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来决定生儿子?

2017-06-15 小鹿 社会学了没



作者:小鹿

来源:幸爱大师(ID:xingads)


编辑:

大冰洁



社长说

我们听过最霸气的话可能是:生不生是我的事,不用与你商量。

但现实中女生在生育中真的说了算吗?


●  

谁来决定生儿子?


关于生育


2015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五中全会宣告,中国生育制度进行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放开二孩限制,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宣告了中国实施近40年的生育政策的巨大变化。这意味着,个人和家庭将会有更多的生育选择。



 


女性从来不掌握生育权


许多年来,中国人的生育权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与自己身体、情感相关的选择,却要被国家决定。尤其是在计划生育实施期间,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群体可谓首当其冲,想要多生一个孩子,就面临罚款、辞退甚至“监禁”,若极其渴望拥有男孩,孩子的数量可能更多。


一面是“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一面是“只生一个好”的制度政策,女性被囚禁在这个困境里,进退两难。


当然,只生一个还是有好处的。孩子数量少,女性生育周期就会缩短,进而给自己的人生留出更多空间,用于受教育、工作、参与社会生活等。


但从身边的例子和长远的社会发展来看,国家的生育制度始终是将女性看做“工具性”的,人口多、生育率高的时候,就要“急刹车”,让大家“少生、优生”;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严重之后,又要求大家“多生”。但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男孩偏好”的传统生育文化规范始终根深蒂固。



可以说,制度是一种正式的约束,相对的,文化则是非正式的规范。长久以来,制度和文化相互影响,有时重叠地发生作用,有时则在冲突中撕裂个体。那么,在生育制度和生育文化中,女性的处境又是如何?


可以说,制度和文化叠加,就决定了女性生存的外部环境的主要特点,那么,根据制度影响力的强弱和文化规范力的大小,可以将环境分为4类。


一 “强强类型”:制度影响力强-文化规范力强



这种环境类型多出现在农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刚推出,制度限制了女性的生育数量,但农村的“男孩偏好”始终严重,在双重压力下,就出现了许多违反规定的行为。


比如说,第一胎生了女儿,对外宣称说女儿夭折了(实际上是送到别人家抚养),接着再生第二个。有的则是把年长的孩子留在家里,后生的孩子则藏到别人家,这些孩子可能在整个童年都见不到爸爸妈妈,即便之后被接回家,也不能叫父母“爸爸妈妈”,而是用“叔叔婶婶”之类的代替,以免事情败露。


▷ 我们学会了骗人


“我们这儿有邻居要二胎的,申请第一个孩子有残疾,交了个两三千块钱,买了个准生证,虽然第一胎的小孩不一定有残疾。”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城市也很常见,“重男轻女”的观念不仅在农村存在,而是遍布整个中国社会的。在乡下,政府对“计划生育”的强硬主要体现在“流产、结扎、罚款”等,在城市,则可能是直接解雇,如此一来,工资没有了,单位的福利也没有了,白领蓝领们都会想方设法隐瞒,前些年,还出现了以“假离婚”为幌子生儿子的现象。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孩子”的地位过于重视,认为“有孩子(最好是儿子)”才是一个家庭稳固的基础,因此,哪怕要和制度对抗,也在所不惜。


 ▷ 孩子是幸福的保障


“我是想着再婚夫妻两个人在一起,首先要有个( 两人共同的)孩子,没孩子就没啥感情基础,这种感情不是多牢固的那种。我认识的朋友好多再婚家庭夫妻就因为孩子,两个人原来很好的感情,后来就不好了。”


“一个邻居,大的是个女孩,也19岁了,想要个小的,一怀,发现是个女孩,就把胎打掉了。第二次又怀孕,还是个女孩。没有办法,就生下来了,已有5、6岁了,男人天天一吵架就骂她,就( 骂)她不会生男孩,女的也是有口难言。”


二 “强弱类型”:制度影响力强-文化规范力弱


这类环境以城市社区及“单位制”社区为代表,计划生育的制度影响力是极大的,单位通过行政干预、政策宣传、福利制度辅助、鼓励女性的职业卷入、树立先进典型等辅助性政策强化计划生育的执行力度。



