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让建筑师走向职业化

邢鹏飞 装饰杂志 2023-03-12

 

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并于2018年升级为“《装饰》学术年会”。

日前,2018年《装饰》“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名单出炉。2019年度的“《装饰》学术年会”,将对优秀作者进行表彰,并举行学术交流活动。


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2018“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并附上编辑评语,以飨读者。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篇

“史论空间”栏目的文章



栏目主持:周志

编辑点评

近代设计史的研究,资料的获取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在于问题切入的角度以及分析的视野。展览会,一直是许多近代设计史学者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展览本身。而本文虽然以中国早期的建筑展览会为研究对象,但作者并不满足于陈述这些展览的内容、形式、意义……,而是试图阐释在这些展览会中艺术力量的介入这一现象剖析中国近代建筑师在区别于土木工程师与泥瓦匠人的过程中,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尽管与狭义上的设计史不同,本文关注的是建筑与艺术领域的交叉。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本文的视野和研究视角足可为其他门类的设计史提供很好的借鉴与参考。(周志)



原文:



  中国早期建筑展览会中艺术的介入与建筑师的身份认同


邢鹏飞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开始转型。伴随着1927 年中国建筑师学会的成立和一系列建筑规范的制定,建筑师开始职业化变身,但建筑师这一身份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含混不定。本文以中国早期的建筑展览会为研究对象,试图阐释中国早期建筑展览会中艺术力量的介入这一现象,剖析建筑师在区别于土木工程师与泥瓦匠人的过程中艺术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展览会、刘既漂、建筑师、工程师、身份认同

 

中国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曾说,在西方,“建筑师是三大古老职业之一,其他是医师和律师”[1]。古罗马时期,已有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建筑事业做详细记载,阿尔贝蒂的《论建筑》再次将建筑研究推向高潮,同时期的欧洲也出现了大批全能建筑师。美术史家瓦萨里开始为建筑师立传,其《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也成为后人研究文艺复兴建筑师的必读文献。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建筑师形成于18 世纪末至19 世纪初的英国,1791 年成立建筑师俱乐部,1834 年成立英国建筑师协会(IBA),后来逐步演变为今天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美国也于1857 年成立美国西部建筑师协会(WAA)、美国建筑师协会(AIA)。1948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在瑞士洛桑成立。西方的建筑组织和建筑法规为建筑师的身份认同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初,随着大量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留学生的归国,中国的建筑产业开始了现代化转型,上海建筑师学会于1927 年成立,1928 年改称中国建筑师学会。但建筑师身份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含混不定。

 

1

从泥瓦匠到土木工程师


1928 年,中国建筑师学会正式成立,学会刊物《中国建筑》(图1)于1931 年创刊。民国著名建筑师赵深在《中国建筑》创刊号上发表创刊词:“惟自汉以后之中国文章,重于技巧,工程摈于通入,列为九流,号称宗匠。清鼎革后,地位稍高,顾社会狃于积习,独未能尽知建筑之重要。”[2] 他提到,自中山陵园设计和上海市政府征求新屋设计起,社会普通人士开始注意到建筑师的重要性,但建筑师还是经常被认为是泥瓦匠人。建筑师范文照也在创刊号中发文,提及类似的情况:“若建筑师之为世所重要,社会人士,多未明瞭。且认为营造包工者流。间或目为一种普通工程师,种种误解,不一而足。”[3] 


1.《中国建筑》1931 年创刊号


比起《中国建筑》的发声,留法建筑师刘既漂更早谈及中国建筑的这一现状。虽建筑史家对他的研究不多,但他却是《中国建筑》创刊前在大众媒介中最为活跃的一位建筑师,是1928 年西湖博览会各场馆建筑的主要设计者。流通性较强的《贡献》杂志和《旅行杂志》(图2-3)分别在1928、1929 年为刘既漂做了“刘既漂建筑专号”和“建筑专号”。这在中国现当代建筑史上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在1929 年的《旅行杂志》发表了《美术建筑与工程》一文,开篇即提到:“含混说来,似乎这两个问题没有多大分别。因为中国的旧观念以为建筑事业便是泥水木匠的事务。”[4] 同时,他明确将建筑分为美术建筑和工程建筑两类

