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部10年推荐547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哪家出版社入选最多?

田红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2-06-29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刻诠释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2021年6月25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提出推动设立科普专业,使科普进一步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从2011年开始,科技部每年都会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开展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活动,至今已历10年之久,共计推荐科普图书547部(丛书按1部算)。其中,2011年20部、2012年30部;2013年~2018年间,除2017年为47部(公示名单为50部,正式推荐名单剔除3部),其余5年均为50部;2019年、2020年分别为100部。


十年名单汇总及出版社入选情况请扫二维码查看


随着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显著提高,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作品的内容日益丰富,表现形式愈加活泼。十年如一日,这一举措从国家层面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从社会层面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从行业视角看,也见证了我国科普出版的成长和壮大。活动还得到了各地各部门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也相应开展了当地优秀科普作品推荐活动,成为读者挑选科普好书的参考标准之一。


10年间,共计2740部作品参选,最终547部获誉“全国优秀”,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有何特点?哪些出版社入选次数多、占比高?10年来,评议的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会有哪些趋势?商报记者对10年入选作品名单进行汇总分析。


哪些出版社入选作品多?


据记者统计,10年来,全国共有188家出版社(2家出版社合并的,统计出版社时按1家计入)的547部作品入选推荐名单,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出版社30余家,大学出版社、少儿出版社各20余家,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各10余家,美术出版社近10家,其余为部委出版社等。


其中,9家出版社入选作品不低于10部,进入第一方阵(见表1)。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暨科学普及出版社)以24部居首,连续10年不缺位。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分别以18部紧随其后,且人卫社在2020年表现十分突出,入选作品多达7部。其余6家为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地质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9家出版社10年入选作品总计131部,占比近24%。


表1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第一方阵出版社入选情况


25家出版社入选作品不低于5部,进入第二方阵(见表2)。除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科技类出版社、综合社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5家大学社也显示了较强实力。25家出版社总计入选155部作品,总占比超28%。


表2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第二方阵出版社入选情况


向上滑动阅览


表1、表2 注:1.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变更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暨科学普及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17部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7部合计为24部。


2.科学出版社单独出版17部,另与地质出版社合出1部“绿色矿山系列丛书”,共计18部。

  

3.地质出版社单独出版9部,另与科学出版社合出1部“绿色矿山系列丛书”,共计10部。

  

4.中国农业出版社单独出版9部,另与中国妇女出版社合出1部“农村妇女脱贫攻坚知识丛书”,共计10部。

  

5.中国妇女出版社单独出版6部,另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合出1部“农村妇女脱贫攻坚知识丛书”,共计7部。



154家出版社入选作品在1~4部之间,位列第三方阵,包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等。


第一方阵与第二方阵合计34家出版社,占入选出版社的18%;入选作品286种,占入选作品的52%,头部力量可见一斑。科技社以及部分部委社在这项图书评选中可谓“对口又对路”,取得入选次数多、占比高的好成绩,既在情理之中,也是深挖先天优势的结果。此外,天天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新蕾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少儿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专业社也有不少作品入选,展现了其近年来发力科普产品线的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入选作品整体呈现哪些特点?


记者观察发现,每隔三五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标准会有一些微调,但“原创性”始终被单独列出,后又加入“创新性”一项,足见国家对科普出版原创能力的鼓励和重视。此外,在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等普遍要求外,近5年推选还着重强调图书内容的“通俗性”。


紧跟科技前沿,普及大众关心的热点知识。根据《当当2020阅读趋势报告》数据,科普类书籍已成为该平台图书顾客增长TOP4的品类,反映了读者对科学技术和基础知识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近年来,推荐作品中涉及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5G、高铁等高尖端技术的读物占据多数,如《中国天眼:FAST探秘》(贵州科技出版社)、“太空课堂”科普丛书(知识产权出版社)、“高铁史话”科普系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等。


