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看电影《敦刻尔克》前,你最好了解这些背景知识

澎湃新闻 澎湃有戏 2017-09-03

9月1日,诺兰的《敦刻尔克》正式登陆国内院线。在观赏这部口碑爆棚的战争大片之前,你最好了解一些关于这场二战著名战役的历史背景知识,毕竟电影把这些都省略了,而只关注海滩上的士兵,空中的飞行员和海面上的无名英雄。


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敦刻尔克战役时间线


1940年5月10日

德军在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发动西线进攻,入侵荷兰、比利时、法国、卢森堡。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


5月20日

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以令人叹服的推进速度在短短数天时间内突破阿登地区,横贯法国,完成了对北部盟军的大包围。英法联军3个集团军约40个师被切断了与南部法军的联系,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法兰德斯地区。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勋爵提出撤退计划,希望每天撤离10000人。


5月24日

古德里安已到达格拉夫林,距离敦刻尔克只有10英里。赖因哈特的装甲部队也已到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盟军被压缩在宽50公里的敦刻尔克周边滨海地区。但希特勒却亲自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史学家李德·哈特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敦刻尔克撤退前西线战场的局势图。


5月26日

18:57, “发电机”计划开始,盟军开始从原准备的三个港口中唯一还可以使用的敦刻尔克撤离。由多佛的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指挥本次行动。


5月27日

由于德国空军大举出动,猛烈轰炸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撤退情况恶劣。英国军舰因吃水深无法靠近海滩,而小型船只也极度缺乏,因此撤退效率低下,当日只撤出了7000多人。英国海军呼吁平民提供船只,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应召而来,往返于英吉利海峡帮助撤退。


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5月28日

比利时投降。敦刻尔克地区恶劣的天气阻止了德军空袭,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大队被迫带弹返航。柔软的沙滩也大幅削弱了德军小规模空袭投下炸弹的杀伤力。约17000人成功撤离。


5月29日
尽管盟军损失惨重,但共撤出约47000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每小时2000人撤离的纪录。


5月30日
雾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再次阻止了德军突袭,联军撤出约50000人。


出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5月31日
撤退人数达到约68000人。


6月1日
德国空军全力出动,英国军舰损失惨重。撤退人数超过60000人。


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6月2日-4日

由于德军空袭和逼近海滩的炮火,撤退开始转而利用夜间进行。德军对敦刻尔克的攻击也转由地面部队进行。每天有26000多人撤往英国。


6月4日
担任殿后而来不及撤退的约40000名法军被俘。14:23,“发电机”计划结束。


出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数读敦刻尔克


整个撤退行动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离并在英国上岸,其中英军约215000人、法军约95000人、比利时军约33000人。


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近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000辆汽车、75000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000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0000吨军需物资。


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英法联军有40000余人被俘,还有28000余人死伤。


盟军共出动861艘船只参加撤离,243艘被击沉。


英国空军在掩护撤退过程中总共出动飞机2739架次,损失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击落德机约140架。


出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敦刻尔克最大的“功臣”——希特勒


良好的天气、高效的组织固然是敦刻尔克奇迹发生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希特勒的神助攻,一切都是虚幻。


至于为什么在最后关头希特勒停止了德军装甲部队对盟军的合围,史学家李德·哈特作出这样的判断:


1、希特勒希望保留宝贵的坦克实力以供在法国发动第二阶段进攻。


2、基于其个人在一战的经验为基础,他对于法兰德斯的沼地一向具有畏惧心理。


3、戈林向元首打包票,可以用空军收紧海边的袋口最终围歼英军。但是海岸松软的沙土包裹了大量弹片,给英军造成的损失相当轻微。


4、希特勒真正仇视的是布尔什维克,而对大英帝国始终抱有爱恨交加的倾慕。从政治考量,在敦刻尔克放英军一条生路,也许可以谋求与英国的和平,从而换取其对德国在欧洲大大陆地位的认可。(蒋喆彦/文


关于二战和敦刻尔克的一份书单


1、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2、库特·冯·蒂佩尔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4、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5、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闪击英雄》


6、约书亚·莱文《敦刻尔克》


声明:我们是澎湃新闻“有戏”栏目的微信公众号,栏目官方微博为“澎湃有戏”,唯一的APP叫“澎湃新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文化课”栏目,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发朋友圈请随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