 

2.《贡献》杂志1928 年“刘既漂建筑专号”

3.《旅行杂志》1929 年“建筑专号”


当然,并非随着建筑留学生的归国,泥水匠人就华丽变身为高尚的建筑师,其间土木工程师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的娜塔丽(Natalie Delande)查阅了大量外文文献,对当时的中外建筑事务所进行了梳理,并在《工程师站在建筑队伍的前列》中指出:“在民国期间,工程师始终在建筑界占据着绝大多数,结构设计是建筑事务所从事的最多的一项业务。”[5] 赵深曾在《中国建筑》创刊号中提到:“自总理陵园、上海市政府新屋等征求图样以后,社会一般人士,始瞿然知世尚建筑学与建筑师之地位,而稍稍加以注意矣。”[6] 总理陵园的设计图案在1926 年的《良友》杂志发表,“以吕彦直君所绘图样朴实,且有木铎之含义被取。吕为工程师,即委以建筑师之任”[7]。可见设计师吕彦直还是以“工程师”的身份出现的。近代建筑师学者赖德霖在其重要的研究著作《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里对中国早期建筑事业中的工程师问题做了详细的研究,指出“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建筑师中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大有人在”。[8] 东南大学李海清也对中国早期建筑事业中的工程师做了研究,并认为孙支厦是建筑师作为工匠过渡至现代意义的建筑师之间的代表性人物。“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也比“中国建筑学会”的成立早15 年之多。

 

2

艺术的介入致使建筑师与工程师分流

 

李海清认为:

“相对大多受教于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筑师而言,土木工程师最薄弱处自然是‘艺术’。反过来看,建筑师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对于土木工程师而言,其‘科学技术’方面显然不尽如人意。因此,虽然建筑师表面上高喊‘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但为了在行业竞争中与兼营建筑设计业务的土木工程师一拼高下,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就必然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研究、解决建筑设计问题往往偏颇于艺术层面。”[9]

 

根据李海清的观点,建筑师为了区别于工程师,有意强调建筑的艺术性。相较于建筑师被误认为是泥瓦匠人或土木工程师的尴尬地位,同时期的艺术家却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黄剑在其博士论文《美术场域“艺术家”角色的建构》中从画家云集、美术社团林立、美术学校兴盛、美术期刊兴起这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国现代美术场域的生成。

“从清末民初开始,随着人们对美术事业的理解和认可,中国画家的职业声望日益高涨,他们因此摆脱了传统社会中卑微的身份,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在赋予美术意义与价值、争取美术活动自主化、阐释美术的神圣性等方面,把画家的职业声望提高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画家和其他现代知识分子一样,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界精英”。[10]


而此时的建筑界,刚创办了第一个社团“中国建筑师学会”与第一本期刊《中国建筑》,建筑教育界没有出现在艺术界遍地开花的专科学校。但正如李海清所指出的,建筑界已经开始强调其“艺术性”,各建筑系的课程中开始出现大量美术课程,艺术学院也开始举办建筑教育,同时建筑师开始借力于美术展览来强化其身份认同。

 

上文已提及,归国建筑师积极创办了专业组织以及专业期刊。但此举不论是为了与工程师夺取市场,抑或仅仅是为了区分于泥瓦匠人和工程师,都过于专业化,于普通人士对建筑事业及建筑师的理解很难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相较于专业组织和专业期刊,大众媒介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包括两方面:

  • 其一是大众性报刊中的建筑话语,《良友》《东方杂志》《贡献》《旅行杂志》等都对建筑做了大量的报道,而《时事新报》于1930 年开设《建筑地产附刊》,《申报》也在1932 年增设《建筑专刊》;

