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23年第5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
2024-09-09

古典思想与政治文明/儒法对话

韩非与操作化政治的理论完型

 任剑涛(5)

论法家政治思维的角色转换

       ——以西方马基雅维利研究为参照

宋洪兵(20)


学术史研究戊戌维新叙述的建立:《戊戌政变记》的成书、传播与接受

 宋 雪(37)


中国文明起源与变迁古史辨的贡献和局限与上古史的重建王震中(49)

东周时期古式青铜罍与华夏边缘的族群认同

郎剑锋(75)


中国哲学研究沉思与德行:内在超越的两种形式及其知识考古学辨正 

田 洁(88)


帝、黄帝、黄老与帝道

      ——战国“帝道”说的兴起及其演变

孔祥来(96)

从职位到官位:以魏晋南北朝的中正为例

刘 啸(106


海外中国学研究创见与误读:论浦安迪“中国小说的兴起”研究

刘 林(122)

范式与问题:美国的唐宋思想转型研究

葛焕礼(133)


文史新考

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与《墨子》城守诸篇关系再议

      ——兼论战国东方墨学的学术地位

 张 伟(147)

坑术士”新证 

 白效咏(157)


韩非与操作化政治的理论完型

摘   要:近代以来人们习惯于以价值先设的立场审视韩非与法家,因此在民主价值的映照下,韩非被视为专制的设计者与辩护师。作为民主政治的对立面,韩非因之遭到否定。这是一种需要矫正的思路。在韩非时代,挣脱血缘关系的社会结构变化,催生了政治的独立价值,这是一种站在今人的民主价值立场上无法理解的政治史事实。以规范与操作替代价值与事实的关联分析框架,可更好理解韩非的操作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敏锐感超迈同时代思想家,让操作化政治在理论上得以完型。但因为韩非未能同时将操作化政治所必需的规范论证凸显出来,故存在弱化规范以凸显操作的限度。而这正是在古典社会中儒家与法家互补的理由,也是在现代处境中,法家政治思想再阐释需要补足的理论缺失。
关键词:韩非;价值;事实;规范;操作
作   者: 任剑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论法家政治思维的角色转换

