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水英男来华谢罪前后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8-23



8月13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94岁高龄的清水英男时隔79年重返哈尔滨,在他曾服役过的部队遗址,指认侵华日军罪行。


新华社东京分社、黑龙江分社两路记者接力报道,为“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现场见闻。我们综合呈现。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清水英男来华谢罪前后

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郭丹来稿讲述两次采访清水英男,并在出发前跟随他去机场的故事。


2022年秋,国内有消息说日本可能还有在世的“731部队”队员。我们一直寻找却没有消息。12月初,分社冯武勇社长拿来一张日本地方媒体的报道,发现原“少年队”队员清水英男正在反对饭田市政府取消饭田市和平祈念馆展出的介绍“731部队”背景的展板。


我心里一惊:这位老人的线索值得挖掘。


随后,我开始四处寻找他的联系方式。过程中,我们结识了一个专注于讲述“731部队”暴行的日本友好团体——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和平祈念馆的“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实行委员会”。

循着他们提供的联系方式,我们联系上了清水英男。

(一)

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和平祈念馆的“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实行委员会”,在日本社会活跃40多年,鼓励并不断寻找当地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士兵出来证言,揭露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的残忍罪行。

通过他们,我们不仅与清水英男取得了联系,还发现了一个佐证“731部队”罪行的重要物证——“731部队”成员带回日本的手术刀具。

与之相关的,还有当年“731部队”的活体解剖技师胡桃泽正邦。1991年,他向“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实行委员会”做了视频证言,亲口承认解剖过300个“马路大”(被日军抓来进行实验的活人)。

我们找到录像,也找到1991年以来一直从事相关工作的“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实行委员会”老人久保田昇,共同制作纪录片《731真相·谁在隐瞒》。


拿出铁一般的事实,就是为“揭开盖子”,让日本政府承认“731部队”曾经犯下的累累罪行。

(二)

2022年12月,清水英男家中,我们开始首次采访。

虽然有一些心理准备,但直面“731部队”的相关信息时,我内心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当时,清水英男在“少年队”,虽没办法接触核心现场,但小时候的回忆也让他心有余悸:“我看到许多人体器官标本,各种各样,被泡在装满福尔马林的瓶子里,摆满了几层架子。教官告诉我,这些器官都是对‘马路大’进行活体解剖实验后得到的。”

讲到这里,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在我的追问下,他提到,标本中有许多婴儿,“731部队”甚至将完整生育期内不同阶段的婴儿做成标本。可想而知,有多少怀着孕的母亲就这样被解剖了……

完成这次采访以后,我们并未第一时间发布稿件。如此重要的稿件,需反复核对采访中提到的各项事实,并慎重考虑文章的发布节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此次采访内容,最后于2023年8月14日发表在新华网上,标题名为《专访:那里就是人间地狱!——访侵华日军731部队原“少年队”队员清水英男》。


(三)

第一篇稿件发出后,我得到了日本国内包括清水英男本人,与“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实行委员会”“大阪府保险医协会”等组织的信赖与支持。


今年7月1日,清水英男那边打电话给我,说清水英男决定前往中国。


8月12日,他准备从大阪出发前往中国。10日,我们赶到他家中对他进行专访。

团队一行三人,均来自新华社东京分社,我是文字记者,还有摄影李光正、摄像张笑宇。

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郭丹、李光正、张笑宇在清水英男家中采访。

们问:对此次中国行有什么想法?从1945年到2016年,这么长的几十年里都保持沉默,为什么突然选择发声?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日本的侵华战争是罪恶的?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反省的……

他回忆到,在参观和平展时,他与家人的交谈被和平祈念馆的老师听到,在“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实行委员会”成员的反复鼓励下选择再次发声。

谈及“731部队”那段历史,他表示在看到标本馆的那一刻开始,就深感被欺骗,意识到这里并非老师口中需要“见习技术员”的常规部队。从标本室回去后,他整晚都在做噩梦。

清水英男告诉我们,就“731部队”真相发声后,他一周能收到20多通抨击、威胁他的电话。对于一个94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些都是沉重的压力。

他在采访中做出“抹脖子”的动作——说出真相,确实是豁出命来的。

专访结束后,次日,我们提前一小时到达机场踩点,拍摄他前往中国的画面。

记者拍摄清水英男前往机场的镜头。

在机场,老人突然有些犹豫,趁别人不在,他悄悄走到我面前,说:“我都在想,是不是不要去了。”

我问他:“是不是有些紧张?” 他说:“是啊。很紧张。”

我引用“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实行委员会”众人说过的话鼓励他:“这真的是只有你能做到的,大家都会支持你。”他听后又平静一些,开玩笑说:“是啊,谁让我活了这么长时间呢。”

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老人确实承受了很多。政客的公开攻击,右翼分子的不时骚扰,与子女的关系不和……


