层累迭加,以“山”的地理形貌,取代了«山海经»中的“丘”或“墟”的地理特征,成为“昆仑”最具代表性的地理空间样态。历来学界对于昆仑大都偏重在其真实地理与神话地理之研究,但昆仑既是一个静态的自然地理,又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空间,不断被增衍创造,其空间形式在建构发展的过程中,亦具有或“山”或“丘”或“墟”的多元地理空间形式,此一地理空间及其象征转化之探讨,对于昆仑神话发展的掌握,以及神话地理所隐藏的人文精神之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以«山海经»为主,回归先秦两汉传世文献,在文本语境中重新探讨“昆仑”一词之意涵及其空间形态性质,以及这些空间的神圣性建构及其文化象征意涵。


昆仑文化意义的递变

钟宗宪

摘要: “西方”在中国神话里成为“帝”所在的圣域,起自于周人的信仰观念,并创造出“昆仑”一词,而逐渐形成完整的神话系统。«山海经»的“昆仑”,可以区分为小昆仑、大昆仑和泛昆仑等三个层次,«西山经»是主要的依据.随着神仙思想的扩大和佛教的传播,“昆仑”不仅成为“仙乡”,位置产生变化,同时也与佛教“须弥山”“阿耨达太山”等开始有了混合宗教崇拜与地理认知的新理解。若从真实地理的角度考察,则有“黄河河源”和“域外接壤”两种不同的思路。然而唯一不变的是,“昆仑”始终是关于“他界”“异域”的想象。


昆仑龙脉观念溯源

沈婉婷

摘要: 昆仑龙脉观念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唐宋时期地脉观念、山脉观念融合,形成龙脉说。宋明时期,堪舆学将具有天地之中、天柱、位于西北、众河源头等特征的神山昆仑纳入龙脉说中,奉昆仑为“诸山之祖”“三大干龙”之首。昆仑龙脉说是实证地理与神话地理在堪舆学中的应用性结合。


民俗学史


礼俗之间:“古不墓祭”研究反思

魏镇

摘要: “古不墓祭”问题是学界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这一争端历时持久,且因近代以来大量考古材料的发现而更加尖锐。通过对“古不墓祭”问题的概念进行溯源,分析它的文本情境与社会环境,对其所表述的内容进行限定,再通过对文献与考古材料的爬梳,可以发现“古不墓祭”的争议存在于礼与俗两个层面。这场争议反映了传统的历史学研究与考古学研究之间的一些隔阂。考古材料的解读要根据大的社会背景,不能简单地用考古发现否定文献记载,亦不能拘泥于文献而无视考古发现。


碑刻民俗宗教文献的史料批判研究

      ———以明清以降雁北关帝庙碑刻为例

孙瑜

摘要: 民俗宗教是在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一个学术概念,指民众日常生活中制度性宗教之外的各种宗教信仰和习俗。碑刻民俗宗教文献是以石头为载体的民俗宗教记录,作为一种历史书写,与历史本相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关系是其史料价值探究意义之所在。作为一类出土文献,它具有文献和文物的双重属性。明清以降雁北关公庙碑刻无论从碑刻书写范式及撰述意图,还是文物特点和背景,都具有真实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尤其是其文物史料价值,对于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研究,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韩国民俗学的研究倾向与问题探析

———以丧葬民俗的变迁为例

李泽华

摘要: 韩国民俗学界研究方法争论的核心焦点可以分为“过去学”“现在学”“从属学科”“独立学科”,韩国学者们通过在民俗的根源性问题、原型论、都市民俗学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不断扩大对现有研究的批判。但是迄今为止对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对象分歧较大,学术上一直未达成共识。针对这一问题,在对韩国民俗学界研究倾向分析的基础上,以韩国丧葬民俗的变迁与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韩国民俗的研究应以文献考察和实地调查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思路,民俗学者应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城乡变化趋势,对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和引领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民间文学