——以西方马基雅维利研究为参照

摘   要:马基雅维利与先秦法家诸子,都以“政治家”立场提出各种应对政治生活复杂情况的谏言,公开了人类政治的非道德特质,从而陷入双重困境:伦理困境以及自我实现困境。中国学者对法家的研究,缺乏西方学界对马基雅维利研究那样的理论深度。借助西方学界马基雅维利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法家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方法与理论借鉴。马基雅维利与法家诸子的历史命运,给后世同情理解他们学说的“学者”带来困扰,同时也带来一种角色转换的契机。“学者”立场的法家政治思维,侧重思考政治的本质并寻求法家遗产的积极功能,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法家研究的角色转换,意味着将法家学说阐述的道理视为人类政治的固有特性,在深刻洞察人类政治本质的基础上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
关键词:法家;政治思维;角色转换;马基雅维利
作   者: 宋洪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 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成员
戊戌维新叙述的建立:《戊戌政变记》的成书、传播与接受
摘   要:与政治斗争的胜利者通常掌握著史话语权不同的是,戊戌维新的历史叙述主要由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变法失败者一方建立。政变发生以后,新政事业迅速凋零,面对英国、日本方面对维新运动败于过激的批评,以及出于争取海外华侨支持的政治需要,流亡中的梁启超以“局内人”身份,借助《戊戌政变记》的论述和报刊舆论的力量,对变法做了最初的总结,建构起维新视角下的戊戌叙事体系,虽非信史,却成为后世史学论述的蓝本。通过报刊、档案、日记、年谱、回忆录等材料,返回历史现场,考索《戊戌政变记》的编写背景、成书经过、社会传播与阅读接受,进而探讨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在流亡期间的政治立场、思想脉络与现实诉求,从中梳理戊戌维新历史叙述的建构历程,可展现戊戌神话背后的时代细节与文化图景。
关键词:戊戌维新;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历史建构
作   者: 宋雪,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
古史辨的贡献和局限与上古史的重建
摘   要: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来反思,古史辨派有贡献亦有局限,贡献与局限每每交织在一起。例如,顾颉刚说组合的“三皇”出现在秦汉以来的文献是对的,然而组合中的“三皇”里的一个个“古帝”式人物却出现在战国时期,并非从秦汉才开始叠加上去的。再如,古史辨派说五帝并非一系是对的,但对《国语·鲁语》《礼记·祭法》乃至《史记·五帝本纪》为何要把有虞氏和夏后氏等都说成是以黄帝为其远祖并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实际上这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融合造成的,五帝所代表的族群属于自夏代以来的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在民族共同体的意义上他们都同属于华夏民族成员,只是有一个形成过程而不是自古一系而已。顾颉刚“四个打破”中“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说真正的“大一统”出现在秦汉是对的,但对夏商西周时期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形态结构所显现的王朝国家的“统一性”是没有认识的。在古史人物究竟是人还是神以及“神化”和“人化”问题上,古史辨派没有考虑到古史人物中人名、族名、图腾名、神名是可以同一的,也没有考虑古史人物及其族群名号的沿袭性和神话传说故事的“时间深度”问题。总的来说,古史辨派“破有余而立不足”,当今学界在分析古史辨派的贡献和局限的同时,有必要提出重建中国上古史的系统考虑。
关键词:古史辨派;层累说;三皇五帝;上古史重建
作   者:王震中,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东周时期古式青铜罍与华夏边缘的族群认同
摘   要:在形制和装饰方面具有早期特征的32件古式青铜罍,可以划分为圆肩、折肩两类,二者分别以中原地区商末周初、西周中期的同类青铜罍为原型进行了仿制。古式青铜罍的时代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至战国时期,分布于范围广阔的华夏边缘地区,构成了一条新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结合“华夷之辨”的历史背景与族群认同理论,古式青铜罍可视为东周时期华夏边缘地区的“族群标志”。古式青铜罍象征着更加久远的时代,因而同时具有“超越本地”和“超越现实”的价值属性。古式青铜罍主要为社会上层所拥有,是东周时期华夏边缘地区存在“社会上层交流网络”的考古学证据,社会上层通过古式青铜罍等物品所代表的文化或意识形态权力来实现其“领导策略”。
关键词:古式青铜罍;华夏边缘;族群认同;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社会上层交流网络
作   者:郎剑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沉思与德行:内在超越的两种形式及其知识考古学辨正
摘   要:当代新儒家使用“内在超越”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即它既是内在的,又超越的,两者可以合二为一。然而,这个概念本身在使用上需要经过一些界定,不然可能会像一些新儒家的使用那样,蕴含着自相矛盾。对比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思想,可以发现内在超越并非中国文化独有的,西方文化也同样重视之,并且,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其界限可能也并非泾渭分明、截然对立的。
关键词:内在超越;德行;沉思;孔子;亚里士多德
作   者:田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帝、黄帝、黄老与帝道