清水英男在机场准备出发。

清水英男乘坐的飞机起飞后,我们蹲坐在宾馆大厅奋笔疾书。此前,我们已将日本团队的行程、翻译联系人等信息分享给了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的同事们,他们在前方,即将接棒。

记者三人在宾馆大厅赶稿。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杨思琪讲述清水英男抵达哈尔滨后的现场见闻。




(一)


收到东京分社发来的清水英男的行程,12日傍晚,我和同事一行按照‬计划早早赶到‬机场等待。


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工作人‬员碰面后,我们迅速确定好‬点位,准备采访拍摄。


18时18分,清水英男一行的航班落‬地;58分,清水英男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他个子不高,随行的日本友人帮他一起拎行李箱。


等待‬的记者们随即投入工作。


这次接机仅仅持续15分钟左右,我们跟‬着人流往前走,举着摄影机全程记录,抢抓画面。

一位曾经犯错、却不愿再说谎、要把真相勇敢说出来的老人,就这样回来了。上次来时,他年少懵懂,以为是来“做手工”,没想到是进入“食人魔窟”,甚至吃过部队给的含有细菌的馒头。

时隔79年,他为何选择再次踏上这片异国的土地?

望着他略带蹒跚的背影,我一时感慨良多:岁月沧桑,在这一刻激荡成为历史正名的‬勇气,为正义发‬声的担当。

清水英男抵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哈尔滨连日阴雨,出了机场,迎接我们的是无比灿烂的火烧云。

(二)


8月13日8时37分,清水英男一行乘车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重访这个让他背负一生沉重记忆的“梦魇之地”。



天气晴朗,遗址庄严肃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带着清水英男来到南门卫兵所旧址,本部大楼部队长办公室、标本陈列室,以及冻伤实验室、细菌实验室、小动物地下饲养室旧址等地,逐一指认。


清水英男在“731部队”大楼旧址指认。

其间,他与金成民馆长交流着,并时不时拿起“731部队”老地图辨别,面色凝重,偶尔还拿出一台小相机拍摄记录。


清水英男正在拍摄“731部队”旧址。

10时30分许,清水英男来到“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前,缓步踏上,双手合十,深深鞠躬。

清水英男在“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前鞠躬。

再向前,他右手抚碑,左手举至胸前,低头沉思。最后,他表示:“向中国的受害者表示真诚的道歉、谢罪。”



这座碑是由日本民间友好人士于2011年集资建立,黑底白字,格外肃穆。碑文中写道:“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犯下了世界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国家级罪行。”


此次重返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清水英男的一个心愿就是想以个人名义,真诚地为那些惨遭“731部队”杀害的人祈福,向受难者家属谢罪。


他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三)


按照行程计划午休后,16时许,清水英男一行参加记者见面会。


见面会上,由“大阪府保险医协会”成员原文夫首先介绍此行背景情况。紧接着,清水英男在长达13分钟的陈述中,详细介绍了自己进入“731部队”的原因、从事的工作、逃离回国的情况以及战后的生活。


清水英男与记者见面会现场。


他说,自己与妻子两个人生活,每当见到可爱的孙子,都会想起那些在“731部队”标本室里、泡在福尔马林溶液的婴儿。梦魇难去,他一直感到自己罪恶深重。


战争遗留的惨痛影响,让他余生难安。


然而与清水英男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当局的表现——不仅否认“731部队”的存在,一些政客身上毫无对历史真相的敬畏、对战争责任的反思,甚至屡屡阻挠日本民间中日友好组织公开原“731部队”老兵遗物的各项活动,令人愤慨。


“我希望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明白,不要发动战争。到了哈尔滨的现场,我内心的忏悔、道歉和谢罪之情更加强烈。在接受采访时,清水英男如是说。


杨思琪(左)与同事杨轩(右二)、张启明(右一)采访清水英男。


18时许,清水英男一行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这座建成于2015年的新馆,外形如同“黑匣子”,保存着大量日军侵华的档案、遗物和物证。


“731部队”名簿记录了3600多名成员,绝大多数已不在世,清水英男是第5位返回哈尔滨现场指认、谢罪的原队员,也可能是最后一位。


当天,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赞赏清水英男揭露和直面历史真相的勇气,强调日方应认真倾听国内外的正义呼声,正确认识并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



数月前,黑龙江分社便与东京分社取得联系,获得清水英男一行人的联系方式。


在前后方提前沟通、密切联动下,我们第一时间播发文、图、视频报道。在清水英男抵达哈尔滨前后,稿件落地560多家媒体,为清水英男到中国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此行已经画上句点,但敦促日方反省历史、消除遗毒、守护和平的脚步永不止步。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更多阅读
记者蹲守数日,突发状况不断
这种流量坚决不能要,这种现象必须要制止
他们一再泼脏水,新华社记者这样反击
不愧是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彭婕妮 林芝瑶 任金蕊

实习:叶佳鑫 郭玉蓉


点赞!👇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记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