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工智能时代的算法监管”研讨会在京举办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潮迭起,推动算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但同时算法也引发了“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等方面的广泛讨论。2018年9月5日,数字中国研究中心、工信智库联盟联合举办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算法监管”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数字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主持,工信智库联盟联席会议成员代表、工信部政法司政策处副调研员张建伦出席会议并做总结发言。



主题发言环节,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李秦梓以“算法监管的主要问题和研究趋势”为题,介绍了当前算法在定价、推荐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算法在伦理、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的风险以及国内外监管机构在优化机制体制、加强算法透明、倡导市场自由选择等方面的不同态度,提出应采取动态监管、分类监管、鼓励自律等相关原则完善算法监管。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从“大数据杀熟”“精准营销”“内容监管”等社会热点问题出发,通过大量案例介绍了不同类型算法的应用细节以及存在的争议,并提出了相关企业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面临的困境。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何霞主持,来自工信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律师事务所、企业有关领导和专家,围绕算法对数字经济发展和监管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展开了热烈讨论。北京邮电大学舒华英教授提出算法的多变性为政府部门直接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要将监管重心放在平台企业来规制算法应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从如何对算法本身进行监管和如何利用算法进行监管等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姗姗从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监管领域出发,提出了在产品试运行阶段应当通过限制使用场景以保证人身安全的监管思路,并对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伦理问题展开了讨论。安理律师事务所王新锐律师认为算法监管应当按照风险导向原则,从结果监管、过程监管和场景监管三个角度分别展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丁晓东就算法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算法应用背景、国际竞争、算法黑箱等多角度进行了阐释。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系统研发部部长张拯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算法在意识形态、青少年教育等方面可能造成的长期、隐蔽的影响进行了重点探讨。数字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腾讯公司产业政策部总监曹珅珅、标准专家李伟从平台企业的角度,呼吁完善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李乃青指出,算法监管其实是平台监管的一部分,应当分行业、分领域实施不同类型的监管措施,还可以通过成立算法委员会等方式创新监管。数字中国研究中心发起单位——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腾讯公司的相关研究人员参与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人工智能和算法等领域还有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亟待明晰,通过专题研讨加强对前沿领域的预研、凝聚更多共识,具有积极意义。



校  审 | 陈  力、 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首届宽带集群暨应急通信产业链大会在京召开

第七届ICT产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即将在京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