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导读】中国城市高密度居住环境对居民脑卒中的影响——对武汉的实证

点击关注 > 城市规划 2022-04-25


作者有话说


脑卒中是当前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疾病。城市高密度、高强度的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愈加凸显,空气污染加剧、水资源持续恶化、加之生活方式变化与消费升级,城市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快速上升。在此背景下,我们探究的问题涉及:大城市居民脑卒中患病人群的空间分布如何?高密度居住环境是否对脑卒中产生影响?哪些关键要素以何种方式影响居民脑卒中?如何以此为基础开展健康城市规划?这些是我们在研究中面对的关键问题。本刊第5期刊出了武汉大学谢波副教授与李志刚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出了城市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研究的框架,基于2015年武汉市居民“脑卒中”疾病数据,识别脑卒中风险高发区,运用空间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城市高密度居住环境对居民脑卒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探讨高密度居住环境背景下主动干预居民脑卒中风险的规划策略。 


1

引言

脑卒中是当前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疾病。我国城市居民患脑卒中的风险相比于农村地区更高,尤其高密度、高强度的建成环境带来更多环境风险暴露。如何改善中国大城市高密度居住空间的建成环境,主动防控疾病发生,是当前城市规划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图1)。

▲ 图1 | 城市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研究的框架

2

文献综述:城市建成环境对脑卒中的影响

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城市整体层面,密度与土地利用多样性对城市空气污染与居民生活方式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进而可能造成居民罹患脑卒中;城市要素层面,街道连通性、目的地(公共空间、医疗设施、餐饮设施)可达性、公共交通可达性作用于居民的体力活动、社会资本、饮食习惯,可能间接影响居民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图2)。

▲ 图2 | 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脑卒中关系的理论框架

我们的研究问题包括:武汉城市居民脑卒中患病人群的空间分布如何?高密度居住环境是否对脑卒中产生影响?哪些关键要素以何种方式影响居民脑卒中?如何以此为基础开展健康城市规划?


3

研究数据与方法

2015年武汉市主城区居民新增脑卒中发病人群数量为10971人(图3)。其中,城市中心区(二环线内)居民患病风险最高,城市边缘区居民患病风险较低,患病风险由中心向外圈层式扩散降低(图4)。热点分析表明,居民脑卒中高患病风险区域集中在城市中心的3个热点区域:汉阳的龟山片区(高发区1)、汉口的汉正街片区(高发区2)与二七片区(高发区3)(图5、图6)。这些区域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远高于主城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汉正街片区,人口净密度达到了4295人/hm2,建筑密度达到了67.1%(表1)。
▲ 图3 | 2015年武汉市主城区脑卒中发病人群分布
▲ 图4 | 武汉市居民脑卒中患病率的空间分布
▲ 表1 | 武汉市居民脑卒中高患病风险区域的开发强度特征

▲ 图5 | 武汉市居民脑卒中的高患病风险区域

▲ 图6 | 武汉市居民脑卒中高患病风险社区:汉汽社区、清芬社区、公园社区

我们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将不同层次的要素纳入空间误差与空间滞后模型中展开回归分析。


4

高密度居住环境对脑卒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1 影响居民脑卒中的建成环境要素选取


选取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街道连通度,以及社区、街区和城市尺度的设施可达性、交通可达性为自变量(表2),以房价、就业密度作为控制变量以反映社区收入、发展水平,展开空间回归分析。
▲ 表2 | 设施与交通要素指标


4.2 高密度居住环境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中密度对脑卒中患病率的影响显著,土地利用多样性对脑卒中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指标中,人口净密度、居住用地密度、建筑密度与脑卒中患病风险显著正相关,而与容积率不相关,反映出相比于高强度居住环境,居民在高居住密度的环境下更容易患脑卒中(表3)。
▲ 表3 | 城市建成环境的密度、土地利用特征与脑卒中的关系
注:**为P<0.01。
另一方面,设施可达性、交通可达性与脑卒中患病率显著相关,而街道连通度对脑卒中的影响不显著(表4)。此外,高密度居住环境对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设施可达性产生了显著影响(表5),直接影响了设施的供给水平,在对居民脑卒中的影响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表4 | 城市建成环境要素的可达性与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

注:*为P<0.05,**为P<0.01,***为P<0.001。

▲ 表5 | 城市建成环境中密度与设施供给相关性

注:*为P<0.05,**为P<0.01。

4.3 高密度建成环境对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密度对脑卒中的影响显著,人口密度高、居住用地规模大、建筑密度高的社区,居民患脑卒中的风险高。过高的密度阻碍了城市居民开展娱乐休闲活动,降低了体力活动水平。同时,此类区域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了该区域的患病风险。此外,高居住人口密度带来了大量的交通流量与汽车尾气排放,间接造成了空气污染,进一步提升了居民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总体而言,高密度建成环境造成的风险暴露对居民脑卒中产生了直接与间接的影响,空气污染、体力活动、社会资本、饮食习惯、疾病治疗与预防扮演了连接二者的中介角色(图7)。
▲ 图7 |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5

结论与讨论

脑卒中受居民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致病机理。本文以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居民脑卒中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以武汉市为例实证得出城市建成环境要素中的密度、目的地可达性、交通可达性对居民脑卒中产生了显著影响。
城市居民脑卒中的高患病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高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的旧城区,为防控该区域居民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应降低旧城区的居住人口密度,避免大规模的居住开发模式,并以低建筑密度、高强度的开发模式进行旧城更新;另一方面,优化旧城区的人口结构、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最后,应重点完善影响居民脑卒中的街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园、公交车站等),提升其可达性,降低居民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本文撰稿:谢波  郑依玲  李志刚  安子豪


原文介绍

《中国城市高密度居住环境对居民脑卒中的影响——对武汉的实证》刊于《城市规划》2021年第 5 期第30-39页。

谢波,博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

郑依玲,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志刚,博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本文通信作者。安子豪,英国利兹大学博士研究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79,41422103,417711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840045)。

【全文下载】文章已在知网发布复制并搜索下方网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阅读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CSGH202105005&v=e0VWQrSXHmRLZZMjkIxbwit3lbf%25mmd2BUixq5XzLmoQ9qGkzvgq6moffJ89a3tA2XPqS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