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21年第4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杂志 文史哲杂志 2021-11-18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刘家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学习体会

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牢记历史嘱托 增强文化自信 奋力书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山大篇章

——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本刊编辑部坚守初心 引领创新

——《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初步体会


中国哲学研究

13 / 儒墨关系的现代诠释(笔谈)

13 / 陈  来

从“儒墨不相用”到“儒墨必相用”

17 / 李存山

仁爱与兼爱异同论

23 / 陈卫平

墨子:孔孟之间的重要环节

——以古今之辩为中心的考察

31 / 秦彦士

儒墨会通与中西会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再思考

39 / 杨武金

儒与墨的殊途与同归

41 / 刘笑敢

“自然”的蜕变:从《老子》到郭象

53 / 方达

《性恶》的文本结构与荀子的思想体系——从“性朴论”的内在紧张谈起


当代学术纵览

65 / 郭震旦

后现代之后如何重启宏观史研究

——从三种“大历史”谈起


80 / 孙闻博

赵取中山与“代道大通”

91 / 徐畅

何以善治:唐代京畿县乡的权力结构与社会治理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

106 / 刘畅

高丽中期文人群体的国家主体意识与对华观念转变

117 / 侯样祥

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文化


政治哲学研究

135 / 罗纳德·F.英格尔哈特  撰    叶娟丽  译

世俗化的终结?——关于现代社会宗教供给与需求的变迁145 / 颜炳罡人类文明的中国模式何以可能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质及其当代意义


学林春秋

154 / 徐庆全

“花开两朵缘一枝”:王元化、牟世金与《文心雕龙》学会的成立

——以王元化致周扬两封未刊信为主疏考


儒墨关系的现代诠释(笔谈)

编者按:儒家与墨家作为先秦两大显学,曾共创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不相容,还是相用或互补,成为自古至今一直被讨论的话题。随着近年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工作的逐步展开,儒墨两大学派之间的学理关系,以及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鉴于此,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山东大学、中国墨子学会和滕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儒墨会通与国家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意在探讨儒墨两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墨思想融合研究,真正形成能够代表中国的、多种思想有机组合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学派。本刊选取此次研讨会中的五篇论文组成笔谈,以飨读者。关键词:儒学;墨学;仁爱;兼爱;儒墨会通

作   者:陈来,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秦彦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武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院教授


“自然”的蜕变:从《老子》到郭象

摘  要:严遵《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以及郭象对《老子》和《庄子》的注疏和阐发这五部重要的注释类著作,对“自然”一词有着各具特色的解释、运用、乃至改造和创发。从中可见,《老子》之自然的哲学义或体系义并未得到后人的领悟和继承,而是汇入或淹没于百花各自盛开的景观之中。这种流变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自然一词的词义,但也忘却和掩盖了《老子》之自然的宏大眼光和胸襟。

关键词:内在自然(本性自然);外在自然;社会自然;《老子》;《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老子道德经注》;《庄子注》

作    者:刘笑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性恶》的文本结构与荀子的思想体系

——从“性朴论”的内在紧张谈起

摘  要:“性朴论”针对传统“性恶论”的理解,为荀子“性论”赋予新的内容,并由此为荀子作为儒家正统正名。然而“性朴论”的相关论证始终建立在对《性恶》文本质疑的基础上,这就造成了《性恶》与《荀子》在文本整体性上的内在紧张感。实际上,通过对《性恶》文本展开结构的划分,认真分疏其对“性善”的诘辩方式,可以发现荀、孟“性论”内涵并不一致。荀子的“性论”在“涂人成圣”的理论框架下,并不具备孟子“性论”的价值根据内涵,而是分别对应着“材性资朴”的“知仁义法正之质”,与“情之所欲”的“能仁义法正之具”。其中,前者正是从《荀子》文本中得出“性朴论”的文献依据,以及进行相应解释的理论基础;而后者则是《性恶》开篇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理由,以及此篇与《荀子》全书并不冲突的内在根由。由此,荀子“性论”的真实内涵不仅得到了全面的展现,荀子“成圣”即是“王道”的整体思想框架也将得以显示。