——战国“帝道”说的兴起及其演变

摘   要:“帝道”说在战国中后期的政治和学术中发生过重要影响,但因为史料比较零散,学界以至于对它的兴起时代、思想渊源及学派归属等问题尚缺乏深入认识。综合考察战国政治与学术发展,可以推断“帝道”说兴起于诸侯相王至秦、齐称帝运动之际的稷下。受稷下学术的影响,它的内容在思想渊源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分别受到兵家、儒家和黄老道家的深刻影响。在战国后期的演变中,“帝道”说与黄老学派的关系愈加密切,“无为者帝”的内容随着黄老学派“黄帝类型道论和政论”的阐发而不断深化。但“帝道”说仍然不能和黄老学派等同起来,它既不能涵盖黄老学派的全部内容,也未见黄老学者以“帝道”标榜自己的思想理论。
关键词:帝道;稷下;无为;黄帝;黄老
作   者:孔祥来,浙江科技学院讲师
从职位到官位:以魏晋南北朝的中正为例
摘   要: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中正,一种是朝廷任命的州郡中正,一种是北朝州郡辟除的中正。魏晋南朝时期朝廷任命的中正始终是一种职位,可以讨论是否设置与废除。由于这种中正没有任期,也没有考课,所以他们举人必然朝着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北朝中正有朝廷任命与州郡辟除的分别,且都在北齐获得比视官品。北朝朝廷任命的中正仍然是一个职位,需有本官;州郡辟除的中正虽然地位很低,但是独立为官,有比视官品,有俸禄,不再依附于其他官位。这种州郡辟除的中正的产生可能与北朝的军事行为有关,在东魏时已完全固定为地方僚属。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北朝中正职官化的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之后,官爵在门阀资格及其等级评定中的重要性。由于隋废九品中正制,所以中正职官化的道路也随之终结。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职位;官位
作   者:刘啸,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创见与误读:论浦安迪“中国小说的兴起”研究
摘   要:美国汉学家浦安迪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16世纪中国小说,认为“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以反讽为主要方法改造“说书”传统和民间素材,极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质量和思想内涵,形成“中国小说的兴起”。浦安迪之论在世界小说史上为中国小说争得一席之地,其开放包容的学术态度,中西互释、古今融通的方法都颇值得肯定与借鉴,对研究者不无启迪之功,在海外汉学家中亦属凤毛麟角。但创见与误读瑕瑜互见,也暴露出某些问题,如运用反讽过于宽泛,对小说中的反讽实例解读或可商榷,将小说人物的塑造问题过于简单化等。
关键词:浦安迪;“小说的兴起”;反讽;“组合性格”;北美汉学
作   者:刘林,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范式与问题:美国的唐宋思想转型研究
摘   要:赖肖尔将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与中国哲学史界的研究认识相结合,形成从佛学转向新儒学的唐宋思想转型叙事,这直接影响到狄百瑞。狄百瑞对新儒学的阐释,又得到陈荣捷新儒家哲学研究的支撑和强化,从而建立起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观念史研究范式。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一研究范式及其叙事受到三种历史主义研究范式的挑战,即刘子健等学者着眼于新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政治文化史研究,余英时、田浩等学者以“探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思想”为旨归的文化史研究,包弼德等学者基于郝若贝、韩明士的唐宋精英转型说而形成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这些研究范式及其所含括的一些有着复杂异同认识的问题,使得思想史成为美国的中国中叶史研究领域颇具活力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唐宋思想转型;美国汉学;狄百瑞;余英时;包弼德
作   者:葛焕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教授
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与《墨子》城守诸篇关系再议
——兼论战国东方墨学的学术地位
摘   要: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多被认为是因袭战国秦墨所撰《墨子》城守诸篇而成的作品。但其中被认为具有秦人特征的语词,不仅见于秦地,亦见于三晋等诸侯国;与《守法》《守令》同属一组文献的其余篇章,或与齐地关系密切,或源自三晋,而无出自秦地者;更重要的是,《守法》《守令》所载守御技术乃是针对战国关东地区城郭并立式城邑设计的,并不适用于防卫秦地城邑。因此,《守法》《守令》非因袭秦墨作品而成,而是战国至汉初东方之墨的作品。因秦墨源出自东方之墨,故《墨子》城守诸篇与《守法》《守令》间当是同源异流关系,此源头即为东方之墨所撰守御文献。《守法》《守令》的出土,不仅表明东方之墨亦擅长守御之术,而且证明直至西汉早中期墨家守御之术仍在关东地区流传,墨学并未中绝于秦。
关键词:墨学;《墨子》城守诸篇;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
作   者:张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

“坑术士”新证

摘   要:关于公元前212年坑儒一事,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另一部分则怀疑是虚构的故事,实际坑杀的是方士,形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史记》《汉书》所载“坑术士”“杀术士”的理解不同。考之于典籍,秦汉时期的术士一词均不作方士解,方士被称为术士始于三国时期。结合许慎《说文解字》和《汉书·宣帝纪》《夏侯胜传》所载本始四年诏书等资料来看,两汉时期术士一词其实指的就是儒生,“坑术士”无疑就是坑儒。秦始皇对于方士,仅仅限于考校虚实,并未坑杀,仍寄希望于他们为自己寻找不死仙药。从历史逻辑来看,留意于仁义之际的儒生与秦所奉行的法家治国理念并不兼容,秦帝国建立后,儒生集团与秦始皇龃龉不断,将“坑术士”理解为坑儒也更符合历史逻辑。
关键词:坑术士;坑儒;方士;秦始皇
作   者白效咏,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往期精选

“属文”:魏齐之际的习文风气|王彬


“传宣”:宋代君意的口头表达 | 丁义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史哲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