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11封面报道 || 持中守正:北京中学的教学改革基本逻辑与初步探索

夏青峰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3-26

导读

北京中学以“整体的思维、平衡的智慧、包容的品格”作为底层逻辑,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推进了系统的教学改革。



全文共4369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学校的一个教学改革项目失败了,对学校整体的影响往往不是很大,但对其中具体的、个体的学生却影响深远,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学校的教学改革不能一味去追求所谓的鲜明特色和教改成果,而是要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真正目的。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心中有学生”,必须以“不折腾学生”为前提,必须慎之又慎。


基于此认识,北京中学以“整体的思维、平衡的智慧、包容的品格”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底层逻辑,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对确有需要的教学时段、领域、对象进行可以掌控的改革,绝不为改革而改革,绝不为成果而改革,力争做到不偏不倚、持中守正、把握平衡,并在平衡中寻求突破。




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未来已来。未来社会更加复杂多变,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如何才能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我们需要通过推理和想象去预测变化,并改革学校的教学过程,提前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素养与能力,以便他们能适应或引领未来的变化。但未来的不确定性,本身就让推理和想象的预测充满风险,在“追逐未来”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会偏离航向、失去初心?因此,我们在思考“变化”的同时,更需要思考“不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人从学校走上社会,成为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其实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时代对人素养要求的变化是逐渐的而非突飞猛进的,“稳定”大于“变化”。学校教学改革需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抓牢一些稳定的、规律性的东西,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在创建北京中学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为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学校要支撑学生“去那没有去过的远方”,到底要在孩子们的行囊中放进哪些必备的东西,以便他能在远行的路途中应对各种需求和变化?或者说,作为师傅的我们,究竟要让孩子们练就哪些“武功”,才能放心地让他们“下山”呢?


北京中学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培养目标,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体)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两翼),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根的人、自主发展的人和能创造的人。其中“仁、智、勇、乐”是我们希望孩子们掌握的“四样本领”,或者说是四个核心素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乐者不疲”,孩子们拥有这确定性的“素养四件套”,就能很好地应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明确了这样的目标后,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围绕此进行架构和推行。具体到教学领域,我们致力于克服在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加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以培养孩子们富有确定性的本领。




1.“仁者不忧”:将“立德”放在教学首位


无论未来怎样变化,孩子们都需要与人打交道。与人共处的能力、与人合作的意识,直接影响着人生的幸福程度。“仁者爱人”,拥有仁爱之心,是与人友善相处、良好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强培育学生仁爱之心的意识,无论是文科教学、理科教学,还是艺术体育教学,都注重价值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具体而言,就是把“立德”放在教学的首位,把“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2.“智者不惑”: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前行的道路上,孩子们拥有了智慧,也就拥有了应对不确定性的力量。学生智慧的获得,需要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作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双基”教学,进行识记、理解、应用的训练,但绝不停留于此。智慧的获得,要求教学必须促进和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学生在拥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能很好地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创造和反思。我们将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一节课的好坏。


3.“勇者不惧”:激发学生不断向上的动力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遇到困难是常态,克服困难需要勇气和毅力,“勇”“毅”等品格的形成,需要在现时的教学中就予以培养和激发。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细细琢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经常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解决综合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教学的过程,成为不断激发学生内动力的过程。


4.“乐者不疲”: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身是一件苦差事,需要勤奋和刻苦,但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苦中有乐,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其享受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和奋斗后成功的喜悦,形成内心中成长的志趣,将志、趣、毅三者融为一体,进而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形成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品格,成为一个“向美而生”的人,这也是学校“和美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总体而言,北京中学的教学改革从起始就加强了核心素养导向,努力让学生在价值方向、思维水平、成长动力、审美品格方面获得长足发展,从而获得确定性的能力,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挑战。




教学改革的系统设计:改革供给侧,激活需求侧


教学要真正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核心素养导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切实解决好课程、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首先是由专家编订好课程教材,然后培训教师,教师再将课程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如图1左图所示)。学生与课程教材之间的连接比较弱,从消费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学生)与消费品(课程教材)之间没有建立紧密的直接联系。教学需要改革的是,让学生与课程教材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直接和紧密(将二者之间的连接线加粗,如图1右图所示)。


实施教学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仅是“中介”,而是面向课程与学生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教师要确立和增强课程意识,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和实施,让它更加贴近本校学生的实际,以指导、吸引、支撑和方便学生去学习,我们称之为“改革供给侧”。另一方面,教师要面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程教材,我们称之为“激活需求侧”。教学改革需要在二者之间同时着力并保持平衡。改革供给侧,我们主要通过建构学科课程群来实现(如图2所示);激活需求侧,我们主要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

 

1. 改革供给侧:建构学科课程群


北京中学基于国家课程,从更加平衡、更加充分、更加精准的角度,系统设计、积极建构各学科的课程群。学科课程群的建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纵向层面,站在学校12年一贯制的高度,统摄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在各学段、各年级的分阶段指标,对各学科在各学段和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贯通式设计,同一素养指标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通过不同的形式与载体来实现。另一方面是横向层面,站在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仁、智、勇、乐”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各学科的学科素养,进行横向的、有重点的分类设计。