关键词:性朴论;性恶论;荀子;性论;儒家

作    者:方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暨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后现代之后如何重启宏观史研究——从三种“大历史”谈起

摘   要:人们通常所谓的“大历史”大致有History,macro history和big history三种含义。这三种“大历史”,不仅表露了人们试图从宏观上辨明历史运动方向以掌握人类命运的雄心,还深刻地反映了近代以来历史思想的变迁以及历史研究范式的更嬗。自20世纪80年代始,世界史学开始文化转向,宏大叙事备受冷落,历史学进入小叙事时代。当历史学家瑟缩于后现代主义认识论的淫威而自罪似的躲避宏大叙事时,社会科学家及自然科学家却肩荷着大规模历史研究的旌旗高歌猛进。全球化重塑了世界结构,擅长结构研究的长时段宏观研究当仁不让地重新披挂上阵。极具革命性意义的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宏观史的回归创造了条件。当前,亟须对我国史学界的宏观研究状况作一个评估,也亟须思考如何在“史学碎片化”的局面下重新启动宏观史研究。对应着全球化,史学的“整体地球时间”必然会要求扩展历史分析的画布,而在这幅扩展了的画布上,来自中国史学的“画师”将会如何挥毫泼墨,值得观察。

关键词:“大历史”;微观史;生物学转向;跨学科;全球微观史

作    者:郭震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赵取中山与“代道大通”

摘  要:战国中山地处太行东麓交通要地,“邯郸广阳道”与“太原恒山道”交汇于此。然而,赵取中山,《史记》唯强调此举对实现“代道大通”的意义,引人注目。赵在简子、襄子为宗主的奠基开创期,以晋阳为中心,注意向北侧代地发展。伴随君位继承斗争及其他因素,赵先后迁都中牟、邯郸,政治中心转至太行东侧,与代地悬隔疏远。赵武灵王行“胡服骑射”,绍述简襄遗志,重以代地为中心,开拓胡地。而攻略中山的战略选择,与当年简襄取代,又有近似之处。主父灭中山,“代道大通”,不仅建立邯郸与代地的直接交通联系,而且使赵国东北地与东南地贯通衔接、东部规整疆土首次形成,战略意义重大,并影响战国后期的政治秩序。秦在中山故地复置恒山郡,太行以东的南北联系,此后不断加强。

关键词:代;简子;襄子;中牟;邯郸;胡服骑射;中山

作    者:孙闻博,“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


何以善治:

唐代京畿县乡的权力结构与社会治理

摘  要:中国广土众民,对不同区域及基层社会实施有效管理,是历代王朝的统治目标。就大一统的唐代在县以下的行政统治与社会治理而言,以首都长安所在京畿地区为例,唐代国家在此建立起府、县、乡行政层级,通过垂直行政实现皇权下乡与下情上达的同时,越级沟通也时时存在;除各级行政官僚外,影响京畿县乡社会秩序的还有扎根乡土的乡里强干者,以及由长安溢出、在畿内角逐资源的外来强干者;各种势力相互牵制,形成复杂的权力格局。处于权力顶端的皇帝,与官僚制、律令制所代表的行政理性共生,随时关注京畿地方事务,及时遏制不良势力,从而达成善治之局。京畿善治的行政成本巨大,统治者在全国推行简约化分级行政,逐级委任责成;在县以下基层治理中,更多地依赖县级僚佐及地方力量。

关键词:唐代;京畿;县乡;皇权;治理

作    者:徐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高丽中期文人群体的国家主体意识与对华观念转变

摘   要:高丽中期文人群体的国家主体意识、民族自信心渐趋增强。通过对本国山水景观的再发现,高丽文人体味到高丽可与中原相媲美的高度自信;《东明王篇》通过在《三国史记》基础上对本土历史记忆的再建构,强化高丽政权合法性,强化国民的族源认同;战争与使行诗表现出高丽面对周边民族政权以“华”自居,甚至想与宋朝这一传统中原政权并居“中华”中心的高度自信。这既是高丽通过自建国以来持续学习、模仿古代中国,逐渐确立其国家主体意识的结果,也是12至13世纪东北亚局势变化的激发。

