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刀尖上的夜行人——福建文艺界热议电视剧《绝密使命》

福建省作家协会 福建文艺网 2023-04-06
点击上方“福建文艺网”订阅

刀尖上的夜行人

——福建文艺界热议电视剧《绝密使命》     


杨晓勤(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编剧)

电视剧《绝密使命》以我党这段隐蔽战线上鲜为人知的斗争历史作为背景,以输送物资、传送情报、护送干部一个一个任务为故事情节,采取了谍战片的讲述方式,塑造了一群籍籍无名的交通员忠诚信仰,忠于使命,斗智斗勇,舍生忘死的动人形象。剧情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斗争之下又不乏人间烟火和人间温情。

首先该剧做到了故事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在这条隐秘而漫长的红色血脉上,维护畅通的大多数是一个个普通党员、一般战士和基层群众,他们的核心力量是对党坚定的信仰和对任务的绝对忠诚,对工作纪律的严格遵守,这也是共产党人可贵的政治基因,是应当赞颂和传承的美德。然而剧中并没有将思想教育孤立地脱离出来,而是随着物资运送、情报传达、人员的护送等一个个任务完成与否的悬念设置,精心设计故事情节,通过交通人员与国民党特务的一次次精彩博弈,一次次虎口脱险,让剧情险象环生,摄人心魄,强烈地抓住观众的心。交通人员的每一句誓言、每一次对责任的担当,每一次对任务的理解,每一次面对险境的生死抉择,都在有形无形地传达着他们高尚的思想境界,让观者受到灵魂的洗礼。感动才是最好的教育,当我们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为他们担心忧虑,为他们高兴释怀,为他们悲伤失落,记住他们的形象,他们的思想便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

二是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胶着融合。

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民不聊生的旧社会,变革制度,建立心中向往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每一个交通员的家国情怀,因此他们才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赤胆忠心,才会抛家别子,不惧流血牺牲,决然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他们无不面临着人情伦理的个人情感。剧中人物是如何走上交通员这条路的,各有不同,但他们的选择里无不交织着他们的夫妻情、兄弟情、父子情、战友情。邹叔宝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对自己的选择义无反顾,“我们是刀尖上走夜路的人,但是过了这段黑暗,一定会面向光明。”他明知自己生死难测,对妻子赖西诺既心疼愧疚,又坦诚相待,对自己的归期,他说,善意的谎言我不想说,说实话又怕你担心,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既残忍又温情,这是多么无奈的选择。妻子赖西诺在丈夫的感召下,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请叔宝做介绍人,深情地说,你今生的选择义无反顾,我也别无选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选择了你,你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叔宝的哥哥弟弟们都因为兄弟情而对党的事业忠诚笃信,献出生命。大哥送别叔宝去执行任务,要二弟活着回来,出门在外,想着家里……手足情深,令人动容。同天饭店老板孙同阶得知已经暴露,毅然赴死,他托侄儿将仅有的银元带给老父,他在给父亲的最后一封家书中表达了无法尽孝的愧意,让父亲安心,也再次宣告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建设交通站,卢清泉回到家中,骗父亲自己因贪污而被开除,想回家继承小店生意,不想知子莫若父,老父深信儿子的品格,并隐喻地对他的工作表示了支持,一段幽默的表演,舔犊之情感人至深,这是父子情。而剧中一名战士引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杨队长为掩护队友鸣枪引敌,差点被敌人杀害;李寿科为掩护邹叔宝,主动冒名“周成”被捕,又为防止泄密跳下山崖……在完成任务中,互相的救助解围,用鲜血,甚至用生命,这便是无私的战友情。随着剧情的推进,剧中人物的家国情怀与个体情感相互交织,和谐天然地胶着在一起。

三是戏剧性与真实性互为帮衬。

剧情的跌宕起伏,戏剧结构的新奇别致都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否则就会成为“神剧”。《绝密使命》无疑在戏剧性和真实性上做到了臻于完善。这里的真实指的是艺术的真实,讲究艺术的真实,会使离奇的情节变得具有可信度。首先在于人物的设定上,人物的前史、境遇、思想境界是他的戏剧动作的可靠基础,剧中两个主要人物潘雨青和邹叔宝的设置都非常合理。潘雨青早年随闽西交通大站站长李叔岩参加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受李叔岩嘱咐,以船运业为掩护转入地下,等待组织召唤。交通线组建时,在李叔岩的推荐下,潘雨青担任青溪交通中站站长。潘雨青向组织提出在伯公凹设一个交通小站,并动员当年参加过埔北农民暴动的邹叔宝负责伯公凹小站的建立。将反面人物曹瑞瑛设定为一个从父亲开始,就对共产党怀着刻骨仇恨且复仇心切的人,为他的殚精竭虑、费尽心思奠定扎实的基础,也将交通线的风险程度提高到了顶级。此外剧中情节的精心设计,绵密的细节设置,也使剧情有更大的真实性。比如在护送“大表哥”的过程中,彭庚年与吕站长的心理角逐,紧张而睿智,他对第二套方案的精心细致的设计再现,看得人心惊胆战,也充分表明了这个上海男人的精细与机智。剧中大量的细节再现,使剧情紧张、好看,又真实。