  • 其二是建筑展览,在西方艺术史、建筑史中,展览是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很重要的一类题材。


设计史学者袁熙旸曾撰文:

“设计展览与设计史的关系就如同砖石与建筑,设计展览汇集了特定时空下的典型设计作品、设计师、设计团体、设计风格与设计现象,为设计史的编撰梳理出具有典型意味的素材与线索,从而成为建构设计史这座高楼大厦的砖石土木。”[11]

乔纳森·M·伍德姆的《20 世纪的设计》也非常重视对“建筑展览”的研究,其中《设计和民族认同》一章更是通过对1937 年以后重要展览的研究“来揭示很多具有民族认同感的设计”[12]。所以,要确定含混不定时期建筑师的身份问题,有关展览的研究则显得愈来愈重要。

 

3

模糊的身份:借力全国美展

 

建筑界学者通常将中国早期的建筑展览追溯至“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1929 年由蔡元培和刘海粟等人发起、在上海新普育堂举办的‘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为辩清这两种职业关系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这次展览内容包括书画、金石、西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摄影和参考品等八个部分。其中的建筑部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公开的建筑展览,也是第一次有建筑师参与策划的建筑展览会”。[13] 黄钟琳在《建筑月刊》1933 年第1 卷第9/10 期合刊上发表文章《建筑的原理与品质述要》,开篇就提出:“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是文化的代表作……工程师以材料经济建筑牢固为原则,建筑师更须使建筑物满足观者之感觉。”[14] 可见20 世纪30年代,提倡“将建筑视为‘科学与艺术的结晶’的意图已十分明确:正是对‘艺术’的关注使得建筑师区别于工程师,建筑师才有其存在价值”[15]。第一次全国美展的参与者范文照的观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他作为建筑部代表被任命为此次美展的总务委员会委员,亲历了这次展览会。

此次教育部在上海开全国美展会,为中国从来未有之创举,鄙人得参与其间,不胜荣幸。兹将浏览所及,关于建筑出品,略有感想,用述于下:

一、美展会陈列美术出品甚多,而第五部中所列建筑出品在中国尤为仅见,盖中国建筑,犹在幼稚时代,社会普通人士,对于建筑师职业,多不明了其服务之目的。现将建筑出品公开陈列,俾社会普通人士观览之余,即知建筑图样与社会有密切关系,诚我建筑之荣也。

二、建筑素称美术之母,故在欧美社会甚为重视,因必先有建筑,方有图画雕刻等美术,该此不过为建筑屋宇之附属品而已。蘘昔中国对于建筑一层,素不研究,建筑师在社会之地位,亦鲜为人道及……此次美展会陈列建筑出品,亦极多采用我国古昔建筑物,能发杼我国建筑美术之精神,为我建筑界良好之朕兆。鄙人之为此言,非谓西洋建筑物不能采用,必须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物之精久,为中外人士所称道,苟能发挥广大,则我建筑美术,比为世界首屈一指。[16]

 

由此可见,建筑师第一次的公开展览是借助了全国美展之力而走出社会身份认同的第一步。范文照认为,建筑远高于一般美术,图画、雕刻不过是建筑的附属品而已,却因为国人不重视,导致社会对建筑师的误读。同时,他为当时的建筑展览不得不借力于全国美术展览这一现状而感到惭愧。

 

4

建筑美术家:刘既漂个人建筑展览会


虽然范文照认为1929 年的全国美展在建筑界尤为仅见,当代学者也通常将早期建筑展览会追溯至第一次全国美展[17],但在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更早的建筑展览,而这些展览都跟一位特殊的建筑师有关,他就是刘既漂。

 

1927 年10 月18 日,《申报·本埠增刊·艺术界》开篇处刊登了“刘氏建筑展览会”的消息。具体内容为:

艺术家刘既漂君,曾在巴黎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既遍游意大利、瑞士诸国,便途于今夏经莫斯科回国。此来本应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之聘,嗣以北京改组九校,既君乃邀同林风眠、王代之、林文峥、吴大羽诸君,一起南下。刻拟将其最近作品,在沪开一极精美的建筑展览会。我国建筑人才既不多见,而有所建树如刘君者,尤属凤毛麟角。建筑展览会此为创举,而刘君之作品,调和中西,数量多,质量精。既肯以是杰作享世人。沪上不少艺术界同志,则此会之盛,又可预期矣。[18]


由此可见,刘既漂回国是应林风眠之邀,加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来的。但因林风眠组织的“北京艺术大会及九校改组”风波[19],导致林风眠离职,同时促使了杭州国立艺术院的成立。而这次建筑展览会即发生在林风眠请辞北京国立艺专校长之职并带领其团队南下之后,是在上海举行的。

 

南下后,林风眠于“1928 年1 月1 日至7 日,与王代之、王子云、刘开渠等十余人,在南京大中桥借通俗教育馆艺术大楼,举行了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展品400 余件,包括绘画、雕刻、建筑制图,每天观众千人以上”[20],刘既漂再次携其建筑作品参展。若1927 年上海举行的“刘氏建筑展览会”属个人展览的话,此次的美术展览会则属于规模较大的联合展览。《申报》对林风眠和刘既漂的作品做了特别简评:

 

京沪艺术家加入出品者有林风眠、王代之、刘既漂……而尤以林风眠氏之作品最为出色,……其余出品诸氏如王代之氏之国画,建筑家刘既漂氏之建筑制图,亦均系国内历次展览会中罕见之作,殊为此次美展生色不少云。[21]


1929 年,刘既漂再次举办了个人建筑展览会。《申报》1929 年6 月21 日报:“中国著名建筑师刘既漂氏,昨在宁波同乡会开个人建筑展览会,陈列各种模型图样凡一百余件,到中西参观者约有十余人之多。上海特别市工务局长沈怡参观后,尤为赞美不止。该成绩会每日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止,公开展览,共计四日。按建筑展览会尚属初次举行,故参观者异常踊跃云。”[22]随后,杭州知名现代女性金启静[23] 发表了评论,内容如下:

沪滨一埠,可谓建筑博物院。自茅茨士阶、希腊神殿、我国巩飞,直至近代北欧风之直线建筑,无不备具。然皆假手于人,无自作独创之新,建筑图案之展更无论。建作图案之有展览,当以日前刘既漂先生之个展为始矣。既漂先生之作,志在参合中西,取于西洋式样者有直线建筑,取于中式者有仿北平天坛式,取于图案者有我国之卍字纹、表现派浮雕,颇富意匠,可谓我国建筑界一新观瞻。读者抑知西洋之直线建筑乎?此式美于欧洲公园之瑞士、半夜国之丹麦,其外形或为简单之矩形,缩之而如小儿之积木;或迭如蜂房,光坦直率,无复杂装饰之美。美不若仿于动植物边相(轮廓)之曲线,乃相于矿物之结晶,而于线条错综上求兴趣,是在我国或不见图案之历史价值。在西洋则脱于基督之典型、脱于动植之模仿、脱于截取古典之愚拙、脱于不彻底之强思冥索,乃纯依于线形美之原理,均衡变化之方法。如古篆,如汉魏,一线之力,一直之安。万物之美,天地之大道寓焉。

 

既漂先生所作参得其半。其未能满于观众之望者,乃于线条之距离比例,往往平行堆砌,少宽狭相间之节奏;于色彩又易取翠绿赭黄对比,少傍于直线建作之单纯色耳。[24]

 