各学科构建的不同“微课程”,都要设计好形成“微课程”的相关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模型。学科教学中,把握好这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联系,既能横向分类拓展,又能纵向分层贯通,实现课程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全程支撑。


2. 激活需求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激活学生的学习意愿,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主人”的感觉。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不能按照自己适合的学习节奏去学习,不能学习自己喜欢或想学的内容,而总是按照教师的统一要求,总是在被动的等待中,那么学习的主体地位则无从谈起,学习的效率也可能大打折扣。


北京中学除了探索“分层走班”“分类走班”的走班学习机制,还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探索了“按照学习方式的偏好不同而开展走班学习”的机制。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学习,可以按照自修、研修、导修、讲修四种方式进行走班学习。自修班,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教的成分很少;研修班,教师教的成分相对多一点,但也是以学生之间的相互研讨为主;导修班,教师教的成分更大一些;讲修班,教师教的成分大于学生自修成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偏好自主选择进入哪种类型的班级进行学习。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走班学习,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与每个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指导他们确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风格与适合的学习方式,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方法引导。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与选择空间,并提供深入具体的个性化指导,能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力。



教学改革的实践推进:致广大而尽精微


教学改革在方向上、内容上、机制上,需要针对目标的需要和问题的根源进行整体设计,但教学改革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关键还要靠很多细微之处的落实。


能否落实细节,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握好“教”与“学”的平衡。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我们总结了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教是为了学,强调不能将手段和目的混淆和颠倒;第二,学是需要教的,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不能轻视教的作用;第三,教在学的需要时,强调教的时机,教一定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在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时出现,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教师注重把握好以下三个平衡。


1. 把握好知识“进”与“出”的平衡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让知识“进”入学生的大脑时,就要想到如何通过优化方式让知识将来更好地“出”,“进”是为了“出”。


首先,要整理“进”的知识,让它在大脑中变得有体系、有类别、有顺序。我们要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架构起宏观的知识结构并且分门别类,在此基础上,每次进来的知识,学生都要有意识地将其整理进某一类别。在每节课上,教师都要留给学生一点自主整理的时间。只有这样,下次知识需要“出”的时候,大脑才能快速地从知识结构的某一类别中把它找出来。


其次,要让知识从大脑中多“出”几次。也就是说多进行“出”的演习,下次真正需要“出”的时候,就会很熟练甚至自动化了。如何演习?可以把知识“讲出来”,通过教别人来实现;可以把知识“做出来”,动手操作,通过把知识外显化来实现;可以模拟问题场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用出来”……总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开展“进”与“出”的互动,以“出”促“进”,以知识的外化促知识的内化,实现“可见的学习”。




2. 把握好知识“分”与“合”的平衡


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是现在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北京中学也在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此过程中,我们同样引导教师认真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人类当初的知识是“合”的还是“分”的?第二,后来为什么要将知识“分”了呢?第三,现在为什么又要强调“合”呢?我们提出,在推进“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认真处理好知识“分”与“合”的关系,把握“分”与“合”的平衡。


一方面,做好“分”的学习。我们引导教师高度重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充分认识各学科的学习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发挥好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切实把各学科的学科素养都扎实地培养起来。不能由于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弄得语文课没有语文味,数学课没有数学味,“大杂烩”“四不像”不是我们的初衷。“分”学得不扎实,即使做再多的“合”,也形不成合力。


另一方面,形成“合”的效能。我们规划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合”的学习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以真实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各学科的知识学习协同解决好综合性问题,加强“实战化演习”。因此,我们经常让学生面临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项目学习、主题探究、产品设计、活动组织、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创造产品,充分发挥“合”的效能。



3. 把握好知识体系与活动经验的平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注重知识的体系和逻辑性,但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总是有点远,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持续兴趣;有些教师又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总不能及时将学生的思维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不能很好地将知识的体系与结构建立起来。理想的教学,需要将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活动经验很好地统合起来,不搞二元对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来统合知识体系与活动经验。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实现知识体系与活动经验的交替出现。从活动经验入手进行学习时,后面一定要纳入知识体系,从具体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从知识体系入手进行学习时,后面一定要有活动经验作为支撑,不能就抽象论抽象。但无论是哪节课,教师在一节课结束之前,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反思与总结,把经验上升到知识,把知识归纳到体系中。


其次,在课外与校外,学校组织安排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活动经验。一方面,我们强调让学生在活动策划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在科学实验中学习。另一方面,学校打破校园围墙的边界,建设蓝天下的课堂,开展“博物馆课程”“自然大课堂”“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世界大课堂”等活动。每次在组织开展这些校内外实践活动后,我们都要提前预留设计好整块的反思复盘时间,让学生交流感受、梳理提升,进而纳入体系、形成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活动经验与知识体系统整到一起,形成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作者系北京中学校长)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11期 · 封面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请您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邮发代号:82-372(国内) M4238(国际)
                ISSN 1002-238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N11-2545/G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