自然博物类图书热已经持续多年,在推荐名单中每年都会有3~5部入选,甚至更多,如《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天天出版社)《带回家的自然博物馆》(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好孩子的自然观察课:叶》(商务印书馆)、《少年与自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自然野趣大观察》(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近两年关于健康知识普及类图书的推荐明显增多,2019年有《走进传染病王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系列童话》(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的《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健康教育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战“疫”——人类与病毒的故事》(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湖北省公众应急知识手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等近10种医学相关知识普及作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受众广泛,针对青少读者的作品占多数。推荐优秀科普作品力争覆盖更多读者,尤以少儿科普作品占比最高,一方面体现了出版界“科普从娃娃抓起”的行业自觉,另一方面也说明成人科普尚有很大挖掘空间,少儿科普与成人科普齐头并进,才更有利于全民科学素养的快速提升。


除一般科普读本外,推荐书单中少儿百科类作品几乎每年都有涉及,且不只1部。国内原创百科读物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恐龙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国儿童视听百科 飞向太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生态文学儿童读物——动物童话百科全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漫画少儿百科全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不同细分内容;引进版百科作品占比约一半,有《法国经典少儿百科全书》(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爱问少年百科系列》(杭州出版社、《DK宇宙大百科》(电子工业出版社)、《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修订本)》(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传统电商平台的常销品种。这同时也反映了目前我国科普读物尤其是百科类科普读物原创能力尚嫌不足。


图1 2011~2020年入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丛书占比


从分类看,丛书这类大部头作品由于分量重、内容全、价值高,始终是专家评议推荐时的偏爱(见图1)。10年来,丛(套)书入选共210部,总占比达38%。从数量和占比上看,2011年只有1部丛书入选,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入选25部,占当年全部入选作品的50%,之后连续3年入选数量缓慢下降。2017年,科技部专门在推荐标准中添加一项,要求所荐“丛书应为全部出版完成的作品,不接受丛书中的单册或部分作品”,而此后推荐作品中的丛书入选数量又复抬升,2020年占比再达5成共入选50部。


未来趋势走向如何?


趋势一:原创类占比持续走高。通观10年来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名单,“原创性”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这一要求不仅明确写在科技部推荐标准里,也在10年来引进版科普图书的入选数量、占比变化中被证明(见表3)。2011年~2018年,引进版图书占比为10%~32%,其中有3年在30%以上(包含30%),3年在20%以上(包含20%),2年在10%以上(包含10%)。2019年、2020年引进版入选数量陡跌,2019年仅有2部入选,2020年仅有5部入选,占比均降至5%以下(包含5%)。可见全国科普图书推荐中对原创内容的重视和鼓励,这也将是主要趋势。


表3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引进版情况


趋势二:阅读模式将倾向互动化、多样化。翻翻书、立体书、游戏书、手工书等各类让读者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在专业出版、少儿出版中越来越多,AR、VR、MR等技术也为图书内容增强了视觉活力。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中也多有体现,如2014年的《“掌”握科学——增强现实虚拟互动科普读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5年“AR(增强现实)三维立体科普书《史前王者》系列”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智慧精灵》科普立体书丛书(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嫦娥探月立体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AR全景看·国之重器”系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全景星际立体绘本——太空说》(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神奇天文转转书》(广东省地图出版社)等4部作品。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发展更加成熟,立体书、转转书、AR乃至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将在未来占据更大比重。


记者发现,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注重广泛性,目的在于兼顾不同读者,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以幼儿为目标读者的科普图书较少;针对少儿的科普读物细分类别虽多,但涉及前沿技术的较少;科普图书作者中缺少科学家这类一线力量等等。这些问题也与目前我国科普图书市场现状基本吻合,仍亟待解决。




初审:陈 麟

复审:张维特

终审:宋 强


 推 荐 阅 读 


● 刚喊完给编辑减负,猜猜美国出版社编辑的工作量?意想不到!

● 出版业近期招聘来了!这些岗位招人!招人!招人!

● 多数不收坑位费,腰部达人入场,出版机构迅速布局!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