在这种宣传中,传统的生育文化规范被弱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已经成了人们心中坚信的信念,只要宣传强度足够大,口号就会成为唯一正确,“计划生育”反而能压倒“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成为一种新的生育文化规范。


▷ 领独生子女证,好处多


“当年搞团的工作,要年轻人积极向上,要响应计划生育,要为‘四化’做贡献啥的,我就带头领了独生子女证,把环上了,不要第二胎。”


“领独生子女证好处挺多的,住院所有的医药费都报销,多给补助,可以歇半年产假。单位一共300多职工,女同志有200多,全都领了独生子女证。大家对二胎都挺淡漠的,就是那些蒙古族的,跟我一样可以要二胎的,也都领证了。”


三 “弱强类型”:制度影响力弱-文化规范力强


传统的“多生”、“生儿子”观念主要是扎根在农村,只要制度的力度稍微放松,传统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空壳化”现象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生育制度也开始对农民的生育需求进行让步。


确实,对于农民来说,“孩子”不仅是家族的延续,更是自己的养老保障,20世纪末的大部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人们只能依靠儿子养老,只生一个女儿,万一女儿远嫁,家中老人的晚年要让谁来负责呢?


▷ 其实没那么严


“根据村干部估算,村里80%的头胎生男孩家庭都没有生二胎,但是大多数头胎生女孩的家庭都生了二胎,有的家庭为了生男孩,还会生第三胎。”


“政策上说老大是男孩,就不让生老二,但我们这儿管得不严,家家都是交点钱,再生个孩子。”


四 “弱弱类型”:制度影响力弱-文化规范力弱


应该说,现在的许多城市都属于这种类型,尤其是“二孩政策”之后。


从各种新闻上,我们都能了解到,尽管国家在向女性展现“关怀”,允许女性多生孩子,但响应的人却是寥寥。



“二孩政策”对农村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不管在什么政策下,他们大多数都在“超生”,城市工薪阶层曾经在响应“计划生育”上是很积极的,但如今,城市房价飙升、物价飞涨、教育竞争大,生孩子不一定能养得起。


人越来越往经济理性人的类型靠近,传统文化开始远离这一代年轻父母,或者说,哪怕他们心里还揣着“男孩比女孩好”的观念,也会向现实妥协。


值得庆幸的是,“养儿防老”的重要性在城市中渐渐下降,养老保障在完善,父母也越来越多地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去发展自身,走得更远。


有个故事倒是很有趣。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时候,单位里一个重要的部门就是“计划生育部门”,专门管计生的,你要结婚了,就会给你做工作,整天问你生不生;怀孕了;等你生完第一胎,又整天盯着你有没有再怀孕,甚至还追到你家,让你上节育环,这才安心。


这回,“二孩政策”来了,计生部门摇身一变,成了“催生部门”,又开始新一轮的穷追猛打,还想要一个吗?什么时候要?以前给员工们发避孕套的福利也没有了。


而且,有孩子或准备生小孩的已婚夫妇是最受宠的,福利多,不用加班,结果,要留下来加班的,只剩下单身狗和不准备要孩子的女性。



那么,女性究竟是什么?是有自主生育权利的人,还是国家的生育工具?在计划生育下,多少人将欺骗作为日常生活方式,日日骗外人,我只有一个孩子,我是计划生育标兵。


到了“二孩时代”,说不定也会有人顶不住压力,整天敷衍着说,要生了,准备要第二个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个人的选择成了需要对外公布、被人评头论足的事?什么时候,女性才能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生不生是我的事,不用与你商量。


参考资料:


[1]吴莹,卫小将,杨宜音,陈恩. 谁来决定“生儿子”?——社会转型中制度与文化对女性生育决策的影响[J]. 社会学研究,2016.

[2]宗沪彬. 沉重的生育:超生女性的生育体验(1979-1999)[D].南京大学,2013.

[3]郑世艳. 农村妇女生育观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4]陈俊杰,穆光宗. 农民的生育需求[J]. 中国社会科学,1996,(02):126-137.



●  

1

作社长问: 

生活中可以看到哪些“物化”女性的现象?

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