此时,刘既漂已带领国立杭州艺术院图案系师生参加了西湖博览会主要场馆的设计。此次参展作品包括巴黎万国博览会中国厅设计、西湖博览会场馆设计、首都三大建筑拟图、西湖艺术院改造设计、跳舞场、戏院、宁波图书馆、新村别墅等建筑图样及模型百余件。(图4-7)数量已远超同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中多位参展建筑师的作品总量。而此前,他更是借用艺术家出版画册的方式,于1929 年2 月将此次参展的作品以《刘既漂设计绘图成集》出版。[25]

 

4. 跳舞场

5. 新村别墅

6. 国民革命军纪念堂

7. 美术图书馆


5

结语


以上四次展览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展览会,都不约而同地与美术发生了关联。1929 年第一次全国美展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美术盛会,大会的主要负责人是蔡元培、林风眠及其组织机构“大学院美术展览会”[26],主要采用法国的艺术框架,将建筑纳入艺术的范畴,所以将美术作品分为以下几类:绘画、雕塑、建筑画、图案和其他美术作品。展览会的主要组织者也都是画家身份。杭州西湖艺术院成立后,“大学院全国美术展览委员会与艺术教育委员会一道,于年月初一并搬到国立艺术院,就此大学院全国美术展览筹备委员会的会址从南京搬到杭州”[27]。之后,“由国立艺术院之艺术运动社成员操办的全国美展转手为由李毅士代表的南京方面和上海美专及王一亭为代表的海上画界主办”[28]。不论是起初的西湖艺术院,还是后来的上海美专,操办团队的核心都是艺术家群体。尤其是操办权转移至政府以后,建筑界参展就成了一次被政府和艺术家群体所“裹挟”的被动行为。如此一来,很容易理解范文照的感叹,他既想让建筑师区别于泥瓦匠人和工程师,拥有艺术家一样的社会名望,又为建筑师被艺术家所包围却没有独立身份而忧虑。

 

表1. 被动与主动——早期建筑展览会对比图(作者自制)


而另外三次展览会都与刘既漂有关,主要因为刘既漂的特殊身份。刘氏留学巴黎,曾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后转入巴黎大学学习建筑和室内设计,留学巴黎期间就积极组织艺术社团。他是海外艺术运动社“福玻斯社”(Phoebo)成员,该社后与另外一留学生团体“美术工学社”[29]合并,筹办了扬名海内外的“旅欧华人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30]。正是在此次展览会上,刘既漂与林风眠、林文峥等结缘。鉴于这次海外美术展览会所取得的成绩,他又参与并负责了1925年巴黎国际装饰工艺博览会的中国馆设计。1927年回国,应林风眠的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之聘,之后又与林风眠一起南下创办了国立西湖艺术院,并拟任建筑科主任,但由于建筑科暂时未能开办,任图案科主任。虽然,之后他也加入了由建筑师群体创办的中国建筑师学会,但与其他“纯粹建筑师”不同,他是国内唯一一位能够同时活跃于艺术家群体和建筑师群体的“两栖型建筑师”。如此,便能理解刘既漂所提出的“美术建筑”[31]的观点,而他所筹办或参与的这三次建筑展览会也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展览会。与其说这三次展览会是建筑师筹划的展览会,倒不如说是建筑师借艺术家及其艺术的展览形式来实现建筑师的身份认同。这也恰恰启示了国内的建筑师为建筑师群体摆脱泥瓦匠人和工程师身份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迎来了之后“中国建筑展览会”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展览会。

 

表2. 中国早期建筑展览列表(作者自制)


注释:

[1] 陈占祥:《建筑师历史地位的演变》[J],《建筑学报》,1981年第8 期,第28-34 页。

[2] 赵深:《发刊词》[J],《中国建筑》,1931 年第1 期创刊号。

[3] 范文照:《中国建筑学会缘起》[J],《中国建筑》,1931 年第1 期创刊号。

[4] 刘既漂:《美术建筑与工程》[J],《旅行杂志》,1929 年第3 期,建筑专号,第3-5页。

[5] 汪坦、张复合主编:《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第96-105 页。

[6] 同[2]。

[7] 匿名:《先生陵墓图案,工程师吕彦直君作》[J],《良友》,1926 年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第40 页。

