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柳夕浪丨与AI共存:“回家”才有出路

柳夕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9-02


全文共1839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近两年,人工智能(AI)成为最热的话题之一。在2020年出版的《当人工智能考上名校》一书中,“机器人考大学”项目组牵头人曾说:依靠人工智能“无法实现自然语言处理”,并且“计算机能做的只有计算,而计算就意味着要把认知或事物改写成算式”。但就在2023年3月,随着OpenAI发布GPT-4,这一观点立刻就被颠覆。GPT-4即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是用海量语料训练出来的大模型,它能够从不同语种的平行语料库中自行发现各个词汇的语义关系,进而调整每个词在语义空间中的位置,拥有了惊人的信息处理能力。


现在,人们可以让GPT读取特定环境下的文本,完成很多事项:以问答的形式学习一门知识;在中英文之间进行高质量翻译;根据人的意图直接写文章;制订购物清单、旅行建议、健身计划;分析上传的数据文本;理解并生成图片、声音;通过现场编程操控机器人……于是有业内人士预言,通用人工智能(AGI)真的要来了。这意味着AI在所有认知领域——听说读写、判断病情、创作艺术,甚至从事科学研究——都能做得像最好的专业人士一样好,甚至更好。目前使用的GPT-4只是弱版的AGI,但它掌握的医学知识已经超过了所有医学院学生,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成绩超过了90%的考生。呼之欲出的GPT-5拥有怎样的智能呢?现在还真不好说。


把GPT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可以与之比拟呢?基辛格等人在《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中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人类如今所经历的这场转变的意义比自活字印刷问世近六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任何转变都更加重大。”这位百岁老人在生前最后一本书中提醒我们:人工智能革命之猛烈,将超过大多数人的预期。在一个机器越来越多地执行过去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任务的时代,人的身份该如何重新定位?生活的哪些方面应该留给人类智能?哪些方面交给人工智能或者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作?学校教育何去何从?当前,我们必须思考这些问题,并尝试用新的理念来理解和回应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重大转变,以更好地调整自己与技术、与他人,乃至与整个世界的关系。


如果说过去的20年,我们在不断学习如何与网络共处,那么今天我们将再次学习如何与AI共存。网络只是连接、汇聚、推送,发声的始终是个人或人群。AI则依靠网络、依靠海量语料,自己学习、生成、发声,构建着过往社会从未有过的个人与人工智能的新型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既是远程连接,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无法跨越的语言和文化鸿沟,又亲密无间,相伴在你的身旁,与你互动,每个人从中获得过去从未有过的经历、经验。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比如: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更快捷、更廉价地接触到非母语;你缺乏绘画之类的技能,它可以帮助你生成所需要的文字、图像;你觉得AI生成的文本缺少自己的思想,它可以进一步提供创意或方案,帮助你形成自己的观点,供你拍板决策。因此,学习者尤其是未成年人是不是可以从无边无际的知识技能训练中解放出来呢?当然,这时候你也可以继续学习绘画、练习写作,等等,但此时你可能只是出于个人爱好,从中获得某些审美享受,陶冶情操,而不必因生存需求、生活所迫被动接受大量训练。在AI的陪伴下,各类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如编程等知识技能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方法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呢?


虽说AI智能无限,但至今它仍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换句话说,它意识不到自己在干什么,没有意图、动机、道德、情感、信仰,没有反思自己在世界上所扮演角色的能力。它只是被诱导,被用于精准预测,而不是决策。如果说“决策=预测+判断”的话,那么AI只是在预测,不是在选择判断。判断是对每一种可能的结果作出决定并真正负起责任。选择判断的背后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法律、道德、信仰之所在。知识技能是无限的,但是对人类共同生活而言,真正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不多的。理解和确认这些为数不多的观念,学会选择、判断和行动,学会担当和解释,正是学校教育的初衷和使命。


从中外教育家的论述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印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通过“认识你自己”趋向那绝对的善,为此,人要不断去爱智慧,追求智慧,它能照料人的灵魂,实现心灵的转向。从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中,则会感受到灵魂深处的激动不安。而孔子之所以鄙视樊迟,原因恐怕在于樊迟孜孜以求的只是知识技能(如何种菜之类),与孔子向往的仁爱、智慧相去甚远。


在新技术浪潮汹涌而至之时,AI呼唤着学校教育踏上“回家”之路。



本文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综合实践分会副理事长


相关文章推荐↓

柳夕浪: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测评体系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7期 · 卷首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在线购刊请点击↑↑↑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