关键词:中韩关系;宋丽关系;高丽;韩国汉诗

作    者:刘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文化

摘  要: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皇帝”。他一生以诗歌为伴,创作的诗歌至少有43719首,其中陶瓷诗249首,在中国千年陶瓷诗创作史上,制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乾隆的陶瓷诗,涉及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名窑与名器,特别是宋代名窑名器,无异于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名窑名器史读本。作为文化修养相当了得的陶瓷鉴赏大家,乾隆在陶瓷诗中,充分展现了自己对陶瓷审美的独特视角与鉴赏意趣,在中国陶瓷审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亟待建构的中国陶瓷文化学体系,乃至中国工艺文化学体系而言,乾隆陶瓷诗是不可多得的“可居”之“奇货”。

关键词:乾隆诗歌;陶瓷诗;名窑名器;陶瓷审美;陶瓷文化

作    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世俗化的终结?

——关于现代社会宗教供给与需求的变迁

摘  要:基于宗教是一种前科学世界观,自启蒙运动以来,诸多著名社会科学家纷纷预言: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宗教会逐渐消失,人类将进入世俗化社会。这一经典世俗化理论目前正在遭遇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挑战。宗教市场理论认为,对宗教的需求是永恒存在的;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回应,宗教机构与宗教活动也就不会消亡。现实情况是,尽管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宗教信仰日渐式微,从绝对人口看,当今世界持有明确宗教信仰者却反而比30年前更多。要解释世俗化面临的这种挑战,有两个关键的变量,一是生存安全感,二是代际人口更替。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和物质上的不安全感是推动人们走向宗教信仰的关键因素。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富裕国家或一个社会中的富裕人群总是越来越远离宗教;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生存安全受到威胁的人群或者族群,则往往更依赖于信仰。从短时期来看,代际人口更替导致的宗教化相对于世俗化的强劲态势仍将延续;而从长远来看,宗教是否会消亡,一个真正的世俗化社会是否会来临,将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和在多大范围内给人们带来持久的生存安全感。

关键词:宗教市场理论;生存安全感;宗教供给;宗教需求;代际人口更替

作    者:罗纳德·F.英格尔哈特(Ronald F.Inglehart),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洛温斯坦(Lowenstein)讲座教授

译     者:叶娟丽,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人类文明的中国模式何以可能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质及其当代意义摘  要: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既是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又是他对人类文明之中国模式、中国方案的主观构想。他一再断言:中国现代化不能走西方现代化的道路,也不能复制西方文明的模式,只有认取自家的根本精神即儒家的精神,结合西洋文化的优点,走出自己的路。这个路就是以农业现代化引发工业现代化,以乡村情谊文明滋润都市文明,再建中国社会“新礼俗”的路。他力图以乡村的现代化撬动整个中国的现代化,以“改良”为手段实现中国整体社会结构调整的“革命”之目标。以乡土唤回“儒魂”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于我们认识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坚定走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乃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族自救;乡村建设;新礼俗;文明模式;乡村振兴

作    者:颜炳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花开两朵缘一枝”:王元化、牟世金与《文心雕龙》学会的成立

摘  要:《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为中国文艺理论界及海外汉学界所重视,由《文心雕龙》研究而形成的“龙学”也成为中外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引人瞩目的学科。1949年后在致力于“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批评”过程中,《文心雕龙》成为溯源样本,并形成以山东大学、上海文学研究所等为主的“龙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为海外汉学界重视。1980年代初期,在周扬和张光年的支持下,牟世金、王元化、徐中玉等“龙学”研究翘楚,依托山东大学发起成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对推动海内外的“龙学”研究,拓展中外文化学术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仍是中外“龙学”研究界重要学术平台的“《文心雕龙》学会”,也成为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钩沉学会成立、发展的历史,对学术史以及“龙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文心雕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心雕龙》学会;王元化;牟世金

作    者:徐庆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研究



往期精选

赵俪生:“八大教授”里,我不该仅列末位!| 路遥


文明是如何演进的?| 高全喜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