“母题”概念再反思

———兼论故事学的术语体系

漆凌云  万建中

摘要: 母题是故事学的重要术语,影响广泛却众说纷纭。母题术语界定的模糊、功能与母题等术语未能有效勾连、故事学术语体系不完整,这些均限制了民间故事研究空间的拓展.汤普森的母题界定及分类影响最广,但逻辑混淆.邓迪斯借用普罗普的形态学理论和派克的语言学理论分析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明晰了功能(母题位)和母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有理论套用的瑕疵,且并未解决母题界定逻辑混淆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将故事类型学和故事形态学视角相结合重新界定母题,厘清母题位、母题和母题变体三者间的层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母题为基础单元搭建故事学的多层级术语体系。故事学的多层级术语体系让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研究和文化意蕴研究有了勾连和转换的学理基础,这有助于开启民间故事研究的新空间。


表彰隐藏的光辉:

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李传军  罗含

摘要: 诞生于一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歌谣运动,以«歌谣»周刊的创立和歌谣的采集及研究为代表,吸引了胡适、周作人、顾颉刚、董作宾等当时的优秀学人参加。歌谣运动受中西文化的影响与促进,实现了中国学术眼光向下的革命,口头文学和民间文化登堂入室,成为学界研究的对象。实证的比较研究法、传说的历史演进研究法、歌谣采集的田野调查法等现代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推动歌谣研究和民间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歌谣研究理论的成熟、方法的运用、研究队伍的确立、标志性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新的世纪,中国民俗学还需继承歌谣研究的优秀传统,进一步促进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概念指涉

陈冠豪

摘要: 在我国当代民间传说中,以鬼魂为主题的叙事类型数量颇丰且深具特色。但受限于封建迷信等观念影响,国内对鬼传说的研究较为罕见,加上鬼传说和鬼故事、谣言常被混为一谈,和都市传说的关系也总定位不明,皆加深了鬼传说的理解难度.虽说鬼传说和鬼故事、谣言皆将鬼魂作为叙事主体,但就叙事结构和叙事功能而言,鬼传说有着不同于其他口头叙事的特征。厘清当代鬼传说和传统鬼传说、都市传说、鬼故事、谣言之间的关系,方能准确地认识我国鬼传说的特质。


从语义标注文本中推定普罗普的功能项

[美]马克·阿兰·芬雷森 著   

张瑞娇 李扬 译

摘要: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是民俗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也是计算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我探讨了一种从语义标注文本中学习普罗普功能项的技术,并对普罗普语料库中的 15 个民间故事进行了语义角色、语义同指、时间结构、事件情感和角色的标注。之后我从普罗普提供的描述中导出了一组合并规则。当这些规则与模型融合学习框架的改进版本相结合时,能够很好地重现普罗普的功能项。三个重要的功能组———即 A / a (加害/缺失),H / I (交锋/战胜),以及 W (回报)———被精准地识别出来。这是计算系统学习一种真实的叙事结构理论的首次论证。


田野报告


层累的“地方”  

———以青岛即墨小龙山地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在地化为例

马光亭

摘要: 民间传说虽与某个地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只面向“一个”地方,尤其是像秃尾巴老李这种传播范围极广的传说,本身就是融合了地方和超地方的产物。一方面,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在地,,既是地方与地方之外“内外”促生的层累过程,也是动态建构地方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当地人变通“内”“外”的身份与归属,在大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传说所统合的地域逐渐扩展,“地方”的范围也依据异乡的属性与规定而发生相应的扩展与变化。青岛即墨小龙山地区的秃尾巴老李传说正是在时间、空间的延展中,逐渐形成了当地富有特色的人文叙事与空间景观,呈现出层累的“地方”特色。


浙南山区蔡相信仰的创造与传播

李扬  徐小晴

摘要: 蔡相信仰流传于浙南钱塘江上游的遂昌西乡等地区,相关起源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山林开发与定居的早期记忆。文献中保存了蔡相信仰中心从山岭到平地的变迁痕迹,这种变迁不仅缘于明清移民带来的人群结构变化,也是士绅主动建构的结果,反映了地方开发过程中的经济变化。石练七月会是蔡相信仰最主要的仪式表现,围绕七月会形成的“坦”等组织、制度不仅维系着庙会活动,也是地方人群不断整合社会关系、调整利益分配、强化社会认同的方式。

值班编辑 | 李璐佳

山东大学2018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msyjbjb@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