剧中常常会出现一句话:这一路,沿途都有交通员接应你……每当人物陷入危难之际,这句温暖的话,无疑是最坚实的保障,最大的安慰。这个保障,是无数交通员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作出的承诺。他们不知道将要见面的是谁,只有严丝合缝的接头方式和暗语,每当完成任务,他们就默默地转身离开,奔赴下一个使命。他们是刀尖上的夜行人,只知道脚下路的起点,从不问归途,他们的行走,渺小,骄傲,却并不孤独。他们的名字不会载入史册,但他们的身份会被永远铭记,那就是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员。

《绝密使命》传递的信息


柯志义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莆田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荔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绝密使命》电视连续剧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备受青睐和热捧。究其因是它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轨迹,抓住了时代的需求和机遇。同时它还传递了无论在任何时期党、国家与人民都需要的精神之一:忠诚和信仰。

(一)忠诚

《绝密使命》深耕闽西红色文化,将闽西题材做深、做大、做透,做出了特别有意义并且具有很强区域代表性的红色文化电视剧。全国的荧屏观众在为其喝彩买单的同时,更是深切地体会到了“小站点大风云,绝密处见忠诚”的教育和洗礼。这种忠诚不是单一性,线向性的,而是多维度的“忠诚”。

首先,是对革命历史史实的“忠诚”。《绝密使命》取材自红色史料《中央红色交通线研究》中记载的真实史实,遵循尊重历史事实,依托于历史的真实人物和事件。在史料的前提下,结合艺术的属性,构建一部格局与气象兼备的尊重历史史实的红色题材电视剧。剧中描述的交通线连接着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两大战斗核心,横跨沪、港、汕三大城市,绵延闽粤赣三省地带,蜿蜒曲折3000多公里。说明了该剧不仅尊重史实,也遵循实际的事实。其次,闽西红色文化的“忠诚”。剧情中处处体现了闽西地域上所发生的种种人、种种事所体现的“忠诚”,讴歌了潘雨青、邹叔宝等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英雄,为安全护送我党军政要员和重要物资进入中央苏区腹地与敌人展开斗志斗勇的事迹,体现了他们对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忠诚”,而这些所有的讲述和艺术化处理的前提都是围绕闽西这个大框架之下,是对闽西红色文化的“忠诚”。最后,对党的绝对“忠诚”。《绝密使命》中交通员蔡猛前往中法西药房传递完情报后被国民党抓捕,惨遭国民党沙头站副站长曹瑞瑛严刑拷打而牺牲,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等等,都在阐述这条红色交通线上的每一条鲜活的生命,甚至是这条红色交通线上的空气和尘埃都是对党的“忠诚”。

(二)信仰

《绝密使命》除了在传递“忠诚”的核心价值观之外,也在阐述另外一种精神,即“信仰”精神。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历史事实的角度上考量,不得不说,仅有“忠诚”是撑不起该剧的格局与气象的,是单薄而无力的。因此,《绝密使命》自播出以来便备受青睐和热捧的原因是,它在传递另外一个信息,——“信仰”精神。有了忠诚,必须要有信仰,否则,忠诚便没有方向;有了信仰,必须要有忠诚,否则,信仰的目标难以实现。忠诚和信仰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绝密使命》中主人公潘雨青说:“选择这条路再出发,我们只知道出发点,却不知道有没有归途。”邹叔宝坚定地说:“我是个走夜路的人,但是过了这段黑暗,都会面向光明。”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光明一定会到来,无疑是对“信仰”的最好诠释,对“信仰”精神最好的注脚。



福建文艺网(ID:fjswlwx)

投稿邮箱

3083689502@qq.com(文艺信息)

fjwyj2019@sina.com(文艺评论)


福建省文联官方微信



点个“赞”,文艺范;点“在看”,齐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