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乡关系思考

沈瑶 廖土杰 等 规划师杂志 2022-05-16
 

点击蓝字关注规划师杂志公众号


【专题讨论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乡关系思考

作者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沈瑶,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硕士研究生廖土杰,中机国际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王紫印在《规划师》2020年第6期撰文,2020 年春节前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了学界重新审视公共卫生危机下的城乡规划。文章聚焦对“城乡关系”的再思考,从应对公共卫生危机角度重新审视城乡关系,并从城市与乡村的互补性出发,研究城乡关系中的韧性关系链,探索此视角下城乡规划的新路径,为规划构建城乡互动型的公共健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韧性;城乡关系;城市农业;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06-0040-0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 沈瑶,廖土杰,王紫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乡关系思考[J].规划师,2020(6):40-43.

 对“城乡差异”和“城乡一体化”的反思


(一)城市的“脆弱性”


18 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人口开始不断向城市大规模集聚。随着城市人口密度剧增、城市管理水平滞后,城市公共卫生、公众健康问题凸显,并导致了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如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就是由贫民区和工人住宅区的卫生问题所引发的,由此也引起了人们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60.6%,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后期阶段,这也意味着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脆弱性”的概念源于对自然灾害和贫困的研究。传统的城市脆弱性研究主要关注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和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等领域。然而,城市活动的高度聚集和空间失控成为城市安全的隐患,当面临突发事件扰动时,城市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它与城市遭受突发事件扰动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密切关联。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灾区基本都在大中城市,暴露出城市系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脆弱性,对疫情的影响估计不足,即城市系统对疫情的敏感性不足,导致了接下来的应对反应滞后,最终被迫采取“封城”的措施,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二)乡村的“优越性”


乡村与城市相比,具有人口密度低、空间布局分散的特点;民房加庭院构成了村民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单元,且房屋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这些条件均不利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在经济产业上,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这些产业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城市人口聚集和流动的根本原因;而乡村则以第一产业为主,且多以个体或合作社形式经营,产品基本自给自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小。农业及农产品的供应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疫情防控中,城市的“封闭”使得农产品出现短缺,这对城市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产业优势使乡村在疫情灾害面前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在人群特征上,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人员活动能力和流动性差;而城市每天都充斥着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它们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液”。在社会治理上,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由于人口流动性高,造成人口成分复杂,不易监管,而高密度的居住形式也加大了排查的难度;而乡村一直以来是我国的基层治理单元,其社会结构基于血缘、亲情和地缘关系,形成了一种“熟人”社会,人口成分简单,利于疫情的排查和防控。


(三)从城乡差异到城乡互补


城市化的路径是通过“两个流动”来促进“两个转化”:通过空间流动促进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通过社会流动促进边缘群体转化为中间者阶层,进而逐步建立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以城市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使大量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出现无序扩张,同时产业空间分布不均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医疗卫生设施和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在面对疫情时抵抗力不足。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特色,也是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与作用,城乡的劳动力、技术和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与组合。城市拥有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人群、高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及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乡村拥有宜人的居住空间、绿色健康的农园、丰富的自然生态空间及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城乡生产要素呈现由乡到城的单向流动,城乡互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灵”。因此,城乡规划应发挥其作为公共政策的职能,将城乡差异转换为城乡互补,并充分利用城与乡的互补特征,形成公共健康和应急管理的一体化,最终实现有高度韧性和抗逆力的城乡一体化。

城乡互补视角下的城乡韧性关系链规划

韧性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工程学,是指施加扰动后,一个系统恢复到平衡或稳定状态的能力。城市韧性是指城市系统和区域通过合理准备、缓冲及应对不确定性扰动,实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等正常运行的能力,由基础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及社会韧性组成。本文从城乡互补关系出发,探索“日常—应急”双向转换功能的韧性关系链,通过规划加强城乡功能混合,丰富城乡生态社会多样性,强化城乡物质空间和人的连结性,以提高应对危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一)链条一:功能转换关系链


随着确诊患者的不断增多,为解决轻症患者的收治问题,武汉充分利用既有建筑,将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临时转化为方舱医院。在日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而在应急环境下,体育馆、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可转化为临时应急空间。因此,可以对城市分级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赋予“日常—应急”的双重属性,纳入城市总体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予以保障,利用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识别特定人群公共服务薄弱地区,优化设施空间布局,从而实现智慧化管理和精准防控。对于乡村地区,可以将学校、村委办公楼和祠堂等用作临时应急空间,而保障对外交通联系的畅通、高效和便捷是应急的关键。

目前在城市规划中对疫情防控的空间预留缺乏准备,如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均属于临时选址,其建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存在一定的影响。乡村的建设密度远低于城市,近郊区乡村可在危机环境下向城市提供隔离空间,用于收治轻症患者。同时,城市可以提供应急医疗技术人员和设备支援,在减少城市居民交叉感染的同时兼顾乡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因此,城乡规划应优化城乡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布局,预留应急空间和建立健全城乡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通过网络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的应急公共服务体系。