[8] 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123 页。

[9] 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第305 页。

[10] 黄剑:《美术场域“艺术家”角色的建构》[D],上海:上海大学,2007,第169 页。

[11] 袁熙旸:《展览与设计史:从构筑设计史到书写设计史——设计展览的功能演变》[J],《装饰》,2010 年第9 期,第12-19 页。

[12] [ 英] 乔纳森·M·伍德姆:《20 世纪的设计》[M],周博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第115 页。

[13] 宣磊:《从近代上海建筑展览会看中国建筑师社会身份认同的建构》[J],《城市建筑》,2010 年第6 期,第120-122 页。

[14] 黄钟琳:《建筑的原理与品质述要》[J],《建筑月刊》,1933年第9-10期合刊,第74-80 页。

[15] 同[9],第300 页。

[16] 范文照:《参观美展建筑部之感想》[J],《美展》,1929 年第9 期,第3 页。

[17] 参见宣磊:《从近代上海建筑展览会看中国建筑师社会身份认同的建构》[J],《城市建筑》,2010 年第6 期,第120-122 页;汪晓茜:《大匠筑迹:民国时代的南京职业建筑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第114 页。

[18] 匿名:《刘氏建筑展览会》[N],《申报(上海版)·本埠增刊·艺术界》,1927 年10 月18 日,第17 版。

[19] 风波始末可参见《林风眠与“北京艺术大会”——纪念林风眠诞辰100 周年》一文,许江、杨桦林:《林风眠诞辰110 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第136-154 页。

[20] 宋绍青:《风雨丹青路·林风眠传》[M],北京:中国艺术出版社,2010,第117 页。

[21] 匿名:《首都美术展览会开幕》[N],《申报(上海版)·教育消息》,1928 年1 月5 日,第3 版。

[22] 匿名:《刘既漂个人建筑展览会开幕》[N],《申报(上海版)·本埠新闻》,1929年6 月21 日,第4 版。

[23] 金启静(1902-1982),杭州人,著名女画家。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此后又游学日本,归国后被聘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曾创办“艺苑”美术社、“中国女子书画会”。

[24] 金启静:《观建筑展》[N],《申报(上海版)》,1929 年6 月27 日,第5 版。

[25] 刘既漂善于用艺术家的宣传途径来推广自己,如举办展览、各种广告及出版建筑图集。详见《刘既漂设计绘图成集》[N],《申报(上海版)》,1929 年2月21 日,第5 版。

[26] 大学院美术展览会是全国美术展览会的前身,大学院是全国美术展览会的组织机构,大学院制是1927 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由教育行政常委之一的蔡元培提出建立的,它效法自法国的教育制度。见商勇:《艺术启蒙与趣味冲突》[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第65页。

[27] 商勇:《艺术启蒙与趣味冲突》[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第66 页。

[28] 同[27]。

[29] 福玻斯社与美术工学社是法国留学生发起的艺术组织,两会员大略相同,但性质宗旨各异。福玻斯社重在美术学理及纯粹艺术之研究;而美术工学社则工学并举,以美术研究所得应用于工艺物品之制造。后两社合并,并发起旅欧华人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

[30] 旅欧华人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由法国留学生美术社团“美术工学社”于1924 年在巴黎史太斯埠(Strasbourg)发起。详见李风:《旅欧华人第一次举行中国美术展览大会之盛况》[J],《东方杂志》,1924 年第16 期,第30-36 页;《史太斯埠中国美术展览会之发起》[N],《新闻报》,1924 年5 月14 日,第15 版。

[31] 美术建筑:刘既漂回国后所提出的建筑观念,他明确地将建筑分为美术建筑和工程建筑两类,这为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启蒙作用。详见注释[4]。


来源:《装饰》2018年第2期


延伸阅读:

《装饰》2018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2018首届《装饰》杂志学术年会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