(二)链条二:农业反哺关系链


“农业—城市”系统(Agricultureurban System) 旨在探讨农业、乡村及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融入农业的城市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在城市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危机频发及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城市农业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形态。其不仅包括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SA),还包含共同耕作模式;可以是公共的或私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组织管理运营的。在传统的农产品提供方式的基础上,应丰富农业形式和功能多样性,发掘城市农业景观、环境教育和社会融合的作用,实现农业与城市的深度交融。



1.完善“农业—城市”系统,提高城市韧性

在封城的情况下,区域交通物流网络受阻甚至中断,城市面临粮食紧缺的困境。因此在危机环境下,本地的粮食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粮食危机,维护城市短期粮食安全。在城市近郊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中,应预留一定的耕地,以满足一定时间内城市人口的粮食需求,并倡导农业多元化种植,避免单一的农业结构。

在城市规划中要考虑“泛农业”空间的指标预测和用地预留,盘活城市闲置空间;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培育“可食景观”,倡导城市社区利用社区公共绿地发展社区农业,同时增加城市粮食供应途径,提高自身应对灾害的韧性。通过乡村和农业反哺城市,以及将农业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形成“农业—城市”互补系统,最终提高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



2.发展CSA 模式,加强城乡互动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 C o m m u n i t 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 在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日本和瑞士。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食物的就地供应,缩短了食物供应链,增加了社区邻里间面对面( 生产者—消费者) 的交流机会和频率,增强了因食品安全而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以及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是我国第一个社区分享型农场。通过石嫣博士团队的招募,许多市民在农场承包了小块菜地。在这里,市民需要参加一定量的义务劳动,由他们自己决策耕种蔬菜的种类及蔬菜配送的方式,并承担菜园管理。农场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允许市民到农场里进行参观和实践活动,吸引了大量具有环保消费意识的新兴阶层,或是渴望接触自然、培养对自然环境热爱的儿童少年家庭。

当城市遭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城市系统变得十分脆弱,物流网络受阻,日常物资供应不足。通过发展CSA模式,可以建立社区与乡村的信任关系链条,在危机环境下为乡村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社区农产品的供应,有效降低城市脆弱性。CSA 模式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获取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城乡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危机环境下实现乡村对城市的食品反哺,形成城乡之间“日常—危机”的韧性链条。


(三)链条三:新兴产业互动关系链




1.移动互联网与乡村创意产业

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乡村打通了更加多元、全面和开放的城乡交流渠道,对乡村产业及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乡村景观、乡村文化的异质性,以及更加真实、高质量的乡村生活开始得到更多青睐。日本西部的石见银山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矿山遗址,不仅保留了当地独特的采银方式,以及大量的开采遗址和坑道遗址,还保存了许多江户时代的特色建筑群。利用这些真实的历史文化元素,加上创意转化与品牌包装,石见银山得以走出乡村,成为城市潮牌。因此,应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向乡村特别是近郊区乡村适度聚集,让城市为乡村创意产业提供人才和资金投入。一方面,乡村可以就地取“材”,体现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亲和性。乡村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弥补在基础服务设施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乡村产业建设用地,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减少人口流动,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2.利用乡村生态本底加强儿童自然教育

回顾疫情的起源,是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无知和缺乏敬畏,可见自然教育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城市拥有绝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但自然空间的缺乏和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使城市儿童接触自然的频率和机会较少。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空间,因此在村庄产业规划中应依托自然生态和农用地,引入城市自然教育产业,鼓励村民从事自然教育和绿色食品生产工作,并借助CSA 模式结成“城乡对子”,通过城乡之间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对儿童的自然教育,激活乡村公共空间。

三 结语






疫情的爆发使人们从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城乡关系。乡村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乡系统的作用不应被忽视。本文从城市与乡村的互补性出发,以城乡公共健康和应急管理的一体化为目标,研究城乡关系中的韧性关系链,得出应规划三条城乡韧性关系链(图1):①功能转换关系链,构建城乡一体的“日常—应急”双重属性的公共服务体系;②农业反哺关系链,强化乡村对城市的食品反哺,完善“农业—城市”系统和发展社区支持农业模式;③新兴产业互动关系链,通过移动互联网与创意产业的融合以及乡村儿童自然教育,实现城乡良性互动。期望通过这三条关系链的打造,能构建出更有韧性和抗逆力的城乡互动关系。






来源:2020年06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刘晓莹

审读: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杂志2020年06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乡关系思考












 



声明

《规划师》杂志社微信公众订阅号(ID:guihuashizazhi)为非盈利新媒体平台,所有转发的非原创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新媒体渠道,如果所转发图文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看原文)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直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城市规划反思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城市发展思考与规划应对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3】城市公共健康风险的复杂性认知与适应性规划响应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韧性思考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5】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疫情防控规划编制思考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6】医疗科技的新趋势对城市防疫规划的启示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7】应对重大疫情事件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讨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8】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规划反思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9】特大城市公共卫生风险识别及规划应对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0】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策略——以武汉市为例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1】街区“大开放”+住区“中防控”+组团“小隔离”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思考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3】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型应急医疗设施规划思考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4】韧性城市理念下传染病医院弹性建设模式研究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5】临时性到常备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救治设施空间规划供给研究

|全网首发|【专题讨论1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城市防灾规划复合化体系建构思考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